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80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80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之上,两国关系又是如此的紧张,这个时候魏惠王说出此话无疑会让场面瞬间变的僵硬。

    赵原显然也没有料到魏惠王会一上来就问出这么一个问题,那一瞬间他先是一愣。再接着,那嘴角泛起了一丝淡淡的笑:“大王说笑了,外使此来,为的是与大王谈和的。如今我赵国四万大军已经兵临大梁,我家太子已经禀奏我王,在国内调集大军三万准备前来驰援,攻克大梁。然我王之意是,魏赵两国同属三晋,何必非要你死我活不是。外臣此来乃是奉了我王之诏命,如若大王愿意和解我赵国便即刻撤军,从此赵魏两国亦可友好往来。”

    “那,你家赵王,又是如何的和解之法呢?”漫不经心的撇了一眼赵原,魏惠王随口问着。他可不相信,赵国会在兴师动众之后,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散了。

    若果不能化干戈为玉帛,那必然会讨要好处来和解,可若真的要好处,对于魏惠王来说,这谈判也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原在衣袖中缓缓的取出了一块布,双手呈了出来,“此乃我王亲拟的密函,如何和解,大王一看便知。”

    此时的梁囿里,除了必要的守城兵卒之外,其余的魏军兵卒都已经在城中与吴铭一起习连起了武学。

    当然吴铭只是在传授了一些后世最基本的动作之后便让张猛等将领与这些兵卒门一同习练。

    万法不离宗,武学也一样离不开那根本,没有一个好的根基,以后的招式也不过是花架子,所以吴铭从一开始便让的兵卒都再内心里接受这一观点。

    当然如果有不认真的,吴铭会以人性化的口头教育来尽可能的说服这一兵卒,虽然强行命令更加的直接一点,魏军兵卒也不会不听。可吴铭要的是大家真的从心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好。

    军令必须严格实施这一点那是必须的,可后世军令再严,也并没有将每个士兵都培养成特种兵。这除了与体质自身素质有关之外,跟一个人的本身毅力以及喜好也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全部都是按照军令执行,以武力甚至杀戮直接让这些人在心里产生恐慌来被迫习练武学,这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兵卒不用心,只得其表。物极必反,治军可以严谨,但前提是,你必须有一个可以让这些兵卒安稳下来的理由,若不然,自古以来兵卒起事的根本不再少数。

    从三皇五帝再到热兵器时代,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存在。

    所以从吴铭的心里,严谨治军的同时,他想让这些兵卒从自己内心里感知道,自己所学的事情,所服从的命令都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从而让他们自己自愿的探讨,自愿的攀比进步,如此方才真的可以实现吴铭心中规划的新武卒大军。

    当然这些说起来不难,可真的实施起来,却是不容易,毕竟人多了,总有那么几个兵卒没有血性的,对于这些人,如今的做法也只能是略施惩罚,因为吴铭眼下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么多。

    出此之外,他迫切的想给这些兵卒一个稳定的进步环境,而这也就意味着魏国境内必须要和平,即使有战事,至少新兵也应该有一个安稳的训练环境。

    当然这只是魏惠王找吴铭谈过之后吴铭在心里愿意帮助这个糊涂了大半辈子的君王之后,吴铭才想着要实施的,因为魏国地处中原,要生存,强军是第一点。

    而且吴铭还选了一个所谓的教官,也就是张猛。眼下一些基础的训练方法已经被吴铭画在了羊皮与白布上,供张猛参考学习,如今的张猛已经把原本侦查的任务放了下来。

    换做了军中的参将晋闫。

    就在这个时候,晋闫从另外一处通道走来,带着满脸的急促绕过正在训练的大军后方,来到了吴铭的身边,贴耳低语道:“将军,赵国派大将军赵原为使臣出使我国,现在已经在朝堂上了。”

    “人这就来了?本将还以为,会先攻下城做做样子呢!”轻轻的眨了眨眼,吴铭转身对着张猛道:“张将军,你留在此处练军,本将得去见一下君上。”请:

第一百五十章 找事的?() 
此刻的大殿中,魏惠王已然将手中的密函看了一遍。 ̄︶︺asんц閣浼镄嗹載尛裞閲渎棢つ.%kaNshge。lā

    但随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时,那脸上的神色已经是说不出的难看,看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更是一把抓着那密函拍在了几案上:“欺人太甚!”

    随着一声拍案的声音之后,魏惠王的嘴角微微抽动,面容狰狞:“要寡人的边境六座城邑换得赵魏两国和解?这就是你家赵王的诚意不成!”

    就当此时,吴铭已经匆匆赶了过来。

    “大将军。”守在门外的宦官看着吴铭的到来,顿时一惊,急忙迎上去行礼,同时小声提醒似的:“眼下赵国使臣正在与君上会谈,那使臣就是赵国大将军赵原。”

    “要我魏国边境方圆二百里的沃野,你们还真敢开这个口。回去告诉你家赵王,他若是想打,寡人奉陪到底。何必这般惺惺作态,没有一丁点和解的诚意。”

    就在此时,大殿中又传出了魏惠王那怒不可竭的声音。

    “方圆二百里的土地?”将话音听的清楚的吴铭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魏国境内本就没有多少山川,土地都是沃野,产量高。本就因为不愿意谈和所以魏惠王才坚持到了现在。可这个时候赵国竟然来人和解,且一开口要方圆二百里的土地。

    原本吴铭以为赵国最多要两三座城邑,撑死不过一百里的土地。几天前撤军回来之后,吴铭已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了魏惠王。

    强国固本,尽量给眼下的魏国一个契机一段安静的时间。

    这段时间也许不用太长,但必须要有,而吴铭答应在短则一年,多则三年的时间里将魏国的军队再次成天下勇武之师,就眼下魏国的条件好的地势,吴铭还是有这个把握的。

    要安稳,只有眼下的魏国努力还是不够的,所以吴铭的意思是拉动齐国,至少不能让齐国仇视魏国,因此陈珍去了齐国,带去的除了求救之外,就是一份吴铭送上的与天下大势有关的密函。

    而赵国如果来人和解,魏惠王也答应吴铭,如果对方只是要两三座城邑,可以推脱说割地乃是大事,需要与朝臣商议之后决断。过个两三天再行答复。

    当然这两三天实际上并不是与朝臣商议的,真正的目的是用来齐国的消息的,如果齐国出兵,那么问题已然迎刃而解。

    可如果齐国不出兵,那这段时间之后,吴铭将统领大梁的全部守军,也就是一万七千兵卒,以及忻城临时抽掉的五千兵卒,共两万两千人的军队与赵军展开对决。

    当然如何对决,吴铭并没有想过,因为在他看来,赵国不会要求太多,毕竟气已经出了,他们应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灭不了魏国的。

    而齐国那边,于情于理。如果魏国败了赵国得魏地则更加的强大,对齐国来说没有好处,且秦国的事情吴铭也已经在密函里说的清楚,他觉得齐威王应该能够明白怎么做。

    至于给齐国的那个好处,也并非没有。只不过要看齐国会不会收了。

    可如今,赵国直接狮子大开口,而且派了一个武官前来,还是在魏国作战的大将军,这其中的意味无论是出于夸大的恐吓还是赵王真的想要那么多。可就这事做的,已经让吴铭很是恼火了。

    此时只听大殿中的赵原不急不缓的道:“此乃我王三思而后行之事。呵呵……不是外臣多嘴,抛开大梁已经在我军眼皮子底下不说,魏国眼下有十数城已被攻陷,这些地方不下方圆六百里。我王愿魏王奉献区区二百里土地就愿意和解,已经足够看出我王之诚意。除此之外,那六城我王可让魏王来决定。我王如此,难道还不够诚意吗?”

    赵原的此番话语听上去到是在理,可如果真的打起来,哪怕赵国灭了魏国,可到最后他赵国依旧会被其他诸侯国所灭。

    自战国初开始到如今,虽然各大诸侯国之间的战事不断,可说白了也就是今天你打我一下,明天我好了伤再打你一下。归根结底,都不过是一个名,一个尊位的争夺。可却根本没有一国灭掉哪一国的说法。

    也只有到了魏国退出中原霸主的舞台,另外各国争相称王,合纵与连横开始大肆上演的时候,列国才真正的展开了吞并战争。

    所以此时的赵国不过是趁着魏惠王冒天下之大不韪,独自称王,又有十二年前魏国攻破邯郸之事在,故而攻伐魏国的理由站在了义字之上。

    可攻伐与吞并,说白了这是两种意义。好似卫国向魏国进贡以求和平一样,这是卫国愿意依附魏国,可明理上卫国还是一国,所以各大诸侯国在此事上达不成共识,而若是一国贸然攻打魏国,且以此为由,那无非是承认了卫国已经属于魏国,这种事情一旦做出来那绝对是会引起很大的众怒。

    所以如今赵国看似贡献了魏国大片的城邑,可真要占领却是左右为难,其余诸国不会任由赵国就这么生生的在魏国身上割下一块肉。而赵国眼下也并没有当初魏文侯时期魏国一家独大,雄居中原的强悍实力。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他赵国不能做,也不敢做,更没有实力去做。

    可如果有了魏惠王的和解国书,那就是魏国自愿割让城邑与赵国,这种人家自愿的事其他各大诸侯国却是根本管不着。所以赵国此时也只能是派人来以和解的名义索要城邑。

    可这件事魏惠王的本性根本不会答应,而且这个时代的这种情况,也不能答应,如果你今天答应了他,明天或许另外一个就又来了,所以,无论如何此事都是不能松口的。当然可以略施计谋拖延。

    殿中的主位上,魏惠王的脸色已经铁青,一众朝臣已经是对着昂首挺胸的赵原指指点点。

    也就在这个时候,还不等魏惠王说什么,殿门外已经是传来了吴铭的声音:“哈哈哈哈……当然不够诚意。本将到是觉得,赵将军这是在乞讨呢!”

    在那之后,外面的宦官这才朗声奏报了起来:“大将军入朝觐见——”,。请: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欢而散() 
随着那声音还在高昂之处的时候,吴铭已经是一步步的来到了大殿前方。

    “微臣,参见我王。”在拱手对着魏惠王行礼之后,吴铭便转过脸静静的看向了赵原。

    这个时候,群臣又是一阵惊悚。赵原的到来已经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了。此刻吴铭的加入,瞬间让这和解的事情变了兴致。

    而这个时候主位上的魏惠王则欣慰的看了一眼吴铭,那脸上的怒火多少也消去了一些。

    也就在此时,赵原那一双怒目已经与吴铭对在了一起,口中的话语更是怒不可竭,“这不是一直龟缩不出,还丢了经丰城的吴将军吗。刚才还纳闷呢,怎么就没有见到吴将军在场呢,还以为是让本将吓得不敢来呢。”

    想来如果不是在这魏国朝堂之上,此人只怕都会直接骂出来。

    “呵呵,”一声淡淡的笑,吴铭的脸上虽然看不出什么愤怒,可接下来的话语却是冰冷:“本将不来是因为有军务在身,提早退朝了而已,若是知道这使臣就是你,本将宁愿耽误些军务,也定要奉陪到底不是。至于奉上经丰城一事,不过是想你赵大将军有个居所,可怜你手下那些勇猛的兵士罢了。”

    “哼,本将乃是奉我王之命觐见魏王,吴将军想要奉陪有的是时间。”话落,赵原又将那张难看到了极点的脸庞看向了魏惠王,重重的一拱手,赵原朗声问道:“这么说来,魏王是不愿意和解了?那外臣只有将今日之事尽数禀明我王,如何做,只有我王来定夺了。”

    “你可回去禀报你家赵王,若只是这般没有诚意之事,寡人绝对不会屈服。”说话间,魏惠王一手抓起那块所谓的密函抬了起来,紧接着,一旁的宦官急忙接过那密函又还给了赵原。

    到此时,赵原又与吴铭冷冷的对视了一眼之后,这才转身,大步走出了朝堂。

    “退朝”

    随着宦官那声音响起,大部分朝臣都已经离开,吴铭则静静的跟着魏惠王到了平日议事的甘泉宫中。

    宫殿里,两人相继入座。

    “不是寡人食言,实在是今日这赵原欺人太甚,当初与爱卿商定之事这也就无从谈起了。”一入坐,魏惠王便是恼怒的对着吴铭道。

    此时,吴铭也只有微微拱手,附和道:“赵国仗势欺人,可这赵原却是没有一点的臣子礼数,朝中对话微臣也在殿外听到了一些,赵原此人着实可恨。”

    这番话语一落,接下来的时间里,好长一阵寂静。魏惠王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