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58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58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君上这是有其他事情要做?”

    “应该是这样了。”吴铭那眉头不由得拧的又紧了几分。

    “你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淡淡的看了柳云一眼。吴铭急切的叮嘱道。

    再接着不等柳云回答什么吴铭便已经掀开帘门走了出去。

    转脸看向守在一侧的兵卒,吴铭急促的吩咐道:“你去将此处的守将陈辅找来。”

    “是。”那兵卒将手中的兵器一顿,拱手回应。

    话落已经是朝着校场小跑了过去。

    不一会留守在此处的参将陈辅便与那兵卒一起匆匆的赶了回来,“将军,您找末将。”

    陈辅乃是真正的一员老将,本是河西时的一个千人将,因为其做事一丝不苟、尽心尽责所以被吴铭看中提拔为参将,要下驻守在河东军营训练新军,当然方法是以吴铭传授的新法训练的。

    点了点头,吴铭看这陈辅,沉声道:“进来说吧。”

    随着吴铭营帐中之后,吴铭便站在了柳云的身旁,伸手指向陈辅向柳云介绍道:“这位便是留守此地负责训练军队的陈辅。本将这就要去一趟大梁,你暂时便以客卿之名留守军中,待本将将手头之事处理完再回来寻你如何?”

    “将军百忙之身,自去便是,在下有一住处便可,不牢将军多费心。”一旁的柳云这也看了眼陈辅,此人两道浓眉已经有些微白,饱经风霜的脸上却看得出这是一个真诚之人。

    待柳云话落,吴铭这又看向了陈辅,指着柳云道,“这位是柳云士子,曾救过本将一命,而且游历列国,对当今列国的情况颇有了解,暂时就住在这军中了。你找一个麻利的人好好服侍,有时间你们也可对兵法等探讨一番。”

    闻言那陈辅也笑着看了眼柳云,这也转对吴铭拱手,“末将谨遵大将军安排。”

第104章 愈演愈烈() 
因为此去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所以吴铭并没有打算让柳云跟着,而且他也说了,不愿入朝为官,只是想跟着吴铭在军中某得一官半职即可。

    因为来通报的千人将已经是子夜没有合眼了。所以在交代完柳云一些事情之后,吴铭便只能孤身一人骑着马,沿着官道朝着大军营地而去。

    映着风,骏马已经在他的催促之下达到了最快的速度。此时此刻吴铭已然顾不得身上的那点伤了。

    随然不知道魏惠王找他究竟何事,可他隐隐觉得不会是犒赏那么简单,以他大将军的官职,说起来已经是无官可以升,眼下的魏国国库空虚,真要犒赏往往都是犒赏大军,唯独让自己在这个关头回去。只要用心稍微一想吴铭也就知道了这里面有其他的事情。

    若是自己在不回去,很可能就会有其他事情发生。若是朝中琐事到还好说,可若是关系到对赵国的战事,那绝对是拖延不得的。

    ……

    魏都大梁。

    早朝之上,惠施依旧上奏吴铭失职一事,除此之外原本与惠施有些关系的司徒朱威,掌管府库的前魏国相国白圭之子白虎等等一些平日里不怎么说话的朝臣纷纷上奏吴铭欺君,状告吴铭不顾魏国安危只调集五千兵卒与赵军对垒一事。

    只见为首的惠施出列拱手,朗声奏道:“微臣恳请君上再次明察大将军滥用职权一事。”

    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时的魏惠王已经在暗中调查过了城外的大军营地,吴铭做了什么引起群臣的愤怒他不知道,可至少有一点,他确实军中。

    那肥胖的身躯微微后仰,魏惠王的双眼依旧紧紧的闭合。没有了之前的强力反驳,但也不说什么。

    他在静静的想,想着要如何安置吴铭,毕竟单是治军统帅这一点上他还是很认可吴铭的。可也不能就此一点将其他朝臣置之不理。若是如此朝中定然会有大的变动出现,此事难以两全。可魏惠王想的就是他如何能够两全。

    惠施身后,司徒朱威见魏惠王不为所动这也跨出一步躬身拱手,朗声道:“禀君上,军乃一国之大事,即使相国大人有所查漏,但此事关系重大,微臣还请君上明察此事,也了了我等心中的疑惑。”

    主位上,魏惠王依旧不为所动。

    下方的群臣早已经开始鼓噪。

    “陈大人,最近几日怎么不见你说什么了?”一个原本想站在吴铭这边,扒一扒吴铭大腿却又吃不定主意的朝臣,推了推陈珍轻声问道。

    连日来的朝堂变故已经让陈珍的心中没了底,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不知道公子卬是否在魏惠王面前说了什么。

    如果没说,那今日惠王的态度为何大变。如果说了,惠王按理来推断应该是会找自己询问此事的。可惠王却没有。这一点让陈珍也左右把持不定。

    撇了一眼说话的那朝臣,陈珍也不道破心中真实所想,只是故作玄虚道:“不说,是因为还不到时候啊。”

    朝堂上议论纷纷。作为君王,魏惠王却一句话也不说,只将身子后仰。

    就在此时,一个宦官低着头,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禀君上,大梁城守有急事求见。”

    此话一出瞬间便打断了朝堂之上朝臣的争议。群臣的目光齐聚过来。

    也就在此时,主位上的魏惠王终于睁开了眼睛,那明亮的双眼紧紧的盯着宦官,“宣他进来。”

    随着接下来的宣读声音,一身甲胄的大梁城守昂首挺胸迈着大步走了进来,

    那气势让两侧的群臣无不肃然。

    “禀君上,刚才有军情传来,六万赵军以与昨日凌晨攻我边城方城。”那城守走至大殿前方的正*手见礼。

    “赵国进攻了?”主位上魏惠王的身子猛然前倾,深沉的话语脱口而出。那脸上的神色多少有些担忧。

    “这可如何是好啊?”

    “赵国此时进攻真是!”

    原本寂静无声的大殿又在此时变得无比的争吵。群臣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

    “君上,赵国进攻,当务之急是将驻守城外的两万大军派去御敌才是,大将军之事或可延缓一时。”就在这时,一直不曾说话的陈珍晃了晃那两个宽大的衣袖,跨前一步朗声禀报。

    此言当为此时的重点。

    可主住之上的魏惠王却是丝毫不为所动。此时此刻群臣又无不将目光全部投到了惠王身上。

    强敌来犯,国无良将不可。可眼下相国、司徒等一众朝臣尽皆指责吴铭,两件事若是一件能够早一些或者晚一些都好处理,可它们偏偏就撞在了一起,而且宛若两个事先商量好的人一般撞的丝毫没有偏差。

    赵国的兵锋已经步入了魏国境地,而此时,朝堂之上弹劾吴铭作为的朝臣也到了最火热的阶段。的朝臣也在此时分化成了三派。一派以惠施为主弹劾吴铭的。一派以陈珍为主人数最少先行御敌的。最后则是整日里不上不下,两不相帮的一众朝臣。

    人都在望着、等着这个做了数十年君王的魏惠王如何解决此事?是听惠施等大部分重臣老臣的弹劾,还是听从陈珍之言,先行抵御强敌再说吴铭作为一事。

    然而好一会过去了惠王竟是一言不发,这无疑使得众臣心中的期待变成了急躁不安。

    “君上,”也就在此时,惠施朗朗的话音再次响起,依旧是坚持着自己的主张,“强敌来犯更显军之重,一国之军岂可任由为将者肆意挥霍。大将军统帅之才老臣不敢有猜疑,只是这欺君之罪不可包容,若不然日后再有同类事发,或危及我大魏安危。”

    魏惠王依旧是一言不发。

    他曾暗中应允吴铭放手用兵,可惠施所言他又如何不知呢,长久下去这魏国大军还是他的大军吗?魏国的疆土本为晋地,今日之位如何得来作为后人的他自然知道的清楚。之所以这朝堂道破,惠王也是想通过此事让吴铭收捡一下自己的性子。

    他知道吴铭不懂朝政,最少也是不善于参与朝政。可有些事情总得让他学着点才是。毕竟自己年岁以高,若是培养出一个威望超过了他这个君王的人,那这魏国之内总也要有人可以制衡一下他才是。

    可面对强敌,若不是实在没有良将可用,又何来张榜求贤,何来吴铭此人呢?

    大军来犯,仅此一条可以将惠施等人的话语暂且堵死,吴铭的罪责可日后再论,大不了退了赵军之后将退韩赵两国的功劳与过失相抵给他一些教训便是,想来自己如此做惠施等朝臣也不会反对。

    可现在的问题是,吴铭他人在何处?身在何处?可以肯定的是他城外的大军中。若是去了河东军营,大梁到河东即使快马也要近两天的时间,军情如火,边境方城等的急吗?

    苦苦着的一众朝臣又如何知道,他们面对着的高高在上的君王此时已经是头疼不已。

    如果真的以赵军进攻为由将此事压下去吴铭领军退敌,可吴铭人呢?总得有人在才是,若不然两万大军如何能够退六万赵军。这些事情已然让魏惠王想的焦头烂额,这些个朝臣却各执己见,若不然就是隔岸观火。

    “到底是年纪大了,没了年轻时的盛气,做起事来竟然畏首畏尾了!”魏惠王在心里故自想着。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君王要考虑这么多的问题。人人都说他是一国之君,可此时他却觉得,有时候自己不过是一个被魏国强行操控的傀儡而已。

    万事当真是有得有失!

    大殿中的气氛已经凝滞到了极致,群臣又一次的小声嘀咕起来。

    惠施的嘴角微动,正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却见传令的宦官再次走进,“禀君上,卬公子求见。”

    又来一个搅事的吗?这是魏惠王的第一反应。

    陈珍听闻,那身子不自然的颤了颤。

    惠施则重新将眼睛微眯,原本准备说的话也被他收了回去。

    “宣他进来。”魏惠王回过神来,环视一眼殿中朝臣,沉声道。

    “宣,卬公子进殿。”

    随着传令宦官那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公子卬已经带着满脸疲惫双手被束缚的倪涛来到了大殿正中,“儿臣拜见君父。”

    倪涛也在此时跪地道,“末将拜见君上。”

    只是那声音是那么的微弱,有气无力。

    此情此景,人都在此时屏住了呼吸,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魏惠王看着被绑起来的倪涛也是嘴角一阵抽动。让倪涛前来不过是私下询问情况,本是交给公子卬询问的。可不想公子卬竟在此时绑人上了朝堂。不用想,他这一定是问出了什么。而且从公子卬暗中调查并将吴铭一事以故事说与自己来看,今日这事绝对无法善了了!

    “都,免礼吧。”想到这,惠王微微摆手示意。

    “谢君父。”

    公子卬弓着的身子在此时站起。而倪涛依旧在地上跪着。

    淡淡的撇了一眼倪涛,公子卬拱手奏报:“禀君父,倪将军已经说出一些实情,儿臣特来复命。”

    此话一出,举殿哗然。惊恐的陈珍回归原位静静的站着,那头深深的低了下去,一言不发。

    “是何事,说来听听吧。”长长的呼出一口气,魏惠王无力的靠回了椅靠上。现在看来,这人就不应该交给公子卬去问。

    “启禀君上,末将犯了欺君之罪。前翻君上让人询问时,大将军并河东军营。大将军曾传末将御敌之法,大败韩军,易城一战大将军并场,情报乃末将私自传回。末将以犯死罪君上责罚——”

    那声音平淡无力,处处透露着无奈。

    想起昨夜在公子府上,公子卬直言群臣以大将军有欺君之嫌疑弹劾吴铭。称自己钦佩大将军的治军之法,要帮助吴铭度过这次难关,还称已然知晓吴铭根本不再军中。

    另外还将实情以告,君上让人召回吴铭不过是想试探吴铭是不是在军中,试探一下军中是否真的将实情传回。

    公子卬的一番话语加上神情,再联想到传令宦官当日的神情,倪涛竟是不由得信了。

    可就在他开始松口的时候公子卬的脸色猛然就变了,几个剑士将他绑了起来,再接着一夜的折磨之后也就被送到了这里。

    公子卬小人之心,可他倪涛却不能忘记大将军的一番栽培与苦心。朝臣高官俸禄呼来喝去,却不知军中之苦与事。

    吴铭一心位军中将士,一心为大魏谋求安宁,只不过是不愿与人争。却不想落得如此情势。事情已经暴露,可倪涛却不想吴铭面对大的麻烦,这欺君之罪,一条也是死,多一条也无非是死。他毅然决然,保住吴铭才是大局。

    “禀君父,除此之外儿臣已经令人探查我北面边城,U看书。大军不过五千,加上当地守军。抵御赵军的也不过区区八万,大将军所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