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19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9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带着满脸的欢笑,三个月的相处,吴铭给倪涛带来了太多的惊吓,但这一次的情况依旧让倪涛很是震惊,“有五万兵士都参加了这次的寒冬训练,而且大家都很活跃,”

    微微顿了顿,倪涛收拾好整理的竹简,仿若自言自语,“也就是将军你,若是换了别人,估计这军营里早就乱了,说真的,我倪涛还从来没有佩服过谁,上阵杀敌,刀山火海,赴汤蹈火,我一样都不怕,可这大冬天不穿衣服往身上泼冷水,说真的,我还是闻所未闻。”

    六万大军竟然有五万接受这一点,这已经让吴铭很是兴奋了,就他最初提出这一点而言,只是想着能有三万兵士就不错了,到时候接受过考验的人都规划为兴建武卒的队伍中去。

    这样一来,若是心里不愿意,自己强行施展此法只怕是得不偿失,可有了五万兵士的,吴铭的心中已经甚是兴奋了,毕竟庞涓伐赵围攻邯郸之时,说是十二万大军,其实真正的武卒只有四万,四万武卒的战力在当时可以抵挡八万到十万普通兵士。而如今吴铭对新建武卒的要求将更加严格,这也就意味着新的武卒将更加的强悍。

    顺手端起一杯热茶,吴铭自顾自的喝了两口,目光斜着扫向了倪涛:“这也是没有办法,我们的单兵体质太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力野外行军时不出差错,若是赶上大冷天,风寒正茂,估摸着这些人会有不少着了风寒,军中没有治疗的条件,一旦病情扩大,我们可就太被动了。”

    “是啊,原本末将心里也在嘀咕,为何非要以这种方式训练,但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也就不觉得怪了。”将刚刚烧开的水递到吴铭边上,倒入那没有多少水的茶壶中,倪涛轻声道:“莫说冷水,这天即使用温水让末将洗澡,也是有些心悸的,但张猛将军却是不怕,而且他更加的耐寒。听他说只要适应了那种环境,对寒冷的耐性自然会提升,将军此举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呵呵,你反应到是挺快。”听着倪涛那头头是道的消息,吴铭莫名的哼笑了就来,因为此时的倪涛看起来竟然像是一个教书先生的样子,难以想像战场上英勇无畏的他竟然可以如此:“确实是这么个意思,在没有尝试之前,也许大家都会怕,但只要尝试了第一次,再有第二次时心里有了底,自然会多了几分勇气,再往后,我们自然可以不怕这些。”

    “哈哈,我现在是明白将军为何在深秋的田野里,用那冰凉的溪水洗澡了,原来这是早有准备。”几声如同阴谋得逞般的笑意之后,倪涛将手头的一切放下,也将自己脱了个光膀子,“趁着此时太阳出的大,末将这就出去活动活动筋骨。”

    “去吧,不过要记住,越冷你越要活动,否则定然会感染风寒。”吴铭轻轻的点了点了头,静静的叮嘱着。

    但有一件事他并没有说,那就是冬天往往是下雪时暖和,消雪的时候冷,用后世的话说,这叫雪蒸发吸热。

    不过想来,冬天下不下雪都冷,对于一个光膀子的人来说,这点温差自然也不会影响太大。

    倪涛走后,吴铭静静的走到了自己绘画的那张地图旁,这上面描描画画的一切都是吴铭亲自动的手。

    足足长四尺宽三尺的地形图上,画着的只是河东八百里的一片土地。这是吴铭进行的军民结合的实验地区,当然这主要是让军队服务百姓百姓亲身了军队的热情以后,吴铭相信会有更多的血性男儿自愿加入军队。

    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帮助收割与播种,再一个月的时间,吴铭亲自带着众兵士在河东地区开挖河道,从地图上看,整个河东像是一个椭圆的形状。

    上面横向被贯穿了两条人工开挖的河道,纵向则大大小小的被开挖了数十条不大的小水渠,至于通往个个田地的水槽那就更加的多了。

    整个工程都是吴铭亲自设计,由他带领军队与民众一起完成,实在不好开挖水道的地方,也就在附近搞了个大的蓄水池,总之在这一番大的动作之下,整个河东的土地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灌溉。

    同时吴铭还下令让百姓以猪牛等家畜的粪便,包括人的粪便等等灌溉土地,以增加土地的肥沃量。

    当然,作为原本接下这些工程的陈珍,吴铭自然没有让他太过自在,没有知识那钱总是要出的,之前的那些金子基本都花完了,所以吴铭自然又将金子这个任务给了陈珍,而且这个上大夫还真不含糊,收到消息的时候当即就派人送来百金,这出手几乎赶上了君王。

    当然人家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这项功劳必须记在他陈珍头上。对此吴铭但也不太在意,反正帮都帮了,送佛送到西不是?

    至于第三个月,吴铭主要将事情放在了练兵上。因为军民结合的思想确实是收到了广大百姓的。

    毕竟以往的朝挺只是保证百姓的安全,有了饥荒也会出面救济,可平时却根本不管百姓疾苦,不会有帮百姓做事的想法。而吴铭的做法无疑是亲民的举动,所以他心中羡慕兵源的目的也就轻松了很多。

    除去留守在少梁、阴晋、临晋关三城的一万两千大军外,原本河东营地里只有两万步卒。而如今却是在短短三个月内直接增加了四万新兵。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吴铭亲民的举动都是对的。】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第三十七章 第一洞穴() 
实际上,除了主动要求加入军队的热血男儿之外,还有很多百姓都曾送来一些果蔬、家畜来感谢吴铭的恩德与爱戴,当然这些东西吴铭也会一定程度的手下,若不然显得太过冷了不是什么好事。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这河东八百里的江山内,他几乎成了土皇帝。

    但新兵的增加,随之而来的也就会有很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训练与编制,不过这两样是第一个问题却也是最简单的问题。毕竟这些方面都有之前的成套体系,吴铭犯不着多么的费劲,当然新的训练力度那是全军的事,不能只记在新兵的头上。

    接下来更大的难题就是,兵器与铠甲的问题,这两样东西在如今的魏国而言已经成了难题,而且是技术与人力两方面的难题。

    技术上,吴铭想直接给军队配备铁质兵器,可现在的技术水平,铁器只能是低等的淬炼,用作一般的农用工具还可以,可若是用作兵士,短刀也还算不错。

    但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在这长戈为主的时代,你手里的家伙短了自然不能跟人家的长的比。所以苦思再三,早在三个月之前吴铭就一边在魏国全境之内招收工匠,在原有的府库制造铜质兵器。

    至于铁器技术方面的问题,吴铭打算与当初的独臂汉子王忠共同研究,当然吴铭只是一些资料,动手的活还是由王忠与其他懂铁质的工匠来完成。地点则设在之前询问的五峰山内。

    如今让吴铭最的也就是这五峰山了。

    ……

    临近下午的时候,东方的雪地里一个黑点极快的朝着大营而来,由远及近,那黑点渐渐的化作了一个骑乘快马的兵士。

    骏马奔腾,只一会那一人一马就已经来到了军营前。翻身下马,他一路小跑着来到了吴铭所在的主营内。

    此刻吴铭依旧在那地图上涂抹着什么,来到吴铭的身后,那兵士弯腰拱手,一个整齐而标准的军礼,“将军,五峰山的工事有了新的进展,第一洞穴已经全面成型,还请将军前去验看。”

    这就有结果了?在听到声音的那一刻起,吴铭的手立刻就顿住了,刚才还念叨着五峰山的工事的,这没有一会就有人来说有结果了。

    大致的收拾下桌面上被自己搞出来的凌乱,吴铭转过身,直接披上外面的甲胄,急切的说道:“走,随本将去看看。”

    一个转身扬起营帐的帘门,大步走到自己的战马旁,翻身上马的一刻,身后那红色的大氅随风飘荡,说不出的威风。

    “驾。”策马扬鞭,只听他大吼一声,身下的马儿便如同心有灵犀一般,以最短的时间将速度提升到了极致。

    河东军营距离五峰山也有近五百里的路程,若是有一匹上等的千里马不出半日也定然能够赶到五峰山。

    不过如今的魏国地处中原,的战马都不如胡人的战马,速度算下来一天大概在八百里左右,所以等到吴铭来到五峰山下的时候天色早已经黑定。

    天空中星辰密布,那还算圆的月光勉强的照耀着世间,雪花庄严的密布之下,五峰山的五座山峰就如同一个蜷缩在这里的洪荒凶兽。

    这温度,这时间,此等无人踏足的地方,若是一个人来难免会泛起一股心慌的感觉。

    早有兵士们在路口着吴铭的到来,因为是大山里面,进去的道路也都是最近才开挖的不久,所以并不方便马匹的。

    翻身下马,吴铭顺手将缰绳递给身边的兵士,与其他几个前来接应的兵士应着点燃的火把光亮一同走向了那条幽静的小道。

    这里的五座山峰几乎将地形围绕成了一个圆,从两座山峰的交界处之后,站在中间的空旷地带环绕,四面都是高耸的山峰,若是没有熟人带路,自己要想摸索出去那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而吴铭就是在这么一座大山里开始了自己的后勤基地的建设,用他的话说,这个地方以后叫做尚坊。

    当然尚坊的任务不是直接生产铜质武器,而是打算秘密研制铁质武器。之所以在这深山里建设,为的就是掩人耳目,不让其它六国有所察觉。

    从现在来说,自己若是大张旗鼓的搞铁器的铸造,若是传到周围其他诸侯国,吴铭并不敢保证这些东西还能很好的进行下去。

    非常时期,所使用的手段自然也要不同,这个时候的魏国实际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资本了,但越是这样吴铭就越要将獠牙露出,同时收起像尚坊这些东西一样的软肋。

    五座山峰,吴铭的打算自然是将这五座大山都给挖空,然后形成统一的生产线,如同后世的产业一般,这样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又能最大化的保证所造武器的合格率。

    那兵士所谓的第一洞穴不过是在两座山峰交界的地方开挖出的一个小洞穴,为的是在这里安置炼铁炉,好让王忠早日开始研究,与此同时其他的地下城工程也将进一步的展开。

    顺着那还算宽广的洞穴走入,吴铭第一眼看到的是蹲在地上不断计量着尺寸与位置的王忠。

    “属下,见过将军。”听到声音的王忠本以为是做杂物的兵士,却不料转过身后,看到的竟然是吴铭,当即匆忙起身,拱手。

    “嗯,不用多礼了,这些时日辛苦大家了。”吴铭对着王忠微微点头,缓缓的说道。

    话落,他看着那打磨相对光滑的石壁,吴铭的嘴瞬间就裂开了一条缝,这个时代能够做到这一步,绝对是顶尖工程:“啧啧,这洞挖的,还真不错。”

    一边赞叹着,他不断的转换着方位观察,就在下一秒,他似乎觉的哪里不对,眉目紧促的瞬间,他赫然仰起头,抬手指着一侧山壁道:“这些东西可都离不了火,要火旺,通风是首要条件,你有没有觉得这的烟囱小了一些?”

    “哦,是这个样子的,”盯着吴铭,王忠露出了忠厚的笑容,“在临晋关的时候也都习惯了,山中本就风大,算起来也可以了。”的,、、,,、、

第三十八章 发现() 
盯着吴铭,王忠露出了忠厚的笑容,“在临晋关的时候也都习惯了,山中风大,这也应该可以了。”

    “那怎么行。”还不等王忠的话音消散,吴铭已经是皱起了双眉,或许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王忠这也是在为自己省事省钱,可吴铭最怕的就是花了时间与精力,到头来弄出来一座问题不断的后勤基地。

    正色的盯着一脸迷惑的王忠,吴铭再一次郑重的叮嘱道:“尚坊不是你的小作坊,要想制造的东西多,条件也自然要好。这里除了烟囱之外其他的到也不错。你们这就开始扩充烟囱,明天一早我再增派三千人过来协助你们,炼铁炉的建造一定要用最好的东西,不用为本将军省什么,我要的是尽快让这里运转起来,初步预算,三年的时间应该足够将地下城建设完成了。”

    三年的时间,是吴铭经过大致的计算后得出的一个相对保守的时间,绝对不会让施工的工匠感到太过劳累与匆忙,这也是保证整个工程完结后的实用性,他要的是一步到位。

    得到了命令的众人当即开始忙碌起来。

    这一夜吴铭也没有离开这五峰山,冬季,野外异常的寒冷,即使是山洞中也一样抵挡不住那阵阵夜风的吹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