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147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47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一晃,转瞬就已经过去了很久。屋内却依旧没有人应声。

    “久闻公孙先生屈居与此,吴铭不请自来,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吴铭始终保持着躬身的姿势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变动。

    可待那爽朗诚恳的声音消散,屋子里依旧没有的声音。

    “君上,这――会不会公孙先生早已经离去,此处已然没了人住――”张猛走前几步在吴铭的身侧拱手。

    那声音,不高不低,却是投过了那隔音很差的土坌房舍,直接传入了屋舍内,正坐在卧榻之上静静思索的公孙衍耳中。

    “自侍魏不得,衍从未在人前显山露水一步,

    惠子亦与这吴王不和,当不会将衍寄居此处之时告知,这吴王又从何得知呢――”公孙衍的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笑。

    再听到张猛的话音之后,公孙衍不但没有出去,反而又躺在了卧榻之上,整个屋舍中依旧安静的没有一点响动。

    到是此时其余的地方,早已经是犬吠不止,各家百姓在得知是新上任的吴王到来,更是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若不然,末将带人进去一探,定不伤害这位先生――”见吴铭没有回答,张猛便又躬身问了一句。

    可吴铭依旧一动不动,只保持着躬身的姿势。

    “还是我去吧,将军带人,难免会让先生觉得不敬――”一旁的柳云也在此时开口了。话落,二人只一个劲的看着吴铭,着他的允许。

    可吴铭却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动作,那躬身的虔诚,看的柳云一震心痛,张猛更是又心痛又烦躁!同时在心里已经开始大骂屋中的公孙衍。

    其余的士子能够得君上如此赏识,肯屈身而相见的,只怕在心里早就兴奋不已了。可这公孙先生,竟然如此的不识抬举。

    一个时辰过去了,吴铭依旧是那般不动。

    周围的人早已经急坏了,可是没有吴铭开口,谁也不敢有过多的造次。

    而此时,屋舍中的公孙衍早已经深深的睡了过去。

    一直到了翌日清晨,天色放亮的时候,那屋舍的木门这才支呀一声打开了。

    公孙衍伸着懒腰、打着哈欠,迷迷糊糊的出门之后,装作没有看见面前的一队人马,顺手抓起门边的一个锄头抗在肩上,看着样子是要下田耕种。

    也直到他再次转身,定眼朝着那柴门看去的时候,这才如若耳边一道惊雷略过。看着吴铭等人,他露出了一脸的震惊之色。

    一身庶民服饰的公孙衍,赶忙快步跑到柴门前将门一把拉来,下一刻,他一步迈出,在吴铭面前躬身拱手,不可思议的说道:“草民公孙衍,拜见君上。此生能遇君上一面已是衍之万福,不知君上何以如此――”

    见他如此,那身后的张猛已经是按耐不住性子,朗声责备道:“公孙衍?你可是真的不知?君上与昨夜子时初至,

    四周犬吠如擂鼓,尔昨夜岂会真的不知?”

    然而不等他的声音消散,吴铭艰难直起身子的吴铭却开口斥责:“不可对公孙先生无礼,本公深夜至此,实乃本公之过,怪不得先生――”

    只一语,张猛便低下头,再也不说什么了。而四周的人都以为吴铭保持躬身之资已经一夜,定然会对这公孙衍心生怨言。谁也没有想到吴铭会是如此。

    可如果吴铭真的那么做了,这一夜的劳苦可不就白费了吗?对着公孙衍的行为吴铭却是不怎么高兴。

    好歹自己也是君王了呀!不过古代的大才多就是如此,性子倔,有时候宁死不屈,做不到让他们满意的程度,这些人还真不会顾及你的身份。

    况且,自己推到魏国朝政,改立吴国,自立吴初公,这等事情,也才刚刚传檄天下,列国究竟会以怎样的心态存在尚未可知。

    自己是来求贤的这公孙衍给自己做事的,总不能绑了去吧!真绑了去,人家哪里还会帮你做事。

    “吴铭治下无方,还望先生莫怪――”转过身,吴铭对着公孙衍又是一揖。随后才起身说道,“听闻先生乃天下大智之人,曾献计与魏王兴魏十策,魏王愚昧不从先生之策方有今日之局。吴铭近日潜读先生之兴魏十策,受益之。愿尊先生为相,故请先生教我――”

    话至此处,公孙衍已经是深深的为吴铭之诚意而折服!昨夜他到真对这吴铭窃取魏国江山之事不平,今日经吴铭一番言论,加上这一夜的虔诚躬身。再者,吴铭一开口就是相国的位置,要知道相国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职之重绝非一般!如此种种,公孙衍又如何还能够拒绝吴铭这一切?

    眼中闪过一抹激动之色,下一刻,公孙衍恭敬的长揖道:“能得吴公看中,乃公孙衍此生之幸事,吴公大义,衍自问不及尔,愿尊吴公为主尽力尔――”

    到此,吴铭也算是微微松了一口气。终于是将这公孙衍收入了自己的名下。

    不多时,吴铭便亲自携手公孙衍一并登上了王辇。整个队伍调转,开始返回王宫之内。

    ……

    此时的韩国郑城!

    华清宫中,韩王与金蝉脱壳而得以存活的公仲侈分几案入座。

    “申相国以去,此番一早请先生而来,实乃有要事相商――”韩王露出了一脸的无奈之色。

    下首的公仲侈闻言,只拱手,朗声说道:“能为君上谋划,乃臣之幸事――”

    “此乃魏国发来传檄,先生且先一观――”说着,韩王已经把那用金丝串联在一起的黑色传檄向前一推:“待先生一观之后,当会得知寡人心中之所想。”

    自有内臣将传檄双手拿起盛放到公仲侈的面前。

    公仲侈自然不敢怠慢,逐小心翼翼的将传檄打开,详略的看过一遍之后,公仲侈的面色也开始变的凝重!格外的凝重!

    “吴初公?”好一会,公仲侈这才惊的自语出声。

    “不错,就寡人所知!原魏国大将军吴铭,因魏王诬陷而起兵反之。立国为吴,自吴初公――”说出此话,韩王的脸上已经是露出了一抹头痛之色,“此举当是想我韩国承认其位,然此事非同小可,以先生之见,我韩国该当如何?”

第二百二十八章 公孙请命() 
显然,如今这个新出现的吴国对于韩国而言着实棘手。

    如果承认,这其中定然会牵扯到其余列国的情绪问题,齐国可就是因为承认了魏国的王位,又与魏国一同称王,所以如今才遭受了各国的联合打击。

    韩国可不比齐国的强大,如果这事是韩国干的,那么此时各国的联军应该早已经是到了郑城门外,将郑城围得水泄不通了吧。

    “如果不承认吴国,我韩国又与之比邻,若吴公一怒而伐,我韩国又如何是好啊!”想到前些时日吴铭疯狂的举动,此时的韩王已经是被吓破了胆,左右为难起来。

    无奈,他也只能是将目光看向公仲侈,默默的期待着,如今能够询问的人,也就只有他了。

    “君上何出此言——”略略的思索之后,公仲侈豁然开朗一般,笑着答道:“吴国眼下正处在深火之中,只怕这吴初公眼下正是不能自顾。君上不妨多等几日,看列国动向。列国若是承认,君上便跟着承认,列国若是不承认,到时候吴公若领兵犯境,君上可登高一呼,定然有人出来制止——”

    话落,公仲侈将手收回,静静的注视着面前的君王。

    那一番话语说的不无道理,顿时也让韩王松了一口气。

    ……

    吴铭在与公孙衍一并回到宫中之后,便跟随着吴铭一同到了甘泉宫。

    有了公孙衍的存在,这议事的队伍里便又多了一个人,原本都是不怎么懂得形势的三人,现在多了一个懂得形势的公孙衍。

    吴铭同样没有的隐瞒。只将一份竹简交给宦官递给了公孙衍:“公孙爱卿可看看此策,此乃本公亲自所写之三公九卿制。只是不知这其中还有何不妥之处。爱卿可将此策带回,若觉有不妥之处,详加修改后再与本公探讨如何?”

    接过竹简,公孙衍也不急于一时,毕竟这里也不是看这些东西的地方,当即拱手道:“君上能有通变之质,当为一代明君,臣代吴国子民谢过君上,此策,臣定然详细观之——”

    “嗯,爱卿不必过于拘谨,本公亦相信爱卿——”

    两人不过粗略的交谈,就在这个时候,张猛走了进来,看到吴铭与公孙衍商讨的瞬间,张猛原本想回避一下,不过却被吴铭给叫住:“从今日使,我等同为一家人,有何事直言即可——”

    这世间事最忌讳猜疑,吴铭可不想自己的手下也跟前魏国一样,手下重臣拉帮结派,各自一己私利而争得头破血流。

    张猛为人本也耿直,没有什么弯弯肠子,刚才不过就是忌讳吴铭是否会在意而已,此时听了吴铭的话,当即便放开了心:“回君上的话,河东守军已经确认,却有一支队伍逃离至秦境,估计便是魏国余孽魏卬等部下。”

    魏卬,也就是公子卬了。那日一战,公子卬不知道听谁的话把自己的甲胄脱下来给了一个兵卒,成功的吸引了张猛等人的注意。

    就那天吴铭听到张猛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已经断定出公子卬会离开了。

    “逃了也就逃了,随他去吧——”淡淡的回应一声。吴铭转而问道自己最关心的事情上,:“眼下各地可有动乱发生?”

    “如今各地并未有动乱,只是——”话说到这,张猛有些迟疑,随后淡淡的看了看公孙衍,这才缓缓说道:“前魏国旧臣近日已经齐聚朱威的府上,而且来往慎密,做事业颇为小心,臣以令人在府外盯着了。只是这些人若真有反心,君上还需早日定夺才是——”

    魏国旧部确实是眼下的一个问题。不过好在魏王不允许为官者经商,这些朝臣虽然有些底蕴,可如今兵权在自己手中,国库等等的地方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最主要的就是,当日吴铭直接下令将魏国原有的王族之人全部杀光。除了逃出去的魏卬之外,魏氏基本被灭了族。

    没了魏氏,收服朱威、白虎这些人基本难度不大,吴铭所思考的就是,自己到底是应该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血洗一遍大梁城,还是以手段将这些人收归自己所用。

    依照柳云的意思,这些人都应该杀了!可是吴铭知道,如果要杀,那就是从上到下的整体混乱,就眼下看来,列国的矛头会不会指向自己?魏国是否有时间来“快”

    杀人自然不慢,可问题是,这些人一旦都杀了,整个框架的空缺又应该有谁来弥补?一时间想要找到如此多的人根本不容易。

    所以吴铭才迟迟没有动手,这么做不过就是想着那些个朝臣能够自觉出面,主动的来投靠自己。只可惜,这些人却是迟迟没有动作。

    就在吴铭思索的时候,一旁的公孙衍却拱手问道:“君上容禀,臣听闻君上已经下令,吴国境内免除赋税三年,以安万民。此令可为真?”

    收回杂乱的思绪,吴铭淡淡的回应:“是本公之令。”

    “如此,臣愿只身前去朱威府上说服此等前臣——”此时的公孙衍也知道,自己初来,如果没有一点建树,在这朝堂上却站着相位那时说不过去的。而眼下这件事正好是一个机会。

    对于公孙衍的这一举动,吴铭到也兴奋,毕竟有人出面料理此事,总比万事都让他一人操心的好。请他公孙衍出来,为的不就是此事嘛?

    思索着微微点头,吴铭朗声应道:“既如此,此事便交由爱卿着手去做,不过吴国如今的形式爱卿亦明了,此事促成尚需几时?爱卿可有底数?”

    “三日——”公孙衍伸手比了个三,随后郑重的答道:“只需三日,微臣定能促成此事——”

    “善——”吴铭当即一拍手,脸上顿时多了几丝笑意:“便亦爱卿所言。”

    ……

    因为陈珍已经身死,所以原本陈珍在东城的府宅便成了公孙衍如今的住处。

    回到府上之后,公孙衍便开始详细的看起了吴铭所给的那策竹简,上面各种官职所司何事都一清二楚,虽然只是一个大体,不过这清晰的脉络却是让公孙衍叹为观止。不胜唏嘘:“嘶——怪道一个朝中无争之人,最后却颠覆了这魏氏,吴公果是雄主也——”

第二百二十九章 姬雪() 
三公九卿制度乃是后世秦朝多少能人智士所总结出来的治国之策。Ww.

    所以这个制度顿时就让公孙衍耳目一新,哪里还有什么意见。单就此制度而言,公孙衍自认为里面很多的东西都值得他去学习。

    现在将大致的框架看完,他都恨不得现在就知道吴铭的治国方针。当然,他也知道有些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