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140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40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

    到了深夜。

    在秦军监视下的魏国大军已经开始朝着郑城靠拢。

    但到了郑城外不足一里之后,所谓的四万余大军便停止不前。甚至又开始了安营扎寨,似乎来此跟本不是攻城。

    一直到了深夜,魏军这才分兵,将郑城的四座城门围了个水泄不通。

    魏韩交战,郑城之外的两国斥候早已经密布。所以秦国的斥候并不敢靠的太近。大军压境,整个郑城周围已经成了禁区。

    只是,秦军斥候不知道的是。

    这四万多魏军,仅仅有三千是真正的魏国兵卒,由魏国副将张猛统领。

    其余的人,哪里是什么兵卒,不过是举着魏国旗帜的韩国百姓而已。

    数量也没有五万之众,只不过区区三万,只是行军途中,距离拉来的远,再加上秦军斥候无法靠的太近。如此多的人,若是数人头那跟本是不可能的。行军,不是站着让你点数。

    判断人数,只能根据经验从大军的方阵来判断。而这支队伍的中间实际上空隙很大。只是从外面远距离看,跟本不容易发现。

    所过之处也没有高山,秦军斥候想从高处鸟瞰,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传回商鞅那里的消息也就是四万余魏军倾巢而出,直奔郑成。

    眼下,虽然大军围了城池。可在郑城北门之外,张猛正一手握着剑柄,一边看着韩国百姓从郑城一点点的把约定好的五百金与粮食运送出来。

    这便是吴铭这次的一个计谋。既接受了韩国的补偿,又将秦军斥候的主力引开,反正只要秦军信了魏军已经在郑城之外。

    哪怕其余的事情准备一个月,所为的魏国大军在郑城外只围不攻一个月,商鞅也不会怀疑。

    毕竟围城,城内耗尽,城中之人自行大开城门乃是兵不血刃的上册。特别是在围攻他国都城的时候。

    至于忻城中撤离的韩军,则是由五千兵卒配和忻城的奴隶组成的一支临时队伍。作用一样是掩人耳目。

    剩余的韩军,则履行与吴铭达成的一致,配合魏军攻秦。好在一举拿下商鞅。

第二百一十九章 打草惊蛇?() 
一转眼,时间就已经到了魏军围困郑城的第三天.kgege.La

    此时,天色只不过才刚刚亮。

    但距离秦军不远处的一片树林中,吴铭带着上万的魏军正在悄悄潜行。

    天空中,一只白鸽飞来,准确无误的落在了吴铭的肩头。这白鸽乃是柳云特意拿出来联络军情用的,吴铭又怎么可能不认得。

    伸手取下白鸽腿上的一块布,上面只有简简单单的“韩相以亡”四个字。

    这是当初吴铭与申不害说好的条件。除了粮草与黄金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让申不害死!而且必须死,只有等他死了吴铭才可以放心的对付秦军。

    毕竟法家乃是后来成就秦朝统治的大家。没有他们的变法图强,秦国估计还是西边的一个蛮荒国都。

    再者,加上现在商鞅演的一出好戏,吴铭对当今的大人物,特别是法家的人已经有了。

    这申不害不死,就在韩国早晚也是个麻烦,必须处死才行,若不然这货背后捅刀子的话,自己这一次只怕就玩完了。

    现在确认申不害已经死了,隐藏在一堆野枣树下的吴铭便露出了一丝轻笑。

    也就在这个时候,吴铭伸手一召身边的参将,轻声吩咐道:“传令,大军延着南面山路潜行,偃旗息鼓,人不得有大的动作,从山野小道,绕至秦军后面,防止秦军回撤——”

    “诺——”

    在听懂吴铭的意思之后,那参将便小心翼翼的辗转在大军的前后,传递着启程的军令。

    此处地形复杂,韩国也不曾有过多的行军。吴铭还是抓来附近上山打猎的百姓,询问之后才得知了这么一条道路。

    山间小道,贵在隐蔽,当然从这里出发要将原本的路程拉长一倍。不过这也值了。

    若不想办法拖住秦军,只怕韩魏的大军还没有接近秦军的时候,秦军就已经离开了。

    山间小道,有些凶险的地方,更是一次只容一人通过,这同样大大加剧了行军的时间。

    但好在,日落西山之前,吴铭凭借着对方向的分辨,带领着一万大军成功绕道至了秦军的后方。

    信鸽被吴铭在行至半路的时候顺手放飞,以便给柳云与带着申不害人头赶回来的张猛通风报信。

    提醒他们,可以按照计划进军了。

    到了夜晚的时候。韩国忻城令张佣以出使的方式前往了秦军的军营。

    此时,防守严密,灯火通亮的秦军军营中。商鞅正在主营账中好好款待着张佣。

    “忻城令百忙之中肯来吾军中,真是稀客啊——”坐在正中的几案前,商鞅一手举起酒噘,面露亲切的笑:“忻城令——”

    “大良造请——”张佣也在此刻将酒噘举起,二人各自带笑,言谈举止,皆是透露着礼。

    对饮一噘之后,商鞅便故自抓取面前几案上摆放的鸡肉,大口的吃了起来。

    对于张佣的到来,商鞅这老奸巨猾的人物怎么能够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此时也就不想搭理张佣,跟本不将张佣放在眼里了。

    对此,张佣倒也意。韩国天灾,粮食少,虽然这次收腹忻城的功劳是他张佣的,不过韩王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犒赏大军的,也就封了他张佣一个忻城令而已。

    自己军中可是很长时间才能吃上一次肉,眼下在秦军这,鸡、鸭、还有鱼,都是不错的烤肉啊!此来本就是先安稳一下商鞅,一边吃一边说也不碍事。

    所以张佣也就没有多么着急。

    也如商鞅那般吃了起来,不过,到底是客,形象上还是很注意的。

    直到片刻之后,张佣这才一抹嘴,朗声说道:“大良造此番入我韩国,名为借道,我王闻大良造驻军我韩国边境,既不进,亦无退意,如今大良造约定之期已到。敢问大良造,秦军何时可退出我韩国境内?”

    “时间将至?”这一刻,商鞅露出了一脸的迷惑,刚才还一脸的笑意瞬间没了!这脸变的确实挺快,“五日之期,如今方才过了四日,忻城令莫不是记差了?”

    不仅仅是变脸快,现在还耍起了无赖。这一幕落在张佣的眼中着实让张佣觉得好笑。

    是发自内心的好笑。商鞅南门立木已经成了佳话,传的天下列国都知道。张佣还一直以为这商鞅是一个守信用的人呢。不想说起慌来也是一点都脸不红,心不跳。行云流水啊——

    只是商鞅不知道。这个时候,除了吴铭带领的一万魏军已经穿插到了秦军之后外,另外由柳云与张猛统帅的魏韩联军,共五万大军已经开始在韩军打前锋的情况下往这边靠拢。此时距离秦军营地已经不足十里。

    方圆十里,一般情况下就已经有秦军的斥候了。能够让张佣安全的出来。韩魏联军便是按照时间推进。

    如今的时间点也刚好与规定的时间一般无二。所以到了这十里之外的地方,联军没有丝毫的停留,反而加快了进军速度,力求在秦军斥候将消息传回商鞅处之前,再向前前进五里的地方。

    ……

    “堂堂秦国大良造,莫不是想耍黄口小儿之戏?今日五日之期已到,我王特令在下前来与大良造协商,大良造若不肯离去,我韩国,只能出下策,与秦国动刀兵。若如此,大良造当清楚各中厉害!”秦军的主营帐中,张佣依旧面带微笑,对着商鞅拱手而谈。

    “忻城令何须动怒,秦韩当今并无恩怨,鞅此来为借道,何须刀兵相见一说。五日之期既然已到,不知韩王可否宽限几日?”

    带着笑,商鞅的老脸丝毫不异样,这不就等于变相承认了是他自己故自耍赖,说日期没到吗?

    可眼下的商鞅,哪里有一丁点的惭愧,嘴角反而带着戏谑:“鞅听闻魏国出兵伐韩,韩王此时应当考虑如何应对魏国。鞅此番借道同样是争伐暴魏,不若忻城令回禀韩王,鞅愿说服秦王与韩结盟,共同抗魏。忻城令以为如何?”

    听闻商鞅的话,张佣并没有急着回答,但也没有露出生气的面孔。只不过原本平静的脸色变的有了几丝忧虑。想的却是现在的时间。

    他此来的主要目的是让商鞅产生一丝的幻觉,那就是这次的韩魏联军乃是韩军赶他出韩国,并非真的要与秦国开战。

    可如果错过了时间,或者商鞅能够识破这一切,那他张佣就首当其冲的成了第一个死的人!

    而两国联军有五万之众,一但消息传回,商鞅怀疑的可能性定然会很大。而张佣可还不想死啊,所以该演的地方还是要演——

    果然,这个时候商鞅又紧盯着张佣看去,再次问道:“不知忻城令以为如何?当今天下,楚国召伐齐,没了齐国的相助,魏国不足为虑尔——”

    这一说,张佣脸上的思考之色顿时更加的浓了。但同样是只是因为计算时间,而感到有些不安罢了——

    此刻听商鞅说完。张佣在深呼吸压下心中的异样之后,转而露出一副平淡的神情道:“大良造不愧名传列国,张佣敬佩,然此事须我王同意才可!大良造美意,张佣可代为转达,然,方才张佣所言之事,大良造也当考虑,我王以下令增兵防守罗城!此意,以大良造之才,当不需张佣多言矣——”

    到了这,张佣这才算是将话说明白了。吴铭安排他来,重点便是说出韩王要增兵至罗城,提防你们秦军。

    如此一来,即使有秦军斥候前来汇报,或许商鞅会产生麻痹感,以为韩魏联军只不过是韩王增派罗城的驻守军。

    随后跟随着商鞅的两万秦军也是精锐,以韩国如今的情况来看,商鞅应该不会因为韩王增兵驻守罗城就直接离开才是!

    就在张佣话落之后,商鞅却是没有一点的异样,似乎跟本不把韩军放在眼中,总之一点也没有担心的意思:“忻城令所言,鞅亦铭记,自当考虑,然鞅之所言乃秦韩之大好良机,有劳忻城令将鞅所言传与韩王,若韩王不允,待下次忻城令前来,鞅必率军回秦国。”

    话到此处,张佣也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直接起身拱手,朗声回应道:“大良造之言张佣自会传达,夜已深,张佣这就返回忻城,明日便回郑城传递大良造美意——”

    不多时,张佣便在商鞅的相送下上了马车,出秦军营帐便逃似的急急而去。

    人家商鞅却是什么都没有做,跟一个没事人一样回道自己的营帐中翻越起了兵法竹简。

    但就在张佣离开不久,就有一个秦军斥候骑乘而来。下了马便直奔向了商鞅所在的主营帐。

    “启禀大良造,东面五里之外发现韩军的踪迹,粗略估算四万人之下——”那斥候一进来便躬身拱手,朗声汇报。

    因为是黑夜的原因。韩魏联军又不曾点多少火把,在这种情况下,秦军斥候判断有失误也是正常。毕竟不能靠的太近不是。

    “这么快就来了?”这一刻,商鞅那正在翻越竹简的手猛然就停住了!那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手中的竹简。

    这张佣所言还真是不需!刚刚说完不到半个时辰,韩军还真就来了。现在想想,方才张佣的举动与紧张的脸色。

    自己明说了不走竟然都不生气。估计这驱赶自己的事情是落在他的脑袋上了。

    秦军两万精锐,还真不怕他四万韩军。

    想来,这张佣是知道自己不敌。想先通秉一声,来个打草惊蛇,以好让自己知难而退不成。

    想到这,商鞅的心中又露出了一丝笑。

    不过他到底是玩阴的多年!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只见他放下手中的竹简,正色看向那斥候兵卒问道:“郑城可有新的消息传来?”

    “回大良造,魏国依旧只守不攻,夜晚袭扰,白日里,魏军不出营帐,郑城四门则日夜紧闭——”

    “自忻城回援的韩军,又到了何处?”

    “韩军未筹备粮草,今日清晨在宜阳准备粮草之后出城,眼下尚在赶往郑城的路上。”

    从各路的数据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一刻,商鞅才算是彻底的安下心来,吩咐道:“你且下去,密切四万韩军的动向——”

    “诺——”

    ……

    随着商鞅的掉以轻心。原本五里之外,正在加速而来的韩魏联军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三里。

    只要再有片刻的功夫,两国联军便可以一举咬住秦军。

    当然这些情况自然瞒不住秦军斥候。

    “启禀大良造,韩军已经到达我营地三里范围内——”

    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来,商鞅一下子就从席位上占了起来,手中的竹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