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137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37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晋关,只有两千守军与柳云在此方便传递消息。

    一只信鸽扑闪着翅膀划破了夜的寂静,落在了城楼上,一身战甲的柳云肩头。

    与此同时,一个兵卒急匆匆的奔上城楼,直接在柳云身后狼神禀道:“禀将军,大将军已经返回临晋关,特令,急招大军集合,不得延误。——”

    “大将军?”转过身的一刻,柳云的身体还是颤了颤,今夜不是应该洞房花烛吗?

    为何会突然至此?他为何突然至此?

    一种不祥的预感攀上心头,柳云顺手解下信鸽腿上的布块,上面字迹如血,“敌以动!”简短的三个字,但代表的意思,柳云确已经知晓。

    “莫非是,他都知道了?”一句自语,下一刻,柳云猛然看向那兵卒,急切道:“快带本将前去见大将军——”

    “诺——”

    没有丝毫的怠慢,二人一路疾行,片刻之后便在城池正中见到了独自站立在月光下的吴铭。

    那红色的身影看起来那么的单薄。可手中牢牢紧握的长矛,将一种愤怒传入了赶来的柳云的心中。

    “参见大将军——”上下属级,军中的规矩。柳云急匆匆的见礼。

    “即刻集结大军,南下,伐韩——”没有的解释,猛然转过身的吴铭,眼中透露着无尽的冰冷光芒。

    炎炎夏日,他,却犹如来自苍穹的寒冰之主,只一眼,便让人的后背升腾起一阵寒意。

    “禀将军,秦人趁今夜作乱,大军正在西部边城镇守——”预感到事情不对的柳云,同样没有片刻的迟疑,直接朗声回道。

    话落,那俏丽的面容,变的无比凝重。

    “传令撤军,河西让给秦军,南下伐韩——”嘴唇微动,吴铭依旧冷冷的说道,顺带着的,将大将军的令牌递了出来。

    这一刻,柳云才意识到事情比自己想想的更加严重。河西都不要了,到底什么事本该兴奋成亲的吴铭赶来河西?

    伐韩,韩王究竟做了什么?柳云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问题。

    “诺——”重重的一抱拳。柳云接过令牌,亲自西出,策马朝着张猛所在的元里而去。

    这一夜,河西的兵卒都被火速集结到了临晋关。

    一天一夜赶路的吴铭,也只是趴在几案上睡了两个时辰。

    从深夜到黎明。整个人不知疲倦的观察着韩国的地图。

    韩国成功取代了吴铭心中秦国的地位。成了吴铭首要针对的目标。

    到了天亮。

    张猛缓缓的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吴铭所在的主府。

    “禀将军,秦军与一夜之间控制了除临晋关在河西的城邑——”站在吴铭身后,张猛沉声禀道。

    魏军主动撤离,秦军占领河西大部,这本就是不必要说的事情。吴铭更是头也不回的冷冷道出一句:“没关系,日后再夺回来便是。倒是韩国,破了忻城,杀了檀星不说,还将其人头当做贺礼,送到了本将的府上。哼哼,你说,韩王如此大方,本将怎好意思小气了呢?”

    话落,吴铭又是一声狰狞的冷笑。

    那声音落在张猛的耳中,这个多次与死神擦肩的副将,也在这一刻心里一阵的颤动。

    韩王,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谁能想到,弱小的韩国竟然能够做出此等的事情。也难怪吴铭会是这般。

    换了谁能够受得了呢?

    “大军,都集结起来吗?”转过头,吴铭冷冷的问道。

    “已经全部集结,只等大将军一句令下——”张猛瞬间拱手。

    “好,很好!”

    没有过多的言语。此时此刻,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转身跨出府门,吴铭绕过整齐列阵的五万大军。一步步的登上临晋关的城楼。

    “诸为将士!魏国的勇士们,韩国不宣而战,以攻破我忻城!守将檀星与五千将士被杀,此乃魏之屈辱,此当如何?”城楼上,吴铭放声呼喊。

    “杀,杀,杀——”这一刻,整个临晋关喊杀声震天!阳光下,的兵卒都将手中的兵器高举,振臂高呼。

第二百一十六章 山东之乱() 
在吴铭的令下,整整五万大军齐出临晋关Wwん.跨过河水的吊桥,留守五千兵卒与张猛看守渡口,谨防河西秦军渡河到河东,从而在后方施压。

    到了中午,浩浩荡荡犹如长龙的军队,欲直接南下,但就在此时,有斥候疾奔了回来。

    那斥候带着满脸的着急,不等马匹彻底的停下便直接翻身下马,随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朗声道:“报,有两万余秦军正越过韩境,从渡口至我河东而来——”

    ……

    此时的渡口处,商鞅正亲自指挥着两万秦军过河。他们的速度要比魏军的更快,看起来比魏军还要着急。

    因为是夏季,除了渡口的浮桥之外,大军还准备了许多木筏,两万大军过河也只不过是木筏三四个来回而已,时间上更是短到不超一个时辰。

    商鞅在两个参将的陪伴下站在河岸边的一块巨石上看着。一直到了大军即将全部过河之后,商鞅这才下了巨石,与两位参将一同上了木筏,过水而去。

    两万大军偃旗息鼓,一路上只求速度,时而也从不大的树林山坡上穿越,走过捷径以便更快的到达河东与临晋关之间的渡口。

    商鞅当真是老奸巨猾!离开魏国之后,转身到韩国,并非是担心过河西会遭到暗害,而是暗中支韩相申不害!申不害就私下与商鞅达成了一致,韩国借道!

    司马错一回长城便开始调集兵马,准备黑夜对河西魏国的城邑进行强攻。按照规划,魏国的大军都会在河西部署,商鞅以是再次征集了十万秦军。八千由司马错统领,分两头进攻魏国把手的元里与合阳。使其两城不能相顾,试图一举灭掉魏国现有的大军。

    商鞅则带领秦军绕道至魏国河东,在链接临晋关的渡口设防,一个是防止魏军撤退,另外就是防止魏国增兵,为彻底收腹河西争取时间。

    此两者计策用在一起,若是吴铭没有防备,还真就有可能被秦军困死在河西,必经魏国眼下要临时征兵也不容易。

    国内青状本就已经被征集,再临时强征,也不过是寥寥无几,而且战斗力也不会太高。

    另外配合往吴铭府上送礼一事,商鞅断定吴铭不会轻易的忍下这口气。如果带兵支援,刚好可以趁机将吴铭除去。在商鞅的心理,吴铭总归是一个麻烦。如果不是他,河西早就到了秦国的手中。

    一路上大军飞奔,加度,商鞅甚至传令两万兵卒,此战之后,奖赏一律翻倍!

    在这种激励之下,两万兵卒跑的便更加。

    但就在大军穿越一片树林的时候,一个秦军斥候骑乘至商鞅的身边,拱手禀道:“报——约五万魏军已经渡过河水,目前正在南下!”

    “南下?”商鞅当即捋了两下胡须,并不见着急的问道:“魏军可是因我而来?”

    “非因我军而来,看情况是欲往韩国而去。”

    “可知魏军所主将是谁?”

    “魏军中,打着的乃是大将军吴的旗。”

    听了这话,商鞅的眼珠子顿时转了转。显然,这老谋深算的主又在想着什么。

    仅仅片刻之后,商鞅猛然挥手,对着跟随在两旁的参将道:“传令全军,停止前进!依照原路返回,速度越快越好——”

    闻言,身边的两个参将只是一阵不解的皱了皱眉,但并未问什么,执行军令,再者,商鞅的决断一向不差,所以他们会感到奇怪,却没有丝毫质疑的意思。

    在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之后,商鞅又转对那传令的斥候道:“打探魏军动向,若有变动即刻来报——”

    “诺——”

    不多时,整个秦军的队伍,后队变前队,依旧保持来时的速度往回疾奔。

    ……

    看似与秦军不可能碰头的魏军队伍中。

    吴铭听着那斥候传来的秦军撤退的消息,心中不免骂了句商鞅。

    虽然他不知道这两万秦军来此的真正用意,可得知秦军过河的消息之后,吴铭是打算装作不知,待与秦军近了给他们一个突然袭击,吃了这两万秦军。

    “看现在秦军急转的样子,应该是刚刚发现我们,传令下去,全速追击秦军。”马背上,吴铭依旧是那一身红装,依旧是紧握着手中的长矛,脸色如之前一般的冰冷。

    此时将军的队伍从高空俯视,就像是两条在河东大地上追逐的巨蜢。原本黑甲红衣,在主道上前进的魏军直转头部,树林与山坡,紧随黑甲黑衣的秦军而去。

    只不过,要有准备的商鞅提前加速撤退,魏军虽然加快了速度追赶,但到达渡口边上的时候,还是晚了一步,秦军已经朝着西方而去。

    ……

    这来回的一折腾,转眼便到了下午。

    魏军在河对岸做了最后的休整。随后开始在吴铭的一声令下之后渡河。

    秦军则退守到了秦韩边境,韩国的罗城一代驻守。

    与此同时,天下另外一件大事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楚国、赵国、燕国、乃至越国,四国大军兵临齐国边境,一时间剑拔弩张,齐国境内战火四起。

    七大诸侯国,眼下除了秦国得益之外,其余诸国尽皆乱入了战乱。最惨的莫过于齐国、其次便是魏国、韩国!

    ……

    “传令下去,人不得杀害韩国百姓,大军全速前进,明日天亮之前,攻克宜阳——”吴铭在带领魏军渡河之后,再一次整顿了大军。

    韩王的事情,他不想,也不能算在韩国百姓身上。若是激起民怨,这进攻之路将会麻烦很多。

    ……

    “什么?魏发大军五万突然越境,直奔宜阳而去?”深夜,远在郑城的韩王在得知魏军入境的消息之后甚为震惊!刚刚在卧榻上躺下的他,顿时睡意全无,惊得满额头都是汗水。

    宜阳乃是韩国西北部的大城,其内有众多的粮食储备,还有兵器铠甲等储备。若是宜阳失,魏军大可一路朝东进军,直奔郑城。到时候,该拿什么抵御魏军的进攻?

    “怎么会,怎么会?寡人近来并无得罪魏国之处,魏国不去对付秦国,何以发兵攻我韩国?”神色惶恐的韩王,盯着那前来传信的内臣只一阵慌乱的自语。

    如此明了的话语,如此明显的举动!显然此刻的韩王尚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有人以他韩王的名义将檀星的人头当做贺礼,在魏国大将军的婚礼上送了过去。甚至,韩王也不知道,忻城已经收回韩国,他只知道,秦国要借道韩国伐魏,意在夺回河西。同时允诺,只要韩国借道,河西归秦之时。秦国愿出兵帮助韩国收回忻城。

    其它的事情,韩王则是一直被蒙在鼓里。

    好一会,惊慌失措的韩王才缓过神来,仓促的起身披着外袍,一边对内臣说道:“快,备车,寡人要去一趟相国府——”

    老韩王的痴癫,大雪盖境的天灾。这一切的一切给与韩国的灾难就已经让韩康这个新人君王忙的晕头转向了。

    可不想如今有来个魏国伐韩。

    “诺——”感觉出事情不简单的内臣急忙应过,随后匆匆转身离开。

    寝宫里,韩王仓促的穿好衣袍,大致的整理形象之后便也大步朝外走去。

    但就在他刚刚跨过珠链的时候,刚出去不久的内臣却又折返了回来,与韩王碰面的瞬间,内臣不敢有丝毫怠慢的低头拱手:“启禀君上,申相国求见——”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韩王当即堆起脸上的一丝笑,挥手道:“快请——哦不——让相国华清宫中等够——”

    “诺——”

    这里乃是寝宫,随然我不是臣子不可,可毕竟不是商议事情的地方。

    内臣走后,韩王倒是微微松了口气。有申不害在,事情或许可以出现大的转机。

    悄悄平静了一下心情,随后韩王也匆匆来到了华清宫。

    宫殿里,早有内臣掌灯。

    然韩王走进之后看清内部情况的第一眼,却是有些懵了!

    申不害正跪在大殿正中,将头死死的磕在低上。

    “老相国,你这是——”韩王当即一惊,急忙转身走至申不害的面前,躬身就想要扶起申不害。

    然就在此时,申不害只将脑袋重重的在低上连磕了几下。伴随着那咚咚咚的沉闷声音,申不害直接哽咽着,“君上,微臣有罪!臣罪该万死——”

    “老相国——你——你这是何故尔?”韩王弓着腰,却已经是急红了眼。

    “臣私下与秦使商鞅约定,攻下了忻城,然魏将檀星却被商鞅拿去。不想此人竟在魏国大将军与公主大婚之时,冒充我韩国特使,将魏将首级,作贺礼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