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11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1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朝臣抬手用那只有贵族才会拥有的华丽衣袖抹去额头的汗珠,长出一气。……器!!!11

第二十章 论兵() 
“君上,微臣不才愿领军出征,为我大韩,为君上出了这口恶气。”一个出奇平静的声音打破了殿内一切不和谐的气氛。

    不少朝臣抬手用那只有贵族才会拥有的华丽衣袖抹去额头的汗珠,长出一气。

    目光顺着声音看去,发话之人乃是群臣中间暂任大庶长的公仲侈。

    大庶长位列百官之中的卿,按照大周官职,士、大夫、卿、候、公等层次,大庶长的位置并不算低了。

    有人出头,韩昭候炽热的便毫无疑问的直接看了过去,但是面前这个踏踏实实办事,口碑还不错的大庶长,韩昭候的的印象并不是太深,说白了也就是不太了解。

    迟深深弓着身子,韩昭候的目光久久的凝视着,又是一时的沉寂。

    良久韩昭候露出一副笑脸,连声称赞,“好,好,好啊,爱卿快快免礼。”

    “谢君上。”

    “爱卿无需多礼,你且说说,对寡人伐魏一事有何看法,又当几时出兵,将军是爱卿亲自担任,还是另有他人呢。”韩昭候如同喉咙中的梗一下子被吐了出来,一口气将问题提问了一遍。

    一瞬间朝臣的目光又纷纷看向了这位自荐自强的大庶长身上,只不过这里面大多数人都等着看好戏,看看他是如何应对这一个个让人头疼的难题的。

    “君上,”再次拱手,公仲侈的话音不卑不亢,没有一丝的紊乱,不急不缓的道:“伐大国之兵需备半年之粮草,要将士一心,兵甲齐备,再者要观双方兵士战力,比对,古语云,伐大国之兵需要三年筹备,微臣以为此话在理。”

    “你说什么?三年?”惊异的目光下,原本那笑容在短短的刹那先是僵硬后又消失,韩昭候的脸色一下子就变的铁青,话语中透露出明显的愤怒,“若是三年之后伐魏,寡人何必现在跟你们说这些。魏国连年征战,寡人怎么不曾听说庞涓筹备过三年。”

    “君上,庞涓不曾筹备三年,所以才败在齐人手上,落得个自裁身死的下场啊。”充满坚毅的话音,公仲侈也在此时变得急切。

    随着那越发冰冷的目光,不等他的声音落地,韩昭候便是一声冷哼,怒道:“哼,大胆公仲侈,你说庞涓无能,那前翻战事我军何以退守至郑城,魏军何能在我大韩的土地上烧杀抢夺。”

    冰冰冷冷的声音,一瞬间就让公仲侈的额头冒出了冷汗,“微臣段无冒犯之意,还望君上赎罪。”

    看着匆忙跪在地上的他,一众朝臣除了申不害之外都是一阵冷眼。显然在场的谁,都不看好公仲侈。

    “君上,”骚乱之中,申不害一步跨出,拱手道:“大庶长所言并非没有一丝缘由,若是出兵伐秦、齐、楚这等一流的大国定然需三年筹备,但眼下魏国已是强弩之末,筹备一事,微臣看来一年足以。”

    压下心中的怒火,韩昭候没有好气的再次看向地上的公仲侈,厉声问道:“公仲侈,你说呢?”

    “微臣……”公仲侈似乎还想坚持说些什么,但当目光与申不害对视的那一刻,到了嘴边的话又不得不收了回来,“微臣定当全力以赴,扬我大韩军威。”

    “好,如此寡人就给你一年的筹备时间,在此期间一切所需物资爱卿可报给申相国,此事就劳烦两位爱卿了。”

    微微闭目,韩昭候一手撑着几案一手将衣袖扬起,迈着雷厉风行的步伐出偏门而去。

    “退朝。”身后传来宦官惊慌失措的声音。

    不多的时间里,早就不想再待下去的一众朝臣纷纷做鸟兽散,朝堂里一转眼就只剩下公仲侈与相国申不害两个人了。

    “唉……”

    一声轻叹,申不害转身,一边走一边叹息:“老朽能帮的只有这么多了,庶长大人,你,好自为之吧!”

    听着那行将就木、垂垂老矣的声音,仍旧跪在地上的公仲侈如同惊雷入耳,一个转身他对着即将远去的申不害深深揖礼:“下官多谢相国大人。”

    ……

    御书房里,魏惠王格外亲切的表现让吴铭多少有些不适应,虽然后世演绎中不少爱民如子的君王,可毕竟伴君如伴虎,吴铭不喜欢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但这不代表他不懂的这些。

    一滤清茶顺着壶嘴缓缓的落入杯中,魏惠王亲自将水杯推到了吴铭的面前,这本是受宠若惊的一幕,但今时今日在吴铭这里却是如同家常便饭。

    “爱卿啊,此茶采摘自蜀地,在这天下列国中能品到此茶者绝对不多,快趁热尝尝味道如何。”带着笑,惠王露出了一脸的和蔼。

    “谢君上厚爱。”端起茶杯,吴铭非但没有喝反倒是直接站起身子,走到惠王面前单膝跪下,将茶杯高高举过头顶,“微臣以此茶代酒,谢君上再造之恩。”

    话语落下,吴铭将杯中茶水一口饮尽。

    紧接着魏惠王赶忙示意吴铭起身,“爱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说到底还是一代君王,总有几分君主的面子。

    等吴铭再次入座之后,魏惠王的目光更加的热切,“不瞒爱卿,寡人也算是半生戎马,可对治兵打仗一事到如今还是一知半解,有些问题想请教一下爱卿,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君上所问,微臣定当知无不言。”

    整了整神色,微微端坐,魏惠王收起了嬉笑的模样,朗声道:“就寡人所知,用兵之道,为首的当是军心,可如何收复军心兵士们心无怨言,还请爱卿指教一二。”

    说句实话,对于治军的问题吴铭还真就不知道多少,什么军心不军心的,若是一个新任将军到来,作为小兵的他除了看将军会不会指挥有没有才干之外,再看的就是对兵士们怎么样了。

    微微拱手,吴铭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坦然自若道:“军心也是心,只要是人心那么都有七情六欲,都有需求,为将者需有真才实学,再者要知道大多数将士心中所想。才华可以立威,真情可以立信。”

    “交战双方敌强我弱,该当如何。”魏惠王再次问道。

    “避其锋芒,使奇兵功敌软肋,再或者边打边撤待到有利地形一举破敌。”

    ……

    “将军士气相当,但敌将晓勇善战,又自信满满呢。”

    “示敌以弱,使敌将放松戒心,伺机而动。”

    “哈哈哈……”

    话语落定,魏惠王直接一声长笑,“百万大军皆在爱卿心中,有此一将寡人再无他求了。”!迷器,,,,!!

第二十一章 当务之急() 
沙漏中的的沙粒一点点的滑落,魏惠王与吴铭越聊越起劲,恍惚之间三个时辰就过去了。

    中午惠王又盛宴邀请吴铭一同用膳,虽然食物的口味对于吴铭这个后世者来说要差的很多,可毕竟时代不同不是,有很多的菜肴不是后世没有的就是后世已经珍惜无比被保护了的,说起来吴铭吃的也算满意。

    一天的时间过的很快。黄昏十分,魏惠王的随行宦官带着三十名奴仆与吴铭一同来到了新的将军府,这座府邸位于皇城南面一里外的地方,整座府邸是以青砖沙石加上木材构造而成,说起来在这战国乱世,莫说是大梁城中,就算是拿到天下列国地方,这座府邸也是绝对数一数二的。

    在建筑物还以土夯为主要材料的这个时代,青砖就是富贵的象征,莫说是平民了,即使朝堂之上大夫官职的朝臣也是很多住不上青砖大瓦房的。

    高大的门楼散发着庄严的气势,庭院内一条内河在里面缓缓的流淌,摇曳的水车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水中鱼儿欢快的嬉戏追逐,此等小筑,即使在后世也是富贵人的象征。

    “吴将军对这座宅子可还满意,君上说了,若是吴将军住不习惯可再去他处看看。”看着吴铭的两只眼睛在四处的打量,身后的宦官轻声提醒着。

    话落,宦官还故意走前一步,压低声音道:“不瞒将军,这座宅子已经是君上斟酌再三的了,其他的定然要比这差上一些。”

    “嗯,多谢提醒了,”转身,吴铭轻声笑到:“这里甚合吴铭心意,还请代吴铭谢过君上。”

    ……

    日头东升,清风吹过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又是一天的朝会来临。

    “微臣拜见君上,我王万安。”一众朝臣齐齐的躬身行礼。

    魏惠王依旧是满面春风,看起来心情还不错,“众爱卿免礼。”

    “谢君上。”一众朝臣谢礼起身。

    就在此时魏惠王的目光在为首的吴铭与惠施身上扫过,只一眼便朗声问道:“诸位爱卿,自伐赵征韩到兵败齐国,再到今日吴爱卿大败秦人解除河西之围,这一桩桩的事情一直在寡人的心中乱转,但昨日与吴爱卿彻谈之后寡人茅塞顿开,今日朝会寡人不说,有什么事大家来说。说说寡人有哪些过失,有哪些昏庸,有哪些不明之处。大家可尽情的说,今日之谈无论属实寡人一律不予论罪。”

    从昨日的朝会上打朝臣的脸,再到今日惠王自己给自己巴掌,这种种的一切让朝臣有些懵了,大多数人自然低头不语。

    不少人将目光看向吴铭,今日之事因吴铭而变,所以说话的绝对不能少了他,在一阵沉寂之后果真是吴铭最先出列,拱手,“君上,微臣有奏。”

    “吴爱卿但说无妨。”惠王面带笑意的点了点头,神情甚是宽慰,

    “君上,就眼下的情势来看,秦人的威胁只是暂时解除,临晋关、阴晋、少梁三座城池一天不拔秦人就一天不会安歇。除此之外赵国记挂就恨,韩国念及新仇,我大魏看似安慰,可实际上四周皆为虎狼,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当做大餐人侵蚀。

    就微臣粗略统计,各地城邑守军加上河西大军,眼下我大魏可战之士不足四万,臣恳请君上允准扩充兵源,重建武卒,扬我大魏雄风。”

    慷慨激昂的话音响彻整个朝堂。

    扩充军队这是站在临晋关城头上守城时就已经在考虑的问题,在这乱世要想立足,大军是必不可少的,而如今的魏国根本没有一支让吴铭满意的军队。

    扩军整军,重建武卒,杨大魏雄风,这一个个词汇无不让魏惠王心情激荡,多少年了,他南征北战为的不就是大魏在这乱世的地位吗,如今有了吴铭这种能将,争霸的志向已经不远,这请求几乎就是说出了魏惠王心中所想。

    “好,”主位上的魏王几乎是高声呼喊出来的,“不瞒爱卿,寡人昨日也正想着这个问题呢,国无军不行,自今日起,爱卿可自行在全国征兵,无需再行请示。”

    一句话毕,在场的朝臣没有一个不惊讶的,征兵此等大事都交给了吴铭这个将军一手,又允许他统领全国兵马,这简直就是把军中的一切事情都交给了这个才来几天的大将,如此果断的决定如何不让其他人骇然呢。

    但吴铭却意其他朝臣的看法,再次拱手,“微臣谢君上厚爱。”

    话落,退回一步又站到了原本的位置。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大可直说,都学学吴将军,凡事直言不讳,都痛快一点。”纷乱的议论声中,惠王的话音更加的多了几分喜气,显然吴铭的提议却是落在了惠王的心上。

    可如此一来几个原本想着劝阻征兵的朝臣,便只能无奈的闭上了嘴巴。

    ……

    “唉,”人群中司徒朱威轻轻推了下陈轸,带着轻蔑的眼神,语出戏谑的说道:“陈大人可都听见了吗,君上有言在先,学学吴大人直言不讳啊,今个让说,陈大人怎么还不说了。”

    “直言不讳?哼!”陈轸当即睁开微眯的眼睛,斜眼看过去的同时嘴角一动,发出一声冷哼,道:“说是说了,可谁又能保证在这君王高兴的时候你给他一巴掌,他能不能笑着跟你说打的好呢?!

    司徒大人若是着急可以自己说说,若是不着急,呵呵,等着吧,过会自然有人说。”

    议论声渐渐止住,人群又恢复了安静。

    就在此时,群臣之首的相国惠施站了出来。

    “君上,”如吴铭那般轻轻拱手,惠施沉声说道:“近年来,我大魏连年征伐,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微臣恳请君上下令,大赦天下,休养生息,以恢复我大魏根基。”

    近些年魏国大小战事不断,粮草民力早已到了临界点所以惠施在此时说出休养生息确实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可刚才吴铭才说了征兵,话还没有凉呢,惠施转眼就提出休养生息,在惠王眼中这二者无法同时实施,而在他的心里重建武卒要更加的合意。

    的目光之处,主位上,魏惠王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