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第66部分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66部分

小说: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样才有那样的机会,他没有说,那些边民也没有问,但是大家都清楚。

    那就是战争发生之后,队里肯定会有士兵伤亡,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空缺出来的名额,那些预备役的边民就可以填充进去,成为正式的士兵。

    这话说出来有一些残酷,所以他没说。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这是战争大规模爆发之后,军队会自行提升士兵的数量,到了战后,朝廷想不认也不行——都是为国出过力流过血的人,不承认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小规模的战争,并不能自行提升士兵的名额。

    总而言之,这些边民洗清罪名的机会,就系在战争之上。

    战争的规模越大,他们的机会就越大。

    “接下来的训练会非常的残酷,”方浩说道,“但是,你们要想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战争很有可能就会来临,你们今天在训练场上多流一滴汗,未来在战场上就会少流一滴血,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那些士兵和边民都大声的回答。

    “很好,”方浩满意的点头,“接下来我就会挑选一些进入预备四边的人出来,一起接受训练。”

    百来个边民里面,年纪在四十岁以下的占多数,太老的在来边关的路上都给折磨死了。

    不过那些四十岁以下的人里面,还有一些身体并不好,也要剔除掉。

    最后方浩选择了五十个身体素质好一些的边民充入到预备队伍之中,对他们说道:

    “战争有可能来临,也有可能不来临。你们现在只是预备士兵,并不是正式的士兵,如果没有发生战争,没有让你们正式成为士兵的名额,你们还是边民,在闲的时候会进行军事训练,但是到明年春天还是会一样的种田干活,这一点你们要弄清楚。”

    屯田军队本来就是这样,闲时为兵,忙时为农,只不过忙的时候士兵的活相对要轻松很多,因为他们主要是负责监督那些边民和奴隶干活。

    这一点必须要交待清楚,要让他们有不必要的指望,到时候很难处理。

    当天早饭之后,还是按照以前的老规矩,由一伙的士兵去带领那些边民和奴隶干活,其余的人都开始训练。

    现在训练的强度已经比较大了,那些刚进入预备队的边民跟不上来这个节奏,方浩对于他们的要求就比较宽松一点。

    有些被挑出来当预备队士兵以为不用干重活的边民,在一天的训练之后,才知道在这里训练比干活还要累的多,甚至有些后悔做出这样的选择。

    不过已经成了预备队的士兵,想要不干,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方浩在自己的队里弄出一个预备队,这件事情他也找了一个时间跟邵指挥做了报告,跟他详细的阐述了自己这样做的理由。

    以前边关就有差不多的举动,会让那些边民参与到一些军事训练之中,不过只是为了迎接朝廷来人的检查,避免让朝廷的人发现他们吃空饷的事情。

    那样的训练只是做一些仪仗式的训练,并不涉及到上阵杀敌的训练,而且涉及到的边民也不会太多,最多就是十几个。

    像方浩这样正式的训练,边关并没有这样做过,这里面就有一个挪用边关劳动力,影响到冬天开垦田地范围的问题。

    必须要作出报告,要得到上面的批准,还可以正大光明的实施。

    对于他的建议,邵指挥思考了一段时间。

    在发现了戎突军队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战斗能力非常的有必要。

    可是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被拉到训练场上,耽误了开垦田地的事情。

    这里的田地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他们这些人来了之后,一锄头一锄头的翻挖出来的。

    一个队一两千亩的土地,是这么多人这几年来的时间里慢慢的开垦出来的。

    这里的土地非常的贫瘠,广种薄收,需要开垦出来大量的土地,才能满足他们就食于当地的要求。

    春夏天气暖和的时候种植庄稼,到了秋冬不能种地了,就去开垦土地。

    调用那么多人进行军事训练,就会影响到在这秋冬季节开垦田地的进度,也影响到来年的粮食收成,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个队多开垦一百亩地来,一年也就能够增加上万斤的粮食,这可都是钱啊!

    所以他有一些犹豫。

    但是,现在不比以前,已经发现了戎突军队的存在,就必须要提高防备意识,也要提高自身的战斗能力。

    从这方面来看,方浩的提议非常的不错。

    他想了很久,才对方浩说道:“你可以把你的建议详细的写下来,我交到穆将军那里去,看看穆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说法。”

    方浩问道:“那么我在我的队里这样做会不会有问题?”

    “你的队就暂时按你的方法去做吧,”邵指挥道,“如果穆将军觉得你这样的提议可以,那就能够推广到整个铁血卫,也可以算上你的功劳。”

第134章 条陈() 
方浩对功劳两个字最为敏感,听到这样的提议,也有可能拿到功劳,就非常的期待,道:“属下回去之后就写出一份条陈上来。”

    这是一个立功心切的少年。

    邵指挥心想。

    可能这样的少年就盼着来一场战争吧。

    他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后来真的来了战争,他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没有死在战场上,最后还因为战功被提拔上来,成了一个指挥。

    不过现在的他已经不想面对战争了,只想着维持现状。

    看着方浩那样热忱的为战争的到来做出准备,他心里竟然有着一些羡慕——年轻真好!

    在他这个年纪,就只想维持现状,维持住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方浩提议的这件事情,他自己也可以去向穆虎提出来,不过他还是要求方浩自己写一份条陈陈述理由。

    他不想自己来做这件事情,虽然建议得到认同之后也会有一份功劳在里面,但是他不需要这样的功劳。

    因为这样的建议涉及到将用来开垦田地的边民弄去做军事训练,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弄不好就会有人抵触。

    现在每一个屯田的队都有着一定的自主权,将上缴的任务完成之后,剩下的收成全部都是自己的,让他们少开垦田地,就是少了他们的收入,自然会引发一些人的不满。

    他不想出这个风头。

    功劳也罢,怨言也罢,都让这个年轻人去承担罢了。

    他并不担心方浩立功太多,取代他的地位。

    要是方浩真的能够取代他的地位,让他得以早一点离开这个苦寒的边关,他就要谢天谢地了。

    这些年也积蓄了一点钱,要是能够离开军队,回到老家,买上一些田地,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地主老财,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比在这苦寒的地方当一个小指挥可不要好得多?

    不只是他,很多戍边的小将领都是这个想法。

    他们捞了一点钱,当的官也不大,往上爬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解甲归田之后就可以在温暖的南方享受清福。

    只要不是犯错被遣回,都会挂着品阶回家,到了老家也是一个乡绅,逢年过节的还会有地方官来看望,不用担心家产会被别人侵吞,岂不比在这苦寒之地守着要好?

    事实上一年都不知道有多少营指挥给他们的上级打报告,要求告老还乡,却得不到批准。

    战争才过去几年,尧国的元气都没有恢复过来,朝廷不希望军队那些经历过战争的将领都解甲归田,让一些没经历过战争的人来带领军队。

    边关将领每年送到兵部的请辞文书都不知道有多少,基本上都没有得到批准。

    除非朝廷有自己钟意的人要安插过去,要不然,哪怕只是一个队正,都没有那么容易批准。

    当然,朝廷很希望在边关那些更大一级的将领能够有这样的想法,比如说总兵什么的,那样他们就可以放一些自己放心的人过去。

    可是,没有哪一个总兵会嫌自己的官当久了。

    总兵一般都手握上万兵马,天高皇帝远的,在自己的驻地,就是一个土皇帝。

    每年光吃空饷都能吃下很多的财富,还有着各种特权,那是何等的威风?

    遇上危险情况,又是领导先走。

    脑子抽了才会上表请辞。

    不要说总兵这个级别的将军不会做这种事情,就算是卫将这种牙将级别的,也很少会做这种事情。

    倒是底层的武官们没有什么上升的渠道,又没有太大的权力,最为厌战,不想长期在这苦寒之地呆下去。

    方浩回去之后,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写了一个条陈,将自己的观点比较详细的写了出来。

    因为武将们的文化普遍比较低,所以在条陈里面他也没有写什么文言文,要不然送到穆虎那边,穆虎还要请一个人来翻译,那就非常不必要。

    (作者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基本上就是大白话,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用的都是大白话,洋洋洒洒的写了一两千字,大概有好十来张纸。

    看了一下,又修改了一下,然后工整的抄写好,署上自己的名字,将它装进一封信函中去。

    信函上面就写着“狼牙关左前卫第二营第五队队正方浩为扩充预备兵员事上穆卫将书”。

    弄好之后,又送到邵指挥那里去,让他过目。

    邵指挥拿出那份条陈看了一会儿,赞道:“字写得真好!”

    他是一个粗人,没有念过什么书,现在的文化水平也就是到了可以写出自己姓名和官职的地步,里面很多字他都不认识,也只能看出这份条陈上面的字写得好不好。

    字写的是真的好,毕竟方浩掌握了颜体楷书的技能。

    方浩对上级领导给他的评价感到非常的愕然,没办法,又拿着条陈向他朗读了一遍。

    邵指挥终于明白了方浩条陈里面写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夸赞道:“写的非常的好,一听就能明白,比那些酸秀才写的好得多。这个东西你就放在我这里,我明天给你交到穆将军那里去。”

    虽然方浩可以直接去交给穆虎,这样比较省事,但是真要这样做,就没法在这个猛虎营立足了。

    必须要经过邵指挥,才能将条陈交上去,要不然越级打报告,这就是目无领导。

    这种事情,破坏了游戏规则,谁都不能容忍。

    邵指挥在第二天将条陈交到了穆虎那里,也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方浩的想法,并没有参与自己的意见。

    穆虎也是犹豫了比较长的时间。

    一方面是要备战,另外一方面,这是要垦荒,扩大粮食的产量。

    这两点都非常的重要,一时很难做出取舍。

    考虑了很久才说道:“戎突人只是屯兵于此,未必是为了战争而来,我们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不用反应过度,这件事情还是暂缓执行吧。”

    邵指挥道:“他现在已经在自己的队里那样做……”

    “我让他自己做下去吧,”穆虎道,“我们不提倡,也不反对,就是这样。”

第135章 变故() 
方浩得到穆虎那个不提倡不反对的说法之后,并没有感觉到有多气馁。

    这样做会触动到别人的利益,没有得到提倡推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反对就可以了。

    别人他管不着,自己这个队,怎么也得要把它训练出来。

    戎突人的军队都已经出现在两百里外的地方了,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打过来呢?

    有这个准备总是要好一点。

    几天的时间,铁血卫差不多每一个队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并没有效仿的。

    劳动力留着让他们开垦田地,多种出来的粮食都是自己的。

    辛苦的训练来备战,有自己什么好处?

    虽然很多人都能够了解方浩那种立功心切的心情,但是没有准备向他学习的。

    方浩并不在乎这些事情,反正他也不想贪墨那一点小利,只要能够提高这个队的整体战斗能力就可以了。

    不过过了几天之后,那一天正在训练手下的士兵,穆虎突然带着人过来找他。

    一队人骑着马过来,邵指挥还陪在一边,旁边陪同的还有几个指挥。

    方浩老远的看到了,就将训练的事情交给一个火长,迎了过去。

    远远的就看到穆虎的脸色阴沉,心里不仅有一些打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过去赶紧行礼。

    还没开口说得两句话,就被穆虎打断了:

    “方队正,你去忙你的吧,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