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第137部分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137部分

小说: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样的场所,一般是不卖身的。

    就算是彼此看对了眼,想要做进一步的交流,也不会在这样的场所就开始,只会双方约定去别的场所深入交流。

    虽然不卖身,但是请这么一套班子过来也不便宜,怎么也得要上百两银子。

    不管是舞者、歌者,还是乐器演奏者,在京城都是有名有号的人。

    方浩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座京城上流社会的不同。

    换在他以前那个世界,就等于吃一顿饭,就叫了一堆舞蹈艺术家、音乐家以及知名歌手来进行表演。

    而且这些表演艺术家颜值都还不错。

    这些都是妓馆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在她们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各种技艺,主要也是为了给那些巨富权贵们提供服务,属于清倌人,标榜的就是一个卖艺不卖身。

    ——当然,也只是标榜而已,除非长得很难看,要不然作为一种比较高端的商品,经常出现在巨富权贵们的场所,想要不卖,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卖的频率会很低,也不是单纯的用钱就可以买得到的,所以名声在这个行业里面还算是比较好一点的。

    至少别人看到她们的时候,不会觉得她们很脏。

    这样的人,以后从良也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人家,当正室自然不可能,不过当个比较受宠的姬妾,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怎么说也都是有才艺的人,有着技能的加成。

    几十个人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着美酒美食,一边观看着歌舞。

    这样的场景,终于让方浩领略到了一些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幸福感。

    比他在那个世界嫩模小明星左拥右抱去唱k的感觉要好上很多,格调也高了很多。

    “原来这个世界也有这比较高端的享乐,也有值得让人留恋的地方,只是我以前在那农村里面感受不到而已。”

    他这样自嘲的想着。

    在他身边侍候他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长得也比较漂亮,不过他倒是没有跟这个女孩子勾搭的想法。

    还是那个理由——怕得病。

    他搜索过他的系统商城,可没有那种橡胶制品,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碰的好。

    这是王大学士手下势力的一次集结,参加这场宴会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这样的场合下面,也不适合表现的太过轻浮。

    这一次是给方浩举行的接风宴会,主题当然是吹捧方浩。

    在宴席上表演的节目里面,就有方浩写的《白雪歌送池御史回京》。

    一个内家装束的妙龄女子正在丝竹声的伴奏下,轻展歌喉,吟唱着那首传世名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虽然曲调之中变化不多,但是那个女子的嗓音甚好,伴着丝竹之声吟唱,就如天籁之音。

    一曲毕,大家都抚掌称善。

    但是,席上也有人向方浩发问:

    “方将军此诗足够传世,我也非常喜欢,只是有几个问题,一直不解,不知道方将军今天能不能给我解惑。”

    说话的是一个中年人,方浩记得王大学士介绍过,这是一个在秘书监当官的人,名叫司徒南,官任秘书监少监,品阶为从四品,在文官中属于比较高阶的官员了,现在正在主持编纂《盛世文华录》,就是搜集今上登基之后几十年里涌现出来的诗词文章,精选优秀作品并进行注释。

    方浩连忙道:“司徒大人请讲。”

    司徒南问道:“你诗中所言瀚海阑干百丈冰,那瀚海是什么海?所在何地?又言轮台东门送君去,那轮台又是何地?还有去时雪满天山路,那天山又是何处之山?”

    不等方浩回答,池旭就笑着说道:“司徒兄现在正在编纂《盛世文华录》,我曾求他将这一首诗录入进去,他也觉得这首诗够格录入,只是有几个地名不知道应该怎样注释,所以放在那里,还没有录入进去。”

    听他这么一解释,方浩才明白,这个司徒南并不是来砸场子的,而是真的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

    怪都怪自己抄诗的时候抄的一点都不谨慎,将那个世界的地名带入进来了。

    方浩尴尬的笑了一声,说道:“其实这诗里面有一些夸张,因为我们所在的那地方,往西再过去一段距离,就是大沙漠,被称为瀚海。实际上我们在那里肯定是看不到大沙漠的,只不过隔得也不算远,所以就叫它写了进去,形容冰冻之厉害。”

    “至于轮台,就是我所建龙城的原址,因为是一个形如车轮的高坡,所以就取了这样的名字,当然,现在这个高坡已经变成了城池,这个地名大概就要消失了。”

    “天山嘛,狼牙关所在那一片山,巍峨耸立,直入云霄,似乎与天齐平,所以有一些人就把它唤为天山。”

    方浩料想司徒南不会过去求证,就瞎编了一通。

    “原来是这样,”司徒南恍然大悟,“方将军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首诗我就可以收入到《盛世风华录》里面,进行注释。”

    方浩连忙道谢:“多谢司徒大人的青睐。”

第276章 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 
“你也不用谢我,你写的诗词确实很好,有十几篇我都准备收入其中。”司徒南很认真的说道。

    池旭感叹着对方浩说道:“司徒兄真的是非常的严苛,我跟他也是老朋友了,想托他的关系,能不能收入我的诗词进去,哪怕是一篇都可以,我可以将手上的几本孤本文集送给他,可他就是不愿意,觉得我的诗词没资格进入到里面。贤侄,他是真的认为你的作品足以传世,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他这话说出来,很多人都点头,深以为然。

    诗词传世,也是文人的梦想之一。

    《盛世文华录》作为对今上在位几十年里出现的优秀诗词作品的一个总结汇录,在很多文人的心里,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个作品汇编,为了它的流传性,所收录的作品肯定不能太多,要不然一套几百册,印制成本太大,会影响到它的流通。

    原则上收录的作品只在一千首左右,看起来数量不少,但是想想这是在整个尧国几十年时间里的作品里面挑选,这样的名额就太少了。

    想想裘伯贤,他一个人写出来的诗词作品这已经不止一千首了,诗词作品集都已经出了好几本。

    像他这样的人还有不少。

    对很多文人来说,只要有一篇作品入选,就已经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了。

    在场几十个人都是享有盛名的文人墨客,但是能够有作品入选的,也就那么四五个,能够入选的也往往只是一篇两篇。

    他们都属于一个团体的,要是按照交情来讲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作品入选。

    但是司徒南可不跟他们讲这样的人情,作品还是按照质量说话。

    哪怕是裘伯贤这一个作诗上千首的诗人,也没有一首被他看入眼的。

    他是负责这件事情的人,能够决定最后哪一首入选,他不同意,就没有办法入选。

    这可是尧国几十年里文坛的一件盛事,很多人都盯着这件事情,要是选了一些质量差的,他的名声就臭了。

    如果说有什么例外的,那就是这几十年内,所有的大学士都有作品入选。

    ——这是修编文选的惯例,必须要将那些地位重要的人物选入进去,还会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大学士之下,哪怕是六部尚书,都没有那个资格可以保证有作品入选。

    方浩一个人能够占据到十几篇的名额,确实是一份无上的殊荣。

    虽然方浩觉得自己抄来的那些诗词,完全有那个质量,不过还是表现得诚惶诚恐:“十几篇那也太多了,司徒大人如此偏爱,恐怕会招来士林的质疑。”

    司徒南微笑着说道:“质疑没问题,他们能够写出一篇可以和你那些诗词媲美的就行了。”

    又道:“其实我觉得你大多数的诗词都能够入选,可惜一个人的名额有限,给你录入十多篇,已经到了极限,再多我也承受不住压力了。”

    王大学士也道:“方将军你不需要谦虚,你的那些诗词我都看过,写得非常的好,国朝不做第二人想,如果你这样的人才参加科考,高中状元那也是必然之事。现在京城各处都在流传里的诗词作品,质量之佳已经得到公认,你不用担心这点。”

    他这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

    看来,方浩在京城文人圈子里面的名声,还真的可以。

    大概也是他作为一名武将能够得到王大学士如此重视的缘故。

    刚唱完一首歌,正在休息的歌姬听到他们的谈论,眼前一亮,在场中接替她演奏一曲琵琶的乐伎表演完之后,拿出一份素帕,走到方浩席前,说道:

    “奴家藏玉院歌伎素心,久闻方将军文武双全,诗词俱佳,现在中秋将临,院子里正在为排演新曲发愁,不知方将军能不能为奴家赐诗一首?”

    方浩愣了一下,看到这个妹子长得倒是挺漂亮的,拒绝的话也不好说出口,皱着眉道:

    “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席上没有笔墨,却是有一些麻烦。”

    王大学士呵呵笑道:“笔墨还不容易?我这就叫人送来。”

    一般这样的宴会中,都会有歌伎向那些负有盛名的文人求诗,这也是文人之间的雅事。

    现在这个名叫素心的歌伎求向了方浩,大家都兴奋起来,想要看看方浩现场作诗,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绝佳诗词来。

    没一会儿,笔墨就送了过来,方浩提起笔来,在那方素帕上面就开写。

    本来他想写那首差不多是穿越人士抄诗必备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是看着这方素帕面积不大,恐怕是写不下那么多字,于是抄了另外一首,在他以前那个世界也挺有名的一首五律。

    唐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那些文人雅客,饭都顾不得吃了,都离席而起,看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

    写出一句,他们就大声的念一句。

    等到写完,迎来了一片赞誉之声:

    “方将军,你这首诗写得太好了!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尽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妙极,妙极!”

    “共字逗起情人,怨字逗起相思。五、六亦是人月合写,而怜、觉、滋、满大有痕迹。七、八仍是说月,说相思,不能超脱,挨次说出,层层推进,实在是大家手笔!”

    在这一片赞美声中,只有司徒南问道:“方将军没有去过海边,这一首诗里面的海上,是不是又是指的大沙漠?”

    对这样的问题,方浩大汗,只能回答道:“正是指的大沙漠。”

    心里却想着:“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

    这对于喜欢抄诗词的穿越人士,非常的不友好。

第277章 夜谈() 
漂亮的歌伎素心对于能够讨到方浩这样的好诗非常的激动,对着方浩千恩万谢。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也很是找几个有名的文人墨客求了诗作。

    ——这是必须要的礼貌。

    虽然像她这样的歌伎在京城有着一定的名声,但是她知道,名声这种东西并不能给她任何的保障。

    在座的这些人里面,可能有很多人的名声不如她,但是任何一个都可以轻易的将她碾死。

    在这些人面前,她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谦卑,这才是她这种身份卑微之人的生存之道。

    在这一场宴席之上,主题就是吹捧方浩在大草原上立下的不世之功,不过除了用词比较新鲜之外,也没有吹捧出别的花样来。

    方浩也半真半假的讲起了自己打了两场仗,以及在草原上面开垦农田,修筑城池的事情。

    这一群文人,除了池旭之外,基本上都没有谁去过边关,就算是池旭,也只是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