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

第252部分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252部分

小说: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晋献公派士蔿(wěi)为两位公子在蒲地和屈地筑城,不小心,城墙里放进了木柴。夷吾告诉晋献公。晋献公派人责备士蔿。士蔿叩头回答说:臣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必然跟着来到;没有兵患而筑城,国内的敌人必然据作守卫之用。敌人既然可以占据,哪里用得着谨慎?担任官职而不接受命令,这是不敬;巩固狄人可以占据的地方,这是不忠。没有忠和敬,怎么能事奉国君?

    诗经说:心存德行就是安宁,宗室子弟就是城池。君王只要修养德行而使同宗子弟的地位巩固,哪个城池能比得上?三年以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谨慎?退出去赋诗说:狐皮袍子蓬蓬松松,一个国家有了三个主人翁,究竟是谁我该一心跟从?等到发生祸难,晋献公派遣寺人披攻打蒲城。重耳说:国君和父亲的命令不能违抗。并通告说:抵抗的就是我的敌人。重耳越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最后他逃亡到翟(di)国。

    夏季,公孙兹到牟国,在那里娶了亲。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在首止相会,会见周王的太子郑,为的是安定成周。

    陈国的辕宣仲怨恨郑国的申侯在召陵出卖了她,所以故意劝申侯在所赐的封邑筑城,说:把城筑得美观,名声就大些,子孙不会忘记。我帮助您请求。就为申侯向诸侯请求而筑起城墙,筑得很美观。辕宣仲就在郑文公面前进谗言说:把所赐封邑的城墙筑得那么美观,是准备将来用这城墙叛乱的。申侯因此而获罪。

第569节 夷吾() 
秋季,诸侯会盟。om周惠王派周公召见郑文公,说:我安抚你去跟随楚国,又让晋国辅助你,这样可以稍稍安定了。郑文公对周惠王的命令感到高兴,又对没有朝见齐国感到惧怕,所以打算逃走回国而不参加盟誓。孔叔不让他走,说:国君举动不能轻率,轻率就失掉了能亲近的人。失掉了能亲近的人,祸患必然来到。国家困难而去祈求结盟,所失掉的东西就多了。您一定会后悔。郑文公不听,离开了军队潜逃回国。

    楚国的簟Y(dougu)於菟灭亡弦国,弦子逃往到黄国。这时江、黄、道、柏和齐国友好,这些国家都和弦国有婚姻关系。弦子仗着这些关系而不去事奉楚国,又不设置防备,所以被灭亡。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进攻虢国。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国,虢国灭亡,虞国必定跟着遭殃,晋国的野心不能让他打开,引进外国军队不能忽视。一次已经够了,难道还可以来第二次吗?俗话说的“大车的板和车子互相依存,嘴唇缺了,牙齿便受冷寒”,这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宗族,难道会害我吗?宫之奇回答说: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儿子。om太伯没有随侍左侧,所以没有继位。

    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过文王卿士,功勋在于王室,受勋的记录还藏在盟府。晋国准备灭掉虢国,对虞国又有什么可爱惜的?况且虞国能比晋国的桓叔、庄伯更加亲近吗?如果他们爱惜桓叔、庄伯,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但是却被杀戮,不就是因为使他们感到受到威胁吗?亲近的人由于受宠就威胁公室,尚且被无辜杀害,何况对一个国家呢?虞公说:我祭祀的祭品丰盛又清洁,神明必定保佑我。

    宫之奇回答说:下臣听说,鬼神并不是亲近哪一个人,而只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说:上天没有私亲,只对有德行的人加以辅助。又说:祭祀的黍稷不芳香,美德才芳香。又说:百姓不能变更祭祀的物品,只有德行才可以充当祭祀的物品。这样看来,那么不是道德,百姓就不知,神明也就不来享用祭物了。神明所依凭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占取了虞国,发扬美德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于神明,神明难道会吐出来吗?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了他的族人出走,说:虞国过不了今年的腊祭了。就是这一次,晋国不必再次出兵了。

    八月某一天,晋献公包围上阳。问卜偃说:我能够成功吗?卜偃回答说:能攻下。晋献公说:什么时候?卜偃回答说:童谣说,丙子日的清早,龙尾星为日光所照;军服威武美好,夺取虢国的旗号。鹑火星像只大鸟,天策星没有光耀,鹑火星下整理军队,虢公将要逃跑。这日子恐怕在九月底十月初吧!丙子日的清晨,日在尾星之上,月在天策星之上,鹑火星在日月的中间,一定是这个时候。

    冬季,十二月初一日,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亡到京城。晋军回国,住在虞国,乘机袭击虞国,灭亡了它。晋国人抓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并伯,把并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但并不废弃虞国的祭祀,而且把虞国的赋税归于周王。所以春秋记载说“晋人执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国,而且说事情进行得太容易。

    (6)僖公六年

    六年春季,晋献公派遣贾华率军进攻屈地。夷吾守不住,和屈人订立盟约然后出走。准备逃亡到狄。郤(xi)芮说:在重耳之后离开而且同样逃到狄,这就表明你有同谋的罪过。不如去梁国。梁国接近秦国而又得到它的信任。于是夷吾就到了梁国。

    夏季,诸侯进攻郑国,因为郑国逃避首止那次结盟的缘故。诸侯军包围了新密,这就是郑国在不宜动土筑城的时令而筑城的缘故。秋季,楚成王出兵包围许国来救援郑国。诸侯出兵救援许国,楚军于是回国。

    冬季,蔡穆侯带领许僖公到武城去见楚成王。许男两手反绑,嘴里衔着璧玉,大夫穿着孝服,士抬着棺材。楚成王询问逢伯。逢伯回答说:从前武王打胜殷朝,微子启就是这样做的。武王亲自解开他的捆绑,接受他的璧玉而举行扫除凶恶之礼,烧掉他的棺材,给以礼遇而命令他,让他回到原地原位去。楚成王接受了逢伯的建议。

    (7)僖公七年

    七年春季,齐国人进攻郑国。孔叔对郑文公说:俗语有这样的话:心志假若不坚强,怎么能又怕屈辱?既然不能强硬,又不能软弱,因此只有死路一条。国家危险了,请您向齐国屈服以挽救国家。郑文公说:我知道他们是为什么来的了,姑且稍稍等我一下。孔叔回答说:情况危急,早晨到不了晚上,怎么等待君王呢?

第570节 采桑打败狄人() 
夏季,郑文公杀死申侯以讨好齐国,同时也是由于陈国辕涛涂的诬陷。om当初,因为申侯是申氏所生,受到楚文王的宠信。文王将要死的时候,把璧玉给他,让他走,说:只有我了解你,你垄断财货而永不满足,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我不加罪于你。后来的人将会向你索取大量财货,你必然不免于最。我死,你一定要赶快走,不要到小国去,他们不会容纳的。安葬楚文王后,申侯逃到郑国,又受到厉公的宠信。子文听到他的死讯,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了解臣子没有像国君那样清楚的。这句话是不能改变的啊!

    秋季,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国的世子款、郑国的世子华在宁母结盟,策划进攻郑国。管仲对齐桓公说:臣听说,招抚有二心的国家,用礼;怀念疏远的国家,用德。凡事不违背道德和礼,没有人不归附的。齐桓公就以礼对待诸侯,诸侯的官员接受了齐国赏的土特产。

    郑文公派遣太子华接受会议的命令,对齐桓公说: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违背您的命令。您如果除掉他们而和敝国讲和,我国作为您的内容,这对您也没有什么不利。齐桓公准备答应他。管仲说:君王用礼和信念会合诸侯,而用邪恶来结束,未免不行吧。儿子和父亲不相违背叫做礼,见机行事完成君命叫做信。om违背这两点,没有比这再大的邪恶了。

    齐桓公说:诸侯进贡郑国,没有得胜;现在幸而有机可乘,利用这点,不也行吗?管仲回答说:君王如果用德来安抚,加上教训,他们不接受,然后率领诸侯讨伐郑国;郑国挽救危亡还来不及,哪敢不害怕?如果领着他的罪人以兵进攻郑国,郑国就有理了,还害怕什么?而且会合诸侯,这是为了尊崇德行。会合而让奸邪之人列于国君,怎么能向后代交代?诸侯的会见,他们的德行、刑罚、礼仪、道义,没有一个国家不加以记载。

    如果记载了让邪恶的人居于君位,君王的盟约就要废弃了,事情做了而不能见于记载。这就不是崇高的道德。君王还是同意为好!郑国一定会接受盟约的。子华既然做了太子,而要求凭借大国来削弱他的国家,也一定不能免于祸患。郑国有叔詹、堵叔、师叔三个贤明的人执政,还不能去钻它的空子。齐桓公于是向子华辞谢。子华因此得罪了郑国。

    冬季,郑文公派遣使者到齐国请求订立盟约。闰十二月,周惠王去世。襄王担心大叔王子带作乱,又害怕不能立为国君,所以不发布丧事的消息,却把将要发声内乱的事向齐国报告。

    (8)僖公八年

    八年春季,鲁僖公和周王室的使者、齐桓公、宋桓公、卫文公、许僖公、曹共公、郑世子款在洮(táo)地会盟,商谈安定王室。郑文公请求参加盟会,表示顺服。襄王的君位安定后,才举行丧礼。

    晋国的里克率领军队,梁由靡驾御战车,虢射作为车右,在采桑打败了狄人。梁由靡说:狄人不以逃走为耻,如果追击,必然大胜。里克说:吓唬一下就行了,不要因为追击招来更多的狄人。虢射说:只要一年,狄人必然再来,不去追击,就是向他们示弱了。

    夏季,狄人进攻晋国,这是为了报复采桑这一战役,应验了,虢射所说一年的预言。秋季,举行宗庙合祭。把哀姜的神主放在太庙里,这是不合于礼的。凡是夫人,如果不死在正房里,不在祖庙里停棺,不向同盟国家发讣告,不陪祀祖姑,就不能把神主放进太庙里去。

    冬季,周王室的使者来鲁国讣告丧事,由于发生祸难,所以讣告迟了。宋桓公得了重病,太子兹父再三请求说:目夷年长而且仁爱,君王应该立他为国君。宋桓公就下令要目夷继位。目夷推谢说:能够把国家辞让给别人,还有比这更大的仁爱吗?下臣不如他!而且又不符合立君的顺序。于是就退了出去。

    (9)僖公九年

    九年春季,宋桓公去世。还没有下葬,宋襄公就会见诸侯,所以春秋称他为“子”。凡是在丧事期间,天子称为“小童”,公侯称为“子”。夏季,鲁僖公和宰周公、齐桓公、宋桓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在葵丘会见,重温过去的盟约,同时发展友好关系,这是合于礼的。

    周襄王派宰孔把祭肉赐给齐桓公,说: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遣我把祭肉赐给伯舅。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宰孔说:还有以后的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年纪大了,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用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前面,小白我岂敢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拜谢?不下拜,我唯恐在诸侯位上摔下来,给天子留下羞辱。岂敢不下阶拜谢?齐桓公下阶拜谢,登上台阶接受祭肉。

    秋季,齐桓公和诸侯在葵丘会盟,说:凡是我们一起结友的人,既已结盟之后,就回复到过去那样友好。宰孔先行回国,遇到晋献公,说:可以不去参加会盟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而忙于远征,所以向北边攻打山戎,向南边攻打楚国,在西边就举行了这次会盟,向东边是否要有所举动,还不知道,攻打西边是不可能的。晋国恐怕会有祸乱吧!君王应该从事于安定国内的祸乱,不要急于前去。晋献公听了这话,就回国了。

第571节 荀息辅助奚齐() 
九月,晋献公去世。om里克邳(pi)郑想要接纳文公为国君,所以就发动三位公子的党羽起来作乱。

    当初,晋献公曾让荀息辅助奚齐。当献公病重时,召见荀息说:把这个弱小的孤儿付托给您,怎么样?荀息叩头说:下臣愿意竭尽力量,再加上忠贞。事情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就是继之以死。献公说:什么叫忠贞?荀息回答说:国家的利益,知道了没有不做的,这是忠;送走过去的,奉事活着的,两方面都互不猜疑,这是贞。等到里克将要杀掉奚齐,先期告诉荀息说:三方面的怨恨都要发作了,秦国和晋国帮助他们,您打算怎么办?

    荀息说:打算死。里克说:没有好处!荀息说:我和先君说过了,不能改变。难道既想要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没有好处,又能躲到哪里去呢?而且人们要求上进,谁不像我一样?我不想改变诺言,难道能够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