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

第25部分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25部分

小说: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夏说:君子会有三种变化,远看他的样子是庄严可畏的,接近时又感觉他是温和可亲的,听他说话时语言是严厉不苟的。君子在对待百姓的时候,必须是在取得信任之后才会役使他们的,否则百姓就会以为这是在虐待他们;君子在对待君主的时候,必须是在取得信任之后才会采取规劝的,否则君主就会以为这是在诽谤他。做人,大节上是不能超越界限的,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接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只不过是小事,根本的东西他们却没有学到。子夏听后说道:唉!子游这话说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有分类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来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教授学生们的,恐怕只有圣人了吧!子夏曾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还非常激烈。不过,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在教育的方法上各自有各自的思路。)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丧也就可以了。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人才了,然而他还是没有做到仁。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却是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我听老师说的,人不可能自行充分发挥情感,如果能的话,那也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我还听老师说,鲁国大夫孟庄子的孝,其他人是可以做到的,但他不更换他父亲的旧臣和整治措施,这就是别人难以做到的了。

    孟氏任命曾子的弟子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为官的事情;曾子告诉他:在上位的人如果离开了正道,百姓就会离心离德;你如果能弄清楚他们的情况,就应该怜悯他们,而不应该是自鸣得意。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严重;但是,君子非常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一旦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坏事和坏名声都会归到他的身上了。君子的过错,就好比日食和月食;他犯了错误,人们都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们都会仰望着他。

    卫国的大夫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如此渊博,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子贡回答:周朝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能理解它的细枝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文王武王之道的;我们老师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到,不需要有固定的老师教他。

    三桓之一的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我感觉子贡比仲尼更贤良!大夫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给了子贡;子贡听后回答:拿围墙来做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到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这么讲,不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吗?

    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听后说道:您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以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把自己比作日月,但这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能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就是谦虚吧,难道仲尼真的比你更贤良吗?子贡回答: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高不可及,就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我们老师如果能获得治理国家的权位,就像我们所说的,“要百姓立足于社会,百姓就会立足于社会;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要安抚百姓,百姓就会来归附;要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有力”。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去世是极其可惜的;我是不能和夫子相提并论的。

    (二十)尧曰篇

    尧曰篇是论语的第20篇,也是论语的最后一篇。写完这一篇,论语整部经典的内容也就结束了。这一篇共3章,但是段落都比较长,其中有名的文句有:“君子给予百姓恩惠的时候而自己却没有耗费,能让百姓辛勤劳作而百姓没有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心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的家族,提拔被遗落了的人才”。在这一篇中,主要谈到了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就是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

第51节 天道的可敬可畏() 
尧说:舜啊!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了你的身上,你就忠实地保持中道吧!如果天下的百姓都生活在贫穷和困苦之中,那么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将永远终止;后来,舜也把这样的话告给了禹。商汤说:小人汤,用黑色的公牛向天祭祀,向伟大的天帝报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臣仆的所作所为,我不敢有半点隐瞒,天帝之心自有分辨和选择;我本人如果有罪,不会牵连天下方方,天下方方如果有罪,就都由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善人们都慢慢地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但不如多有些仁德之人;百姓如果有了过错,罪责都由我一个人来承担吧!

    认真地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律,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的家族,提拔被遗落了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上位者应该重视的四件事是: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满意。

    子张向孔子请教:请问夫子,怎样才可以治理好国家的政事呢?孔子告诉他: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好国家的政事了。子张问道:那什么是五种美德呢?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没有耗费;让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子张不解地说:怎样才叫做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没有耗费呢?孔子告诉他: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情,这不就是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没有耗费吗?选择合适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样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的内心追求仁德,就会得到实行仁德的机会,财利又有什么可贪图的呢?君子对待他人,无论人数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会心生敬畏之心,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

    子张继续问孔子:那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告诉他: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这叫做小气。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能很好地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别人。

    *********

    到此为止,论语全文欣赏写完了,一共二十篇,不长不短;怎么样,读起来还算流畅吧!通过论语全文欣赏的学习,我们应该能够明白论语到底写了一些什么内容了。论语在结尾的时候,可以说是孔子给了世人最后一个忠告,他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懂得对自身人格进行塑造,一定要有一个**的人格,他希望我们既不依赖于外在的环境,也不受外在环境的胁迫,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情。

    孔子更希望我们能把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健全和美丽,生活得更加幸福。孔子一直在暗示我们,做人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天道在掌管着世间的一切,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能违背天道。做人如果不懂得礼仪,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做人如果不能分辨别人的话语,就很容易被别人欺骗。君子,不是特指某一个人,而是一种对于完美人格的追求。

    论语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结束了,平静地开始,平静地结束;但在我的内心中,却是有着许多的不舍,这种感觉我也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可能是感觉自己自不量力,还要倔强地扛起这么一面大旗;也可能是怕自己水平不够,阐述不好先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又可能是因为发现自己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前进着,心中有些小小的喜悦吧!所有的感觉都在论语收尾的时候萌生出来,说不清楚就别说了,继续走下去就可以了。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如果展开来分析,都可以写出很多很多的内容,这也是大道之源的魅力所在。可是,就像我们刚开始所说的,解释多了,反而让真理跑偏,让人迷乱;听起来很有道理,却似乎总显得很小家子气,又似乎多多少少带有偏见。于是我要做的,就是尽量地保留它的原貌,然后让大家轻松舒服地去读它,让我们自己从中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一个侧面。就像水一样,水可以加工成果汁,可以加工成汽水,可以加工成茶水,可以加工成酒水。加工后的饮品都很有营养,但是我们却不能每天都喝,因为物极必反,任何好的事物过了一定的量之后,就会朝着它的反方向逐渐发展了。只有水,默默无闻,非常的不起眼,但我们每天都不能离开它。

    就这样,论语流传开来,一流传,就是两千多年。它不仅是儒家的基础著作,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形成的源头之作。孔子深知天道的可敬可畏,所以他一生待人待事没有丝毫的偏见。人这一生,与人打交道应该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情了,然而孔子却用了一生的时间,通过躬身实践,通过总结先哲们的智慧,把为人处世的智慧阐述得如此详尽,供后人学习。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也只有圣人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了!

    有人会问:天道到底是什么?其实,国学讲来讲去,就是在努力地阐述天道是什么这个问题。用佛家的意思说,人类本身就是真理意志下的产物,由于人是自知自觉的动物,可以感觉到真理的存在,但是人的语言和文字是绝对不能把真理阐述明白的,所以才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探索下去。这里的真理大概就是天道了吧!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中外名人对于孔子的评价,看一看后代学者们心目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

    康有为说:惟有孔子大中至正,独重人道。

第52节 中国文化值得中华儿女骄傲() 
梁启超说:孔子在人格,在平淡无奇中体现出他的伟大,孔子的遥不可及之处也在于此,可学之处也在于此。

    近代学者钱文选说:中华文明,实际上就是基于孔子的道德;孔子之道,使后人极其崇拜,因此有万古不灭的价值;即使是西方的传教士,也深信孔子之道可以驾乎于近代一切宗师之上;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可以断定的是,即使历经千百年之后,孔子的**仍然会保存;如果轻蔑叛离孔子之道的话,也就不用提中国文化了。

    孙中山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说:孔子的学问、文章政治事业,朗如日月,灿若星辰,果足为万世师表。

    陈独秀说: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两大主动力,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郭沫若说:我在这里告白,我们崇拜孔子,他把自己的个性发展到了极致;孔子的立场大体上是代表人民利益方面的,他很想积极地利用文化的力量来增进人民的幸福。

    美国学者艾默生说: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多民族的光荣。

    美国学者甘霖说:孔子不独为一国之圣人,实为万国之圣人。

    英国诗人拜伦说:在道德上,我喜欢孔子。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说:中国是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我认为是孔子的功劳;我虽然信仰耶稣,但对于孔子之道,却是非常乐意学习的。

    宣统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说:中国的政教文化基于孔教,外教无论如何优美,也不可与孔教开峙于中国。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的文化基于孔子的学说,孔子的学说关系,建立了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地采用欧洲文化,时代变迁,只要将中国旧文明中不适合今日的,略加改易即可。欧洲人都说,中国若无孔教,中国的道德必然破产,这话我特别赞同。中国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