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

第217部分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217部分

小说: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呀!

    在为父母守丧期间,和别人说话只说自己的丧事而不论及他事,只回答问话而不主动提问。住在庐和室之中,不和别人坐在一起。周年以后,从庐中搬到室去住,如果不是为了按时向母亲问安,不进中门。穿齐衰丧服的人住室,不住庐。庐是哀敬的地方,没有那份哀敬就不去住。

    守丧之礼,妻的丧礼要比照叔父母,姑、姊妹的丧事比照兄弟,长、中、下殇的丧事比照成人。为父母守丧,丧期已满,外边的孝服虽然脱掉了,但内心的悲哀仍在。为兄弟守丧,外边的孝服脱掉了,内心的悲哀也就同时消失了,为国君的母亲和夫人守丧,其中的礼数比照兄弟。在守丧期间,凡是影响面部哀容的物品,都不可以饮食。

    除丧以后,孝子走在路上,遇到面庞有几分和父母相似的人就眼神为之一惊,听到和父母名字相同的名字就心里猛地一惊;去别人家吊孝或探视病人,脸色的悲,表情的忧一定有异乎常人的的地方。能这样去做,才算是真正会为父母守丧。会为父母守丧了,那么为其他人守丧就好比在直路上行走,容易多了。

    大祥的祭祀,是孝子除服的祭祀。在大祥祭祀的前夕,孝子身穿朝服,宣布大祥祭祀的日期。到了举行大祥祭祀时,就穿着前夕穿的朝服。子游说:既然举行大祥的祭祀,那么那些虽然还不到穿素缟麻衣时候的人也得穿上素缟麻衣,等到祥祭结束,再换上该穿的孝服。小敛、大敛时,孝子正在袒露左臂顿足拍胸哭泣,刚好大夫这时候来吊丧,孝子此刻虽然正在顿足拍胸哭泣,也要礼记停下前去拜谢大夫,然后返回原位,再从头开始完成顿足拍胸哭泣,然后掩好上衣。

    如果是士在这时来吊丧,孝子就可以把小敛或大敛进行完毕,完成顿足拍胸哭泣之礼,掩好上衣,然后再前去拜谢。拜谢之后,无须再从头顿足拍胸哭泣。上大夫死后的虞祭,用羊、猪二牲;卒哭和衬庙的祭祀,都用牛、羊、猪三牲。下大夫死后的虞祭,用一只猪;卒哭和衬庙的祭祀,都用羊、猪二牲。占卜葬日和虞祭时的祝词称谓是:儿子自称哀子某,孙子自称哀孙某,丈夫自称乃夫某,兄弟之间自称某。为兄弟占卜葬日和葬地,祝词就应是弟卜葬其伯子某。

第484节 居丧者的饮食() 
古时候,不分贵贱,只要是孝子就执丧杖。后来叔孙武叔上朝,看见轮人竟然用丧杖穿过车毂转动车轮,视丧杖如同玩具。于是定下规矩,只许有爵位的人执丧杖。在尸体的蒙面巾上凿葛小孔来方便饭含,这本是大夫之礼,作为士也这样办,是从公羊贾开始的。冒是什么东西?冒是用来包裹尸体的布套。从袭到小敛,如果不用冒,担心人们见了尸体产生恶感,所以在为尸体穿衣以后就要用冒。

    有人问曾子说:遣奠之后又把剩下的供品包裹起来放入墓中,这好像吃过人家的招待饭以后还要把没吃完的食品兜着走呢?这样做是君子的作风吗?曾子答道:您难道未曾看到过诸侯的大宴宾客吗?诸侯的大宴宾客,宾客们在吃饱喝足之后,主国国君还要把没有吃完的美味佳肴送往宾馆,这是热情待宾的表现。回到正题上说,孝子在父母即将下葬时用宾客之礼对待他们,政事用此种方式表达悲哀。您如果见过诸侯的大宴宾客就不能明白了。

    难道不是因为人家有了丧事,所以才馈赠吗?所以才赏赐吗?接受馈赠和赏赐,对于穿三年之丧孝服的人来说,应该用丧拜表示感谢;对于不是穿三年之丧孝服的人来说,应该用吉拜表示感谢。如果别人赠送的是酒肉,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确实推辞不掉才予以接受,接受时孝子要披麻戴孝。如果是国君的赏赐,那就不敢谢绝,一定要接受,接受之后先供祭父母的亡灵。居丧的人是不向别人馈赠东西的,别人向居丧的人馈赠东西,哪怕是酒肉,居丧的人也可以接受。为叔伯兄弟这类大功以下的亲属居丧,在卒哭以后,向别人赠送东西也是可以的。

    县子说:丧期为三年的亲人死了,孝子心中的悲痛就像刀砍;丧期为一年的亲人死了,孝子心里的悲痛就像刀刮。凡是服三年之丧的人,即便是已经过了练祭,也不到别人家去吊丧,在这一diǎn上,从诸侯到士都是如此。在此期间,如果遇到五服之内的亲属死了,则可以前去哭吊,去哭吊时,穿上和死者关系相称的丧服。为丧期为一年的亲人服丧+ding+diǎn+小+说,。。o《 s=〃arn:2p 00〃》s;,在第十一个月举行练祭,第十三个月举行大祥之祭,第十五个月举行禫祭。

    对于服一年之丧的人来说,练祭以后可以出外吊丧。入葬以后,穿大功丧服的亲属可以出外吊丧,但哭吊之后就马上回来,不要管主家其他的事怎么办。服一年丧服的人,在自己的亲人没有入葬之前,到同乡人家去吊丧,也是哭吊之后就马上回来,不要管主家其他的事情怎么办。如果是在练祭之后前去吊丧,可以等到袭、敛等事完成后再走,但不可插手帮忙。服笑、绍麻的人出外吊丧,可以插手帮忙,但不可以参与行礼的事情。

    参加葬礼的客人,如果和死者本不相识,只是慕名来会,就在灵枢抬出庙门以后退出;如果和死者是diǎn头之交,就在灵枢经过大门外表示哀悼的地方退出;如果和死者曾经互赠礼品,互相走动,就等到下棺封土以后退出;如果自己曾经带着见面礼请教过死者,那就等到主人回家返哭后才退出;如果和死者是朋友,那就等到虞祭以后才退出。

    参加葬礼,并不是简单地跟着主人走一走,而是要帮助主人办事的。所以,四十岁以下的人参加葬礼,都要帮助牵引枢车。乡人参加葬礼,五十岁以上的人,在孝子回家返哭时可以跟着一道回去;而四十岁以下的人,就要等到填土成坟以后才可以回去。

    居丧者的食品虽然粗恶,也必须用以充饥。如果因为饥饿而耽误了办事,那不合乎礼的要求;如果因为饱食而忘掉了悲哀,那也不合乎礼的要求。如果由于悲痛过度而造成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明白,走路摇椅晃,精神麻木不知哀伤,就不好了,君子对此表示担忧。所以礼文上又规定,居丧者如果有病可以饮酒吃肉,五十岁以上的人不能无限度的悲伤,六十岁以上的人不能过于哀伤,七十岁以上的人可以饮酒吃肉,其目的就在于担心孝子因为悲伤过度而至死。

    身上正穿着孝服,有人邀请他去吃饭,不应该去。如果是为大功一下的亲属穿孝服,下葬以后,可以走访亲友。人家请吃饭,如果是亲属,可以接受;如果不是亲属,就不可以接受。三年的丧期,过了练祭之后,可以吃蔬菜水果,可以喝水浆,但没有盐和醋;如果缺少盐醋就不能下饭,那么吃diǎn盐醋也可以。孔子说:孝子的身上生了疮就应该洗澡,头上生了疮就应该洗头,有了病就可以饮酒吃肉。哀伤国都形容憔悴以致于有病,君子是不这样做的。倘若因为哀伤而死,君子就会说他的父母白养活了这个儿子。

第485节 国君的探问() 
孝子如果不是送葬以及葬毕回家返哭,都不应带着冕在路上行走。在居丧期间,凡是小功以上的亲属,除非虞祭、衬祭、练祭、大祥之祭,其他时间都不可洗头洗澡。居齐衰之丧,在下葬以后,别人来求见就予以接见,但不主动去求见别人。如果是为小功以下亲属服丧,已经入葬之后,求见别人是可以的。如果是为大功亲属服丧,求见别人也可以,但不能带着见面礼去。

    只有父母去世,才不忌讳满面泪水去见人。守丧三年的人,大祥之后就可以服徭役。守丧一年的人,卒哭以后就可以服徭役。服丧九个月的人,下葬以后,就可以服徭役。为小功、绍麻亲属服丧五个月、三个月的人,移殡以后就可以服徭役。曾子的儿子曾申向曾子问道:父母去世,孝子的哭声是否也有规定?曾子答道:就像小孩子在半道上找不着母亲时乱哭一样,哪里有什么关于哭声的规定呢?

    卒哭以后,就不可再称呼死者的名字。已故的祖父母、兄弟、伯父、叔父、姑、姊妹的名字,父亲要避讳的,做儿子的也跟着避讳。母亲娘家已故亲属的名字,在自己家中要避讳。妻子娘家已故亲属的名字,不可以在妻子身边提起。如果母亲。妻子娘家已故的亲属和自己的从祖兄弟有同名的人,那就要不论什么场合都避讳。

    遇到丧事仍可以举行冠礼,这一条对于遇到三年之丧的人也适用。在居父母丧时所住的倚庐加冠后,进入灵堂,每哭一次跳起跺脚三次,一共哭三次跳起九次,然后走出灵堂。服大功丧服的人即将除服时,可以为儿子行冠礼,可以出嫁女儿,父亲在即将除去大功丧服时,可以为儿子行冠礼,可以出嫁女儿,可以为儿子娶媳妇。对于自己来说,只有在小功亲属的卒哭祭祀后,才可以行冠礼、娶媳妇;但如果是下殇的小功亲属,卒哭之后仍不可这样做。

    凡是头戴弁纽去吊丧,吊服的袖口都比较宽大。父亲正在服丧,家中的子弟就不能观赏音乐。母亲正在服丧,可以听人家奏乐,但不能自己动手演奏。妻子正在服丧,不得在她身旁奏乐。有23。o《 s=〃arn:2p 00〃》s;大功丧服的人,在亲人下葬后来访,就要收起乐器;如果是有小功丧服的人来访,不必停止奏乐。

    姑、姊妹出嫁以后没有子嗣,丈夫死了,然而丈夫家里又没有兄弟,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让夫家的族人来主持丧事;姑、姊妹的娘家,虽然有亲人也不应该为之主持丧事。夫家如果连族人也没有,那就请前后左右的邻居主丧;如果前后左右邻居也没有,那就请主事的里尹来主持。有的人说:让姑、姊妹的娘家人来主持主丧也可以,但神主却要附在夫的祖父的后面。

    服丧的人已经束好腰经,就不能再束吉服的大带。执玉行礼时不可以穿丧服。身上穿的是玄衣缥裳,头上就不可以戴弁续。国家举行大祭祀时全国禁止哭泣,遭丧的人家在举行朝夕奠时可以遵令不哭,但照旧站在哭位上是允许的。孝子如果还是个小孩子,就可以哭而不拉长声调,不跳起跺脚,不执丧杖,不穿绳展,不住依庐。孔子说:伯母。叔母去世,为她们穿的是齐衰孝服,但哭时的跳起却脚不离地;姑、姊妹去世,为她们穿的是大功丧服,但哭时的跳起脚却离地面。如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才算是把礼文用到家了。

    世柳的母亲去世,办丧事的时候,相者都是站在主人的左边。世柳死的时候,他的学生当相者却站在主人的右边。站在主人右边协助主人行礼,这种错误做法是从世柳的学生开始的。

    天子死后,饭含用九个贝壳,诸侯用七个,大夫用五个,士用三个。士死后第三个月下葬,葬的当月就举行卒哭的祭祀。丈夫死后第三个月下葬,第五个月举行卒哭的祭祀。诸侯死后第五个月下葬,第七个月举行卒哭的祭祀。葬后的虞祭,士举行三次,丈夫五次,诸侯七次。诸侯派遣使者到他国吊丧,吊丧的仪节都是在同一天内完成的,先后次序就是如此。卿大夫生病,国君要探问无数次;士生病,国君只探问一次。国君对于卿大夫的去世,到了下葬那天不吃肉,到了卒哭那天不听音乐;对于士的去世,在入殡那天不欣赏音乐。

    在即将埋葬时,把灵枢移动朝见祖庙,把灵枢抬到堂上方正。诸侯出葬,枢车上系四条大绳,由五百人来拉绳,拉绳的人皆衔枚;司马手执金铎,灵车左右各八人,摇动金铎来号令众人。匠人一名,手执羽葆走在枢车前面,用羽葆作为指挥灵车前进的信号。大夫出葬,在朝祖以后出葬时,枢车上系着两条大绳,由三百人来牵引。在枢车左右各有四个手执金铎的人,用旗帜作为指挥灵车前进的信号。

第486节 管仲和晏子() 
孔子说:管仲身为大夫,却用镂花镶玉的盛食物器具簋,系着朱红色的帽带,在大门内设置屏风,在堂上设置用来放还空酒杯的土台子,住室的都公告上刻着山形图案,梁上的短柱雕有水草。不能说管仲不是个贤大夫,但从他的尚书行为来看,要当他的国君也够不容易的。晏子身为大夫,却在祭祖时仅用一只小小的猪蹄膀,连碗都盛不满。不能说晏子不是葛贤大夫,但从他的这般克己来看,要当他的下属也够不容易的。君子的行为要和身份相称,既不僭上,也不逼下。

    妇道人家如果不是由于父母去世,就不越境到他国去吊丧。如果父母去世,就是贵为国君妇人也要回国奔丧。妇人回国奔丧的礼仪规格,和诸侯亲自出吊的规格一样。主国接待妇人,也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