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

第185部分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185部分

小说: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作为子孙就不敢忘掉祖先;过去我们的先君驹王对西方进行讨伐,还渡过了黄河,他一贯都用这种口气讲话的;鄙人虽然鲁钝,但也不敢忘掉祖先是怎么讲话的。

    子思的母亲在父亲死后改嫁到卫国,现在去世了,派人来向子思报丧,子思就到家庙去哭。他的弟子见到了,说:人家姓庶的死了母亲,为什么您却跑到孔氏的家庙来哭?子思说:我错了!我错了!就连忙跑到别的房间去哭。

    天子去世以后,第三天的时候,祝首先手持丧杖;第五天时候,百官手持丧杖;第七天,瓷内的庶民穿上应当穿的丧服;三月,诸侯及其大夫各穿应该穿的衣服。虞人负责从瓷内所有神社的社树中挑选最适宜于做棺的,把它们砍伐下来。对于不肯献出木材的地方,要把当地的社神废掉,杀掉当地的长官。

    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齐国富翁黔敖在路边做饭,用来施舍给过路的饥民。有一个饥民,无力地垂着双手,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走了过来。左手端着饭,右手端着汤,用可怜的口气喊道:喂!吃吧!那个饥民瞪起眼睛望着他,说:本人正是由于不吃这种没有好声好气的饭才落到这步田地的。黔敖听了连忙表示道歉,但那饥民还是坚持不吃,因而饿死了。曾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这恐怕不大对吧?人家没有好声好气地叫吃,你当然可以拒绝;但是人家既然道了歉,也就可以吃了。

    掷娄定公在位的时候,有儿子杀自己父亲的事情发生。有关官员将此事报告给定公,定公惊骇地离开了席位,说:这和寡人的没有教育好也有关系。又说:我曾学过怎样审断这种案子;如果是臣杀害了自己的国君,那么,凡是国家的官员无论职位大小,都有权利把他杀掉,绝不宽恕;如果是儿子杀害父亲,那么,凡是家庭成员无论辈分高低,都有资格把他烧掉,绝不宽恕。不仅要把凶手杀掉,还要拆毁凶手的住室,将其地基挖成个大坑,然后再灌满水。国君也得过了这个月以后才能举杯喝酒。

    晋国赵文子的新居落成,晋国的大夫都去参加落成典礼。张老致辞说:这高大的新居多么漂亮呀!这灿烂的新居多么漂亮呀!从此以后,主人就可以在这里祭祀奏乐,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和僚友以及族人聚会宴饮了。文子致答辞说:我能在这里祭祀奏乐,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和僚友族人聚会宴饮,这表明我将善终,有资格进入九原的祖坟。说完后就朝北面再拜叩头表示感谢。懂礼的君子说,他们一个善于赞美,一个善于祈福。

第405节 赵文子和叔誉() 
孔子养的看家狗死了,让子贡拖出去埋掉,还吩咐说:我听说过,破旧的帷幔不要丢掉,因为可以用来埋马;破旧的车盖也不要丢掉,因为可以用来埋狗。我很穷,没有破旧的车盖,但你在埋狗的时候,也得用一张席子裹着,不要让它的头直接埋在土里。至于为国君驾车的马死了,埋的时候得用帷幔裹好。

    季孙的母亲去世了,鲁哀公前去吊丧。曾子和子贡也去吊丧,但守门人因为哀公在里面,不让他们进去。曾子和子贡就进到马房里把自己的仪容修饰了一番,然后再去。子贡先进去,守门人说:刚才已经往里面通报了。曾子后进去,守门人此时已经把路让开。二人走到寝门的屋檐下,卿大夫都连忙让位置,哀公也从东边台阶上走下一个台阶,作揖,请他们就位。君子议论这件事情说:尽力修饰仪容的做法,对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很有作用的。

    宋国都城阳门的一个卫士死了,司城子罕到他家去吊丧,哭得很伤心。晋国潜伏在宋国的一个探子侦探到这种情况,就回国向晋侯报告说:阳门的一个小小卫士死了,而子罕这样的大官亲自临吊,哭得很伤心,这种做法很得民心,恐怕宋国不是好欺负的。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这个探子真会刺探国情啊!诗经上说:凡是邻里有了灾祸,都要尽力去帮助他们。宋国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晋国不敢欺负宋国,普天之下也找不出一个敢和宋国为敌的国家。

    办鲁庄公的丧事时,下葬以后,阂(hé)公就除去了孝服,穿着吉服返回宫内,来规正君臣的位置,放置权臣继续作乱。而士大夫们在卒哭以后也脱去了孝服,穿着吉服进宫上朝。

    孔子有个老朋友叫原壤,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助他修理棺撑。原壤敲着棺撑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用唱歌来表达内心的感情了!于是唱道:这棺撑的纹理就像狸猫头上的花纹那样漂亮,我真想握着你的手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孔子装作没听见的样子就走过去了。孔子的随从却说:此人这般无礼,您还不和他绝交吗?孔子说:我听说,亲人总归是亲人,老朋友总归是老朋友。

    赵文子和叔誉一同在九原巡视,文子说:这目中埋葬的死者如果能够复活,你最赞成和爱戴他们中的哪一位?叔誉答道:大概是阳处父吧。文子说:阳处父在晋国身为大傅,却刚强而无计谋,不得善终,他的智慧叫人不敢恭维。叔誉又说:那么舅犯可以吗?文子说:舅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就不顾及国君,他的仁爱也叫人不敢恭维。我最赞许和爱戴的人是随武子,他既能为国君利益考虑,也能兼顾个人利益;他既能为自己打算,又不忘掉朋友。晋国人都认为文子的评价很恰当。文子的身体柔弱得好像连衣服都驮不动,讲起话来迟钝缓慢得难以出口。他为晋国举荐的管理仓库的官员多达七十余人,但在他生前却从来不和他们在钱财上有交往,死后也不把孩子托付给他们。

    叔仲皮平时教他的儿子子柳学习。仲叔皮去世了,他的儿媳妇虽然是个粗人,但也知道为公公服齐衰服。叔仲皮的弟弟叔仲衍认为不应该穿这样的丧服,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自己的侄子子柳,让子柳督促她改穿缚衰服,并且说:从前我为去世的姑姑、姊妹就是穿这种丧服,也没有人阻止我不让穿。子柳回到家里,就叫他的妻子改服缚衰和环纽。

    成邑有个人,他的哥哥死了却不愿为哥哥穿孝服,后来听说子皋将要来当邑宰,怕被怪罪,这才连忙穿上孝服。当地人就编了首歌谣讽刺此人,歌词是:蚕儿会吐丝,而螃蟹有筐子;蜂儿有帽子,而蝉儿有冠带子;是哥哥死了,却为地方长官穿孝衣。

    乐正子春的母亲去世了,他一连五天没有进食,超过礼的规定两天。事过之后,他说:我真后悔越礼行事。连办我母亲丧事我还不守礼的规定,那么还有什么事情让我会依礼而行呢?

    天气干旱,穆公把县子召来请教说:天长时间不下雨,我想把有残疾的人拉到烈日底下去晒,不知阁下的意思如何?县子说:天长时间不下雨,曝晒有残疾的人来求雨,这种做法太不人道了,恐怕不可以吧?穆公又说:那么曝晒女巫如何?县子说:天不下雨,而寄希望于愚蠢的妇人,用这种方式求雨,不是也太不切合实际了吗?公又说:侯去世,那么罢市又如何?县子说:天子去世,罢市7日;侯去世,罢市3日。用罢市的方法求雨,还不失为可行的办法。

    孔子说:卫人的合葬,是夫妇各自一个墓**,中间有土相隔,鲁人的合葬,是夫妇共用一个墓**。鲁人的合葬方式很好。

第406节 天子的巡视() 
(4)王制

    王制是指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拔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x。

    天子为臣下制定了俸禄和爵位。拿爵位来说,有公、侯、伯、男、士,共5等。诸侯为他的臣下制定的爵位,有上大夫卿、下大夫、中士、下士、也是总共5等。天子的禄田是一千里见方,侯的禄田是百里见方;伯则是七十里见方,子、男是田不足五十里见方的小诸侯,不朝会于天子,而隶属于较大的诸侯,叫做附庸。天子的三公的禄田数量比照公侯,天子的卿的禄田比照伯,天子的大夫的禄田比照子男,天子的上士的禄田比照附庸。

    分配俸禄的规定是这样的,每个农户得到田地100亩。百亩之田按照它的土地质量分为5等,第一等的百亩之田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九口之家,第二等的可以养活八口之家,第三等的可以养活七口之家,第四等的可以养活六口之家,最末等的可以养活五口之家。平民在官府当差的,他们的俸禄也参照这个等差受田。诸侯的下士的俸禄比照受第一等田的农夫,使得他们的俸禄足以能够养活九口之家。

    诸侯的中士的俸禄是下士俸禄的2倍,上士是中士的2倍,下大夫是上士的2倍。大国诸侯的卿的俸禄是大夫的4倍,国君的俸禄是卿的10倍。中等诸侯国的上卿的俸禄是大夫的3倍,国君的俸禄是卿的10倍。小国诸侯的卿的俸禄是大夫的2倍,国君的俸禄是卿的10倍。中等诸侯国的上卿,他的爵位相当于大国的中卿,中卿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下卿相当于大国的上大夫。小国的上卿,爵位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中卿相当于大国的上大夫,下卿相当于大国的下大夫。

    四海之内共有9个州,每个州的面积都是千里见方。每州之内分封百里见方的大诸侯国30个,70里见方的中等诸侯国60个,50里见方的小国120个,总共210个诸侯国。每州内的名山大泽不用来分封。分封剩余的土地或者作为附庸,或者留作赏赐之用。畿外的八州,每州有210个诸侯国。还有一州,那就是天子直接管辖的王畿,其中分配给公卿大夫的国土,方圆百里的有9国,方圆七十里的有21国,方圆50里的有63国,总共93国。在这93个国家之内,如果有名山大川,也不用来分配。分配剩余的土地,或者用作士人的禄田,或者留着用作赏赐。总计,九个州共有1773个国家,而天子的士、诸侯的附庸尚未计算在内。

    天子的下属官员,有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上士。大诸侯国的下属官员,有三卿,都由天子直接任命,下大夫5人,上士27人。中等诸侯国的下属官员,有三卿,其中两个是天子直接任命的,一个是国君任命的,下大夫5人,上士27人。小诸侯国的下属官员也有三卿,其中一个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的,两个是国君任命的,下大夫5人,上士27人。至于天子、诸侯的中士和下士,数额均为上士的3倍。

    天子任命他的大夫作为三监,代表天子去监察每州的方伯,每一州派3个大夫去。王畿内分配给公卿的土地,那是一种禄田,活着享用,死去归还。王畿外分封给诸侯的土地,那是可以世袭的。命服的规定是这样的:天子的三公本来已经是八命级别,再加1命就是九命,就可以穿衰衣了。如果再有增加,只能叫做赐,因为人臣不可能超过九命。中等诸侯国的国君最多七命,大国的卿最多三命,下卿再命,小国的卿和下大夫都是一命。

    凡是选用平民中有才能的人做官,一定要对他的德才先进行考察。考察清楚了,然后试用。如果胜任工作,然后授予一定的爵位。爵位定了,然后授予一定的俸禄。在朝廷上评论某人的爵位时,让士也一起参加,来表示公正无私。在闹市上处决犯人,让众人都厌弃他,来表示大快人心。所以国君不录用判过罪受过刑的人,大夫也不收留这种人,士在路上和这种人相遇也不理他。把他们流放到四方边远的地区,不管他们到哪儿去,国家既不向他们征租税派徭役,也不分给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这就是表示不要他们活在世上的意思。

    诸侯对于天子,每年要派大夫去聘问1次,每3年要派卿去聘问1次,每5年诸侯亲自朝见1次。

    天子每隔5年到全国各地巡视1次。到了应该巡视的那一年的二月,先到东方巡视,来到泰山,在山上烧柴祭天,又遥祭当地的大山大川。接见东方各国诸侯,登门拜访当地年近百岁的老人。命令各诸侯国的太师一一演唱当地的民歌民谣,从而了解民风习俗。命令管理市场的官员呈交物价统计表,从而了解百姓喜欢什么物品,讨厌什么物品。如果民心倾向奢侈,他们就喜欢玩邪僻的物品。

    命令负责礼的官员,校定当地的季节,月份、日期,并检查当地的音律、礼乐、制度、衣服,发现有不符合规格的,给予纠正。当地的山川以及其他神灵,有应当祭祀而没有祭祀的,罪名就是不敬,犯不敬之罪的国君要削减封地。宗庙的祭祀有不按照昭穆顺序进行的,就是不孝,对于不孝的国君要降他的爵位。仁义改变礼乐就是不服从天子,不服从天子的国君要被流放。擅自改革制度,改变衣服就是背叛天子,背叛天子的国君就要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