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刺客列传 >

第554部分

新刺客列传-第554部分

小说: 新刺客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窗口打开,秦人远远地露出笑意,随意地对打趣着。自家大王风流多情,每次出去以后,总会从民间带些美女回宫,此类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特别是他怀中的女子,她的头一直藏在秦王的怀中,羞涩的不敢露出了的模样,更是惹得许多秦人嬉笑不止。秦王的举动或许大胆,逾越了君王礼节,但风气彪悍的秦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唯有这样的秦王,才能让秦国虎视中原,做那天下统一的帝王。

    可他们都不知道,不是那女子不愿露头,而是她早已死去。她的全身被秦王的大衣掩盖,如果揭开查看,没有一处还能看到完整的肌肤。特别是她的脸,早就被毁的面目全非,这样的面孔,秦王岂敢让她再显示丢丑。

    听到秦人们的笑声,跟随在身后的群臣都不敢言语,更不敢露出任何悲伤的神色,因为秦王那张脸上,还带着点点笑意。好似告诉整个咸阳城的人,他又带回一位美女回宫了,此种情形,方能显得秦王身强体壮,不再像前几任多病的先王们那样,可以统领大家走向天下一统的霸业。

    此情此景,跟随在嬴政身边的人都觉得憋闷,一口气无处发泄。那勉强带着笑意的脸上,内心深处,恐怕悲痛的无法言表了吧。

    嬴政那颗坚忍的心,在这一刻放大,无数知情的人,都能理会到这一点。秦王很能忍,从登位前,到等位后,一直到现在,都在忍受着许多旁人无法理解的痛处。

    正如嬴子楚当年教导他那般,想成为一位成功的君王,必须要有颗坚忍之心,能忍人所不能忍之事。不能忍的人,是做不好君王的。嬴政做的很好,他不但要忍三位太后的指点,还要忍宫里的各种明争暗斗,更要忍朝上的各种争吵,努力平衡各方的势力。

    他现在也在忍,他不能让咸阳城的人知道,他抱回家的是一具尸体,不然第二天,肯定会闹得轩然大波,人心不稳。或许野心家们会利用这一点,在民间大肆传遍秦王的丑闻,但只要当场不揭发出来,事后自然会有方法压制下去。对于如何使用舆论,嬴政玩的比谁都熟。

    走过街道,进入宫门,群臣停下脚步,当宫门关闭之间,所有的大臣都窃窃私语,交换着各自的看法。

    他们知道,嬴政以这么一场形势,表明了他的态度。杀死林笙之人,他必会一查到底,谁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阻止捕快营查案,就等着人头落地。以这样的态度,更表明林笙在他的心目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警示着宫里的所有人某些什么。

    以前他带回来的都是活人,这一次,他抱回来了一位尸体,以这样的态度,向整个秦宫宣示着自己的主权。在这个地方,谁才是主人,谁才能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地做事。同时也向秦宫宣示,他对林笙的疼爱,这种疼爱的程度,到了什么地步。

    至少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个林笙,嬴政还没有在宫里宫外,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亲密地抱过某位妃子。

    宫里的人,全部将目光看向嬴政,他们的消息很流通,自然知道林笙已死的消息。现在大家想知道,嬴政会将她安葬在哪处?是钟殿、还是颐陵殿?

    钟离、林叶等人跟随在后,她们心里非常希望能将林笙安葬在钟殿,从而树立钟殿的威信。可她们也清楚,这根本不可能。林笙之死,首当其冲的就是钟殿出现了问题,当调查开始,会波及钟殿里的许多人,嬴政岂会将林笙安葬在谋害她性命的地方。

    当人们以为会安葬在颐陵殿之时,却越看越迷茫,甚至是害怕。因为嬴政根本就没有走去往颐陵殿的那条道路,而是直接冲着华阳宫而去。

    就连颐陵殿的嬴艾,也在宫女的搀扶下,来到颐陵殿大门,嘴角哆嗦道:“太子哥哥不愿送林笙回来,就是对颐陵殿不信任,也就是对我的失望。我可以争、可以去搏,唯独挽不回对我的钟爱,那我为之努力的事情,又有何意义?”

    掌厨在旁苦劝道:“主子啊,你不能走出殿门,你已经被禁足了。虽然这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颐陵殿依然会让你自由走动,但是走出这个殿门,大王怪罪下来,我们就无法解释了。”

    嬴艾苦笑道:“我知道家里人很难做,能让我自由走动,已经逾越了规矩。可是掌厨大哥,小艾不得不踏出这个殿门,林笙是我颐陵殿之人,如果死后不安葬在家,就是对我的怀疑。所有责任我都可以背,什么惩罚都接受,唯独这份不信任,最令我恐惧。”

    “我必须要跟太子哥哥说点什么,我再坏,骗大家再多,也不会拿我颐陵殿的性命去胡闹。林笙姐姐死了,就好比颐陵殿失去了眼睛,谋划的再好,执行起来就变得极其艰难,这已经令我感到痛苦,毕竟家里人太少了。如果再失去这份信任,长此以往,颐陵殿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以后就会经常受人欺负。”

    “我算是看出来了,谁是最终受益者我们不知道,但最终受害者,只有我们颐陵殿。没有了林笙,宫里宫外,很长时间都会寸步难行,因为我们传递消息的速度太慢,重新梳理出新的传讯方式,就需要花上许多时间。甚至到目前为止,哑厨和浅浅就与我们失去了联系,他们应该正在赶回来的途中,询问我为什么不让林笙传讯给他们。”

    “这样的责问,估计每天都会有,因为宫外的家里人,都是单线联系,找不到林笙,只能入宫问我。他们肯定以为,林笙没有传音给他们,是我下令那么做的,毕竟以前我也那么玩过,来考验他们的忠诚。可这一次,我真的不是故意开玩笑,而是林笙姐姐真的死了。”

    “聪明的我,太子哥哥没想到的事,为什么我没有想到?林笙身边没有强者保护,我为什么不提前派你们去怡欢院保护她?让她落了单,被人害死,我又很大的责任。”

    “所以这一次,我必须踏出殿门,千万不能等到姐姐的尸体下葬,再问什么都迟了。不安葬在颐陵殿,太子哥哥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必须要知道,方能安心,也算是让家里人安心。否则躺在床上,根本没有心思恢复,更别提训练皇族功法。”

    嬴艾心意已决,无论谁拦她,都不能阻止她去问。

    掌厨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莫婆婆出现在门前,叹道:“准备担架,有老婆子亲自护送公主前去,不许准备车架,就用担架抬着去。以大王的心性,哪怕再有怨言,也不愿意看到公主受委屈。”

    嬴艾很聪明,急切道:“婆婆说的对,毕竟受罚期间,就算着点凉,也要有个受罚的样子。不然这么一去,其他宫里的人,又会在背后嚼舌头。”

    找来担架,有两位庭院宫女抬着嬴艾,在掌厨和莫婆婆的护送下,赶往华阳宫。

    眼看着嬴政往华阳宫的方向到来,华阳夫人和敏代也坐不住了,华阳夫人问道:“小敏,政儿这是何意?抱着林笙的尸体回宫,也就算了,但是安葬之地,不应该在华阳宫呀,这要为华阳宫招来多少是非。”

    敏代愁眉不展,摇头言道:“君王的心思,谁能猜的出?大王必定有他自己的想法。华阳奶奶啊,华阳宫虽是后宫之主,但绝不能做出阻拦大王之事。整个秦宫,还是大王说的算,或许会惹您生气,但为了芈氏一族,可不能当众做出违逆君王之事。”

    华阳夫人叹道:“我哪里会阻止,政儿现在很伤心,他想做什么我都不反对,只会全力支持。我只是想要问问,他做此事何意?这个问题,不但我想问,估计小艾也想问,钟离等人也想问吧。”

    敏代言道:“那就等大王挑好了地方,开始安葬的时候,我再扶着奶奶过去询问就是了。老香,多准备香炉为奶奶暖身,虽在家门口,但奶奶的身子受不了风寒,我会用内力扶送过去,应该无恙。”

    老香听命,急忙准备香炉,以备到时候更换。

    嬴政抱着林笙的尸体到来,整个华阳宫的人都动了起来,嬴政走向哪里,就有许多下人提前在路上清扫落雪的地面,务必不能让君王打滑摔倒,不然他们的小命就会不保。

    嬴政没有进入华阳宫,而是抱着林笙的尸体,一直走到华阳宫的后院。那里也有一片小坟,埋葬的都是有身份的宫廷之人,在嬴政的示意下,下人们在某个院子里,划出一块地方。

    这个位置,乃是供宫里人拜祭以后,临时逗留的地方。嬴政将这个醒目的位置占住,就是让所有前来拜祭的人,第一个拜祭的就是林笙,方显得对嬴政对林笙的重视。由此让人们看出,林笙在秦王的心目中,所占据的份量。

    挥退了下人,嬴政亲手扒土,没有使用任何工具,用手一一地挖坑,看的周围的人都胆颤心惊。

    林叶跪在嬴政的面前,痛哭道:“大哥,你是大秦的王,这样的事情,你不能亲手动啊,林笙姐姐受不起,她死后也不会心安。”

    嬴政沉声道:“都不许哭,谁哭谁就给我滚。”

    林叶吓得不敢再哭,被钟离拉起,退到一旁。

    只见嬴政边挖边言道:“我答应过林笙妹妹,等她回宫以后,就会赐封她为美人,给她找处合适的宫殿居住。可惜因为我的疏忽,令她命薄,死在了外面。如果再不亲自为她找到归宿之地,我心难安,根本没心思处理其他事。”

    “你们也别劝了,我意已决,谁敢来阻我,就等着受死。可惜啊,她死的太早了,连册封她的事情都来不及,只能加以追封。”

    身后传来华阳夫人的声音,道:“现在就可以追封林笙为夫人,我和小敏没意见。”

    嬴政抬头望了望到来的华阳夫人和敏代,摇头苦闷道:“暂时不行,还不到时候。”

第九卷 第三十二章 无字碑(下)() 
    

    “为什么?”华阳夫人问道。

    事死如事生,死后之人,当享受生前的待遇。

    以嬴政对林笙的感情,追加已死之人,其他人都不会有任何怨言。可嬴政却不同意,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嬴政一边挖着土,一边言道:“只是加封夫人吗?奶奶啊,你想错了。我去过怡欢院那么多次,林笙为我做了多少那么多事,这份功绩您却忘记了。”

    “我不在咸阳的时候,秦国与三晋之战,没有她向军方传讯,很可能被李牧打的溃不成军,连相持的战力都没有。邯郸之战,没有她居中策应,杨端和的大军,那么多人,岂能偷偷调运到长平前线?”

    “没有林笙的联络,牧场之乱处理起来也将变得困难;特别是与雍城的联系,为了探听了太多匈奴人的动向。这些功绩,许多人可能都忘记了。”

    “她本是个善良平和之人,与世无争的她,为了我的霸业,心甘情愿地做我的眼睛,却得不到一点封赏,连一个名分都没有。区区一个夫人,岂能代表她在我心目的地位?我们甚至还要在其他人面前,假装什么都没有,只是上下级关系。”

    “我的所有妃子中,没有一位的功劳比她大,君王家事、也是国事。当年华阳奶奶为了先王,甘愿奉上楚国地图,才能保持华阳宫屹立不倒,享受几十年的声威。而我的林笙,只有付出,从来没有人想过为她封赏些什么,这公平吗?谁能帮我更大,帮大秦更大,我当然要给她最大的地位。”

    “此事我意已决,任何人阻止都不行,我会追封林笙为大秦皇后。我不但是她的丈夫、还是大秦君王、更是冷月公子。她的死,完全是我的疏忽造成的,刺客的目标针对的是我,她是为我而死,不追封为皇后,岂能服众?”

    所有人都沉默了,在这一刻,所有人回忆起嬴政的种种举措。所有人都认为不行之事,特别是秘密调派几十万杨端和大军,居然没有一人提前探知。这其中,林笙占据了很大的功绩,唯有林笙,才能第一时间将各地的情报,传递给杨端和,让杨端和的部队,从什么地方走而不被人探查到。

    这样的功劳,居然没有一人联想到林笙身上,人们只会赞叹嬴政的谋划实在高明。可嬴政也是人,他哪有那种洞察万千的能力,就算知道哪里会出现敌国探子,也不可能第一时间与杨端和联系上。2yt

    特别是杨端和还在玩着剿灭山贼的游戏,深入丛林的杨端和,想接到嬴政的命令都很难,他又怎么能与嬴政配合的那么默契呢?这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人们谈论的一个谜。原来这一切,都是林笙的功劳。

    就因为有林笙,嬴政才能御驾亲征,轻松地面对邯郸之战,并且能一击制胜。这样的功绩,无论敏代、林叶、还是嬴艾,都不能办到。林笙的价值,无人可以替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