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刺客列传 >

第432部分

新刺客列传-第432部分

小说: 新刺客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葱本来也是这个意思,他与秦军交战也不是几次,对于这样的君令自然很满意,趁这个时间,将军权抓住手里,防御工事可以构筑的更为坚固。他可不会犯当年赵括的冲动,一头钻进白起准备好的陷阱,对方是王翦,也是当世名将,能与李牧相持几个月不分伯仲,那肯定是比自己强了。

    想的很好,再看赵迁的下一步动作,赵葱差点没气出病来。什么援军,原来是将亲卫兵派出去追杀那个魔头,并且让附近城池的驻守部队协同搜人,前线根本无兵可派。

    这可急坏了赵葱,手上的这些兵,都是李牧带出来的,如果没有援兵到来的话,哪里是对面的对手?秦国的名将,都集中在对面,别说王翦,就是蒙武、李信等人,就够他赵葱吃一壶了,大家双方这么多将领集中在这里,难道都是看戏的吗?

    军国无小事,就是每日的粮草,所需就很大,一方攻,一方守,都做着相同的准备。可两位君王都说边关停止兵戈的话,玩笑不是这么开的。

    君王心思很难猜。

    不但是秦赵双方,就连列国都看不清楚这玩的哪一出?

    魏王还真希望两边不打仗,不管哪边打胜了,下一个就会拿魏国开刀。秦赵开战,三晋同气连枝,本应协同赵国作战,可现在根本不敢派兵。魏无忌死了以后,本国众多的权贵开始闹事,不解决了那些人,就不能对外作战,否则自己的宝座就坐不稳。

    齐王、燕王、楚王都有自己的心思,这场战役,他们因为各种事情缠绕,只能做个看客。

    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秦王和赵王都怎么了?仗都打到那个份上,难道都不再进行下去了吗?早知道这样,又何必开战呢?

    在平阳的韩王,甚至给了嬴政一封书信,上面言道:“本侯在平阳过得很好,无事一身轻,多谢大王的承诺,家族成员的日子都过得很舒心。可我还是要说,大秦必须攻下赵国,不然时间久了,必会联合魏国攻击郑郡。还请大王三思,此战必须要打,而且要大胜,要让他们畏惧,那两国才不敢再次开启战端。”

    韩王有自己的考虑,韩国已经归降了秦国,他也被嬴政封为一个逍遥侯爷,家族依然富贵。可韩国本是三晋之一,如果秦赵不打仗了,时间久了,那么赵王和魏王肯定是攻打韩国的土地。

    韩国的国都郑,现在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城,赵魏对那里的环境非常熟悉。只要随便一个借口,说取回本属三晋的土地,就会主动攻打郑郡。韩王虽不在郡城,可韩王室的祖庙、以及众多权贵的家产,依然在郡城。

    万一那里燃起战火,这个富家翁也做不下去了。人可以迁移到平阳城,可那些固定家产,以及宗庙,没有几年也搬不完。韩王更是在书信里严明,郑郡还遗留有许多祖宗坟地,以赵迁小子的性格,绝对能干出刨祖坟的事情出来。

    收到韩王的这封亲笔书信,嬴政也愣了下,刨人祖坟的事情,赵迁还真干的出来。别说不信,大权在握的他,连李牧都敢杀,赵国已经没有反对他的声音,何况背叛的韩国。

    这可不行,嬴政身为秦王,曾经承诺过韩王诸多好处。总不能人家刚刚归降,就被人刨了祖坟吧。想起吴楚争霸时期,伍子胥因一己私怨,将死去的楚王尸体从坟墓中挖出,鞭尸三百下,惹得吴王阖闾背负一世骂名。

    刨人祖坟的事情,历代仇怨大的,还真没少干。为了安抚韩王,以及众多韩国人之心,嬴政当即修书一封,其上言道:“秦赵之战避无可避,后退只是为了更好的进攻,都是权谋之道,本王绝不会让列国打进郑郡。本王向你保证,从此刻起,秦国知会全力进攻,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这样的回答,令韩王非常开心,韩国既然已经归降,就成为秦国的一份子。列国之争,说到底还是皇族之间的纷争,争的是权力,争的是所控制的领土。除去这些,皇族本身并没有失去多少。

    现今韩国有才之人,像韩非等人都进入了咸阳学宫,李斯、尉缭等人也是从韩国走出去的。这些人都会在秦国受到重要,里面有大量的韩王室之人,特别是韩非,与嬴政走的很近。这一点让归降的韩国人,很是受用,因为韩非就是韩王室的一位公子,皇族嫡系,如果嬴政真的能统一天下,那些领土总要派人去管理,说不定比韩国那一块地盘要大的多。

    嬴政清楚地感觉到,连韩王都开始担心,更别说前方领军将领。可有些话他不能说,之所以等待,完全是嬴艾的主意。嬴艾说再等上二十来天,时机就会成熟,并且秘密地叙说了诸多好处,嬴政听的一个劲地点头。

    至于赵迁是怎么想,嬴艾短时间内还真没猜出来,难道也使用奇兵之计吗?这也不对,那些调动的兵马,根本不是向前线推进的,而是一缩再缩,好像要与燕国再次交战。

    最终,嬴艾从许多情报上总结出来一点,赵迁不是支援前线,也不是追杀墨舞安,这些都是假象。赵迁真正想杀的人,分明就是赵嘉。这一对兄弟,难道有非常深的仇怨吗?可有什么样的仇恨,逼得赵迁非要杀他呢?

    君王心思很难猜,嬴艾心里也只能这么想。能够成为君王者,哪怕是一个昏君,想法都与别人不同。比如嬴政私底下在调兵,具体是哪里的兵,嬴艾却没有猜出来。

    嬴政确实在调兵,秦赵之战,他已经准备了许多年。这一战,他必须一战定乾坤,绝对不能犯历代先王的错误,总是让赵国有喘息的时间。他的目光,锁定住了邯郸,那里才是主战场。

    与此同时,雍城传来消息,赵姬已经从甘泉宫出发,正在来咸阳的路上。大家都很急,猜不透秦王的心思,而赵姬更急。秦赵之战,正是她期盼已久的战争,自己的儿子突然命令退守不战,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必须要问清楚,否则根本睡不着。

    午后,赵姬的鸾驾驶进咸阳城,没有做任何停留,直接进了宫。

    嬴政携敏代、林叶、胡姬等人恭候在宫门口,将赵姬迎回了以前住的宫殿。并且挥退了众人,母子二人坦诚地开始进行密谈。

    赵姬问道:“政儿,我大秦不能退,赵迁那小子,根本不是你的对手,有李牧不懂得用,派出赵葱来做全军统帅。赵葱除了会守城,其他的根本不会,大秦许多将领都能打赢他。”

    “母亲不明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什么你会选择退兵不战?你必须告诉我原因,不然我在雍城根本待不住。”

    嬴政却问道:“雍城现在有谁坐镇?”

    赵姬言道:“为了找你问原因,雍城重新布防的很匆忙,现在那里有嬴皓主内,蒙恬主外。本来应该让蒙毅来的,可蒙毅也去了秦赵主战场,我只能启用年轻的蒙恬。”

    嬴政点了点头,言道:“蒙家还是可信的,蒙恬常年居住在义渠,有他主外我放心。母亲别急,容我慢慢向您解释。”

    赵姬急道:“我哪里能不急?我等这一天等了几十年,当年逼的我们母子分离的那些人,大部分都已死去。但是其中有些人,都还活着,政儿还请放心,那些人都没有什么大的官职,我要看着他们一一被我儿处死,放能快意。”

    “除了杀那些人,还要去解救一人,那就是赵迁的母亲,赵悼倡后,赵倡。”

    嬴政瞬间就愣住了,从赵姬的口中,听到另一个版本的赵倡。

    1

第八卷 第五十四章 新版赵悼倡后() 
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女性代表,共有三位,分别是郑袖、赵姬、赵倡。

    郑袖,楚怀王宠妃,美貌而善妒,楚王宠爱魏美人,设计令楚王割其鼻。迷恋屈原不遂,诬告屈原,令楚王将屈原发配汉北。郑袖还干预朝政,收受贿赂,放走张仪,令楚国连失六郡,楚王客死于秦,成为天下笑谈。

    郑袖死了,但后面的这两位,比她影响更大。

    赵姬,本是一名歌姬,能歌善舞。与吕不韦有说不清的暧昧关系,情投嬴子楚,生下嬴政。成为秦后,又养嫪毐为面首,诞下两子,权势滔天。嬴政能有今天,很大一部分都是赵姬在背后支持,政治权谋之术,相当厉害。

    最后一位赵倡,地位比赵姬更低,乃是一名妓女。歌姬与妓女不同,赵姬也算是富贵人家的闺女,进入吕府学习歌舞表演,很容易与上层人物打交道。而妓女则不同,那是可以随意买卖的贱奴,名字后面无法用一个‘姬’字,只能用‘倡’,又称为倡女,形容出生非常的差,跟奴隶一个性质。

    如果你不知道这位,那么请温故一下《烈女传》,其中就说赵倡先嫁给赵王宗族,其夫死后寡居。赵王爱其美貌,就娶了她,却遭到了李牧等人的反对。赵倡怀恨在心,先是用计逼的王后下台,废黜赵嘉的太子之位,再是用计逼死李牧。等赵王死了以后,扶植自己的儿子赵迁成为赵王,收受贿赂,还与春平君偷情,最后落得个被赵国大夫杀死,灭其全族的下场。

    嬴政虽没见过赵倡,但是那位与自己母亲同时代的人,前世的记忆恍惚还能记得。何况赵姬以前提过那个人,自然知道一些。但是现在赵姬却说要救她,这就颠覆了嬴政一直以来的世界观,居然还有这个版本的赵倡。

    但听赵姬言道:“外界都传小倡谄媚,先是害死了先夫,后是克死了赵王,再是逼死李牧,其实这些都是表象。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她与我,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

    听到这句话,嬴政差点没跳起来,赵倡居然是母亲的亲妹妹。母亲这些年来的经营,受到了雍城子民的爱戴,过去的歌姬身份,影响力已经很小了。可那位赵国太后,明着与春平君偷情,甚至在邯郸城公开地出双入对,真不知道赵迁是怎么忍下来的。

    起码自己的母亲,为了怕影响到自己,直接躲去甘泉宫,连秦宫都不回,做的还算隐秘。倘若赵姬还要与赵倡联系上,嬴政还真不知道如何事处。

    赵姬也明白嬴政的感受,缓缓地言道:“政儿,不要忧心,且听我慢慢将此事说来,你就明白我是怎么想的了。这要从三十多年前的一个风雪夜说起……”

    三十多年前,漫天的大雪,笼罩在一户农家。这家算是个富户,良田百亩,锦衣织服都不缺,并且还有国之‘赵’姓,本应幸福地日子。可惜长平之战的爆发,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家。

    生在乱世,注定这个家要乱,秦赵两国都下了血本投入到这场旷世持久的对战当中。秦国粮草变得很紧张,到处抓壮丁派上前线,赵国的国力比秦国差,甚至连十岁的男童都送去了前线。

    这个家唯一的男丁,送到战场上没几天就死,几番抽税压迫下,再也听不下去了。而赵姬,就生在这样的家庭,那年她才十三岁。父亲临终前问她,你可愿意嫁到赵王室?赵姬当即摇头说不愿,她恨透了这个国家,自己唯一的弟弟被送上了战场,死了连个尸骨都没法找,她的家已经断了香火。

    赵姬很聪明,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卑贱,家里是经商的,注定要被权贵们剥削。所以她宁愿去当一名歌姬,只想早日远离这个国家。父亲告诉她一件事,她还有个妹妹,只是庶出,被放在邻村的一户农家抚养。

    父亲死后,赵姬变卖了家产,主动去了吕府。秦赵在打仗,但也没禁止商家来往,而吕不韦这个人很有能力,如果赵姬想要离开赵国,只能走吕府这条门路。

    说来也凑巧,吕不韦看赵姬带着家产来投奔,自然不能把她当成真的歌姬。就算权贵来了,也只是卖艺不卖身,并且两人相交投契,相谈甚欢,某一次饮酒过度,发生了关系。第二天醒来,都当着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他们两个都是聪明人,也是一心想要离开赵国。

    也就在此时,嬴子楚来了,吕不韦的目标出现了,力劝赵姬,他们不能这么离开赵国,必须想方设法的将嬴子楚一起带回秦国。都是商家出生,赵姬也明白吕不韦的心思,没有高大的权势做依靠,商家始终逃不了被剥削的命运。

    一个计策形成,就是让赵姬成为嬴子楚的女人。女人总是要嫁人的,开始赵姬并不同意,但是与嬴子楚交往了几日,发现这个男人对自己是真的好。

    也就在某一日,嬴子楚想要出游,赵姬想到了自己还有个妹妹,就带着嬴子楚去了那个村落。去过以后,姐妹相认,让赵姬很高兴。那一夜,两人说笑了大半夜,临走之际,赵姬还送了许多财物给赵倡。

    回到吕府,赵姬觉得嬴子楚这个男人不错,懂得嘘寒问暖,是个托付终生的理想之人。本想在今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