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89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89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看鳌拜的刀又来了,林毅抡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跟他杀在一处,这两个人交手,真的好比两头猛虎搏杀一般,其他的兵将根本插不上手。

    这时豪格喘过气来了,他正在生气,当然生自己的气,觉得自己竟然打不过这员汉将,尤其是他的父皇皇太极和叔叔多尔等都看着呢,这也太丢人了吧。

    不过通过二人的对话,他也知道这名厉害的汉将就是在他父皇那已经挂上号的林毅,难怪自己拿不下他,真是厉害,就连勇武过人的鳌拜好像也占不了上风。

    豪格当然不能闲着看热闹,抖擞精神,大喝一声抡起斩马刀,又向林毅杀了过来……

第118章 多尔衮不淡定了() 
“这是哪里来的勤王之师?”

    崇祯皇上在城头上看到一支骑兵将皇太极的队伍冲得大乱,远远看去军中有祖字大旗,还有林字大旗,特别是林字大旗旗下一员年轻的小将,刀马纯熟,杀法骁勇,无人能挡,崇祯皇帝眼睛一亮道。

    文武百官之中有人说是关宁军,还有人说是卢象升的人马。

    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杨嗣昌,早就认出来了,他跟高起潜在遵化和林毅在一起相处了那么长时间,林字大旗一出现,他就想到了,现在更加确认了,见皇上问话,他不敢隐瞒。

    “回陛下,这的确是卢象升的人马,但却不见卢象升,林字大旗下面那员无人能挡的年轻军将就是林毅。”

    崇祯皇帝早就注意到林毅了,对林毅这个名字,他印象也比较深。永平知府推荐过他的官职,总督卢象升也保举过他的官职,那两封奏折他印象较深,特别是卢象升的奏折里面说,林毅在渔阳城外的那场战斗中立下了大功,袭击了敌人的炮台,全歼了敌人的炮营,缴获一批了敌人的大炮,并用鞑子的大炮向鞑子轰击,才使他们被鞑子伏击后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崇祯皇帝加封林毅官职的批复还没下来,卢象升和林毅就犯事儿了,由朝廷的大功臣,成了朝廷的钦犯。后来高起潜和杨嗣昌奏报,在押往京城的路上,他们遭到流贼的伏击。卢象升和流贼被劫走,生死不明,那一战还死了一名总兵,就是密云总兵唐通。从此以后就没有了这两个人的消息,现在林毅突然出现,崇祯皇帝感到意外。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高兴的,鞑子重兵围困京师,大明朝军队何止百万,可是只有林毅率兵来勤王了,此时,崇祯皇帝对卢象升和林毅的怒怨已经消了大半。

    新任的总督杨廷麟赶紧过来施礼道:“陛下,微臣早就说过,卢总督他们是遭人陷害的,建斗一直是忠心耿耿,他们怎么可能有叛逆之心?现在卢总督的人马来勤王了,请陛下赶紧开城,派人马杀出去,里应外合,鞑子必败无疑。”

    崇祯皇帝听着杨廷麟的话,很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也觉得错怪了卢象升和林毅,这里面肯定有隐情,只要卢象升和林毅来了,事情就会水落石出的。

    他刚要传旨,杨嗣昌道:“陛下不可。”

    “文弱,你这是何意?”

    杨嗣昌,字文弱。崇祯皇帝道。

    “陛下圣明,眼前这人马人数并不多,而且没有卢象升,只有林毅,暂且不说卢象升和林毅是否真的冤枉,但是他们被流贼掠走是千真万确的,失踪这么多天,现在突然来勤王,这里面一定有蹊跷。皇太极诡计多端,微臣怀疑这里面有阴谋,万一卢象升和林毅投降了鞑子,这是在使苦肉计,我们开城杀出去,正好上当,后果不堪设想,请陛下三思。”

    “这……能吗?”崇祯皇帝开始忧郁。

    这时太仆寺卿李沾说话了:“陛下鞑子不只是凶残,还有很奸猾,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可不防啊。”

    李沾是典型的东林党,此时他不管什么党不党,关键是他怕死,他觉得杨嗣昌说的太对了,万一这是皇太极使的苦肉计,林毅他们早就串通好了皇太极当了汉奸,这些鞑子冲进城中必然是屠城,到时候恐怕他们这些人,投降都来不及。

    “嗯,两位爱卿言之有理,那么以卿之见呢?”崇祯皇帝又开始动摇了。

    “微臣以为,应当静观其变,相机而行。”

    “就以爱卿。”

    杨廷麟的鼻子差点被气歪,心中骂杨嗣昌和李沾,弄权祸国,大明朝非得败在你们这手不可,但皇上决定的事,他也没办法,终究不敢多言,只有在城头上看着……

    城外打得异常激烈,林毅带着一千多名关宁铁骑,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势头不减,皇太极的中军队伍被杀得遍地死伤。

    但林毅暂时被鳌拜和豪格缠住,俩打一个。鳌拜身为满洲第一勇士,豪格能够亲手杀死张献忠,二人之勇武在八旗子弟中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尽管现在他们俩打一个,数合之后仍然战不下林毅,二人的金背砍山刀和斩马刀,反而被林毅的青龙偃月刀给压制住了,丝毫战不了上风。

    而且他们三个人的战场,离皇太极越来越近。林毅他们这支人马并不多,但是却无人能挡。皇太极愕然。

    一直在皇太极身旁的睿亲王多尔衮此时也不淡定了。

    这些年,他们不是征蒙古,就是伐大明,要么就是出征朝鲜,大战恶战他们打的多了,能征惯战的大将他们见多了,就是没有见过像林毅这样悍猛的,一口刀能够压制住鳌拜和豪格?

    鳌拜和豪格是什么样的人?多尔衮心里当然有一本账。

    多尔衮本来对这个林毅是不屑一顾的,现在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睿亲王?”

    “臣在。”听到皇太极召唤,多尔衮赶紧躬身施礼。

    尽管他们俩是兄弟,都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一个排名第八,一个排名第十四,所以他们俩是亲兄弟,只不过是同父异母而已。

    也可以说他们俩是仇人,努尔哈赤死了,亲兄弟为了争夺皇位,也得反目成仇,这样的事历史上多了,只不过在他们兄弟之间更为惨烈。

    面对汗王帝位的诱惑,处心积虑的皇太极,恐怕日后多尔衮三兄弟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因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是从一个娘肚里爬出来的亲兄弟,他们三个掌握这两旗人马,总共八个旗,因此他们兄弟三人的实力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他的生母阿巴亥,汗王地位不保是迟早的。

    因此皇太极思前想后为了削弱他们,就假传诏旨,让多尔衮的亲生母亲阿巴亥为先皇努尔哈赤陪葬,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死人礼,更何况不管怎样,阿巴亥也算是皇太极的母亲辈,就这样皇太极活活逼死了多尔衮的生母。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那一年,多尔衮才15岁,眼睁睁的看着他的生身母亲被仇人活活逼死,他在心里深深的记下了,这一刻骨铭心的仇恨。

    但是族内权势的争斗,与对外的开疆破土是两码事。

    此时的君臣之礼不可偏废,多尔衮听到皇太极的召唤,赶紧施礼,而且恭恭敬敬。

    “林毅彪悍,朕看肃亲王和鳌拜难以取胜,你亲自出马,务必把林毅斩于马下。”

    “臣遵旨。”多尔衮答应一声,带着几千正白旗的骑兵,飞马而出,兵对兵将对将杀在一处。

    正在鳌拜和豪格招架不住的时候,多尔衮催马轮刀冲了过来,三战林毅。就像三国时期,虎牢关外三英战吕布一样,仨打一个,四匹马盘旋起来。

    四个人都使大刀,而且这四个人一个比一个年轻,除了鳌拜30来岁外,剩下的三个都是20多岁,可谓是血气方刚。

    几合之后,林毅觉得这样打下去不行,看来这几个家伙一个比一个难对付,好汉难敌第四手,何况他们是六只手?

    而且自己现在不是来跟他们逞英雄分高低来了,现在是长途奔袭,出奇制胜。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拖泥带水,只有出其不意,速战速决,让他们来不及反应,奇袭才能够成功,否则让他们缓过手来,别说自己只带了一千多人马,就是1万多人马也不成。

    必须得尽快摆脱这三个家伙,自己既然选择了袭击皇太极的中军,最终目标当然就是皇太极,事不宜迟!

    想到这里,林毅把目标锁定了豪格,因为这三个家伙当中,他觉得豪格实力稍微弱一些,鳌拜实力最强,多尔衮在他们两个的中间。

    因此林毅来了个声东击西,先丢下豪格和多尔衮不管,唰唰唰几刀主攻鳌拜,鳌拜被林毅逼的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连连倒退。

    豪格和多尔衮从另两个方向冲上来,打算攻击林毅的后方,不料林毅突然拨转马头,丢下鳌拜和多尔衮不管,催马抡刀直取豪格。

    枣红马像一道红色的闪电,林毅上前就使出了绝招一马三刀,这一招曾经把祖二疯子给斩掉一只臂膀,林毅对自己这一招更加有信心。

    林毅这一招,现在使得非常娴熟,如行云流水,如疾风闪电。

    豪格的武艺真不简单,林毅的第一刀被他躲过了,第二刀也被他躲过了,但是第三刀无论如何都躲不开了,拼命的往下一低头。

    最后一刀是脑后摘瓜,咔嚓一声,这一刀正砍到他的头盔上,豪格头上面的盔缨被砍落,还把头盔给带下去了,露出豪格那丑陋的金钱鼠尾辫。

    豪格认为自己脑袋被剁下来了,真魂出窍,完全傻在那里,竟然忘记了逃命。

    林毅看机会来了,干脆再补一刀结果了他算了,青龙偃月刀,一道弧形刀光斩向豪格。

    此时的多尔衮和鳌拜被林毅的假象所迷惑,刚刚回过神来,知道上当了以后,再想纵马来救豪格根本来不及。

    “林毅,休伤我的皇儿,看箭!”随着这一声喝喊,弓弦响动,一支利箭破空而出,向林毅飞来。

第119章 箭射皇太极() 
林毅这支队伍刚出现的时候,皇太极跟鳌拜豪格多尔衮等人一样,也都不以为然。

    明军将士的战力,他们早就心中有数了,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尤其是野战,明军跟他的八旗军PK,绝对讨不到便宜,就算是明军最厉害的关宁军,最多也只能凭借大炮和险城支撑。

    但是今天出乎意料,林毅的支队伍无人能挡,他们现在已经看到了,林毅带的人马不多,但是豪格带人上去了没有奏效,鳌拜带人冲上去了,也没有能阻挡住林毅他们冲锋的势头。

    没有办法,皇太极不要脸了,只好让多尔衮带着人也冲上去,最勇猛的战将,最精锐的部队,全都派出去了,这一次皇太极认为万无一失啦,可是事实再一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多尔衮这几千正白旗的精锐,冲上去仍然难以抵挡林毅这支军队的冲锋,特别是鳌拜豪格和多尔衮,三个人竟然战不下一个林毅,四个人四匹马,像走马灯一样,表面上杀得难解难分,但实际上,皇太极明察秋毫,他看得很清楚,林毅带着人马一边打,正在一步一步向他的黄罗伞逼近。

    “姓林的竟然如此凶悍?”

    皇太极正然不可思议的时候,那边胜负已经分出来了,林毅一个声东击西的战略,就打破了豪格,多尔衮和鳌拜三人的铁三角封锁链,林毅要刀劈豪格,豪格命在旦夕,那二人想来救已经不可能了。

    皇太极毕竟是皇太极,不能眼睁睁看着亲生儿子被斩于马下。此时的他尽量保持着镇定,首先大喝了一声,然后抽弓搭箭,一箭射出。

    皇太极当然也讲究个策略,否则他直接上弓箭肯定也来不及,这么远的距离,他的手和弓箭在一块,没有林毅的刀快,他先喊这一生就是为了扰乱林毅,同时仗凭他精湛的骑射技术,把这一箭就射出去了。

    皇太极是标准的马上皇帝,能文内武,讲文,他是众兄弟中识字最多的一个,能过目不忘,耳聪目明,七岁就开始持家,努尔哈赤教做任何事情他都能办得井井有条。女真人尚武,皇太极少有勇力,从小就参加狩猎,练的勇力过人,步射骑射,矢无虚发。12岁的时候就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少年,此后,跟随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东征西讨,威名赫赫。

    因此皇太极,无论是弯弓射箭,还是谋略天下,他都称得上是人尖子。

    就拿眼前这一箭来说,就带着他独一无二的韬略。

    这一箭格外势利,不愧是帝王之箭,射出了150步开外。

    林毅真的就被迫放弃了豪格,来对付这一箭,否则他一刀把豪格斩于马下,随后也会被身后飞来的这支冷箭射中。再随后也会被鳌拜和多尔衮冲上来给乱刀剁了。

    那就前功尽弃了,解不了京师之危,以后再也不能杀鞑子了,也救不了这些被掳掠的老百姓,这一趟长途奔袭,出奇制胜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