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76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76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有300斤,这一麻袋就得16两银子,一车总共是八麻袋,总共16车,就是128麻袋,这样算下来至少得给2000两银子,再加上车马和这么弟兄们长途跋涉上千里,算下来至少得给3000两银子。”

    小颖,张华,贺涛,二虎,王琪等人也不敢乐,暗道我们大人可真会忽悠人,就这些垃圾,他竟敢向别人要3000两银子?比杀人抢劫还狠,能成交吗?遂都看向了这两位大晋商。

    范永忠和范继谟两人,在一旁商量商量,然后道:“这样吧,在下出3500两纹银,这批货在下全要了,咱们也算交个朋友,这500两银子算是请公子和弟兄们喝杯酒,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林毅一听,就这些垃圾废物般的盐碱砾石沙土面,能卖出3500两纹银,简直是天价了,心中无比高兴,但是脸上还不能带出来,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做出下定了决心的样子。

    “二位既然这么说,这个朋友,柳某算是交定了。不过呢……”林毅故意停顿了一下,是想调他们俩的胃口。

    范永忠和范继谟一看林毅总算的答应了,心中非常高兴,他知道林毅说的这个价钱是在内地的大盐价钱,卖给鞑子当然要贵上一成,那就是说一斗至少得三两银子,而不是二两,在算上车马人工路费,这些大盐卖给鞑子,至少得5000两,马上要跟鞑子接头了,1500两银子,就这样赚到手了,而且这一趟没林毅什么事了,由他们跟鞑子交易,不用担心林毅会抢他们的生意,真是一举两得,上哪找这美差去?

    但是他一听林毅说这话,心又悬起来了,生怕林毅反悔,赶紧道:“柳兄有话不妨请讲当面。”

    林毅淡然一笑,“不怕二位笑话,按说柳某应该返程了,但是柳某这是第一次到关外做生意,柳某有个不情之情,都已经到这儿了,想跟二位同行,无他,就是想跟管事的鞑子见上一面,接个头,回去也好跟家父有个交代,也不枉韩老爷子亲自过问此事。”

    “哈哈哈,”叔侄二人相视大笑,不就是一块跟我们去见鞑子吗,只要不抢我们的生意,一切都好商量,因此两个人慨然应允:“还当是什么事呢,小事一桩,公子这样的爽快人,我们还没处够呢,正好我们的车马也不够,还得烦劳柳兄的车马将这批货运到关外,也就是两天的路程了,我们正好结伴同行,柳兄这次也算是趟趟路,鞑子们可热情了,像柳兄这样的英雄,我们得向鞑子们好好介绍介绍。”

    “那就有劳二位啦。”林毅大喜。

    双方就这么说定之后,范永忠立马从身上掏出3500两银子的银票,递给了林毅。

    林毅假装推辞,这叔侄二人非要让林毅拿着,林毅知道他们是怕自己中途再变卦,只好勉为其难的接了过来。

    打量一下这张银票,上面有崇祯皇帝的印戳,流通全国,只要在大明的治下,各地的银号都可以兑换银子。

    林毅把银票揣了起来,不禁心花怒放了,3500两纹银就这样到手了,这比抢劫来得安全,快到,不过目的只是达到了一半儿。

    林毅他们这一趟来的目的是抢劫晋商,3500两纹银是不少,但是眼下不能立马换成粮草,还是解决不了一千多人的吃饭问题,这笔钱可以暂时存起来,作为粮饷和军费开支,也就是说还得劫他们!

    但是接下来必须摸清楚,他们这几十大车拉的是什么东西。

    就在这时候,就听外面人喊马嘶的,好像来了不少人马。

    林毅等人赶紧警觉起来,因为他们现在暂时不再是大明的官兵了,而是“做贼”来了。

    接着外面传来了店小二极度谄媚的声音:“哎哟各位官爷,什么风把你们给吹来啦,是吃饭,还是住店,请各位爷尽管吩咐。”

    一个军将粗声粗气的声音斥道:“瞎了你的狗眼,这是新上任的山海关右营前锋副将吴三桂吴大人,这一带有流贼出没,他们自称是老回回过天星灯不亮的人马,两个月前,他们胆大包天,把御马监的高公公和内阁辅臣杨大人都给劫了,朝廷钦犯卢象升林毅因此也下落不明,朝廷已经下了严令,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领尚方剑,总督五省兵马,全力剿贼,永平,遵化,迁西,山海关,这一带是重点,军民人等都要配合剿贼,有知情不报者,与贼人同罪。吴大人驻守营州,今天上任的第三天,要全城巡查。可曾见过这两个人……”

第102章 吴三桂来了() 
林毅通过外面这些简单对话,立马心就悬到了嗓子眼儿,吴三桂来了?

    林毅对吴三桂太不陌生了,在明清时期,吴三桂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林毅作为一个穿越的过来人,对这一段的历史太了解了,就相当于有了几百年的先知先觉一样。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主人公,曾经一度执了中国命运的牛耳,山海关一战成名,这一年李自成逼得崇祯皇帝媒山上吊,吴三桂又逼得李自成一败涂地,一蹶不振,最后湖北九宫山殒命,鞑子入关,顺治迁都,从此中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清时代。

    但是吴三桂由此也走上了政治舞台,因为平灭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有功,在云南还亲手勒死了大明的最后一位帝王永历皇帝,被大清的爱新觉罗集团封为平西王,若干年以后,吴三桂又来一个华丽的转身,竟然奇葩地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这个双手沾满了汉人的鲜血,竟然要跟汉人在一起,要跟康熙对着干,可惜他不是康熙的对手,最后只当了几十天的皇帝,也算圆了皇帝梦,最后落了个身败名裂,汉奸二臣的骂名,被鞑子骂,被汉人恨,总之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因此林毅对这个吴三桂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且不说他杀了多少人,生逢乱世,能成为一个枭雄也是了不起的,就像是东北王张作霖,也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说他是个英雄不为过,因为他跟日本侵略者对抗到底,没有出卖民族的利益。但是他毕竟杀了很多人,包括革命先烈***在内,因此也有人说他是个反动军阀损他骂他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不管怎样,千万不能贴上汉奸的标签,如果背叛祖宗,出卖同胞,换取自己一时的苟且偷安和官场上的平步青云,那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就像是吴三桂。

    林毅对这个吴三桂最深的印象就是他驻守山海关期间,因为一个妓女小妾陈圆圆,跟李自成闹翻,跟多尔衮合作。不过那应该是1644年的事,也就是崇祯皇帝上吊的那一年,也就是七年之后。

    听外面几个人这么说,现在这个吴三桂是山海关的右营前锋副将,那也算得上个副总兵了,竟然驻扎在营州,这是要合力剿贼来了。杨嗣昌成了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兵马,高起潜成了御马监总监,看来这两个人回去以后,把崇祯皇帝忽悠的不轻,接下来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要倒霉了,但是眼前这事明显对自己不利。

    尤其是今天,吴三桂他们要闯进来,自己如何应对呢?一看身边的小颖等人,早已经脱下了军装,改变了原来的真面目,自己现在已经乔装改变成了河南行商柳家的公子,想到这里,林毅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这时,无数的军将果然闯进来了,他们手中拿着两张图纸,那张图只画了两个不同的人,林毅一眼就扫到了这画的这两个人,一个就是恩师卢相生,第二个就是他自己。他们如果要挨个排查,还真有些麻烦。

    这就暂时打断了林毅和晋商范家的事。

    小颖,张华,二虎和王琦等人,暗中不约而同就握紧了手中的刀剑,林毅向他们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们要镇定,不可轻举妄动。

    林毅灵机一动,看到了范家叔侄,还得让这两个冤大头挡一档。

    林毅想到这里对范家叔侄道:“二位,他们这是何意,难道怀疑我们是流贼不成?这里可是赫赫有名的龙门客栈呢……”

    “柳兄稍安勿躁。”范家叔侄看到这些军将蛮横霸道,就是一皱眉,然后转身就过来了。

    范家叔侄对进来的官兵一点儿也不在乎,作为八大晋商之首的范家,对于沿途的官府他们早就喂饱了,别看这些官兵张牙舞爪的,在他们这些大商人面前,只需上峰一个招呼,他们就得点头哈腰,甚至为他们鸣锣开道,保驾护航,冲锋陷阵,舍生忘死。

    “将军新官到任,实在是可喜可贺呀,范某来得正巧,今晚不妨为大人接风洗臣如何?”范永忠转身过来对英武不凡的吴三桂施礼道。

    吴三桂今年才25岁,此前他在宁远任过团练头目,十七岁就中了武举人,集他们吴家和他舅舅辽东祖家武学精华于一身,崇祯皇帝亲口加封他为游击将军,那一年他才刚刚20岁。

    文武全才的吴三桂是恃才傲物的典范,他目空一切,又是新官到任,因此对这个大晋商礼节根本就是不屑一顾,视若无物。

    吴三桂用鼻子冷哼了一声,“阁下何人?”

    “哦,在下忘了自我介绍了,实在是失礼。在下祖籍是晋地,世代从商,大哥范永斗,在下是他的二弟范永忠也是,范某再次见过大人。”

    晋地的商人,名气最大的当然就是他们范家,范永忠先把他大哥的名号抬出来了。

    吴三桂别看年轻,但是跟随他爹吴襄和他舅舅祖大寿步入军旅生涯,已经将近十年了。见多识广,阅历颇丰,对八大晋商也早有耳闻,知道这些商人,黑白两道都有人,手眼通天。但是吴三桂仍然对他们不屑,范永忠介绍完了以后,他仍然板着个脸。

    “本官有公务在身,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吧,来人,客栈的人一个一个给我相面,对照两个画影图形,有可疑的,立即抓起来,不许放过一个!”

    “诺。”手下的参将游击立即行动起来,外面的军兵早已把这座大客栈给包围了,冲进来无数的军兵,几个人一组,拿着两个画影图形,一个一个对。

    范家叔侄自讨了个没趣,这位年轻的吴三桂根本不鸟他,两个人心中也很不高兴,抓流贼你们到别处去,怎么到这里来抓了?我们这些大商人,哪个像是流贼,现在定更天已经过了,如果这么折腾下去,非得折腾到半夜三更,明天他们还得起早赶路,这如何能行?

    他们立即就派人找掌柜的,其实不用找,早就有人已经跑过去给掌柜送信儿去了。

    掌柜的听了一咧嘴,今天的事真多!

    但是他哪敢怠慢,谁都惹不起,他这个掌柜的顶多只是个傀儡,实际上他谁的柜也掌不了。

    带着两个伙计跑了过来,掌柜的,平时心宽体胖,也疏于锻炼,一身的赘肉,还不到50的他身体臃肿,就这么近的距离,跑过来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

    掌柜的进来以后,赶紧给吴三桂这些人又是打躬,又是作揖,然后自我介绍,再然后就开始说事儿。

    “大人大人,我们这龙门客栈,知州孙大人早就有交代,都是奉公守法合法经营,从未有过作奸犯科之事,也从未有过,藏污纳垢之劣迹,还请各位达人明鉴。”

    吴三桂看都不看他,不过等他说完之后,听到他提到了孙知州,吴三桂不得不说话了。

    孙知州虽然只是个从五品的州官,而他这个山海关的右营前锋总,论官职级别是从二品,两个人差着好几级呢。但是人家是文官,而他吴三桂是武将,那这一下就翻过来了,重文轻武,几百年了,大明朝独有的特色。在朝廷眼中,随便一个文官,都比他们这些武将吃香,武将会打仗,那算什么?文官会统兵,文官挂武衔的多了去了,连太监都能统兵。更何况这位孙知州都还有深厚的背景,他也不得不考量一二。

    如果要真闹起别扭来,他这个山海关的右营前锋副将,在崇祯皇帝的眼中重量太轻了,包括他爹宁远总兵吴襄,崇祯皇帝如果心血来潮,能让他们爷俩一夜之间来几个起伏。

    吴三桂阴沉着个脸道:“你是这里的掌柜的?”

    “正是小的。”掌柜的赶紧点头哈腰。

    “这里住了多少人,都是干什么的?”

    “回大人的话,600多人,不足700。龙门客栈是咱们这里最大最豪华的客栈,一般情况下,其他客商是不收的,只收住近地的客商,这也是孙知州的意思。不过今天特殊,除了禁地来的,范二爷和范三公子他们这路行商之外,收住了一拨特殊的客人,就是来自河南的柳公子,他们只有一百多人,因为有山西道御史韩榘家的韩老爷子的话,他们也在这里住下了。”

    掌柜的说着还对林毅他们这边示意了一下。

    林一看,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妈的你这是掌柜的,范家叔侄让你解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