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60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60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毅他们只剩下一千多人,如何能够守住迁西?

    他又想到了高启潜说的话,思忖之后给林毅回了一封信,信中盛赞林毅的耿耿忠心和足智多谋,遵化这边他不必挂念,迁西就交给他了,让他以后好自为之,关键时刻可以自作主张。

    这等于含蓄的告诉林毅,是战是退,一切有他全权决定,不必再请示他这个总督大人。

    信写好后交给张华,但就在这个时候,鞑子兵临城下,三路鞑子兵合一处,两万八旗精锐将遵化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张华想回迁西已经不可能了,卢象升安慰他,今晚他安排人闯营,护送张华出城,张华感激涕零……

    谭泰这两天战果还算可以,虽然伤亡可万五六千人马,但是遵化的外围明军据点全部被拔除,遵化剩下孤城一座,而且火器成了哑巴,据此他们推测出明军大炮没了弹药,破城抓卢象升指日可待。

    正值谭泰踌躇满志之时,突然接到阿济格和阿敏让他撤兵的命令,谭泰大为不解,他瞪大牤牛般的眼睛,看了六遍这封密令,既没有看错,密令也不可能是假的,但是现在退兵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打得好好的,就让撤兵,这是为什么?密令中并没有多言。

    只告诉他撤退的最后时限是明天早上。

    谭泰有些懵逼,一边派人到阿济格的大营弄个究竟,一遍命令部属收拾东西,准备撤退。

    两万大军的撤退不是拍屁股就走,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帐篷,粮草辎重,锅碗瓢盆等军需品都得带着,另外前面开路,后面断后,这些都得安排好。

    只一天的准备时间也够紧张了,谭泰再不情愿不敢抗命。

    到了徬晚,谭泰派出的人回来了,原来竟然是粮草接济不上,粮库被烧,如果不撤退后果不堪设想。

    谭泰直骂娘,怎么搞的,稳操胜券的一仗竟然打成这样,关键时刻又是这个林毅坏了大事!

    谭泰冷静下来一想,明天早上撤退,完全来的及,白天把撤退的事情准备个差不多,晚上用兵,今晚就是一晚上不睡也要拿下遵化,不能就这样便宜了明军,非要抓住或阵斩来卢象升不可!

    谭泰决定之后,立即召集军中的头头脑脑,安排撤退和晚上攻城事宜……

    林毅这次派出的探子,只半天便回来了。

    遵化被围,危在旦夕,卢大人有难,难怪张华这几天没消息,原来是被困城中。

    “必须得驰援遵化,营救卢总督!”林毅立即做了决定。

    找来祖克勇,救兵如救火,林毅决定立即调派军队。

    让祖克勇留守迁西,给他一千六百人马,守两做大营,为了防备鞑子来袭,林毅让他在营中虚布旌旗,以迷惑鞑子。

    然后林毅带着2000名关宁铁骑疾驰遵化。

    现在的林毅成了名副其实的游击将军,渔阳,迁西,遵化,四处游击作战。

    一口气跑了一个多时辰,天擦黑的时候,遵化城远远的在望了。

    但是林毅他们也累坏了,浑身是汗,气喘吁吁,一百二十余里,全靠战马的四条腿来量,马也受不了了,四条腿直打晃,浑身汗水如洗,有些战马当时就卧了,必须得休兵歇马,才能恢复战力。

    正好鞑子还没大举攻城,如果有喊杀声,他们这里应该能听见,正好趁着夜色休息,晚上闯营,林毅立即下令……

第83章 血战遵化(二)() 
2000关宁铁骑,加上林毅的200多名卫队,一共2200多人,来到遵化城外数里处,天已经黑了,一口气三个多小时跑了120多里,林毅这支人马的确是累坏了。

    林毅决定就地休整兵马,三更天闯营营救总督大人卢象升,现在离行动的时间还有两个时辰。

    这两个时辰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正好用来休整兵马,现在他们已经是疲惫之师,必须尽快恢复战力。

    但是这2000多人,必须轮流休息,留一部分人警戒,还有放马喂草料,饮牲口,让这畜牲赶紧得恢复生龙活虎,以便半夜冲锋陷阵。

    关宁铁骑战力虽然厉害,但是他们的战马必不可少,这是他们的双腿。

    手下亲兵给林毅搭了一个简易帐篷,林毅和小颖,啃了几口干粮,喝了几口水,这就算是晚饭了,两个人在帐中休息。

    王琦,二虎,贺涛,东胜,甘宝,姜兴元等亲卫,在帐篷外面轮流巡值,2000多人除了几百巡逻放风的,剩下的大都席地而卧,有依树的,有靠坡的,有的干脆就地躺下来,横躺竖卧,有的抱刀枪,有的枕着刀枪。

    这些兵将的确累坏了,啃干粮喝水,然后只要能抓住一个地方,也不挑拣,倒头就睡。

    休息之前,林毅就像巡营一样带着小颖等人,四外转了一圈,看了看这一带的地势,又抬头看了看天。

    夜间天气已经寒冷,还好今晚风不大,夜风扫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音。

    天气很晴朗,颗颗星星亮晶晶的,好像黑色天幕上缀着的宝石。

    找了一个高处,向远处眺望。黑黢黢的远处,像一个大怪兽盘卧着,那应该就是遵化城了,外面可以想象应该是鞑子围城的兵营。

    因为距离比较近,又是黑天,他们不敢动火,害怕被鞑子的探子发现。

    巡查完以后,林毅和小颖回了帐篷之中,两个人合衣而卧,相互倚靠着,沉沉睡去……

    此时遵化城内,广阔的城中大道上,一千军将兵不卸甲,马不里鞍,全副武装的卢象升正在一个高处上誓师。

    副总兵罗岱,身上有几处伤口,最明显的一处,就是一只胳膊吊着,但是他仍然满身的甲衣,一脸肃然的站在卢象升身旁。

    卢象升身躯高大,那张脸如三秋古月,才30多岁的他,已经饱经风霜,特别是这几天,日以继夜地指挥战斗,得不到休息,脸色姜黄,眼圈布满了血丝,这说明他已经非常疲惫了。

    但是他的面孔仍然威严如铁,有亲兵给他打着灯笼,此时他的一千名天雄军当中还有三个特殊的人,那就是林毅的亲兵张华和两个随从。

    这一仗打到现在都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这么大一座城,一千人如何守把?何况现在弹药耗尽,火器没了用武之地,只有靠为数不多的弓箭滚木砖头瓦块,除了这些,就是他们的血肉之躯了。

    但是这一千军将,不愧是天雄军,没有一个怂的,也没有一个逃兵,应诺声仍然如潮,可见其军心尚存。

    誓师结束以后,卢象升找了一名参将,命他今晚三更天带200名军将,护送张华等三个人闯营出城。

    誓师的场面,张华热血沸腾,现在张华扑通一声给卢象升跪下了。

    “大人,小人可以与大人死战守城的……”

    卢象升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让他起来,“你不必负疚,你这绝对不是畏刀避剑,临阵脱逃,你是奉本督之令而行,赶紧把这封信送出去,见到林毅之后,千万不要让他发兵来救。切记。时间也不早了,赶紧下去休息吧,一个多时辰之后,准备闯营。”

    “小人谨遵大人之命,总督大人保重。”张华抹了一把眼泪,摸了摸胸中的封信,带着两个随从离开了卢象升的营帐。

    卢象升照样巡查了一圈城防,他有预感,觉得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巡查营房了。一千兵马,四个城门都不够守的,更别说其他地方了,这种城防鞑子只要真心来攻,一定会破城。

    还好,一千将士全都披坚执锐,坚守待命。一更天已经过了,除了巡城的之外,该休息的已经休息了,鞑子没有攻城之前他们必须得保存实力。

    巡查完城防之后,卢象升回到自己的大帐,天已经二更了。夜虫都感到了疲倦不再叫了。

    卢象升却一点也没有睡意,在帐篷里走来走去。他想给崇祯皇帝写上最后一封奏折,展开书卷,趴伏在案以后,他又把笔墨放下了。

    背着手在帐中来回转了几圈,昏暗的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把卢象升高大的身躯映在帐篷上。

    这一战的成败生死,他早已置之度外,至于一家老小,他也不再挂记,他现在脑子里却有着林毅的身影,他觉得这个20来岁的年轻人太了不起了!

    卢象升跟林毅接触时间不长,但是他对林毅的印象比较深刻,首先是从永平知府的信差口中得知的林毅的,永平之战三战三捷,重创鞑子的高层人物阿敏和岳托。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渔阳城外那一战,他的人马遭到了以阿巴泰为首的鞑子的重兵伏击。若非是林毅派祖克勇疾驰200多里送信,并且关键时刻袭击了鞑子的炮营,那一战他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林毅怒杀厂卫的走狗吕明,给卢象升的印象最为深刻,看来林毅此人虽然出身低贱,官小职微,却一身的正气凛然,嫉恶如仇,胆大心细,足智多谋,将来必然成长为国之栋梁,纵然手下的总兵刘肇基亦非能所比。

    可惜此子生逢乱世,又遇到这样的朝廷,但愿他能躲过此劫……

    卢象升想着想着,他觉得实在困极了,和衣躺在这张床上,脑袋很快混沌起来……

    遵化城外鞑子的兵营,两万人马将遵化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天刚黑下来的时候,谭泰把手下的各路额真召集在一起,也进行了誓师。

    现在他的撤退的准备工作已经的差不多了,粮草,帐篷,军需寄养,弹药辎重,该装车的都已经搬到车上了,有的拖在了马上,就剩下的几门重炮,留着今天晚上轰开城门用。

    鞑子们脑袋,一个个油光发亮,都拖着金钱鼠尾辫,如果让汉人看来感到有些恶心,但是他们却以此为美,一个个故意不戴帽子,面对谭泰肃然而立。

    谭泰现在的官职已经不再是一名固山额真了,而擢升为巴牙啦纛营的章京,这是前清的官职,相当于汉军的护军统领,或者是总兵副总兵之职。

    “各位额真,成败在今晚一举。卢象升弹尽粮绝,手下已经没有几个鸟兵了,杀进城去,绝不封刀,有活捉或者阵斩卢象升者,本章京以请上命,赏赐巴图鲁,和至少三个牛录的兵将。记住,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必胜必胜……”鞑子们也很期待的大喊起来,声震云霄。

    谭泰把大手一摆,现场又静下来:“今天晚上早早的歇息,二更天造饭,三更天攻城,务必用命,一举拿下遵化,后退者或者攻城不力者杀无赦!”

    “诺。”

    这些大小的额真答应着,各自散去。

    等到二更天的时候,各营的鞑子们都起来了,生火的,做饭的,准备弓箭刀枪马匹大炮的,都忙的不亦乐乎。

    然后他们饱饱的吃了一顿,临近三更天的时候,2万名鞑子整装待发,几门红衣大炮已经瞄准了一处城门。

    无数的火把轰然点起,将那几门黑乎乎的大炮照的通亮。

    “三更已到,点炮!”一名牛录额真,果断下达了命令。

    拿着火把的鞑子将引线点燃,“咚,咚咚咚,叨叨叨……”

    连声的炮响惊天动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一发发炮弹飞落到城门处炸响。一明一暗的火光中,浓烟四起烈焰冲天,城门处被炸得沙石飞溅,城头上的明军将士有几个被震落城头。

    但是城门仍然岿然不动,原来里面早就被明军将士用沙包土石屯死了。

    卢象升被惊动了,从梦中惊醒的他,一骨碌身从床塌下来,戴上头盔,提着宝剑,迈大步就出了帐外,亲兵卫队已经在外面等着了,数只火把照得通亮。

    他接过大刀,抓过缰绳飞身上马。

    “大人,鞑子大规模攻城了,那闯营突围之事怎么办?”这名奉命护送张华闯营的参将还没走,因为现在三更天才刚刚到。

    “一起杀鞑子吧,张华可伺机而走。”

    卢象升说着带着亲兵卫队往城门处飞驰而来。

    鞑子的大炮继续瞄准一个地方猛轰,终于城门处被炸塌,一个数米宽的豁口出现在火光中。

    “冲!”谭泰一看,手中大刀一挥,喝令一声,成千上万的鞑子如开闸的洪水一般冲了过去。

    鞑子们刚到护城河处,城墙上乱箭齐发,鞑子们落马的落水的不计其数,尸体滚落护城河中。

    但是前面的鞑子倒下去,后面的铺天盖地般冲过来,战马和人的尸体,还有刀枪战车把护城河洞填平了,这一下把桥都省了,如狼似虎的鞑子们眨眼之间就冲过了护城河,拥向了城门。

    卢象升早就冲到了城门口处,他跨马伦刀亲自冲锋陷阵:“军兵弟兄们,为国尽忠,为朝廷报效的时候到了,杀——”

    卢象升这个字刚喊出来,双腿用力,坐下马明白主人的意思,仰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