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47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4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你鬼机灵,卢大人当然不会赖账,但是兵部那一块就不好说了,大明朝廷腐败,风雨飘摇,千疮百孔,内忧外患,这官儿当不当都无所谓。”林毅对明末的官的确不感兴趣,前世他是名军人,穿越过来又是一名军人,他只是在尽军人的职责而已,今天两杯酒下肚,他有几分感慨,说着一饮而尽。

    小颖一愣,又给他买满上,两只葡萄般的大眼睛盯着他嗔笑:“林大哥看不出来,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神呀,从来没有过,既然如此不上心,那今天卢大人升赏你的时候,又是惶恐,又是受宠若惊,感恩戴德,这是为什么呀?”

    “你傻呀,大人如此抬爱我林毅要是无动于衷,那不就是不知好歹了吗?”

    林毅说这话的时候,冷不丁一把把小颖楼在怀里。

    动作有点儿突然,小颖娇叫了一声,呼吸立即急促起来,觉得今天晚上林大哥要她了,其实她时刻准备着伺候她的林大哥。

    只是今天有些突然,双方正在对饮,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林毅就开始了,而且有些粗暴,男人要女人的时候,大概都如此猴急吧。

    情窦初开的小颖,对男女之事有着萌动的感觉。

    小颖乖巧的任由林毅搂着,感受着林毅强烈的男人气息,面部酡红,血液加速,心中的小鹿都要撞出来了,尽管她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但是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她的反应还是很强烈的。

    “别出声,帐篷后面有贼!”林毅趴在她耳边低语道。

    小颖的身子扭动了一下,这才知道林毅的反应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也吓了一跳,眼睛的余光往后面扫了一眼,帐篷后面果然有一个人影。

    小颖心中一动,难道是鞑子的奸细?自己一点也没有发现。

    “怎么办?”小颖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心跳慢下来,用娇喘的气息在林毅耳边道。

    “你装作出去打水,让张华他们抓活的。”

    “林大哥等一下,待小影沐浴再后伺候林大哥……”小颖故意说着,从林毅的怀里出来,扭动着腰肢往帐篷门口走去。

    林毅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又坐回了桌上,胡乱的吃了两口菜,又喝了一口酒。

    小颖到了帐篷外,把张华和二虎叫到近前,低低的声音交代了两句,两个人一惊,张华轻轻的拉出了腰刀,二虎就准备好了弓箭,两个人一左一右往帐篷后面摸去。

    害怕二人有失,小颖赶紧去找人,打算堵贼人的后路。

    张华转到了帐篷后面,果见有一条黑影,轻纱罩面,一身黑衣。

    张华并不说话,一个饿虎扑食,冷不丁跳出来,对着黑影就是一刀。

    黑影警觉性极高,而且身法利索,面对突然的袭击,他往下一哈腰便躲过了这一刀。

    然后扭头就跑,撒腿如飞,黑暗中二虎一箭射出,黑影一偏头,二虎这一箭落空,两个人在后面就开始追贼人。

    但是贼人身法极快,突然小颖带着几个人拿着刀枪和火把,堵住黑影的去路。

    “你跑不了啦!”

    黑影只有扭身往另一个方向跑,但是没跑出多远,黑影便站住了,因为在他前面还站着一个黑影,与他不同,这个黑影不是轻纱罩面,只是提着钢刀,稳稳当当的。

    “胆大的毛贼,还不束手就擒?”说话的正是林毅。

    这时后面就响起了抓贼的叫喊声。

    黑影手中早多了一把利刃,腾空而起对着林毅就是一刀,林毅往旁边一躲,正要进招,哪知道黑影夺路而逃。

    林毅就势拽出靴中的匕首,一扬手就甩出去了,黑影身子一歪,就躲在帐篷的阴影处。

    林毅三蹿两纵就到了帐篷前。

    “什么人,站住!”夜巡的小队过来了,剑拔弩张就对准了林毅。

    “不要误会,我是林毅。”林毅赶紧应道。

    “林大人,这么晚了不休息,因何来到了总督大人的大帐?还拿刀动枪的……”夜巡的队官道。

    林毅这才注意到,眼前这座大帐篷正是总督大人卢象升的大帐,赶紧收刀施礼,说明事情的原委。

    这时张华,二虎,贺涛,王琦,东胜,王建,小颖等人也过来了。

    “竟然有这等事?”夜巡逻的队官很是意外,立即传令仔细搜。

    但是这座帐篷附近,除了有几滴血之外,哪里有贼人的踪影?

    “外面何事喧哗?”卢象升批衣来到了帐外。大帐外如此折腾,也惊动了他。

    林毅等人赶紧施礼,“大人,方才属下的帐篷外有耳,我等出去拿贼,不想贼人身手了得,往这个方向来了,惊扰了王爷,属下之罪也。”

    卢象升一听,也是睡意全无,在这荒郊野外白天刚打了一仗,这是临时扎的营寨,就闹起了贼?

    卢象升立即传令搜捕,全营都惊动起来了,搜了半天一无所获。总兵官刘重镇,镇副总兵罗岱,也被惊动了,他们带人来向大人请安。

    看三更天已经过了,卢象升不想继续扩大事端,把大家都打发走,命人加紧巡逻,他回帐继续休息。

    卢象升进了自己的营帐,全没有了睡意,掌上灯,就想这件事。

    人影一闪,从帐门口进来一个人,抬头看时正是他的亲兵卢明。

    卢明并不姓卢,而是奴随主姓,在卢象升身边伺候卢象升多年了。

    “你还没歇着?”

    “老爷,听说今晚闹贼,小的来给老爷压惊。”卢明说着,过来倒茶。

    卢象升就发现卢明平时都用右手倒茶,今天却换成了左手。

    “你怎么啦?”

    “老爷,白天突围的时候,胳膊被鞑子砍了一刀,不妨事,一点儿皮肉伤,已经上过药了。”卢明倒好了茶,用左手递给了卢象升。

    “没事就好,真是一场意想不到的恶战,这里离渔阳不算远,这些鞑子竟然在这里伏击本督,若非林毅他们,后果不堪设想啊……”卢象升接过茶来,想起白天的战斗,不无感慨道。

    “老爷说的是,林大人年轻有为,的确是个人才。不过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老爷还需提防着点儿。”

    “你什么意思?有话就直说。”卢象升刚喝了一口,觉得卢明话里有话。

    “老爷,请恕小人多嘴。小人在想,林大人文韬武略,不下将帅之才,战功如此显赫,却是一个边兵出身,这年头兵荒马乱的,鞑子和流贼都是无孔不入,更有朝廷的厂卫,大人在重用他之前,还是多留意他为好,以免发生不测之事。”

    “你说的有理,回去早点歇着吧,夜已经深了,本督也要休息了。”

    “是,老爷。小人告退。”卢明走了,卢象升执了灯,和衣躺到了床上,脑子里就想开这些事了。

    他的军营闹贼还是首例,在这荒郊野外,刚刚打完大仗,贼人应该不是鞑子和流贼,难道是营中出了奸细?

    他又想起了卢明的话,鞑子,流贼,厂卫,的确有点乱,继而想到了林毅,然后摇了摇头,此人一身正气,嫉恶如仇,绝对不是奸邪之辈,那么贼人会是谁呢,据林毅等人所说,贼人身手了得,绝不是等闲之辈,难道是混进来的刺客,自己今后还真得提防着点……

    卢象升想了一会,白天的行军加征战,他也太累了,脑子一浑沉沉睡去……

    林毅回到自己的营帐,张华,贺涛,王琦,二虎等人轮流在外面巡逻,并增加了人手。

    小影把酒菜都撤了,和林毅对坐而视。

    “这么多人还是让他跑了,林大哥,贼人会是谁呢?”

    “这个难说。这么晚了,睡吧。”……

第66章 批红() 
大明京师,北京城。

    鞑子如此肆虐,京师仍然一片繁华。离得这么近,战场上的荒凉和血腥,与这里相比简直是两重天。

    军民可能都习惯了,因为这已经不是达子第一次光顾了,鞑子每次来就是洗劫村庄城镇,杀些人,抢劫人畜财物就走了,这一次大概也是如此。

    这种事他们怕也不行,就像不知道哪一天会发生天灾人祸,反正左右不了,只有凭天由命,谁摊上谁倒霉呗!

    没摊上的仍然我行我素过日子,这或者就是一种麻木的心态。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一如既往,京城之内红楼妓院照样开张,王孙公子照样出入,因此宾客盈门。

    皇宫大内更是一番太平景象,文武百官照样勾心斗角,独有崇祯皇帝一人,忙得焦头烂额。

    自从崇祯继位以来,八年了。这八年他忙了八年,清除乱党魏忠贤,到处赈灾,通宵达旦地处理朝政,他事必躬亲,带头提倡节俭,一日三餐,素茶淡饭,不用金银器皿,他的正宫皇后一身凤袍,穿到补丁摞着补丁。

    如果要评劳模的话,崇祯皇帝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劳模。

    八年来,崇祯皇帝本来不高大的身材又消瘦了三圈。

    但是,就皇帝这位孤家寡人在忘我劳作,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在观望。更可恶的是,那些以东林党为首的庞大文官集团,动不动还对崇祯皇帝以不同的方式挑剔。

    对这些根深蒂固的文官大佬们,各种方式的批评,崇祯皇帝还得隐忍,然后力争做到最好,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今天左,明天右。今天监视张三,明天重用李四,后天又罢了李四的官收监入狱。

    不过眼下崇祯皇帝最上心的还是卢象升和鞑子这一战。

    凭心而论,他非常希望他的卢爱卿能够马到成功,把这些可恶的鞑子们全部歼灭,这江山社稷必定还是他的。

    但是他一想到自从他登基以来,这些鞑子们就没消停过,三天两头叩门入镜,而且愈演愈烈,先是占领了永平四城,今天又占领了京畿12城,他每年耗费大把的银子养的“文武家奴”们大都不成器,内战不行,外战更是不行,以至于这些鞑子,如入无人之境,肆意蹂躏京畿,内忧外患弄得他焦头烂额。

    现在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悍匪,又到南方折腾去了,跑到他凤阳的老家把祖坟都给他刨了,实在是嚣张至极,要是能给鞑子们一点好处,让他们赶紧安生退去,以腾出手来收拾这些流贼,无疑也是一个可行之策。

    只是不知道这个卢阎王,对付鞑子是否能堪大用?

    崇祯皇帝,在龙书案前走来走去……

    提督东厂的大太监曹化淳接到来自前线的一个密报,立即命人召唤王承恩。

    王承恩是司礼监秉笔,就是几年后,陪同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的那一位最忠诚的太监。

    此时的王承恩正在“批红”,也就是代替崇祯行使批阅奏章的职权。批红是他们这些权势太监的专利,也是大明朝的特色。刚开始的时候,太监批红,能够减轻皇上的负担,提高皇宫工作效率。

    但是明朝中期以,皇上疏于政事,一般的大事小情都交给太监专断,有时候连过问都不过问,这就等于完全放权给了太监,更厉害的是万历皇帝20多年竟然不上朝。

    难怪,太监会专权了。

    不过现在到了崇祯时代,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司礼监的披红跟原来也不同了。

    批红之后,事无巨细,大事小情都得汇报、请示,有皇上最终圣裁。

    大明帝国千丝万缕,尤其在这多事之秋,大事小情,简直是汗牛充栋,地方的,京师的,军事的,政治的,经济民生,赈灾制河,弹劾罢免,人事升迁,等等折子,简直是多如牛毛,每天从那内阁转过来的折子堆积如山。

    因此王承恩忙得也不亦乐乎,哪一个都不敢有半点疏忽,因为他知道这位崇祯爷有点难伺候,心多事活,脾气大,要求高,稍有不慎,就是掉头之罪。

    现在他正在看一份奏折,这是永平知府李绮写来的,折子上说阿敏和岳托率上万名鞑子纵兵永平,在他运筹下,永平军民三战三捷,连撅两位大贝勒,给鞑子以重创。但是永平现在缺兵少将,缺粮少钱,缺枪少炮。希望皇上能够早派救兵,多划拨钱粮装备。这次跟鞑子的战斗,守备王成叛逃被诛,推官张守业殉职,涌现出一位功勋卓著的军将,名叫林毅,现为军中百总,建议擢为城中守备。

    上面有兵部和内阁的票拟,一致同意知府的请奏,并升赏李绮和林毅等永平官员,就等他批红上奏皇上了。

    对这件事,王承恩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正要批红,这时曹化淳的人到了,王承恩赶紧来见这位厂公。

    摒退左右之后,曹化淳道:“卢总督手下将士以林毅为首诽谤皇上,对朝廷不满,此时应该严办。”

    王承恩一听,林毅这个名字比较熟悉了,还涉及到卢总督,立即将永平来的奏折捧过来,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