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78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378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林毅所带的水师超过了八万人,大小战舰逾千艘,在辽阔的海面上,水师队伍庞大而威严,明军的各色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煞是壮观。

    特别林毅所在的扬威号巨舰,这个庞然大物,航行在深蓝的大海上,劈波斩浪,全速前进,周围各种舰船如众星捧月一般,林毅有时有舰舱里用望远镜瞭望前方,有时立在舰头观望海景,心旷神怡。

    此时,几十里之外的辽阔海域,有一支舰队正向林毅他们的舰驶来。

    看旗帜这是荷兰红毛子的舰队,有一百多艘,全都是荷兰先进的海军军舰,每艘舰不论大小,全都是三桅船帆,可以任意航行,舰速也比较高。

    此时红毛子的这支舰队指挥舰上站着两个最高级别官员,分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湾最高负责人韦麻郎和他的助手范德兰,上次他们在舟海域遭受了惨败,韦麻郎大怒,他正要找借口帮助郑芝龙与大明军干仗呢,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岂能错过?

    因此他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兵谴将,集结了六千海军,大小近百艘战舰,组成了战舰编队,包括在亚洲的最大主力战舰赫克托号,然后他让带着助手范德兰亲自出马,登上主力战舰,迎着大明的水军王师而来。

    一路上他们迫不及待,他们要好好给大明水师以教训,也要给郑芝龙的水师作个榜样。因为他们已经听说了,大南帝国节节败退,无论是水战,还是岸上,丢城失地,损兵折将,南军在明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现在郑芝龙日子太不过了,四面楚哥,葡萄牙也败了,被明军赶出了澳门,跑到了香港苟延残喘,最近又被赶出了香港。葡萄牙海军落败,正好是证明他们霸道的好机会,他们与郑芝龙毕竟是有盟约的,借机给大明以教训,捞取些好处,这是韦麻郎此行的根本目的。

    现在他们要给郑芝龙的海军掌掌腰。

    尽管二十年前那次海战,他们败在了郑芝龙的海军之手,但是现在他觉得今非昔比了,他们大荷兰王国的海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海上霸王,就连西班牙和葡萄牙皆不能比,都曾是他们手下的败将。

    这次他还要报舟山海战之仇,那一战损失战舰和商船数十艘,一千多军人和商人,令他们东印度公司蒙羞,这口气他们咽不下!

    明军水师竟然以多取胜,在舟山对他们的商船下手,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次一定得让大明的监国林毅尝尝厉害,我们的赫托克号才是真正的海上无敌!

    这一路上韦麻郎憋得鼓鼓的,

    他们的舰队一离开澎湖列岛,韦麻郎就迫不及待了,令舰队加速前行。

    经过几百海里的行驶,他们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林毅他们的船队了。

    但是望远镜中的影象,令韦麻郎和范德兰吃惊非小,原因是他们单筒望远镜看了半天,硬是没看到这支海军编队的尽头,密密麻麻全是战船,铺满了海面,他们一艘接一艘地看,令他们眼花缭乱,晕头转向,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他们派了好几个以经验的水军将士,拿着望远镜仔细观看敌情,这时他们得到报告,温州一战,七万南军全军覆没,四万南军包括三万水师成了大明的俘虏。

    韦麻郎愕然。接下来他们得到的海上汇报是,眼前的明军水师有十万左右,大小战舰绝不少于一千艘。最大的便是那个巨无霸扬威号。

    听到这些数字,韦麻郎和范德兰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又把望远镜亲自接了过来,这一下他们都看到了林毅所在扬威号,看着看着,韦麻郎立即命令:“舰队调头,立即回澎湖……”

第486章 郑鸿逵兵败() 
扬威号巨舰上的林毅得报红毛子的战舰编队被吓跑了,不由得哈哈大笑,他立在杨威号军舰上,用望远镜观看,远处海面上果然红毛子的战舰掉过头来狼狈而逃,林毅不屑道:“跑了?跑了就能跟你们完得了吗?除非你们跑到你们的欧洲老家去,否则迟早有一天,本监国要跟你们清算,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一路上,明军无论是水师,还是岸上的军队,皆所向无敌。兵锋所至,南军将士不是弃关而走,就是望风而降,没出一个月,林毅的水师和岸上的兵马从浙江打到了福建。

    福州本是郑芝龙的福建总镇的镇台衙门,后来他嫌自己官小,自废南安伯自立为南安王,福州成了他的王府,而原来他们老家的南安伯爵府也保存下来。

    郑芝龙称帝以后,先是定都南安府,后来迁福州,他们称为“福京”,也就是大南帝国之京师,而南安府则成了大南帝田之陪都,郑芝龙也学着大明的样子,在陪都南安大兴祖庙,拜祭祖宗,并派重兵保护。

    不过他的大南帝国跟历史上的南明政权差不多,短命的迹象已经暴露无遗了,这也类似于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大顺和大西,皆是国中之国、露水王国,

    当林毅率舰队逼近福州水域的时候,整个大南帝国再次引起了震动。

    因为现在的大南帝国,现在已经是四面楚歌了,形势岌岌可危,比三年前的大明帝国形势更加危急,说她如风口之灯,一点都不会夸张。

    因为林毅兵出杭州湾,在舟山海域教训红毛子的舰队,血战温州大破南军,斩杀了东洋鬼子数百人,恩威并施降服了郑成功和田川真纪子,一举又俘获了包括三万水师在内的南军4万人,然后进入福建海域,这几个月西边的明军和北面的明军当然也没有闲着。

    他们努力把战线向前推进。

    首先是以高桂英和李岩为首的十几万西路军,他们现在收复了李定国和刘文秀,澳门一战,他们又赶跑了葡萄牙殖民者,把澳门都给端了,又得了葡萄牙殖民舰队的百余艘先进的海军战舰。

    高桂英和李岩知人善任,让刘文秀在这里训练水师,刘文秀是张献忠的抚南王,本来就善于训练水师,指挥水上作战,现在又有了葡萄牙这些尖兵利器,也一并交给他使用,让他训练水师。

    没出两个月,这里的明军水师便能够熟悉掌握这些军舰器械了,在当地水师的配合下。200多艘战舰,2万名水师在刘文秀的统领下,从海上出发,直取香港岛。

    在大明这里属于新安县管辖,明朝的新安县是个大县城,辖区范围包括后世的香港地区、深圳及东莞的部分地区。

    不过现在葡萄牙殖民者还不想离开,这位葡萄牙殖民头子爱德华从澳门逃来到了香港,打算求援。但是这位爱德华想错了。他们在香港岛,屁股还没暖热,只呆两个月,刘文秀率领着大批的战舰就杀过来了。

    而这个时候,郑芝龙的大南帝国自顾不暇当然也不会派兵保护他,而且隔重洋的欧洲葡萄牙里斯本政府也没有派来舰队和兵将。

    爱德华这些人,连先逃出来,带后跑过来的,加在一起也不过二百人。闻风丧胆的这些葡萄牙殖民者,只有夹紧尾巴继续跑路,仓皇登上三艘战舰,狼狈逃窜。

    他们离开亚洲,在海洋上漂泊,数日之后到达了欧洲里斯本。从此以后这些殖民者再也未敢涉足中国疆域半步。

    刘文秀兵不血刃,赶跑了葡萄牙殖民者以后从香港岛登陆上岸,一举拿下了新安县。

    这期间岸上的明军也没闲着,高桂英和李岩运筹之下,以李定国为先锋,黄得功为副先锋,蒙古大将速不台为副将,组成了一万人马的先锋军直插广东的高明。

    高桂英、李岩带着大将祖克勇、刘芳亮、袁宗第以及蒙古将领敏敏穆特尔率十多万明军主力包括几千名骆驼炮队,作为后援。

    高明也是一座县城,即后世的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由于这里离广州府很近,因此高明县战略地位重要,这是广东的西大门。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城夺寨,所向披靡,很快便进入高明县境内。

    镇守高明的是南军大将曾德,城中守军现在增加至两万,此人是郑成功的部将,有勇有谋。历史上,他跟施琅有过节,被施琅斩杀,郑成功大怒,要杀施琅,郑成功与施琅闹翻。

    现在由于林毅的穿越,他们的命运都改变了。

    高明城外几十里的一片沃野,曾德留下一万人马守城,亲自带着一万人马出城拒敌,与李定国的一万人马的先锋营摆开战场。

    两军阵前,曾德大骂李定国反复无常,朝秦暮楚,李定国大怒刚要出战,“杀鸡焉用牛刀?”副先锋黄德功气坏了,挥舞着铁鞭直取曾德。

    曾德抡大刀大战黄得功,三十余合不分胜负,这时蒙古大将速不台上来助战,南军兵将一看,明军要以多取胜,那哪行呢?曾德手下的兵将害怕主将有失,一窝蜂地冲杀过来。

    李定国一看,也指挥着人马也杀了过去。兵对兵,将对将,双方两万人马在阵前厮杀起来,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人头滚滚,血滚成河。

    这两万人马的混战,按说一时难分出输赢,因为曾德的人马和李定国的人马大都是旧明军或者流贼海盗等等,他们拼起命来,只能是半斤对八两。

    但是李定国的先锋营里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那便速不台带来的一千多名蒙古铁骑,草原上的雄鹰战力最为强悍,他们的引以为豪的便是他们的先人成吉思汗,虽然到了明末,但是蒙古铁骑战力仍然不俗,就速不台来说,他们这一千多铁骑曾被编为满清八旗的精锐之师,现在也投降了大明,跟敏敏穆特尔的骆驼炮战一道,效忠于林毅这位大明监国了。

    就这一千多蒙古铁骑,南军就抵挡不住,这相当于旧明军与清军八旗精锐野战,双方的实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因此南军没支撑多久便被杀得尸横遍野,溃不成军。

    这边曾德对付一个黄得功还能坚持一阵,但是随后速不台和李定国都上来了,他只有败阵而逃。

    因此曾德这一万人马败回城中时,只剩下四五千人马了,曾德只有坚守城池,连同守城的兵将,城中还有一万四千多兵马,城高池深,固若金汤。因此李定国的先锋营追到城下,连攻几次,也没攻进去,反而损兵折将。

    李定国只好就地安下营寨,想别的对策,正这时高桂英和李岩带着主力部队赶到了。

    高桂英和李岩视察敌情之后,用红衣大炮加上骆驼炮队猛轰高明。这些移动的炮架太厉害了,一度打得城头上的南军抬不起头来。在猛烈火力的掩护之下,明军组成了五千敢死队墙涌来,冲过护城河,爬上城墙,杀进城中,打开城门,数万明军潮水般冲了进去。

    城破之后,南军跟明军展开了巷战。

    混战之中曾德遇到了刘方亮,这是李自成的部将,银盔银甲亮银枪,勇冠三军。曾得使一口大刀二将杀了个难解难分,20余合不分胜负。正这个时候袁宗弟过来助战。

    他跟刘方亮一样,都曾是李自成手下的骁将。此人善使一对钢鞭,与黄得功不同,黄得功使单鞭,而他使的是双鞭。两个人合战曾德,这下曾德抵不住了,且战且退。

    不过曾德这一退算是收不住了,因为明军越来越多,曾德从西门一下退到了南西,又退到了东门,迎面正遇上了李定国。

    两个人两口刀杀在一处,数合之后李定国刀交左手,探右手把四棱银装锏抽出来了,对着正对着曾德的脑袋拍了下来。

    曾德一看不好,拼命的往下一低头,脑袋躲开了,这下正抽到脊背上。咔擦一声打得甲叶子乱飞。

    曾德大叫一声,一口血喷到了空中。顿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从马上掉下来,刀也扔了,拼命的抱住马脖子就跑。

    李定国并没有追他,把大刀挂好,把锏插好,一探手把身上的弓箭取出来了。狼牙箭认扣添弦,铁胎弓开弓如满月,箭走似流星,仅跑出数十步开外的曾德应声落马。

    李定国插好弓箭,二次摘下大刀,提马冲到近前手起刀落,曾得人头落地。

    曾德一死,群龙无首。南军纷纷投降。明军很快拿下了这座县城。,一个时辰之后。主帅高桂英和李岩还有大将祖克勇等,带着大队人马,进入了高明。

    高明被拿下来之后等于摘取了广州的门户,因为高明离广州不足百里,明军在城中稍事整修兵马,然后十几万明军向广州扑来,先锋仍然是李定国为首,副先锋黄得功,副将速不台带着他的蒙古铁骑。

    此时坐镇广州的南军大将是郑鸿逵,此人是郑芝龙的四弟,也就是郑成功的三叔。

    这是十八芝之一,原名郑芝凤。他跟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郑芝莞等早年闯荡江湖,闻名于南洋和东洋。后来接受朝廷招安,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郑芝凤因因为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