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63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363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城中,林毅一看,城中秩序井然,明军正在出榜安民,林毅的兵马所过之处,老百姓纷纷跪拜在街头,胆小的关门闭户,只敢透过门缝或窗户缝偷窥。

    温州的地方官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大明朝选派的官员,尚未赴任。城中的秩序,暂时由明军代管。

    兵将们把温州知府的衙门腾了出来,作为林毅监时的行辕。

    按照惯例,林毅当然是要在这一坐四季如春的海边城市游玩一番的。因为在穿越之前,他也没那么多钱旅游。更没有到过海边,现在是忙中闲,既然来了,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和时机当然不能浪费。

    他发现这里跟北部湾的海域完全不同,海浪细软,沙滩宜人。椰子树跟传说中的海南差不多,小颖和哲哲、苏茉尔等领着女营的姑娘们,在海边的浅水中嬉戏、追逐,笑声如银铃一般,海浪亲吻到他们雪白的肌肤,海风拂动了她们的长发,他们在海边嬉闹之余,捡了很多彩色的大贝壳,爱不释手。

    这一天林毅正在城中商议军情。突然手下有人来报,大批的南军杀过来了,水陆并进,已经进入温州境内,老百姓到处躲避战乱,离井背乡。

    林毅一听,就是一愣,和施琅不禁对视了一下,都觉得有些意外。

    因为自从他的军队进了长江入海口,节节胜利,南军连吃败仗,特别是舟山海战以来,明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南军绝不敢战,不是望风而遁,就是纳首来投,所到之处兵不血刃,这次他们竟敢送上门来?看来郑芝龙有了大动静。

    林毅忙问手下的将士,带兵主将是谁?南军共来了多少人马?

    “回监国大人的话,南军主将郑芝豹,水军的两个大都督,一个叫郑兴,一个叫郑明,水陆军队马步军兵一共10万人左右,他们所过之处军纪败坏,烧杀抢掠,奸**女,无恶不作,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郑芝豹,郑兴,郑明……”林毅品味着这几个名字,极力的搜索着脑海中的记忆,包括穿越之前,他从影视小说和教科书等途径所得的记忆,这几个人印象都不太深刻。

    “监国大人,我知道他们。”施琅道,“这三个都是郑芝龙的旧部,都是当年十八芝的成员,早年跟随郑芝龙闯荡天下,南洋、东洋没少跑,个个皆是能征善战之辈,郑芝豹是郑芝龙的五弟文武全才,现为大南帝国的兵部尚书,郑兴和郑明也皆是他们郑氏家族的人,他们俩最擅长的是水战。但是烧杀抢掠,奸**女,无恶不作,还不至于吧,从事海盗那都是以前的事了,郑芝龙自从归大明顺朝廷以来,教育手下兵将也算是守规矩,特别是自立为王,又建立了什么大南帝国,急需要老百姓支持,早年他跟随他的舅父做生意,在南洋东洋和福建、广东及江浙之间奔波,见识颇丰,海盗,商人,倒卖军火武器,后来又成了朝廷的封疆大吏,多重身份,阅人无数,既然他想打江山得天下,人心的向背他也懂。焉何能作出这种祸国殃民之事?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登基坐殿,满足这东南一隅的半壁江山,变成了一个荒淫无道的暴君?”

    施琅也有一些百思不解的样子。

    “管他怎么样呢,他们敢来就一律予以狡辩,省得我们去找他了。林大哥,我们女营请求出战。”小颖主动请缨。

    这一路上女营参战的次数的确不多。在长江流域就打了一仗,作为女营指挥使,小颖很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区区10万兵马,不过乌合之众而已,还需要你们这些巾帼英雄出战?”林羽笑着向她摇了摇头,林毅当然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何须用这些娇美如花的女人,打仗本来就是男爷们的事情,动不动就让女人去,不是辣手摧花,也是暴殄天物。

    “大人,我们俩去足矣,只需一万兵马就能荡平这些贼人。水中的贼人就交给监国大人和大将军了。”

    施琅刚要请令,手下两员大将郑彩和郑联抢了先,二将一同施礼,施琅一看他们俩去也正合适。

    林毅也同意了,让南军的降将对付南军,也的确合适,遂给了二将一万兵马,让他们出城先去垂手御敌,然后他再派兵将接应他们,因为战场离城非常近。

    林毅遂又有命令守城的兵将,四门大开,让老百姓都躲到城中任何人不得阻挠。

    “林大哥仁义之心震天撼地,但是哲哲觉得此举不妥。”一向沉默寡言,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责任,这一次又说话了。

    “哦,有何不妥?”林毅说着很自然的拦住了她的纤纤细腰,哲哲双颊微红,但是早已习惯了,小颖、苏茉尔等这些女营兵将也都习惯了。他们的监国大人的这些不合时宜的风流动作,不分场合,随即就来。

    “让老百姓进城中躲避灾难当然是好的,但是,倘若这些贼兵乔装改扮,也化装成老百姓混入城中,岂不是对我们不利?”

    “哈哈哈,兵法学的不错。不过呢,得学会灵活运用,不能归照搬照抄,你看如果我们坚守城池,敌军大兵压境,敌强我弱,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擅自开城,但是现在不同,不是我林毅嚣张狂妄的说句大话,就上随便让他们混进城来,他们敢吗?我大明今非昔比,圣兵一到,这些南军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兵马所过之处,众皆来来降,或望风而遁,他们乔装改扮混进城中,岂不是飞蛾扑火自来找死?你说呢,苏姑娘?”

    “奴婢不敢妄言。”苏沫尔知道林毅不把她当下人,凡军国大事像开玩笑似的,总爱问她,她有些受宠若惊。

    “什么奴婢不奴婢的,告诉你多少次了,说话的时候把这两个字去掉,真是该罚,今天本监国就罚你妄言几句。”林毅笑容玩味的看着她。

    小颖和哲哲有些忍俊不尽。苏茉尔可不敢笑,双颊绯红。这个近年三十的大姑娘,过惯了皇宫中伺候人的生活,早就把林毅当成皇上了。虽然林毅从来没有摆过什么监国大人的架子,但是苏茉尔对他的敬畏程度有增无减。

    “奴婢,”她刚说了两个字,林毅充她瞪圆了眼睛,慌得苏沫尔自己都差点笑出来,赶紧改口,“苏沫儿遵命……苏茉尔觉得监国大人和哲姐说得都有道理,还是小心为上,所有的城门大开的同时多派兵将,对进城之人严加盘查,多多留心可疑之人。”

    “嗯,还是苏姑娘说的对。”林毅不住的点头,转回身对随行值班的太监,“苏姑娘的话你们听到了没?”

    “奴婢领旨。”太监答应一声,赶紧下去安排去了。

    接下来林毅觉得无事,就带着施琅等众将登上了城楼,站在城头上居高临下往城外观看,外面的官道上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推车的担担的,扶老携幼,行色匆匆,神色慌张,好像世界末日要来临一般,纷纷往城里面涌了过来。

    此时所有的城门早已经大开,城门口的明军比平时增加了两倍,一个个军装整齐,全副武装,他们都在城门的两侧,为老百姓让开道。

    城门口的边上摆了几张桌子,一名总旗官带着旗长等几十名兵将,对进城避难的老百姓正在盘查登记,入城的秩序井然。

    林毅从北城转到西城,情况大同小异。

    他们刚要下城的时候,突然远处的官道上一阵大乱。

    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之人一边跑一边喊:“乡亲们都躲一躲,别撞着你们,军情紧急……驾,驾——”

第465章 血战温州(一)() 
这匹马跑得如腾云驾雾一般,浑身是汗,但是马上之军将仍然嫌慢,紧抽打马鞭,一边抽打一边对路上的行人大喊。吓得路上的男女老少纷纷躲闪,有一个老汉腿脚不利索,还挑着个担子,因为躲闪不及还摔了一个屁股墩。

    但是这名军将全然不顾,绕过老汉,仍然抽打马鞭往前飞奔。

    林毅在城上看得清清楚楚,就预感到郑彩和郑联他们可能出师不利,赶紧军兵拦住他。

    林毅和施琅、小颖和哲哲等人就下了城头,就在城门口的马道处,截住了这名军将,此人风尘仆仆浑身是汗,甲衣上血迹斑斑,看此人的穿戴打扮,是一个军中的总旗,管着50个人,算是大明最基层的军官了。

    见到了林毅等人,此人赶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气不接下气道:“报,大人,大事不好啦,小人是郑彩和郑联的部下,我们兵败,郑彩和郑联双双被俘,已经变节投降了,我们伤亡惨重,全军覆没……”

    林毅尽管有所料,但听到这里脸色也变了,尽管他不善于喜形于色,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那份沉稳,但是一万大军没出两天,就血本无归,郑彩和郑联投敌变节?

    自从林毅穿越来,甚至自从他穿上军装以来,包括在穿越之前,也没有打过如此惨的败仗。

    这时施琅的脸上挂不住了,脱口大骂,“早就看他们两个不是东西,当初大人就应该杀了他们,忘恩负义,吃里爬外,今天投降这个,明天投降那个,再落到我手里,非把他们大卸八块不可,请将国大人降罪。”

    施琅说着面带惭愧,给林毅跪下了。

    “将军何罪之有?他们两个的事与你无关。”

    林毅当然不能降罪施琅,因为这是施琅的部属不假,他派兵的时候,已经请示过自己,是自己点头允准的,如果施琅犯有用人失察之罪,连自己也难辞其咎。

    可不能学崇祯皇帝,用自己无上的皇权,只往自己身上揽功,出了差错,就罪责迁怒于臣子。最后害得百官明哲保身不敢进谏,奸臣弄权祸国,个个阳奉阴违,最后走投无路了,自己不得不把自己挂到了煤山歪脖子树上。

    崇祯留给他的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林毅必须得清楚,即便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不能滥用。在前世的教科书中,李世民也早就告诉过他,君为舟,臣民为水,水亦可载舟,也可以覆舟。

    施琅感激不尽,“多谢大人开恩,施琅不才,愿领一支人马出城拒敌,如果见郑彩和郑联这两个败类,一定宰了他们,请大人降旨。”

    林毅摇了摇头,他不是不相信施琅,而是觉得不能轻易再派兵了,因为他知道,郑彩和郑联虽然人品不济,但是两个人的本事可不低。

    能一战吃掉他的一万人马,说明来者太不善了。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必须得弄清楚,郑彩和郑联这一万军队是怎么吃的败仗再说。

    林毅遂详细询问了这名报事的总旗官,总旗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郑彩和郑联奉命带着一万兵马出城杀敌,两个人觉得脸上非常有光,手下那么多能征惯战的兵将,能够派他们俩出来,说明监国大人是非常的信任和器重他们的。

    两个人倍觉荣幸,也发誓要珍惜这次机会,到那里打个大胜仗,建功立业,封妻荫子。那该是何等荣光之事啊!

    现在南军败局已定。在明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各地的南军都在打胜仗,特别是他们这路人马,不管是水师还是岸上的军队,兵锋只要一到,南军只有两个字,不是逃就是降。这样的胜仗谁不愿意打,这功劳就跟白捡的一样便宜。

    这一次总算抢到手里了,郑家的老五也没什么了不起,当年18芝的时候,他的确辉煌过,但是现在时过境迁,已经几十年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因此这哥俩热血沸腾,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出城不到40里便于南军遭遇了。

    双方在野外摆开战场,南军这次岸上的兵马总共来了7万,当然与郑彩和郑联对阵的是他们的前部,共有精兵3000。

    也是郑彩和郑联这哥俩自投降以后连打胜仗,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两个的确武艺高强,带兵打仗有一套,是郑氏家族中有名的战将,投降大明之后,仍然是施琅手下得力干将,林毅也很欣赏他们,因此他们根本没有把南军这3000兵马放在眼里。

    这3000兵马的总指挥是陈良成,陈良成没什么名气,但是他的父亲便是陈衷纪,众所周知,郑芝龙早年发迹的18条好汉称为十八芝,他们在台湾结拜,相约同生共死。

    其实与郑芝龙结拜的人远不止这18个,早年他在日本的时候,郑芝龙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在日本他们共有26人结拜,相约共成大事,准备造日本人的反,结果事情败露,他们逃往台湾。这个陈衷纪就是郑芝龙在日本结拜的26名生死弟兄之一,他跟郑志龙一样,也是个海盗兼海商的武装集团头领。

    后来陈衷继死在了台湾,他的儿子陈良成慕名来到大陆投奔郑芝龙,郑芝龙看到他就想起了往事,对他格外关照,论本事他也有两下子,因此从那时起他便加入了大南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