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45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345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郑家海军是地地道道海上霸主,号称世界老大的荷兰海军面他们前面成了“小弟”。

    而且现在郑芝龙实力大增,所实际控制的海疆面积比大明帝国版图的三分之一还多,郑芝龙宣布独立为王,与大明朝闹翻,这二年来征战不休,盘踞在台湾的这些红毛子眼睛不瞎,他们及时向荷兰国王汇报,在巨额利润诱惑下,荷兰国王当然支持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存在,一边厉兵秣马,一边讨好郑芝龙,以保护他们在台湾及东洋的既得利益,这是他们的大政方略。

    利用大明内战之际,他们大肆向台湾增派军队,由原来的五六千人猛增到现在的15000人,军舰由原来的二百艘增至现在的600艘,往返的商船达到两千艘,这些商船没有战争就是做生商,但战端一开完全可以当战舰用,运输枪炮子弹等武器装备等。

    另一方面大肆修建城堡,荷兰人的城堡世界一流,固若金汤,现在已经修建了两座。

    但是荷兰人现在他们不愿与郑芝龙闹翻,反而要支持郑芝龙的叛军与大明开战。

    郑芝龙也热情地接见了这位范德兰,范德兰表示东印度公司愿意与郑家军成为永远的朋友,需要的时候枪的给、炮的给,军舰也可以给。

    郑芝龙鼓掌欢迎,要知道荷兰海军世界第一,武器装备能够称雄世界,能得如此力度的支持,郑芝龙当然求之不得。

    现在郑芝龙一盘算,拥有这么大的地盘,不算李定国的人马,他可以调动的人马就超过四十五万,只水师就有十万,还有这么多列强的支持,别说一个监国林毅,就是太祖朱元璋和永乐大帝朱棣重生,我郑芝龙有何惧哉!

    郑芝龙进一步膨胀,他找来多个算命先生先在他福建南安的老宅看,又跑到他现在的南安王府看,结果这些算命先生都异口同声地说他有福大贵之相,他们的府宅有真龙之气。

    郑芝龙听了非常高兴,看来自己这名字起对了,郑芝龙的就龙,就是自己是潜龙在渊,终非池中之物,现在腾飞的时机来了!

    中国千百年来的江山更迭告诉他,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这皇上老刘家坐得,老李家、老赵家、老朱家都坐得,难不成他郑芝龙就坐不得吗?

    李自成一个流贼折腾了十几年也称帝了,张献忠只拥有一个四川也当皇上了,论什么我郑芝龙都比他们有过而无不及,当然也能够坐那么椅子。

    手下的文武幕僚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机,纷纷怂恿他登基,国号也都替他想好了,李自成建立的叫大顺政权,张献忠建立的叫大西政权,自己建立的就应该叫大南政权。

    郑芝龙非常赞赏。

    登基大典的黄道吉日也看好了,就是1648年3月19日,现在离这一天还有两个来月,不过这登基坐帝可不简单的事,内臣外臣,三宫六院,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还得建皇宫大内,宁南王府这规模怎么能行呢?

    因此宁南王府从上到下折腾得乌烟瘴气,甚至整福建和其他诸省的官员也在为他张罗,正这时郑大木和李定国兵败求援的告急文书到了,人逢喜事精神爽,郑芝龙一看非但没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不必大惊小怪,传朕,哦,传本王的命令让他们俩个速回南安见孤。”

    “诺。”报事的领命走了。

    数日之后郑大木和李定国回到福建南安王府,就看到王府上下一派忙碌的景象,大兴土木,二人疑惑不解,遂找人来问及详细。

    “哎呀少帅,哦不,小人以后该叫您殿下才对,”此人赶紧改口,恭恭敬敬,仿佛见了太子一般,“王爷马上要登基了,大南帝王的皇帝陛下……”

    二人一听惊愣不已,他们从未想过郑芝龙竟然要称帝,郑大木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甚至难以接受,暗自埋怨他爹真是糊涂了,这不是造反吗?当初他爹改宁南伯为宁南王他都很不高兴,说他爹想要成为天下众矢之的,曾经多次劝过,被郑芝龙臭骂了一顿,现在郑芝龙要迈出危险的一步,郑成功有些不能容忍了,此前称林毅为国贼,现在如果自己的爹爹当了皇上还不如林毅,不管怎么说林毅没有登基坐殿,江山是大明朝的,皇上只能姓朱,如何能姓郑!

    李定国脸上也是阴云密布,他内心里当然也不赞成郑芝龙称帝,要当皇上只能是他的干爹张献忠,现在他们两家合作是讨伐共同的敌人林毅,他的目的很明确是救他的干爹张献忠,而不是保张芝龙当皇上,一个海盗有什么资格问鼎天下九五之尊?

    两个人见到郑芝龙请罪,郑芝龙把李定国和儿子郑大木二人拉起,非常高兴,丝毫没有治他们兵败丢城失地之事。

    但是郑大木有两件事必须向他父王禀陈,一个就是手下大将施显被杀一事。

    郑芝龙听完了,眼睛就瞪起来了,吓得郑大木赶紧跪下了,

    “畜牲……”郑芝龙勃然大怒,在他看来,儿子打回败仗丢此地盘没什么事,但是施显被杀,他有些接受不了,施显是郑芝龙手下的心腹爱将,屡立战功,这是一,二是因为施显的胞兄施琅和叔叔施福正在统领水师主力与明军开战,他们施家战功显赦,军权在握,施显立了那么大的功,只是丢了一座城池罪不致死,现在掉了脑袋,将来如何向施家交代?就是他当了皇上,这件事也令人寒心。

    郑大木跪倒在地申诉委屈,旁边的郑芝莞、郑明、郑经等赶紧苦劝郑芝龙,好不容易才把郑芝龙给劝住。

    郑大木看他爹正在气头上,没敢说第二件事,过了两天,他和李定国来见郑芝龙,二人一同劝郑芝龙收回成命,现在大敌当前,应该设法退敌而不是什么大兴土木,忙于登基坐殿之事。

    郑芝龙又勃然大怒,李定国倒也罢了,儿子竟然反对老子?当着李定国的面把郑大木绑了投入大牢,而没理李定国。

    李定国觉得郑芝龙要当了皇上,还不如崇祯皇上,心灰意冷的他,当天晚上就率着卫队亲兵不辞而别……

    三月十九日,郑芝龙果然龙袍加身,而就在这一天,南京江面上,林毅带着他海阵陆战队员及三千名水师登上了那艘巨型战舰。

    “开炮!”

    “轰隆轰隆”几声巨响,林毅透过望远镜看到,十里远处一只目标船被炸断,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这时有人来报,林毅一听:“郑芝龙竟称帝了,真是作死!”

第443章 威武的大明航母战斗群() 
看到一发发重型炮弹把这么远的目标船轰上了天,舰上的兵将无惊愕。

    远程火力打击完成之后,又开始了千斤佛郎机的试射,战舰的一边装了30门千斤佛朗机,炮的射速快,射程较近,但是威力也不小,仅次于红衣大炮,战舰的一边这种炮几十门同时轰鸣起来,打得硝烟弥漫,200米以外5里以内的范围可以火力覆盖,惊天的水注此起彼落。

    如此威猛的火力,舰上的兵将感到无比的震憾。

    火力演示结束后,林毅传令全速前进,巨舰上扯起十个大船帆,根据风向调整船帆,舰舱里400水手一同发力,这等于巨舰开足马力全速进行,这艘巨无霸劈波斩浪,航行速度也能达到13节以上。也就是一小时能行40里左右,然后调头,逆流而上,航行速度也不低于8节,平均下来跟战马的速度差不多,在没有机器的时代,这种动力已经相当足了。

    通过试水和试验火力,林毅对这艘巨型战舰的航速、稳定性、远近程火力覆盖和火力强度等各项性能都非常满意。

    长150米,宽60米,吃水4米多,4层楼高的设计,其尺寸和规模比一后世的一艘大型巡洋舰也不差,在没有机器和铁皮船的木船时代,这绝对称得上大明航母了。

    因此林毅给它取个名字,叫扬威号。

    试般完成之后,3000名新训练成的水师全部陈列在甲板上,全副武装,个个精神抖擞,盔明甲亮,这是在天津大谷口炮台外面渤海湾训练的1万名水师训营中挑出来的3000精英,用来装备这艘巨舰。

    另外林毅的400百名海军陆战队员也登上了巨舰,包括女营将士在内,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舰船,登上舰的那一刻他们全都骄傲了。

    到舰船里面,他们甚至觉得这不是一艘船,好像进了一栋高楼大厦一般。

    另7000名水师,登上了一百多艘舰船,这些大小舰船在巨舰面前一比,都成了矮子,仿佛是一只肥大的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崽一样,这一百多舰船有补给军粮器械弹药的,有开路护航的,其功用大致相当于后世的补给舰和驱逐舰。

    在林毅的标营、无敌营包括卫队营2万人马,在长江沿岸配合这艘巨舰的水师行动,这是真正的水陆并进。

    一切齐备之后,林毅率领这只战舰编队从南京就出发了,南京的兵部尚书史可法率领一群幕僚,在江岸上相送。

    一百多艘大小战舰,迎风劈浪,浩浩荡荡,压江而下,船上的各色旗帜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他们第一站就是长江上的重镇——镇江。

    闫应元在镇江已经打了一年,把施福和施琅叔侄的几万水师阻在这里寸步难进,但是双方也只是对峙,闫应元率领的数万明军也无力退敌,只是坚守。

    因为叛军的这支水师太厉害了,大明的那些旧水师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节节败退,这种情况下闫应元就修筑了一道水下拦江防护网,判军的战船便无通过了。

    施福率军队上岸攻城,镇江城防守得如铁桶一般,伤兵损将攻了数日也没攻上去,施琅带人下水试图破坏拦江防护网,几次都失败了,因此双方就这么耗着,等待时机。

    这里的战况林毅提前已经有了了解,两日后他的扬威号战舰编队就到达了镇江城外的江面上。镇江守将阎应元带领着众将在岸边列队相迎。

    如此威武雄壮的水师编队,特别是扬威号巨舰压浪而来,令阎应元等将士眼睛立马直了,这个海上的巨无霸令他们神情振奋,立即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起来。

    “这么大的战舰?一二三四……”有兵将一边说着,一边数战舰的层数。

    “一二三四……二十一……三十……”有的在数红衣大炮和千斤佛朗机的数量。

    “这一下有这些贼人好看了。”

    “舰大必然笨重,施琅他们都是海盗和水贼出身,不知能不能对付得了这些贼军……”有些兵将不无担忧。

    这时战舰编队在岸边停靠,林毅走下甲板。

    “参见监国大人。”一见面阎应元老远就跪倒在地。

    此人生的面红有须,而且也使大刀,窄一看有点像关云长,身材魁梧,十分的威风。

    “将军平身,军中不可多礼,战况如何?”林毅让他起来,很器重他,这是第二次见阎应元了,此人善守,也只他能挡住郑芝龙的海军,否则这一年南京早就丢了。

    “属下正要禀报,大人可算来了,施家叔侄战力凶悍,异常狡猾,弄得属下岸上陆上疲于应对,勉强支撑,兵将伤损严重,大人要是再不来,属下真就支持不了几天了。”阎应元施礼道,面带愧色。

    “能守住镇江,挡贼兵于此,将军已经立下奇功了,命令弟兄们,把沿江防护网拆了吧,看到这艘巨舰了,林某要让他们尝尝我大明扬威号战舰的厉害。”林毅胸有成竹道。

    “属下领命,威扬号威武,只是贼人奸狡彪悍,大人须多加小心。”

    对于施琅林毅早就听闻过其大名,他的名望在康熙时代犹为突出,他最大的功劳就是率军攻克了台湾,结束了两岸长期对抗的局面。此人比较复杂,跟郑家恩怨情仇具有传奇色彩,几次降反,虽然投降了清朝,但也有抗清壮举,不能跟一般的汉奸国贼相提并论。

    这些林毅在穿越之前,林毅通过史书和影视早就了解,就历史上给他定为军事家,和阎应元对他的现实评价,林毅就知道,这是个难缠的对手,绝不能小覤。

    阎应元令人立即动手拆除水下防护网,这时岸上的标营、无敌营和卫队营也开到了镇江城外。

    一下子来三万人马,阎应元心里有主心骨了,这肯定都林毅的精锐,岸上水中都不用怕他施家叔侄了。

    三日过后,水下拦江防护网全部拆除,林毅登上巨舰,一百多艘大小战船,在江面上排开,然后整体向前推进……

    这时数里之外施琅和施福的大营,叔侄俩早就得报了,这些天他们叔侄正在犯愁,这都一年了,几万大军在这里成了强弩之末,战事毫无进展,消耗这么大,郑王将来要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但是岸上他们攻不破镇江城,什么办法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