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17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31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日由左将军和高将军出城诱敌,若缅甸的大象军出现之后,由骆驼战队解决他们,你们那两营也要做好歼敌准备,不是明天,今天晚上就要准备好。”

    “诺。”祖克勇和东胜两个人相互看了看,然后二人领命而去。

    这下高桂英和李岩、宋献策便摸透了林毅的用意了,让他们俩去诱敌,还不仅仅如此,这便是了,林大人用兵谨慎,对这样的将领焉能不加防备?高桂英和李岩、宋献策长出了一口气。

    然而林毅这次却不仅仅是防备,因为他从左良玉和高杰领受命令时的目光中,已经读出了些许味道,手下兵将主动请缨者,林毅单派他们俩去是有用意的,只不过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今晚如果有事,城防之事就由三位负责。”

    “诺。”高桂英和李岩、宋献策异口同声,林毅的用意就更明显了。

    祖克勇和东胜领命之后,立即传令标营和无敌营的将士今晚兵不离甲、马不卸鞍。

    他们俩当然明白林毅的用意,看来今天晚上或许有重大军事行动,这二将也皆是有脑子之人,跟随林毅多年,不该问的时候肯定不能多问,有时一眼个眼神便能领会林毅的意思。

    高杰回到自己的营帐,这是他自从并入高桂英的战斗序列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

    真的是因为林毅亲自主持会议,接到命令以后,他不敢不来,但是今天的这道命令,他的确有些不情愿,因为他知道孙可望的人马太不好对付了。

    高杰当然对大西军非常了解,早年他当贼的时候,在李自成麾下,他们跟张献忠的人马合作过,也对抗过。孙可望是张献忠手下最不好惹的人物之一,也是大西集团的中流砥柱。出城诱敌非同小可。

    回到帅帐之中刚刚坐稳,手下大将李成栋和许定国进来了。

    这是他手下的两名心腹爱将,许定国曾经在山西当过总兵,后来在贺龙手下供职,当时孙传庭奉上命要杀林毅与贺人龙,设计把两个人以开会为名调入帐中缚住要杀。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贺人龙不敢反抗,但是林毅不是逆来顺受之人,一怒之下大闹军帐,杀出重围把贺人龙也给救了。

    从那以后贺人龙追随了林毅,但是贺人龙手下的几千兵将全部归了高杰,包括许定国玉,李成栋在内,全都成了高杰的下属。

    特别是李成栋,他跟高杰一样也是陕西人,当年也一样在李自成手下为贼。高杰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邢氏,李成栋作为高杰的铁哥们儿,也跟着高杰背叛了李自成,投降了明朝。

    “大人,监国让我们出城诱敌,不知大人作何打算。”

    “哎。”高杰叹了一声,问他们俩该怎么办?

    李成栋道:“请大人屏退左右。”

    高杰冲外面一挥手,所有伺候的兵将全部退出去了。

    李成栋还不放心到账门口看了看,然后又回到了高杰身边。

    这时许定国先说话了:“大人,这次非同小可,出城诱敌绝对是九死一生,姓林的放着自己的嫡系部队不用,这是要让我们去当炮灰啊。”

    李成栋也说话了,“定国说的不错,大人,属下怀疑这事是高桂英,李岩和宋献策他们在监国大人那里进了谗言,这些人本来就是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以属下之见,明日诱敌之事还需再行商议。”

    高杰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廷桢,定国,你二人所言有理,高某缘何不知?然明日诱敌,乃监国大人之命,若不往,必为众矢之的。奈何?”

    许定国仗着胆子,悄声道:“大人,不如我们投降了孙可望吧,反正我们在这里也混不出什么名堂,有高桂英这一帮人在,监国大人相信的是他们。在下愿悄悄出城一趟,凭三寸不烂之舌,见孙可望一面。如果孙可望能够答应我们,里应外合,攻破城池,一起擒杀林的,清君侧,匡扶大明。”

    历史上的许定国就是个投降之辈,刚开始的时候是在崇祯驾前为官。

    崇祯上吊之后清军南下,许定国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豫亲王多铎为人质,当了可耻的汉奸。设宴诱杀了高杰,令史可法顿足捶胸:“中原事不可为矣,国事尽被许贼所坏”。

    现在的许定国投降的本性已经暴露出来了,根本原因是怕死。

    “不妥。”高杰摇了摇头,说到投降这事,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他终究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这次要反大明跟当初反李自成截然不同,那不是拐个女人拍拍屁股就能走人的简单事。

    眼下他这一营兵马不过五六千人,怎么敢跟大明朝公然闹翻?连左良玉,刘泽清,刘良佐这些个家伙都不敢,她高杰不是傻逼,也不愿当这出头鸟,能混则混,实在混不下去了再说。

    因此高杰思忖了一下,“孙可望为人奸诈,定国此去必然会被以为诈降之计,非但于事无补,还会身遭所害。”

    许定国闻言果然不敢再言语了。

    这时李成栋说话了,诡然一笑,“大人不必犯愁,某一策。”

    “廷桢,计将安出?”

    廷桢,是李成栋的字号。

    “大人,左公良玉何许人也?”

    高杰看着李成栋,那张难以琢磨的脸。

    左良玉此人,高杰当然清楚。左良玉比他实力雄厚,相对于高杰和李成栋来说,左良玉当然是老前辈了。

    在袁崇焕手下当过差,后来左良玉跟贺人龙都是崇祯手下的爱将,官职一路飙升,为太子太师宁南伯。

    但是此人猛略过人,骄横跋扈,后来跟贺人龙一样佣兵自重不听朝廷,因此高杰知道,左良玉并不受朝廷待见,所得的高官厚禄皆为安抚之策。

    就见李成栋狡黠的一笑,“大人,至此关键时节,大人与左公同命相连,何不找左公商议一二?”

    高杰就明白了,哈哈一笑,“廷桢言之有理,”对外面大喊一声,“来人,排摆酒宴,越丰盛越好,今天晚上高某要请左公痛饮。”

    “诺。”手下人答应一声安排去了。

第409章 锦衣卫头子() 
到了晚上掌灯时分,左良玉果然应邀而至,其实左良玉的大营与高杰的大营相距并不远。

    左良玉生得人高马大,身材魁梧,一张红扑扑的大圆脸,现在脸上也布满了皱纹,左良玉已到了知天命之年。

    在那个时候,50多岁的人就是个垂垂老者,因为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都短,不过身为武将,左良玉仍然不弓腰,不驼背。

    历史上的左良玉于两年前已经病故了,崇祯皇上吊死之后,大明朝名存实亡,李自成攻占了北京,然后又闪电般地被满清鞑子赶走了。

    接着清军占领了北京,多尔衮,小顺治也接了进来,然后开始一统天下。多尔衮运筹帷幄,兵分两路,一路是西进,继续追歼李自成的大顺军,多尔衮别出心裁打出的旗号竟然是为大明朝平贼荡寇,为崇祯皇上复仇。

    这并不是因为多尔衮仁义,而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你也是为了缓和与汉人的矛盾,尽可能多的取得支持率。

    而第二路兵马便是南下消灭大明残余势力,与第一路和他们提出的口号相比,这简直是自欺欺人,自我打脸。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残余势力跑到了南京,拥立小福王朱由崧即位,是为南明第一帝。然而小福王除了一身肥肉之外,并没有多大的魄力和文韬武略,就仗着他沾着皇亲根正苗红,才坐上了那把椅子。

    但是坐到那把椅子上并不能意味着就君临天下了。

    从明末到南明,别看京师变了,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一点也没有改变。他们不顾亡国之恨,仍然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马士英和阮大铖把持了朝纲,又有四镇军阀,等于把左良玉这个宁南伯给谅到了武昌。

    这个时候的左良玉,因为支持东林党被排挤在外,也就是1645年的时候,已经是重病缠身,但是面对马士英和阮大铖的咄咄逼人之势,不得不起兵造反,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

    最终他的80万军队到了九江,在一叶小舟上,在江西总督袁继咸的劝说之下,大口吐血而亡。随后他的儿子左梦庚率领20万大军,兵不血刃投降了1万清军,被传为笑柄。

    但这是历史记载,现在因为林毅的穿越一切都改变了,包括左良玉的命运。

    现在左良玉手下既没有80万军队,其实他兵力最多的时候,他连8万兵马也没有。因为他一直是个总兵,就是崇祯皇上上吊的时候,封他为宁南伯的时候,他手下也不过两三万人马。

    历史上的左良玉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兵马,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跟张献忠和李自成鏖战多年,在鏖战的过程中他拥兵自重,私自招兵买马,别有用心的扩充自己的实力,那时大明的军阀都在自保,都看到了崇祯皇上已经是落日黄昏,包括刘泽清,刘良佐也不听朝廷了,都在找机会,扩大自己的枪杆子,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乱世谁有枪杆子,谁的腰板就硬,谁就有说话的本钱。左良玉当然也不例外。

    二是左良玉在征战的过程中收了不少降卒,特别是崇祯吊死之后,李自成的大顺军也退潮般败走。

    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据说有上百万。这么多人马从北京跑到山西,从山西又跑到陕西,然后又跑到湖北,一路都在吃败仗。

    但是从时间上看,从他进北京到他败亡,前前后后算来才一年的时间。这100万军队就是全都用铁链子拴着,也架不住这么跑,更何况兵败如山倒。可以想象当时大顺军有多狼狈,败兵,逃兵,降兵真是多如牛毛了。

    那个时候也不止是大顺军是这样,大西的张献忠也吃了左良玉的败仗,左良玉收了不少的降卒。

    大明朝的军队也是这样。投降大明的,投降流贼的,投降大清的,多如过江之鲫,这些人不管为谁卖命都是卖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因此左良玉的队伍才迅速壮大。

    但是现在因为林毅的穿越,部分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从林毅穿越到现在10年有余,他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崇祯虽然上吊了,但是大明朝并没有灭亡,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鞑子,不但没能入关南下,肆虐中原,反而让林毅一路北伐,将这些满清鞑子驱赶到了外兴安岭山林之中不敢出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流贼投降大明成了主流,投降左良玉的兵马当然也就少了。

    另外还有林毅这支队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了大明的倚重兵马,有这只耀眼的明星,当然像左良玉这些人就变得黯淡无光了。历史上,他的仗,林毅都替他们打了,名利当然也都替他们收了。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鞍马之劳苦,没有战乱的困扰,不冲锋陷阵自然也就减少了皮肉之伤,寿命自然要长。

    因此左良玉现在虽然50多岁了,但是身体上并没有出现什么毛病,这当然得感谢林毅。

    因为林毅的穿越已经为他延长了至少两年的寿命。

    现在左良玉除了头上有几根花发,脸上多了几道皱纹之外,仍然是红光满面,走路奇快如风。战场上跨马轮刀,左右开弓射箭,骁勇异常。

    与历史上记载的两年前暴病身亡于九江舟上,完全是判若两人。

    到了高杰的营门前,左良玉甩镫下马把江绳撂给了身后的亲兵。

    此时,高杰的营门大开,这位翻身鹞子亲自带人迎接出来了。

    这种场合双方一见面自然免不了一番客套与寒暄。

    “昆山兄别来无恙,欢迎欢迎。”一见面高杰抱拳当胸,热情有加,李成栋和许定国也是满面赔笑。

    左良玉赶紧笑着咧着大嘴还礼,“呵呵,各位大人,左某何德何能,劳各位的大驾,实在是受宠若惊啊。”

    别看左良玉不识字,在官场上混久了,也学会了说话。

    “里面请。”

    “请。”

    左良玉跟高杰进了大营,营门关闭。站岗的兵将,和巡逻的兵将继续。

    在此时,暗中已经有几双眼睛盯着了他们,知道他们声音和身影消失……

    进了高杰的大帐,酒宴早就摆好,分宾主落座。左良玉带着他的副将马士秀坐了客位,高杰和许定国,李成栋侧坐相陪,有服务的军兵过来斟酒布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句扯淡的话以后,高杰便聊到了正题上。

    高杰把酒杯放下,“昆山兄,监国大人命你我二人明日出城诱敌,昆山兄对此事怎么看可有把握?”

    左良玉一仰脖把,杯中的酒喝了个底儿朝天,咣当一声,把桌子杯子放桌子了,用手抹了一把油乎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