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02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302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今天是第一次在漆黑的暗夜里打这样的靶子。

    因此林毅的动作在别人的眼中简直奇葩的有些不可思议,就好像要举枪要射天上的星星一样,有点那么不靠谱。

    其实林毅要实现精确打击,又是夜间,又是这么远的距离,为了保证百发百中,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瞄准,林毅是人不是神。

    那种不管多远,举枪就射,射了就能中,完全是扯淡。

    林毅穿越之前尽管是特种兵王,但是他毕竟还是人,不是神!

    大约瞄了10秒左右,林毅果断的扣动了扳机。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像放了一个鞭炮一样,在这些兵将的诧异的目光中,随着枪响,远处的那个小红点不见了。

    接着女营众将和卫队营的张华等将士就是一阵的喝彩,在黑天,这么远的距离,一枪能够把香头敲灭,这简直是神射手啊!

    然后200米远处的香头,由一个变成了一横排的九个,然后林毅接下来一连打了九枪,结果那一排的九个香头全都被打飞了,这才叫百发百中!

    这下现场没有掌声了,全都惊傻在那里,这枪法也太好了,简直是出神入化!

    火把重新亮了起来,然后林毅命令在同样的距离处,燃起了一排10个香头,在火把照亮的情况下,开始从三四百名女营兵将中挑选。

    林毅的女营将士,早就装备了新式的火枪,现在人手一把,也就是说火枪是他们的必备武器,然后才是骑马弓箭,战刀,也就是说他们个个是一马三武器。

    就连擅长歌舞升平的邢畹芳等人也不例外。

    现在林毅对他们进行了一次严格选拔性的考试,考试的内容当然是远距离黑夜间的火枪射击。

    林毅在旁边亲自监考,一个一个的过,每个女营将士,每人10发子弹,这场考试一直到天灰蒙蒙亮的时候,女营将士才过了一遍。

    结果算上苏末尔在内,总共就挑中了5个人。这5个人成绩最好的就是小颖,不愧是火枪营的女教练,成绩是10中8,还有两个10中7的,全都是蒙古兵,其中就包括苏沫儿,剩余的是两个10中6,其中一个还是朝鲜姑娘。

    将近400名将士选出了5个,也算是百里挑一了,这5个被选中的,除了两汉人之外,有两个蒙古姑娘,还有一个朝鲜姑娘,分布的也算是均匀。

    不过遗憾的是哲哲落选了,10发子弹她中了5发,按说这样的成绩也算不差,但是在林毅的眼中他是不及格。

    哲哲伤心透了,她怪自己不争气,小颖能10中8,而她为什么只打了个10中5?自己难道连一个朝鲜的姑娘都不胜,这名朝鲜姑娘叫韩金,她加入女营的时间远远没有哲哲长,她都能打出10中6的成绩。

    还有最气人的就是这个苏沫儿了,来到女营才几天呀,这次就脱颖而出,像鬼神附体了一样,一下子打了个10中7,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人家都那么有本事?自己这么没用……

    黑暗中晶莹的泪珠滚过了她如桃花般的两腮,知道她委屈,小颖和两个贴身的丫鬟不停的在劝她。

    “这算什么呀?比弓箭谁比得过你呀?”

    “是啊小姐,您别太难过了,林大哥绝不会放在心上的,各有所长嘛。”……

    听着小颖和丫鬟们的劝,扯着暗自咬牙,以后哪怕不吃饭不睡觉,也要练好火枪射击。

    值得一提的是,苏茉儿是女人中最年轻的兵将,这次却被选中了。

    说她年轻这倒不是说她的岁数小,其实她的岁数是女营中的年龄比较大的,将近30岁的大姑娘了,除了高桂英之外,包括小颖和哲哲在内都得管她叫大姐。

    说她年轻是因为来是女营最晚,他来女营还没几天,练枪更是没几天,但是却表现出狙击手的极高的天赋。

    苏茉儿的确是心灵手巧,不止只是会穿针引线,作出精美绝伦的衣服,暗器飞针打的那么好,火枪照样射得好。

    现在她来者居上,超过了训练了几个月的女营将士,今天晚上一下子就打出了10中7的好成绩,连林毅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这一下苏茉儿又成了别人议论的焦点,仿佛是个玩枪的天才一般,也招来了女营将士和林毅的卫队营将士中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5名狙击手包括林毅在内,算是总共6人参加这次狙击行动,另外这6名狙击手每人安排了5名帮助他们的兵将,自然也全都是女兵,称为助兵,人员定下来之后,林毅下令兵退60里。

    因为后面60里处,有一片林子,这片林子不太大,有百十亩地的样子,而林子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算是荒野了,这林子的后面可以埋伏兵马。

    林毅就看中了这里。

    让标营、无敌营和炮营一部200门红衣大炮,在这片树林的后面埋伏下来,一共是1万多人马,其余的十几万明军全都撤回了海城。

    其实这片树林离海城只有40里地。

    但是对于林毅的这个计划,手下的兵将都不赞同,包括他的智囊宋献策在内。

    “林大哥,就你们6人在前面狙击敌人,算上每个人的五名助兵也才30多人,这也太冒险了吧!”小颖和哲哲都劝。

    现在哲哲也不敢委屈了,一听说林毅要亲自出马,带5名狙击手在最前线狙击敌人的骆驼炮,顿时吓得小脸都白了。

    宋献策也跟着劝,“是呀监国大人,您贵为万乘之尊,怎可如此舍身范险,要万一有点闪失可怎么得了?”

    张华等人也纷纷劝阻:“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请大人收回成命,还是另想他策。”……

    林毅不以为然道:“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一个狙击手的价值相当于一个队伍,我们6人还惧怕他区区1万兵马吗?何况还有标营无敌营第200门红衣大炮一共1万多人马的埋伏?尔等不必多说,本监国去意已决。”

    林毅的拗脾气又上来了,九头牛都拉不回,众人也不敢再劝了,但是要求林毅多埋伏些兵马,以做到万无一失。

    还有十几万兵马呢,为什么要摆在远远的海城?岂不是浪费?

    林毅又拒绝了他们,他的理由是,兵在精而不在多,一万多兵马埋伏在那里已经绰绰有余了,这1万多名精兵战力超强,另外埋伏兵马多了,容易暴露,这里离海城这么近,十几万明军在那里作为后援,万无一失!

    众兵将都知道,林毅作出的决定是万万更改不了的,这句话如今再一次得到了验证,因此也都不在废话了。

    只希望老天能够保佑,保佑林毅他们6人能够狙击上万名骆驼炮队。

    而且来的敌人还不可能只有这一万鞑子,清军好不容易获胜了,要反扑肯定得集中兵力,估计怎么着也得有好几万人。

    就林毅他们这几十个人在前面打头阵,林毅手下的兵将越想越觉得这是儿戏。

    林毅胸有成竹,他不管别人怎么想。紧锣密鼓的推行了他的计划,这一仗必须得运筹好。

    现在狙击手已经落实了,每名狙击手由5名助兵帮忙,狙击的地点他也选好了。

    现在林毅又交给了苏茉儿一个任务,让让她设计赶制一批特殊的衣服,一共36件,因为这三十六件衣服不是用布做的,而主要是用树叶为材质。

    苏茉儿一听非常新鲜,知道林毅的用意后,便立即行动。小颖和哲哲带着其他的女营将士帮忙,到林子中间把足够的树叶采摘过来,然后由苏沫儿教她们穿针引线。

    昼夜不停的赶制衣服开始了,经过了几百人近两天的忙碌,这几十套衣服终于赶做出来了。

    林毅等人非常高兴,发给狙击手和那些助兵们,进行了试穿,等包括林毅在内的一男35女穿上树叶做的衣服之后,一个个都变样了,都变成了草绿色。

    其他的兵将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衣服,因此都看着他们哈哈了,也都向他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一切就绪之后,又过了两天,有探马来报,3万清军从盛京那边果然开过来了。漠北蒙古的1万名铁甲骑兵和骆驼炮在前面开路。

    “来的好!这次一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林毅这36个人立即出发,就在这边树林前面的荒野处埋伏下来,而隔着这片树林的后面,这是1万多明军包括200门红衣大炮也埋伏下来。

    而其剩下的十几万明军,拔营起寨,全部退进了海城,给人一种望风而遁的感觉。

第392章 大明狙击手() 
三万清军浩浩荡荡,杀出盛京直奔海城而来,他们要复夺海城,把明侦彻底击退。

    数日前漠北蒙古的勤王之师赶到,盛京城外一场大战,明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清军以少胜多,一战就歼灭了5万明军,致使20多万明军溃出100多里,盛京之危暂时解了。

    那一战漠北蒙古的骆驼炮加上铁甲重装骑兵,这样一个无敌的组合,进退有序,攻防自如,1万人马就打出了他们久违的士气,让八旗子弟找回了当年叱咤风云,天下无敌的感觉。

    所得的战利品,刀矛器械,锣鼓帐篷,牲口马匹,粮食饷银等等军用物资应有尽有,堆积如山,他们往京师整整拉了三天才拉完。

    可以说从山海关大战以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

    令他们更加欣喜若狂的是,这一次清军还缴获了明军五十门红夷大炮,还有数量相当可观的炮弹炸药等等。

    这五十门大炮当中,有的红夷大炮被他们的骆驼跑队炸坏了,有的稍微修一下就能用,还有的直接就能用。

    大清现在正缺少大炮,本来到顺治元年的时候,大清在火器上已经赶上了大明,大明独有的火器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以前那种他们只是靠弓马在野战中取胜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凭借着八骑军的骁勇剽悍和乌真超哈重兵部队的狂轰滥炸,大清野战和攻防战他们都有把握了,觉得对付大明的汉人不成问题。

    因此多尔衮才定下了叩关南下问鼎中原的战略大计。山海关一战多尔衮本来运筹得天衣无缝,既耍了大顺军的李自成,又玩弄了大明余孽吴三桂,在山海关外,多尔衮玩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把戏。

    但是没想到遇上了一个克星林毅,最终他多尔衮才明白,他并不是那幕后的黄雀,林毅率领的明军才是螳螂和蝉后面的那只黄雀。

    从那一战以来,清军一路败北,一直败进了京师,他们依仗的红夷大炮也受到了重创,特别是三岔河一战和海城的失陷,使他们的重装炮兵部队乌真超哈几乎全军覆没,现在他们仅有的红衣大炮也不过百门,而且大都安装在京师的城墙垛口上,成了不可轻动的炮火防御体系。

    虽然漠北蒙古并入了大清,来的这支勤王之师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这一仗便打跑了明军的20万军队,他们现在还拥有数百门威力惊人的骆驼炮。

    但是单凭威力而言,骆驼炮跟红衣大炮的威力还没法相提并论,其射程和杀伤力都有些逊色,骆驼炮的威力至多能和千斤佛郎机相媲美,主要是它的机动性比较强,它不过是虎蹲炮的升级版,真正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战时候,骆驼炮根本代替不了红衣大炮。

    几百门红衣大炮集中力量向一个地方攻击,能够把厚重的城墙炸塌,而其他的大炮是望尘莫及的。

    现在大清能机动的红衣大炮也不足百门了,红衣大炮的缺乏对于用惯了红衣大炮的清军来说,就好像有车一族,突然没车了,那种感觉是那种无车族根本体会不到的。

    现在又得了明军的50门红衣大炮,加起来能够拉出去战斗的红衣大炮也有一百四五十门了。再加上数百门骆驼炮,还有3万名清军精锐,实力也是非同小可。

    3万人马数目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满清八旗军来说,这是一支规模相当力量的军队,因为历史上1644年多尔衮率军南下的时候,满洲八旗在编的才5万多人,剩余的十几万人则是蒙古鞑子,还有大明投降过来的汉奸队,他们成为汉人八旗,另外还有朝鲜派过来的助战军队。

    现在他们有3万军队,加上这么多的火炮,而且又刚刚赢了一阵,足以有理由让他们认为,属于他们的春天又来了,大举反攻的时候到了。

    一万漠北蒙古的军队就把大明的20万军队打败,何况是3万?换成是谁都会这么想的,何况是野心勃勃虎视天下的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为首的满清当局?

    另外,虽然他们刚刚取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但是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并不敢高枕无忧,因为明军并未彻底退去,仍然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安营下寨,明军逼近大清京师十几里地与逼近100多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依然感到了巨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