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277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27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他们知道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这些人可不是好糊弄的,死人换活人一旦露出马脚,眼前就是一场血战,谁死谁活还是个未知数。

    因此,巴林和额哲兄弟二人现在才是最揪心最紧张的,非身临其境者无法体会他们的心情。

    明军这边的河畔推出了三辆囚车,囚车里坐着三个甲衣整齐的人。

    就巴林和额哲认他们亲人的时候,清军这边,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等人也把目光锁定了囚车里的三个人,他们也在认他们要的人。

    这就像是做买卖的双方,有一方觉得不合适,验货不成功,这场交易随时都可能终止。

    必须双方第一印象都满意,然后才能往下进行。

    不过此时林毅和宋献策等人,他们的心也都悬到嗓子眼了。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货有假,三个当中有两个是赝品,尽管洪承畴的瞒天过海之计别出心裁,但是离的这么近,这么多双眼睛审视着,万一看出了破绽,那就前功尽弃了。

    这是林毅的目光不仅也落到了那三辆囚车上,三辆囚车,有一个是可以放心的,那就是囚车中的洪承畴,此人一点假都不掺,可以让对面的鞑子随便验看。

    关键是另两辆囚车中的死人,千万不能被识破。

    按照洪承畴给他们出的主意,林毅命人准备好之后,事先他和宋献策的人不知道审看了多少遍,的确认为天衣无缝了,才敢拉到今天的战场上。

    但是这一次是最关键的一次,林毅再次看向囚车中的两个死人。

    一个就是大清的英亲王阿济格,另一个就是满洲第一勇士、护军统领鳌拜。

    此时两个人戴着盔甲,也露不出他们的金钱鼠尾辫了,他们脑袋低垂着,甲衣穿戴的也整齐,浑身上下干干净净的坐在囚车里,还不时的摇晃着脑袋。

    表面上应该看不出什么,因此林毅把目光从这两个“活”死人身体上又移开了。

    此时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只是林毅宋献策巴林额哲这些人,还有囚车之中的洪承畴。

    因为如果走马换将计划失败,他还得掉脑袋,现在他的小命儿就在明军的手里攥着,只有这场交易完全成功了,他才有可能活命。

    他心里默默的祈祷,祈祷上苍保佑孝庄皇太后这些人千万不要看出什么破绽,否则眼前就是一场血战,不管血战的结果如何,他自己和对面那几个女人首先就是牺牲品。

    那几个女人死活与他无关,甚至早就该死,但是他自己这条命他不能不在意。

    然后双方是不可能坐下来和谈了,那只有继续开战,但是要讲打,现在的大清根本打不过大明,这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洪承畴用冠冕的一点的话说,他自己这条贱命扔到这是小事,大清朝有可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他要当大臣的忠臣宿将,拯救大清,不惜一切代价。

    洪承畴这样想着,把头抬起来了,正好与河对岸的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来了个对脸儿。

    这个时候,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的目光正在他们三个的身上扫来扫去。

    现在囚车中的三个人,隔着河岸,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都认出来了,果然是洪承畴,阿济格和鳌拜,因为他都看到了他们的真面目,他们的穿戴也都不差。

    只是他们有些不解的是洪承畴还抬起头来,与他们来个对脸儿,而英亲王阿济格和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始终是低垂着脑袋,并不时地摇晃着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都有些不解,不过很快他们释然了。可能是因为这次又打了败仗,丢了宁锦防线,作为英亲王和满洲第一勇士、大清护军统领鳌拜,他们感到脸上无光吧。另外他们现在在囚车里,在明军面前就是俘虏,当然不会直接脸来趾高气扬,洪承畴大部分时间不也都是低着脑袋吗?

    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一点也没往别的地方想。

    双方看完自己的人之后,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然后就开始走马换将了。

    为了做到公平,双方各自撑出一条中号的战船,清军这边的船上除了水手开船的之外,有50名军将,为首的是一个梅勒章京,他们拿着刀枪弓箭,把这五个女人押到了船上,然后往这边驶了过来。

    与此同时,林毅这边也撑出一条路战船,船上面也准备了几十名明军的将士,准备好了刀枪弓箭,不过他们的枪都是新式火枪,为首的是甘宝和姜兴元,这两个人一个拿着大铁锹,一个扛着铁扁担,负责把人送回过来去并把人接回来。

    三辆囚车赶到了船上,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两条战船同时相对着开了过来。

    这时双方的兵将,全都做好了准备,火枪手,弓箭手以及红衣大炮。

    由于这条河并不宽,很快两条战船便驶到了一起。战船抛锚,停在了河心,又长又宽的几条甲板把两只船连了起来,双方开始交换人质。

    两条战船上的明军和清军全都做好了战斗和警戒准备,随时应变。火枪和弓箭瞄准了对方,即对方的人质,剑拔弩张。

    双方同时开始放人,五个捆着的女人被赶上了明军的战船,与此同时明军战船上的三辆囚车,也被赶到了清军的战船上。

    洪承畴这辆车在最前面,紧接着是阿济格的和鳌拜的。

    这些清军看到洪承畴的车上了他们的船,但是紧跟着后面阿济格和鳌拜的车上他们的船时,他们就是一愣。

    因为到了囚车近前,他们才看发现有点不对劲儿。阿济格和鳌拜始终在晃头,根本抬不起头来,而且囚车里有东西,大笼里面装有小笼,小笼里面装的是什么看不清楚。

    刚才因为隔着河他们看不太清,现在离了近了,他们看清楚了,这两个人有问题,脑袋直不起来不说,还有一股刺鼻的酒味儿。

    难道是喝多了?怎么可能?清军的那名梅勒章京过来要进一步查验阿济格和鳌拜时,前面车上的洪承畴说话了。

    “别看了,回去后本中堂对皇上,太后和摄政王爷自有交代,开船!”

    他的话就是命令,因此这些清军不敢不听。双方撤了甲板,始终没动一刀一枪,两艘战船起锚掉头向对岸驶去。

    明军的战船很快靠岸了,巴林和林丹汗的五个娘亲总算成功救了回来,他们的心全放肚子里了。

    那边清军的船只也靠岸了,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洪承畴已经从囚车里出来了,但是现在清军们才发现,另两辆囚车里装的竟然是两具尸体,他们坐在修车里面的小木笼上,小木笼里装的是两只山羊,里面还有些草。山阳的脖子和腿都用绳子连在阿济格和鳌拜的盔甲上,有草吃山羊当然不叫,但是他在里面不停的动就会引起阿济格和鳌拜的头部运动。

    这当上的,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会是这样。

    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恼羞成怒,继而勃然大怒,“来人给我开炮!”

    “太后王爷不可……”洪承畴跪倒在他们面前。

第366章 大难不死() 
等船靠了岸,两辆囚车被赶下船,洪承畴跟着,到了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近前,他们这才知道上了大当。

    人都是真的,绝没有偷梁换柱,林毅果然给他们放回来了,三个人一个不少,这倒是货真价实,一点儿也没掺假。

    但关键是三个人只有一个活的,其余的两个都是死人!

    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这两张脸顿时就变色了,一个绝色的美人脸,变得一红一白的,弯弯的柳眉竖了起来,如血的红唇变成酱紫色,一双纤纤玉手也哆嗦起来。

    多尔衮这张冬瓜大脸,瞬间变成了青茄子,呼吸也变得急促了,两只眼睛瞪得差点咕噜出眶外。

    最生气的当然就是他了。

    一群活人换回来一个活人和两具腐烂变霉的尸体,关键是这一群活人中,真有多尔衮舍不得的女人,虽然这些女人伺候过林丹汗和豪格,现在又来伺候他多尔衮,但是他觉得还没有享受够,就这样被换走了,他觉得有遗珠之憾。

    而且如果真要把他的亲哥哥换回来也好,虽然这是他的政敌,但是他们哥俩毕竟是从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亲兄弟之间的情谊还是有的。

    但事实上是居然是换回了一具腐烂的尸体!

    多尔衮如何能忍?看着英亲王的尸体,多尔衮真想哭一场,但是他不愧是多尔衮,咬牙闭眼,身体震动了几下,在睁开眼睛之后就又恢复了正常。

    但是是她不能恢复正常的,是他又想起了那几个女人。

    兄长的死活,他甚至可以不管,但是这几个女人就这样失去了他痛如割肉。

    大概这二手女人和三手女人对鞑子们来说更有滋味吧!

    要不这些满清鞑子都好这一口呢?代善、济尔哈郎、阿敏、皇太极,多尔衮,豪格,等等这些爱新觉罗家族的精英们,都没少干这种事情。

    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女人,弟弟或者哥哥也可以相互继承彼此的女人,既然这样,对这些鞑子们来说,还有什么样的女人不能沾手呢?难怪那个豫亲王多铎竟然会看上范文程的老婆。

    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他们刚才看到的跟现在看到的岂止是不同,简直是天壤之别!

    隔河看去,刚才阿济格和鳌拜还在相互扭头,像是在囚车里说话,眨眼之间囚车里成了两具腐尸。

    现在他们甚至还闻到了刺鼻的酒味,仔细看一个这两具尸体浑身冒汗,其实那不是汗,是阳光下盔甲里的冰块融化,冰水流下来什么都掩盖不住了。

    一个人的脑袋明显是用皮匠缝的,另一个人的手也是假手,两个人那张脸也只好叫脸了,早就没有人样子了,那肉和皮肤早就变了色,看样子死亡的时间至少在十天半月以前,否则尸体不会腐烂变霉,还得靠酒和冰块来维持。

    再一看囚车的大木笼里,他们更生气了,原来大木笼里装着一个小木笼,囚车里面的人在小笼上坐着。

    小木笼里装有两只山羊,里面还有些草。山羊的脖子和腿都用绳子连在阿济格和鳌拜的盔甲上,有草吃山羊当然不叫,但是他在里面不停的动就会引起阿济格和鳌拜的头部运动。

    离的远了一看,就是阿济格和鳌拜在摇头或点头说话的样子。

    这当上的,任凭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想破脑袋也想不到。

    他们更想不到的是,这一计策可不是林毅想出来的,而是他们大清的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洪承畴替林毅想出来的。

    这亏吃的太暴了!

    姓林的竟然如此耍人?

    这事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孝庄皇太后气得脸色苍白,多尔衮起得直翻白眼儿,两个人顿时恼羞成怒。

    “来人,给我开炮!”

    “对准林毅和那几个女人给我轰!”

    “且慢!”这时洪承畴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赶紧劝阻:“太后,王爷,且息雷霆之怒,罪臣有下情回禀。”

    洪承畴不出现,不说话还好。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二人现在都在气头上,看到了洪承畴气都不打一出来。

    两个人一咬牙还没找你算账呢,这件事的内幕你肯定知道,因何不早些告知,你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狗命,已经背叛了大清,真是狗胆包天,还敢回来多嘴?

    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强忍着要爆发的怒火,两个人的眼睛像两把利剑一样射向跪爬在地的洪承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回太后和摄政王爷。”洪承畴往上叩头,“英亲王阿济格和护军统领鳌大人早在数日之前的宁锦之战中,就已经以身殉国了,那天晚上的突围从三更天一直打到天亮,两路大军,2万人马人全军覆没,天亮以后明军就占领了锦州城,连罪臣也成了他们的俘虏。”

    “罪臣感念皇上太后和摄政王爷的隆恩,誓死不降,但是林毅破例没有杀罪臣,罪臣才苟活到了现在。后来罪臣才知道,林毅留着罪臣是打算与我大清共筑合约,双方休兵罢战。罪臣深知我大清风雨飘摇,无力对抗大明,急需休养生息,眼前大明与大清宜和不宜战,和则昌,战则亡,所以就擅自做主,与林毅妥协,才有了今日的走马换将之事……罪臣这样做完全是为我大清的兴亡着想,并无半点私心啊。”

    洪承畴话音刚落,多尔衮再也忍不住了,一脚把他踢翻在地。

    孝庄皇太后面目狰狞,骂道:“该死的狗奴才,来人把他拖下去,五马分尸!”

    有人答应着过来几个清兵,拿着刀枪,如狼似虎,不容分说架着他的两个胳膊,像拖死狗一样拖着就走。

    洪承畴就喊上了,“太后,摄政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