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190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90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朝廷重用于你,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比跟张献忠当贼下场要好得多……”

    “住口!”李定国打断了林毅,厉声道,“姓林的,你别得意的太早了,我李定国宁死不降!”

    “哈哈,又是一个宁死不降的,不过话说的别那么绝对,像你这种的本将军见得多了,可是最后不还是投降了?”林毅说到这里看了看郝摇旗。

    郝摇旗的大黑脸微微一红,林毅怕他尴尬,又道:“这种人终究还是好汉,比那种贼来降贼,鞑子来的降鞑子的软骨头强之百倍,本将军有的是信心,已经看好你了!”

    林林越这么说,李定国越生气,此时他已经做好了死战的准备,对手下大声喝道:“军兵弟兄们,我们死也不会投降的,给我杀!”

    李定国喊完以后,催马抖戟杀向眼前的官军,身后的500名流贼兵将也不管这些大炮和弹药了,跟着李定国一块儿冲杀。

    这时候,万箭齐发,铳炮声齐鸣,500人眨眼间死了大半,还剩下一二百人一看彻底没指望了,只有缴械投降。

    最后就剩下一个李定国还在冲杀,把手中的大戟舞动如飞,弓箭和身背后的四棱银装锏,巧妙的配合着他,战马所过之处,留下一片死伤,无人能挡。

    官军的很多弓箭手和火铳手炮瞄准了他,却不敢乱放。对别人射击可以,唯独对李定国他们不敢下死手,因为林毅有命令,只有靠人多取胜,企图把他围困起来,等他力竭的时候生擒活拿。

    但是这李定国真不愧是万人敌,现在他也豁出去了,如下山的猛虎一样,来回冲锋,这么多官军根本困不住他。

    祖克勇,郝摇旗,张华,甘宝,姜兴元,他们一看普通的兵将根本抵挡不住这只猛虎,都要冲过去群殴。

    林毅制止了他们,让其他的军将全部退下,不能让他们去白白送死,林毅抄刀上马,顺着城头的马道冲了下去,眨眼之间就来到了李定国近前。

    林毅横刀立马:“李定国,难道你真想找死不成?实话告诉你,本将军刚才没有让众兵将对你下死手,否则你早就被打烂了,还要让本将军亲自动手不成?”

    “少废话,拿命来!”李定国现在眼珠子都杀红了,他一看现在就剩下他自己了,他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看到了林毅好像见到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催马摇戟一个乌龙摆尾,手中方天画戟如怪蟒翻身向林毅刺出。

    林毅一拨马,闪过戟峰,摆大刀压住他的戟杆,李定国翻了几番,大戟翻不过来,抽也抽不回去,因为戟头刚好被大刀挡着,这才知道自己的力量比林毅差的多。

    这时他就想到了身后的四棱银装掩,腾出一只手来,猛然拔出背后的银装锏,对着林毅的脑袋就砸了下来……

第258章 再做一笔买卖() 
锏也是冷兵器中的一种,相对来说它属于短兵器,跟铁鞭类似。

    李定国的锏连把手长有四尺二寸,其实就是一根带把手的铁棍,与铁棍不同之处,棍是圆的,这是四棱的,前端有尖儿,无刃。

    这种兵器一般是成对使用,选用双锏做武器的战将一般都是猛将,双锏并用,威力巨大。例如隋唐时期的秦琼。

    而李定国的锏不同是单只锏,他一般情况下也不单独使用,主要是配合大戟使用。

    他这只锏重量超过20斤,轮起来至少是200斤的力气,盔甲根本避挡不住。如果砸到林毅的身上,肯定是筋断骨折,砸到脑袋上,头盔砸瘪绝对是脑浆迸裂。

    李定国的戟里加锏屡试屡爽,这是他的绝招,遇到难缠的对手,他就用这一招,这几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有名的官军大将被他一锏拍死。现在这一招,他又给林毅用上了。

    但是所不同的是,现在他用的不是时机,或者说他用的方法不对。平时他用这一招的时候,都是用大戟压住别人的兵器,然后再下手,别人的兵器被大几戟压着,来不及避挡,所以这一招百发百中。

    但是现在是林毅的大刀压着他的大戟,而不是他的大戟压着林毅的大刀,因此他这一见拍下来能不能成功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这一点李定国当然清楚,这是被迫无奈使出了这一招,因为大戟被林毅压制着,身后的弓箭又用不上,只剩下他唯一的可用武器四棱银装锏了。

    林毅对李定国观察的很细致,又跟他交过手,早就注意到他身上背的武器了,跟林毅差不多,也是一马三武器,方天戟,银装锏,弓箭。林毅的一马三武器是青龙偃月刀,腰刀,弓箭。

    也就是说林毅有所防备,一看大锏砸下来了,他可以抽腰中的单刀来格挡,凭林毅的身手绝对来得及,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单刀的分量太轻,害怕被砸坏了。

    而是赶紧把压大戟的刀松开,大刀横着往上一举。

    四楞银装锏正砸到青龙偃月刀的刀杆上。

    咔嚓一声,火星四溅,震耳欲聋。李定国的大戟60多斤重,砸到林毅的120斤大刀上,脱手就飞了。何况一把20斤重的锏?

    还是那句话,两个人的力量相差太过悬殊。

    震得李定国胳膊差点脱臼,手指一松,这把银装锏呼的一下就飞上了高空。

    李定国就感到虎口撕裂一般的疼痛,温热的液体流了出来,他知道自己这只手的虎口被震裂了。

    但是他已经豁出去了,忍着手上的疼痛,重新抄起大戟,就要跟林毅拼命。

    但是这次李定国的大戟还没有舞起来,林毅磕飞他的锏以后,唰啦将大刀一顺,没有用刀刃砍他,而是用大刀的刀面拍了他一下。

    啪!

    这一刀正拍到他的后背上,李定国在马上坐不稳当,一下就摔下马来,手中的大戟也撒手了,弹落地面,发出铿锵之声。

    没等李定国挣扎起来,林毅雪亮的大刀就压到了李定国的脖子上。

    “别动!”

    张华带着人冲过来,摁住了他,几个人兵将拿着绳索把李定国捆了个结结实实。

    “把他带下去好生照看,不许难为他,如果你定我少了一根汗毛,惟你们是问!”

    “诺。”林毅的兵将把李定国押走了。

    林毅传令,这200多名俘虏跟原来的俘虏押到一块,然后把这些大炮和弹药,仍然交给王琦的二营。

    王琦笑道:“大将军,我们这一路太轻松了,多谢大将军给我们找了这一帮车夫,不用出钱,他们就把大炮和弹药从几十里外送到了襄阳城。”

    张华道:“你小子把大炮和弹药都丢了,不但没有罪,反而有功,这便宜捡大了,现在得了便宜还卖乖?”

    众将都笑了。

    原来王琦带着二营的兵将,早就到了襄阳城了。他们扔了大炮和弹药之后,走小路轻装前进,当然要比李定国他们快的多。

    好可怜的李定国,一路上还害怕王琦他们从后面追过来,重新夺回大炮。他哪里知道,当时王琦这些人才不会追他们,这么好的车夫上哪找去?

    把地上的尸体拉出去埋了,受伤的给予治疗,简单的清扫了战场之后。

    那几千兵将,流贼装束全部脱下来,换成大明的军装。他们已经完成了诱惑李定国的任务,很快城头上的李定国的流贼大旗也换成了明军的大旗。

    至此林毅的军队算是全部占领了襄阳城。

    所得的战利品自不必说,李定国的3万大军,被林毅一举吃掉了,这3万大军的粮草器械甲衣牲口等等,当然全都归了林毅。

    林毅命令王建的六营把这些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全部登记上帐入库。

    然后小下令把手下的军队全部移居城中,然后在城中一呆,林毅休整兵马为名,开始收编俘虏。

    对林毅来说剿贼是他的本职任务,但是林毅更重要的一个任务,扩大实力,完成他的资本积累。否则三年以后,崇祯皇帝往煤山那棵歪脖子上树上一挂,就天下大乱了。

    这是他一个总兵官阻挡不了的历史大趋势,他只得能够部分的改变历史,影响历史。早已经被注定的潮流下的历史滚滚车轮,任凭谁也无法改变。现在的大明朝,大厦将倾,一木难支。这些林毅心里非常清楚。

    延续了200多年了大明朝三年后就要灭亡了,到那时满清鞑子大举入侵,汉奸走狗遍地都是,李自成还有张献忠即便成了气候,也抵挡不住满清的滚滚铁流。

    满清鞑子残酷的杀害或者奴役汉人,大明朝的降将甚至掉过头来帮着满清鞑子,残杀和奴役汉人同胞。

    至于交替更迭频繁的南明政权根本指望不上,他们只会争权夺利,明争暗斗,鱼肉百姓,根本不管汉人的江山社稷和老百姓的死活。偶有报国之志的文武,被这些昏君奸臣军阀所掣肘,空有一腔热血,也不得施展。最后死的死亡的亡,不得志含恨而终。

    这些已经被铁血历史所证明了。但是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他既然穿越了,就要极力来阻止。

    到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拿什么拯救亡国的大明?拿什么保护老百姓不受满清鞑子与汉奸的奴役和杀害?拿什么对抗自以为是的昏君和军阀?三年的时间,可是眨眼就到。

    因此林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失时机地发展壮大自己。

    收编俘虏,仍然按照以往的原则,凡是自愿参军者进行重新筛选,符合条件的留下编入军队各个营中,成为林毅的正规军。以后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发粮发饷,待遇相同,军纪面前一律平等,奖罚分明。

    其余的不愿意留下当兵的,或者不符合条件的,经过教育登记之后,全部就地释放遣散,只要以后不再当贼,以前的罪行一笔勾销,既往不咎。

    林毅谁也不用奏报,也不用请示任何人,就擅自做主了。

    林毅的这一政策,很得人心,俘虏们非常拥护,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太便宜了,太优待了。

    简短截说,一个月之后,林毅人马又增加了1万。

    现在他的人马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四万。

    四万兵马,数目虽然不大,但是如果做个比较,就可以看出林毅现在的实力了。

    南明开始之初,也就是三年之后,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崇祯皇帝上吊。大明朝名存实亡。一些有志的官员跑到南京陪都,他们不甘心,大明朝就这么灭亡了,竞相推选新的君主来延续大明的江山。

    当时有看中桂王的,又看中唐王的,还有人看中潞王的,有人看中(小)福王的。

    在这场皇位争夺的激烈角逐中,实际上是幕后几股势力的操纵,是大明朝党争的延续。

    最终福王朱由崧胜出了,胜利的坐到了那把龙椅上,称之为弘光帝。

    这个比他爹老福王还胖的小福王,跟他爹一样残暴无能,荒淫无度,生活奢靡,除了一身腐败肉之外,根本没有治国安邦的能力,连半壁江山也遮挡不住,更别指望他能够光复整个大明的江山了。

    很快凤阳总督马士英父子把持朝纲,常常带兵威上殿,也就是说弘光帝朱由崧成了一个傀儡皇帝,短短的一年之后,便被大清给灭亡了。

    但是朱由崧之所以能够击败那几家王子,坐上这个宝座,除了他是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有手握重兵的江北四镇军阀的支持。这四种军阀分别是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

    说他们手握重兵,其实他们每个军阀手里只有3万人马而已。先不说这3万人马的战斗力,比林毅的四万人马就少了一万。更别说林毅人马的一流装备和超强的战力了。

    也就是说现在林毅实力,在大明朝的总兵之中,毫无疑问是首屈一指的,什么吴三桂,左良玉,贺人龙,曹变蛟,左光先,祖大寿,等等,这是目前大明朝实力最强的总兵官,是最能打的部队,可以说是大明朝的精锐之师。

    但是就目前而言,论实力他们这几家通通都得往后排。更别说尚未崭露头角的黄德功,刘良佐,刘泽清和高杰了,这未来的江北四镇军阀现在跟林毅就更没法比了。

    取下了军事重镇襄阳,几乎没有伤亡,简直是个奇迹。又增加了1万兵马,得了这么多战利品,实力大大增强,林毅现在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这些天朱大典的南京兵,虎大为的保定兵,以及袁枢的河南兵,也都在襄阳城外驻扎,按兵不动。

    因为他们离开林毅的人马,打不了胜仗。这已经被证明过几次了,现在他们这三支人马宁愿跟着林毅的队伍在后面喝露水,林毅的人马打了胜仗吃肉,哪怕他们弄点汤喝,或者闻闻香味儿,他们也知足。总比吃败仗强,这是他们得出的经验心得。

    林毅当然不管他们。

    这一个月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