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177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7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李过,什么也没说。被人弄到车上,两个兵卒一个负责保护李过,另一个开始赶牲口了。

    “驾!驾——”赶牲口的兵卒紧抽马鞭,这车子拉着一个李过就像拉着空车一样,车轮转动如飞呀,眨眼间就回到了田见秀的身边。

    田见秀这才放心,不管怎么样,姓林的还算是一个言而有信之人,果然把人给放了,免去了一场冲杀。想到这里,田见秀再次对林毅一抱拳施礼。

    “大将军言而有信,君子之风也,后会有期,告辞!”

    “田将军慢走,恕林某不远送。”

    在林毅和他手下卫队营的将士的目光中,田见秀带着李过等几百人飞马回了南阳城。然后城外埋伏的兵马陆续都出现了,也开进了南阳城。

    “收兵回营!”林毅提着他崭新的青龙偃月大刀,拨马回去了,卫队营的将士在后面紧紧跟随。

第241章 其中有诈() 
又是收银子又是以刀换人,林毅的大营如此与流贼折腾,当然瞒不过朱大典的南京兵和虎大为的保定兵。这两个人怀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情,纷纷私下里写折子,悄悄的派人到洛阳告林毅的状。

    当然是告林毅通匪,杨嗣昌一看到这样的折子,眉头就拧成了疙瘩。

    杨嗣昌显然生气了,不过他不是生林毅的气,而是气朱大典和虎大卫。林毅通匪如何,不通匪又如何?现在只有林毅能给他长脸了,那些个文武有几个靠得住的?

    能征惯战的卢像升和孙传庭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他的爱将洪承畴已经身陷辽东,短期内肯定难以自拔,指望不上了,剩下的都是些挨打之辈,朝堂之中郑崇俭,熊文灿,还有那个新上任的什么傅宗龙,都跟他尿不到一个壶里。

    剩下的其他文武朝臣,只会乱嚼舌头根子,今天抨击这个,明天弹劾那个。

    现在只有林毅才能让他感受到天朝军的威武和威严,也才能让他这个兵部尚书直起腰来。

    另外,他自身的处境,这位杨阁部已经感到越来越不妙了。他极力主张的与鞑子的和谈现在已经泡汤了。这件事就算是成功了,崇祯皇帝恐怕日后还会往他头上安罪名,以树立自己的贞节牌坊,婊子当然得他来当。何况现在失败了呢?

    眼前的剿匪大计又是他一手定下来的,十面埋伏如果再不奏效,他的什么礼部尚书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内阁首辅坐得稳吗?恐怕崇祯皇帝就要约谈他了,约谈之后砍脑袋或者投入监狱都未可知。

    这才是真正的伴君如伴虎啊!

    杨嗣昌现在终于看出来了,现在唯有林毅能够助他实现剿匪大计,其他人根本没这个实力,也没这个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朱大典和虎大卫要告林毅的状,岂不是自讨无趣?

    杨嗣昌早就把林毅当成了自己的倚仗,前天他还给崇祯皇帝上了一道折子,褒扬林毅连打胜仗,在剿灭了罗汝才之后,现在又打败了李自成,把他们困在了南阳城,他正在调兵遣将,督师全力围剿,闯贼覆灭指日可待。现在再以通匪罪治林毅的罪,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杨嗣昌想到这里心里暗骂这两个蠢猪,恨不得把朱大典和虎大卫拉到近前,抽一顿嘴巴子。

    我杨嗣昌再糊涂此时能治林毅的罪吗?尽管姓林的浑身都是刺儿,但是要掰他的刺,也得等到这些流贼被剿灭贻尽,皇上大肆升赏他,他风光无限的时候,也正是防备力最薄弱的时候下手。

    现在林毅士气正盛,治他的罪,无异于自废武功,自毁前程,而且此时打蛇不成反被蛇咬都有可能,这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

    因此想到这里,杨嗣昌直接把这两人的折子给烧了,这东西拿来揩屁股他都嫌糙。

    然后杨嗣昌就地转了两圈之后,命令兵部主事李文海,赶紧催促林毅赶紧攻城与李自成决战……

    田见秀以刀换人成功,带这李过和那一两银子的小费高高兴兴的回来南阳城。

    虽然这一两银子的小费有点寒颤人,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把人成功救回来了。

    看到李过和田见秀二人平安归来,李自成夫妇都很满意,觉得这个林毅还算是言而有信,准备的几路兵马也全都撤回了城中,然后抓紧进行他们下一步的计划。

    唯有刘宗敏心中气愤不过,因为田见秀告诉他,林毅舞这把大刀稍微有点吃力,仅此而已。

    “这怎么可能?他原来只使70多斤的家伙,现在给他变成了120斤,那仅仅是稍微有点吃力吗?姓林的难道没说什么?没有当场出丑?”

    刘宗敏追问田见秀,田见秀也是为他好闪烁其词,有意转移话题,就不往这方面说。

    刘宗敏就觉得有什么事瞒着他,他这种莽撞的人跟秀才交流也确实有些困难,而且通过这件事,他对田见秀产生一种反感,便问李过,因为当时李过也在场。

    田见秀就跟李过递了个眼色,摇了摇头,李过会意支支吾吾。

    这下刘宗敏气可就大了,指着李过的鼻子就骂上了:“你他娘的究竟有什么事瞒着老子?要不是老子,你能活着回来吗?早知道这样,老子说死也不会救你,你这个白眼狼……你要是还有些良心,就实话跟我说!”

    李过号称一只虎,也是个血性汉子,马上也40岁的人了,被骂的脸一红一白的,觉得不说出来也对不起刘宗敏的救命之恩。

    于是李过红着脸道:“捷轩叔,其实也没什么事儿……”

    当刘宗敏听说,林毅试刀之后,当着他们的面,当场大赞这口刀,然后又拿出一两银子作为酬谢的小费。

    刘宗敏气得吐血,一蹦三跳,非要点兵找林毅拼命不可,谁也劝不住,田见秀就埋怨李过,李过也是一脸的无辜和无奈,外带着委屈。

    最后把李自成找来了,刘宗敏才算多少收敛了一些。

    当李自成得知是怎么回事之后,哈哈大笑,“捷轩,小不忍则乱大谋,姓林的这是故意装蒜,这把刀我敢断言他在战场上绝对使不了。”

    “闯王那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城杀出去,跟姓林的决一死战,不亲手宰了这小子,老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刘宗敏气得直哼哼。

    “捷轩,大可不必,现在城外都是官兵,敌众我寡,一时的冲动杀出去无异于自取灭亡,我已经布下妙计了,姓林的嚣张不了几天了。”

    李自成说着,在刘宗敏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刘宗敏的火气这才消了。

    南阳城外林毅的大营,林毅手下的军将,忙得不亦乐乎,当然是忙与收编俘虏的事。

    林毅放走了李过和李来亨父子得了50000两白银,现在又得了一把好刀。

    然后他就开始练刀,没练十几下或二十几下,就是满头大汗,停下来喘息一会儿,然后接着再练。

    为了与上一把刀比一比钢口,林毅命张华弄了几块石头,林毅故意劈砍这几块石头,

    咔嚓几声刺耳的响声,砾石飞溅,石头被劈开砍碎,林毅撤回刀头再看这把刀,依然是锋芒利刃,连点石沫都没粘,也没有豁口。

    林毅看着这口大刀赞不绝口,刘宗敏真不愧是铸铁名匠,这手艺是杠杠滴!

    这一天林毅正在练刀,忽然有人来报,城里有逃兵来投,如何处置?请大将军示下。

    旁边的小颖和哲哲一听,“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城中流贼的军心已经乱了,他们觉得支撑不了多久了,把这些人收编了就是。”

    “慢!”林毅眼珠转悠转悠,“怎么会有逃兵来投呢?”

    “林大哥是怀疑他们有诈?”

    林毅道:“不是怀疑,此中必然有诈。”

    “那就杀了他们呗。”

    “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都知道我林毅不杀降,传出去有辱我的名声,再者以后那些真心来投诚的,谁还敢来投降?”

    “那怎么办,杀又杀不得,收又收不得,难道把他们轰走不成?”小颖和哲哲一脸的茫然。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随我来。”林毅也没心练刀了,把大刀交给张华等人收好,带着小颖和哲哲回了自己的营帐。

    到了营帐中,坐下之后,哲哲把毛巾弄湿了,帮林毅擦了把脸上的汗。小颖端过来茶水,林毅喝了几口。

    “林大哥怀疑什么?怎么知道其中必然有诈?”小颖看看哲哲,问李自成,哲哲也是摇头。

    “你想啊,李自成是老贼头了,城中戒备森严,李自成和高桂英,精明无比,守城的将官必然是他们的心腹,这些人即便是有心叛逃,也逃不出城来。而且以前城中没有逃兵,现在突然有了,据此推断,其中必然有诈。”

    小颖和哲哲不住的点头,心中赞成他的林大哥明察秋毫,机警过人,心思缜密。

    “那当务之急应当如何?”

    林毅在营帐之中踱了几步,脑子就转开圈了,突然他眼睛一亮,有了!

第242章 糖衣炮弹() 
林毅立即召集各营主将升帐议事。

    很快八大营的主将全部来了,当然还有林毅的副将祖克勇,都认为林毅准备大举进攻南阳城了,一举把城端了就得了,这要围到什么时候呢?因此各营主将一个个摩拳擦掌,等着再立新功。

    没想到林毅却对他们说,连日来的打仗行军,将士们都非常辛苦,自从奉旨从密云讨贼以来,接连打胜仗,朝廷龙颜大悦,他打算大幅度提高全军将士的待遇,以鼓舞士气。

    此言一出,虽然出乎意料,但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年头当兵干什么?打仗又是为了什么?还不都是为了填饱肚子,然后如果可能,再挣点银子?因此林毅这一决定大快人心,没有一个不拥护的。

    唯独小颖和哲哲纳闷,正说如何对待城中流贼来投之的事,林大哥怎么说到这上了?都不解的看着林毅。

    接着林毅说出了提高全军待遇的具体的方案,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共五个月,全军伙食支出增加一成,改善各营的伙食和待遇,每月当兵的饷银再提高一成,另外以前是月底发放饷银,现在改为月初发放。伤亡将士的抚恤政策还按原来执行。

    这个决定一出一片哗然。

    然后林毅强调,增加的这部分开支,并非来自朝廷的国库和皇上的内帑,而是咱们密云兵的积蓄。说白了是林毅自己掏腰包。他事前粗略的算了一下,每月共需要多支出白银10万两,也就是一共增加50万两银子,算作对大家的一个额外补偿和奖赏。

    如果平均分到每个人头上,除了伙食质和量改善以外,每人每月还能多拿二两银子。

    这下真的欢声雷动了,二两银子虽然不多,但在明末社会的其他军营,当兵的能吃饱饭就已经不错了,谁也不敢奢望额外再领些银子。有的军营拖欠粮饷,克扣军费,一拖欠就是几个月,把当兵的都饿得跑了,然后当官的隐瞒不报吃空饷。

    唯独林毅的军营,没有这种现象,每月粮饷照发,从不拖欠,在此基础上,改善伙食,每月再增加二两银子,这等于天天过年了,然后工资再翻一番,上哪找这样的好事去?

    而且二两银子,在当时的购买力相当可观。就这待遇,崇祯皇帝的京营兵也是望尘莫及。

    五个月下来,吃饱喝足的同时每人还能多领十两银子,这待遇做梦都不敢想。

    因此这些各营的主将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当兵的弟兄们要知道了,非乐翻天不可。不知道大人为什么突然增多宣布这样一个决定?看来真的是有钱了,从福王那里敲来了100万两银子,这又得了李自成的50000两银子,大将军没有私吞,立马就想到了我们,遇到这样的带兵将领,实乃三生有幸。

    紧接着,祖克勇和各营主将纷纷提出来了,如何对待城中流贼来投之事,截至目前从城中跑过来的流贼已经有一二百人了。

    林毅一看,终于说到正题上了,这也正是这次大幅度提高各营待遇的原因,其他的都是借口。这次如果我林毅所料不差的话管叫李自成鸡飞蛋打,如果料错了那也没关系,只不过多花几个钱而已,花到弟兄们身上,也花的值。

    因此林毅道:“凡是城中来投,悉数收编,待遇一般无二,各营统领只需安排人暗中留意他们即可。”

    祖克勇等人听了立即提出异议,“大将军的治军方略,我等不懂,也不敢妄议,然这来投诚的流贼万一有诈怎么办?”

    “是啊,林大哥,你不断言他们有诈吗?”小颖和哲哲也道,这正是他们不解之处。

    林毅一笑,“要不就让你们安排人暗中留意他们的行动呢,记住千万不可打草惊蛇,如果没有诈正好,如果真的有诈,我让他们偷鸡不成失把米。”

    林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