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151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51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贺人龙在围剿张献忠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杨嗣昌曾经答应他,封他为平贼将军,但是后来杨嗣昌竟然把这个平贼将军给了左良玉。贺人龙大为恼火,从此以后他也学左良玉,阳奉阴违,按兵不动,活活的把总督傅宗龙和右佥都御史汪乔年给玩死了,崇祯皇帝下了一道密旨,令孙传庭把他给宰了。

    如今朝廷加封自己为平贼将军,可见是何等的荣耀了,还赏穿飞鱼服,这是仅次于蟒服的一种官服,看起来真是龙恩浩荡啊。

    林毅接旨之后,立即传令,把御酒御肉卸下来,大摆酒宴,犒赏三军。

第202章 移师河南() 
把御酒御肉卸下来,林毅传令犒赏三军,大肆祝贺。并告诉伙房,无论是军官还是兵卒,不论职务高低,人人有份,人人平等。

    将士们个个兴高采烈,要知道能有酒有肉大吃大喝一顿,对于明末的军将来说很奢侈很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在这援剿的征途上,能吃喝上朝廷送来的酒肉,不只是难得,这份荣耀还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有的一辈子都难遇到一次。

    因此,两万多兵将划拳行令,热闹非凡,像过节一样。他们在吃喝尽兴的时候,无不感念皇恩浩荡,当然更多的感念他林大人的恩德,特别是那些流贼改编过来的俘虏们,庆幸他们选对了路子,跟对了人,否则,别说在这里无限风光地大吃大喝,脑袋早就搬家了,甚至祖坟都被刨了。

    他们之所以有今天,当然是拜林大人所赐,今后一定得唯林大人马首是瞻。在内心里,他们把林毅甚至当成了重生的父母,再造的爹娘。

    林毅打开飞鱼服,小颖和哲哲帮他穿上收拾好了以后,再看林毅嫣然成了朝中的二品大员,与鲜衣怒马的大将相比,完全换了一种风格,人是衣服马是鞍,这一身打扮大红大紫,又好像是新郎官一样,看得小颖和哲哲都有些发呆,这个锦衣玉面、风流倜傥的漂亮公子,是自己朝夕相处林大哥吗?他们简直有些认不出来了。

    几天之后,军令到了,兵部主事李文海带着几个亲随,带来了杨嗣昌的军令,命令林毅立即移师南阳,与南京兵和保定兵围剿悍匪李自成。

    林毅知道最强劲儿的对手终于来了!

    如果说明末的历史是一部武林争霸大戏,那么李自成无疑就最有望夺得盟主之位的种子选手之一。而且现在他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闭关修炼,已经重出江湖了。林毅要和这样的对手对阵了,不得不谨慎。

    林毅接令之后,把李文海让进营中,先茶后酒,二人交谈了一凡,从这位兵部主事李文海口中,林毅得到这位传奇的农民军领袖最近的不少消息,大致跟历史记载的相符。

    一年前,李自成中了三边总督洪承畴的奸计,潼关南原一战遭遇了大明最能打的将军之一曹变蛟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仅连他自己算上仅剩下十八骑,闯出重围逃进商洛山中,苟延残喘。

    当时包括洪承畴在内,认为李自成已经全军覆没了,但是手下将士漫山遍野的尸骨中查找,进行辨认核对,始终没发现李自成的尸体。洪承畴就觉得这条大鱼有可能漏网,但是在对朝廷的奏折中,还是大肆渲染他们剿灭李自成的功勋,在他们看来,李自成不死即残,想梅开二度,死灰复燃根本不可能了。

    但狼走遍天下是要吃肉的,狗走遍天下终究得吃屎。

    李自成等十八骑很快找到了老营一部分将士,李自成的老营就相当于林毅的标营,是他的队伍中战斗力最强的,为首的就是郝摇旗。这是李自成手下的著名悍将,此人原是高迎祥的部下,当初原本是个军中的旗手,具体叫什么后来都不知道,只知道他的外号叫郝摇旗。为什么得这样的外号,就是因为他太骁勇了,每逢和官军大战时他带头冲锋,摇动大旗呐喊杀敌,然后就打了胜仗,因大伙送给他一个美称,叫郝摇旗,真名日久天久背人遗忘了。高闯王(高迎祥)阵亡后,李自成接过大旗号称李闯王,郝摇旗投到李自成的麾下后,都不知道真名叫什么,只叫他郝摇旗。

    这次郝摇旗带着几百人马也突围出来了,在商洛山中与李自成合兵一处,在山中暂时隐居下来,后来又联络到了女营,女营主将就是高桂英。

    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如果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高桂英无疑就李自成背后这样的女人。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李自成的女人。要说起李自成的女人个个都很传奇,真正称得上他夫人的只有三个,其他的露水夫妻红颜知己无法计数。

    李自成的第一个女人是韩金儿,但是韩金儿的第一男人却不是李自成。韩金儿是有名的大美女,十四岁时就艳名远播,风流无比。李自成在家乡驿卒时就娶了她,但却驾驶不了这个女人,乘着李自成不在家,韩金儿为李自成戴了第一顶绿帽子,而且戴得结结实实,李自成一怒之下杀了她。

    造反当贼之后,李自成又遇到了第二个女人,就是邢氏,邢氏可不是弱女子,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有一身好武艺,两个人都没意见后就钻一了个被窝里了。嫁给李自成之后,邢氏是理财好手,在军管后勤,却遇到了高大帅气高杰,就是后来的南明江北四镇之一的兴平伯,这是李自成的铁哥儿,也是他的先锋官,两个人一见钟情,先私通后私奔,就这样邢氏给李自成戴上了第二顶绿帽子,比第一顶戴得还实在,去都去不掉。

    在与官军的战斗中,李自成受伤被捕入狱,结识了一个贵人,此人叫高立功。出狱后高立功经常买通狱卒给李自成送吃喝,李自成逃出来后,感念高立功的恩德就住在高立功家里养伤。高立功的妹妹就是高桂英,负责照顾李自成。高桂英还有个弟弟高一功,高家是武学世家,他们兄妹三人个个武艺高强,他们的叔叔就是著名的农民军领袖高迎祥。高桂英知书达理,熟读兵书战策,不但人长得漂亮,更难得的是有一身的好武艺,尤其是她剑法占着一绝,李自成的刀法占着一绝,两个人在一块切磋武艺,刀剑合璧天下无敌,就这样两个人日久生情,李自成又娶了文武全才的高桂英。

    自此高桂英成了李自成的贤内助,替她掌握后勤家眷的时候,还成立了女营,为李自成训练了一支特殊的队伍,这支几百人的队伍由女人和小孩组成,个个身怀绝技,能征善战。女营的代表就是慧英和慧梅,孩子兵的代表就双喜和张鼐,他们小的不足十岁,大的十五六岁,但是别看是女人和小孩子,在与官军作战中,屡立奇功,有一次还解了李自成的围,现在张鼐成了李自成的亲兵头子。

    在商洛山中,李自成与高桂英夫妻团聚了,后来一些名将像刘芳亮、袁宗第带着残余也加入进来,他们招兵买马,训练队伍,只一年多的时间手下就有了四五千人马。

    张献忠谷城起义的时候,李自成手下的大将有刘宗敏、郝摇旗、李过、高一功、刘芳亮、田见秀、袁宗第,这些人个个都称得上是万人敌,另外还有李来亨、刘体纯、白鸣鹤、蓝应诚等等,也十分骁勇。如果算上李自成的女营和孩儿兵,现在的李自成兵马虽然不多,但全是能征惯战的精英。

    另外当时的形势对李自成非常有利,谷城张献忠造反了,郧州罗汝才造反了,马回回在湖广一带也响应了,因此李自成与张献忠和罗汝才暗中相会之后,不失时机地了举起了造反大旗,农民军又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李自成这几千人马反出商洛山后,打一仗胜一仗,官军虽多节节败退,曹变蛟、左光先、马科这些大明的精锐或者说是农民军的克星都被洪承畴带到辽东对付皇太极去了,贺人龙和左良玉去对付张献忠去了,剩下的官兵皆碌碌之辈,谁能对付得了李自成?

    无奈之下杨嗣昌亲自督师,带着朱大典的南京兵和虎大卫的保定兵进入了河南,数万官兵围剿,但尽管如此也难以挽回败局,杨嗣昌这才不得不调林毅这支王牌之师。

    林毅了解了这些详细的情况之后,心中跟明镜一样,与其说是让自己去围剿李自成,倒不如说让自己跟李自成单挑,杨嗣昌手下哪有精兵强将呀?一个刘泽清还回了山东,朱大典和虎大卫皆是无能之辈,其他的总兵、镇将和游击更是豆腐渣不值一提,在这种情况下,官军不打败仗才怪呢!

    但不管怎么样,自己得会会这个李自成了,别看他现在只有几千人马,但是手下的名将太多,而且一到河南他就如鱼得水了,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省,饥民遍地,牛金星、宋献策、公子李岩再替他忽悠一番,均田免粮的口号一喊,他的人马就会像分子裂变一样,呈几何数增加,那就不是几千人了,而是数以万计了,数以几十万计,甚至上百万大军了。

    因此,林毅知道这是个可怕的对手,对他来说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但是自己绝对不能像左良玉和贺人龙一样,保存实力,按兵不动。倒不是为了杨嗣昌和崇祯帝,给个鸡毛就当令箭,而是身为大明军将,拿的是大明的俸禄,就得忠心报国,荡寇灭贼,为的大明的江山社稷和亿万生灵。

    何况林毅知道李自成终究难成大器,无论如何有实力,进京赶考那一关他过不去。吃掉他们,壮大自己,不失为乱世生存之法则。

    因此林毅接到杨嗣昌的命令后,立即行动,厉兵秣马几个月了,早已经是兵强马壮了,两万多人马以姜兴元的第四营为先锋,之所以让这三千人为先锋,因为他们有步兵有马队,逢山开路,遇水叠桥,遇到小股的敌人还能打仗,至于一营和二营为火器营和三营即标营都是用来打硬仗的,让王建带领六营负责全军粮草和给养,林毅和祖克勇统率中军,八营人马浩浩荡荡离开白水河向东进入河境内围剿李自成……

第203章 杨嗣昌兵败() 
李自成技高一筹,从从商洛山中杀出的他,知道很快会有大批的官军来围剿,相对来说兵力相当薄弱的他就选择了到河南发展。

    在山中蛰居这一年多,李自成一天都没闲着,除了操练人马之外,他就盘算天下大事,看准了河南这块宝地。

    出了商洛山,据他得到的消息是,张献忠,马回回,罗汝才,都在湖广和山陕一带,他欲入河南,却改道湖北,选中了兵力最为空虚的郧州、均州,然后再折道向北,就进入了河南的南阳地。

    实践证明,李自成这一招真高,他判断的非常准确。张献忠在谷城起义,杀官夺府,然后北上。罗汝才在均州郧州也是杀官夺府,抢劫一空之后也拍屁股走了。

    官军在后面追剿他们去了,郧州和均州空虚,因此李自成的人马几乎没怎么遇到抵抗,中间遇到了几伙官军,一触即溃,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因此他的这几千人马很顺利的就进入了南阳地界。

    明末时的南阳,是一个大府城,仅次于省城。因为南阳是唐王的封地。这个唐王可不是明朝末年的唐王朱聿键,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23个儿子朱柽,被封为了唐王,封地就在南阳。

    永乐年间又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也就是说这是个繁华的大城市。只是崇祯皇帝登基这几年,由于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这里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了萧条的局面,饥民遍地。但是相对来说,南阳城还是比较富有的,他们积存的多少年的家底,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

    李自成了解到这些以后,准备取下南阳。占据城市,不能露宿荒野。只有占据城市了,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改善他们的生活,进一步壮大势力。

    但是要进攻南阳,他们必须得先攻占新野、内乡和淅川这三个地方,这是南阳南部的三个县,三地都有驻军,虽然不多,但却呈三角形扼守南阳的门户。

    李自成用探马一摸这三个小县城驻军都不多,而且吃空饷现象严重,军纪废弛,兵不修边,每个县城大约只剩下三五百人,南阳城内的驻军也只有两千多人。

    摸清了这些之后,李自成立即派出大将李过带兵攻打新野。同时让大将刘芳亮和袁宗第攻打内乡和淅川,让三地的守军相互难顾。

    李自成则率领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