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130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30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是被弓箭射翻,追的这些流贼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本来1万多人马,现在谁也顾不了谁了,队伍越来越小。

    扫地虎拼命的往山上跑,但是他的伤口疼痛难忍,流了很多的血,现在他实在跑不动了,只有抓住一根藤蔓,呼哧呼哧喘气,箭矢在他耳边,不时呼啸而过。

    回头一看,官兵追上来了,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照这样下去,今天不就完蛋了吗?不行还得往上跑。

    但这次他往前面跑了没几步,一个明军就追到上他了,正是王建,满脸血污的他抡刀就砍。

    要是在平地上,两个人对等的条件下,客观公平的比武,王建不是这个扫地虎的对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虽然他们两个都有伤,但是王健骑马追了他半天,现在又下马追他,两个人的体力消耗完全不同。另外扫地虎现在是在半山坡上,无法施展他的特长地趟刀,但是王建则没有这些束缚,另外脸上挨了这小子一刀,毁容之仇不能不报,因此王健瞄准了他,死追着不放,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这下扫地虎可真没办法了,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要是世间有卖后悔药的,那刚才就不砍王建那一刀了,现在跪下来求饶兴许还有活命的可能,或者干脆就不该听射塌天的,如果要按自己的计划打林毅他们的伏击,怎么会有今天这事,但是上哪找这后悔药去?

    扫地虎懊恼透了,勉强应付了两招,惨叫一声被王建一刀捅了个透膛,然后王建猛然一彻刀,扫地虎便骨碌下去了。

    王健怕他不死,跟着跳到了山下,咔嚓一刀把他的脑袋给剁下来了。提着他的脑袋,立功不立功的不说,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这时候视线之所及的地方流贼全都没了,不是成了俘虏,就是成了死尸,到处都是血迹斑斑的。

    祖克勇和王建兵合一处,把这些死的流贼脑袋全部砍下来,将来向朝廷报功受伤。然后压着那些投降的流贼,往回走。

    往回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他们追杀流贼已经追出20多里了。

    回去向林毅交令之后,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安营下寨,将扫地虎和射塌天的脑袋全部留着,其余这些普通流贼的脑袋全部登记上帐,然后救治伤员,清点人数,清理战场,掩埋尸体,打理战利品,处理战后事宜。

    这一战前后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这股本来打算把林毅的7000人马吃掉哄抢他们财物的1万多名流贼就这样被打零散了。官军割下来3000多颗头颅,俘虏了4000多人,剩余的几千人下落不明。

    对于这4000多俘虏,林毅是这样处理的,一不打,二不骂,三不杀,以前的事既往不咎,给他们两条路,愿意当兵加入他们的,给他们个机会,不愿意当兵的,问清他们的姓名住址之后登记在册,然后告诉他们不要再做贼了,这样终究没有好下场的,然后把他们就地遣散。

    这些流贼做梦没想到这么便宜,他们认为被抓了俘虏,肯定是九死一生。因为投降这一招已经被张献忠李自成射塌天这些反复无常的人玩烂了,官府的人已经被骗苦了,就算是真投降,还能相信他们吗?还能饶他们吗?他们之所以选择投降,刚才完全是被逼无奈,能活多活一会儿是一会儿,没想到老天有眼,竟然让他们遇上了林将军。

    这些人简直不敢相信林毅会有如此优待他们,以前无论犯下多么大的罪过,不管身上有多条人命,一笔勾消了,还给两条活路,两条路似乎选哪一条路都不错,都能保住性命,还能让他们吃粮当兵?

    有些人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还真有不少愿意留下来当兵的,结果林毅收编了1600余人。剩下的两千多人,林毅把他们登记教育之后,当真就无条件的给遣散了。

    当这些人真的获得了自由之后,才知道了生命是多么的宝贵,因为这相当于他们已经死过一次了,劫后重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体会,那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感觉,在暗自庆幸遇到了活菩萨林毅之外,牢牢的记下了密云总兵林毅的番号,并且下定决心,今后不敢再做贼了,林大人说的不假,干这一行终究没有好下场,一次漏网两次漏网,但是不可能每次都那么幸运,历朝历代跟朝廷作对的人,有多少人有好下场的?

    被改编的这1600多人,林毅当众宣布让他们放下包袱重新获得人生,从现在开始粮饷照发,有了功劳还可以升赏,任何人不得歧视他们,但如果有通敌叛逃者凌迟处死。

    上哪找这样的便宜事去啊?这些人做梦都不敢想,跪倒在地感激涕零,磕响头感谢林毅,感谢林毅的八辈祖宗。

    林毅让王健把他们领了下去,给他们讲了军中的纪律,然后分散到各旗各营,有小旗长或总旗长把他们领走。

    经过两天的整顿,林毅这一战的伤亡由他们来填补,这样林毅的7000人马不但没有减少,这一仗之后还多出了1000多人,现在他手下的总兵力已达到8200人。

    找地方安营下寨之后,当天晚上祖克勇来见林毅,施礼之后,道:“大人,属下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祖兄有话请讲当面,怎么吞吞吐吐的。”林毅笑道。

    尽管祖克勇知道在这里说话绝对跑不了风,但还是压低声音道:“大人今日之事,大人恩威并施属下着实佩服,但是是不是对他们太过仁慈了?那些人说放就给放了,现在这些人又被收编了,流贼都是反复无常之人,万一有事上峰怪罪下来,大人脱不了干系,大人可不要忘了五省总理熊文灿等人的教训。而且当今圣上的脾气大人是清楚的,更有杨嗣昌,高起潜之流视我等为眼中钉肉中刺,此事他们腾出手来,肯定会进谗言的,以属下之愚见,此事是不是跟郑总都通融一下。”

    林毅一笑,“祖兄只好意林某心领了。不过祖兄请放心,此事林某早已有考虑。杨嗣昌和高起潜之流想兴风作浪,他们已经腾不出手了,因为林某夜观天象,杨嗣昌他们近来必有大难,根本顾不得坑害我们了。至于郑总督那里,容等我们剿完这里的贼人再秉陈不迟,再者说了我们收编这些人是为朝廷出力剿贼,释放那些人是为了感化他们弃恶从善,当大明的顺民,有何不可?”

    林毅心里话,区区此等小事,还用得着秉陈吗,一个堂堂的总督,释放或者收编几个流贼都做不了主了,那还搞个屁啊。不过祖克勇是好意,怕受到奸臣所害,倘若杨嗣昌和高起潜等人把这件事扣上私自招兵买马、或者是暗中通匪的帽子,那罪可就大了。

    不过林毅倒不担心这两个奸贼了,因为林毅熟知这段历史,知道杨嗣昌他们马上就完蛋了。自己身上的屎都擦不净,他那还有心思害别人?就是有心也没有机会了。

    在这乱世,不想办法积蓄一些力量那怎么能行?几年之后,大明朝这个公司也要关门,老板也要换人,这是大明的死症,自己现在官小职位更是无力回天,到时候谁有实力谁说了算,胜者王侯败者贼,到时候手中没有兵力,拿什么跟鞑子们干?拿什么跟这些汉奸走狗贪官污吏们干?弱肉强食,没有实力还得任人宰割,其他的一切更是无从谈起。

    利用剿贼扩充自己的实力,绝对没有错,大明朝这些人管他以前是贼还是兵,只要今后能驾驭他们保护大明的老百姓不受鞑子的欺凌,这就够了,至于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大人既然如此,属下就放心了。”祖克勇心里话,大人这也能看得出来,杨嗣昌他们就要大难临头了?真的假的?

    祖克勇心里揣摩着,一想到两三年的时间就能从一个边军小卒,擢升为朝廷的总兵官,杀厂卫,诛鞑子,灭流贼,无所不能,他就断定,这肯定是真的,因为林大人乃千古奇人,说话从来没有岔过。

    想到这里祖克勇高兴了。

第174章 移师绥德() 
林毅当然不能为平贼而平贼,他现在就得想方设法抓紧时间壮大自己。

    这一仗得了1000多名流贼兵,收获也算不小了,付出的代价当然也不大,八千余名精锐之师,只是伤亡了二三百人,这份功劳将来报上去也不小,还得受崇祯皇帝的奖赏。私自收编流贼这件事如果朝廷不愿意,林毅宁愿自己用私人的银子养着他们,他当然知道,在这乱世有兵有马,就有发言权。

    何况在眼前的情况下,林毅知道,朝廷根本不会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能为朝廷守边剿贼,就是功臣,收编流贼不但没有过错,说不定还有功劳,除非有权臣构陷。

    作为一个穿越过来人,林毅对这个崇祯皇帝更为了解,崇祯皇帝虽然狐性多疑,刚愎自用,但是危难时刻,他还是很体恤他的臣子们的,据历史记载,左良玉拥兵自重不听调遣他好言安慰,加封他为宁南伯。为了倚重吴三桂,让他戍守京师,也加封他为伯爵,全然不顾他的亲舅舅祖大寿已经投降满清,并多次勾引他降清。

    如果按照大明的法律,这两个人都得是死罪,但是崇祯皇帝不但不治他们的罪,反而封他们的官,并不是说崇祯皇帝多么圣明仁慈,而是因为他们二人手绾重兵,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们是朝廷的倚仗。

    这说明崇祯皇帝有些时候还是非常有容人之量的,眼前自己只要能平贼灭寇,扩充兵马,增加些实力,根本都不是个事儿,另外打仗曾兵,顺理成章,天经地义,这些事本来就无可厚非,只要没有人故意的曲解,添油加醋,就不会有事。

    现在朝廷只顾忙着攘外安内的事,因此林毅做这些的时候,一点都不担心崇祯皇帝会不高兴。

    至于这些流贼容易反水,林毅更不会担心。

    因为林毅知道这些流贼大都是饥民,走投无路为生活所迫,才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走这样的路。现在抓住他们不杀他们,反而给他们恩惠,让他们穿上军装,有吃有喝,还有银子可拿,有功劳可立,让他们反估计都不会反的。

    张献忠,李自成,马回回,罗汝才,这些人之所以反复反水,那是因为崇祯皇帝驾驭不了他们。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流贼都是反复之辈,闯塌天刘国能也是个令官府头疼的悍匪,曾经跟张献忠、李自成是结义兄弟,此人的名望仅次于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但是此人投降朝廷以后,剿贼非常卖力,据历史记载,他屡立战功,最后落到李自成手里,李自成劝他重新跟着他干,刘国能断然拒绝,慷慨就义,成为朝廷的大功臣。

    这就说明这些人可以驾驭的,如果能够驾驭他们,完全能够为我所用。

    现在林毅之所以收编他们,就是要驾驭他们,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事实证明林毅完全是正确的,他这一招恩威并施,非常高明有效。1000多名流贼从此后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了。

    很快林毅从这些降将口中,弄清了这一带流贼的来龙去脉,经过分析归纳整理后,总结出两条最有用的信息。

    一是流贼的主力,此时主要集结在绥德和宜川,还有三四万人,他们这次的主要目标是延安。

    二是被林毅他们已经消灭的射塌天和扫地虎,他们带着这1万多人,主要是佯攻西安府,以牵制西安府兵马,配合过天星他们夺取延安府。这些流贼听说密云只来了7000援兵,他们不屑一顾,以蔑视的态度来吞灭林毅,结果才有了龙门山这一战。

    林毅了解到这些非常高兴,因为这些敌情太有价值了,可以说是万金难买。

    林毅即有了破敌之策,立即给陕西总兵李国奇修书一封,把他所得到的贼情和龙门山大劫的情况告诉他,并告诉他自己下一步的破敌计划。林毅移师北上进攻绥德,让李国奇兵出西安,进攻宜川,能拿下这两个地方,等于断了流贼的后路,让延安之兵先坚守城池,等他们这两路人马成功之后,再从城中杀出来,里应外合,流贼可灭。

    书信写好之后,又详细审阅了一遍,见没有什么纰漏,署上亲笔签名,并压盖上自己的总兵印,小颖和哲哲帮着他把墨迹吹干,用火锡封好。

    然后林毅把张华叫进来,让他骑快马到西安府送这封信,并叮嘱他事关重大,一定要亲手交到陕西总兵李国奇之手。

    张华其人虽然有好色毛病,但还是可用之才,此人经验丰富,身手不错,另外头脑机灵,心思缜密,是个智勇双全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这样的任务就得派这样的人来完成。

    张华领命之后,把信在身上藏好,然后挑了几个身手好的随从,几个人打马如飞,连夜就离开了林毅的营地。

    林毅也没有耽搁,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