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121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21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跑得慢的,被林毅的人马追上去,砍倒在地。林毅马快刀急,青龙偃月大刀像索命神器,追上一个宰一个,追上两个宰一双。

    大刀够不着的时候,他挂好大刀取出背后的弓箭,在飞驰的战马上一连射出十几箭,十几个满洲鞑子和蒙古鞑子应声落马,丢下残旗片片。

    小颖和哲哲两名巾帼英雄紧随其后,哲哲的弓箭今天也很出彩,数十步开外又射翻了好几个清兵。

    看得小颖都很羡慕,因为他只能追上一个,砍杀一个,相比之下效率太低了,弓箭这玩意儿的确不错,没有枪炮的爆鸣,却有他们的神速,小颖暗下决心回去后要在弓箭上下功夫。

    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竞命,场面震撼人的视野。

    这一番追杀就冲出去几十里……

第162章 战豪格800破8万(五)() 
“准备攻城!”

    在豪格的统一指挥下,3万人马,把翁牛特土城依然围得水泄不通,此时各路人马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

    在此负责指挥作战的是,豪格手下的一名固山额真,3万蒙古铁骑暂时都听他的指挥。

    固山额真对自己比较有信心,就这样一个土城,3万人马应该不难攻破。

    此时南城之外,巴伦的2000察哈尔铁骑,也都做好了冲杀准备。此时2000铁骑将士左臂上都有了一个明显的标志,那就是一条白陵。

    巴伦左臂上也绑着一条白绫,一身金属甲衣,手提弯月双刀,一看部下全都准备好了,又看了看城头上严阵以待的翁牛特将士。

    目光落到了城头上,一员主将的脸上,此人五十来岁的年纪,头顶铁盔,身披铁甲,手中一口九耳大环刀。这就是城主巴彦布沙尔,立在城头上也看着城下的巴伦,两个人相互比了个手势。

    大战在即,两个人这一会面表示全都做好了准备。

    “开始攻城!”固山额真下达了总攻命令。

    “给我冲!”巴伦一声令下2000察哈尔铁骑汹涌而出,却不是扑向城门攻城,而是向东门的清军冲杀过来。

    “冲啊!杀呀——”

    2000人马呐喊声,惊天动地。

    这些清军照样也懵了,这些所谓的清军都是由这些蒙古部落的军队联合组成的,或者把他们称为八旗军。

    此时他们一看,嚓哈尔的军队怎么来杀他们?我们同为清军啊,不是应该一同攻取翁牛特土城吗,怎么自家人打自家人?

    有些清军还能有这样的疑惑,应该说他们是幸运的,很多清军来不及有这样的疑惑,已经被被弓箭射落,或者是被砍落马下了。

    这片阵营大乱,根本顾不上攻翁牛特土城的事了。

    这片大营的带兵主将得报了。

    巴伦的嚓哈尔部所在的位置是翁牛特城的南门,左右两边紧挨他的清军是来自两个蒙古部落的人马,左边的是土默特左翼的八千人,巴伦的右邻是他同父异母的兄长额哲的五千大军,不过此时带队的却不是额哲,而是额哲手下的大将,任大清副都统的耶律洪,巴伦早就想好了,率先拿土默特左翼先开刀。

    巴伦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不敢跟他的兄长决裂,他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跟他的兄长及几个娘亲迟早要兵戎相见的。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他必须面对的,逃避是不可能的,但是巴伦打算不先对额哲的嚓哈尔部下手,他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他们毕竟都是嚓哈尔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自相残杀。二是最关键的,他率众对土默特左翼动手,这有一定的迷惑性,短时间内会让清军怀疑耶律洪部,让他们人心惶惶,造成混乱。

    巴伦是有头脑的,率部向东冲锋而不向西冲锋,有一定的目的,并非是草率的决定。

    巴伦先登陷阵,马快刀急,一双蒙古弯刀不分三七二十一冲进旁侧的清军之中一顿猛冲猛杀,刀光闪烁处,东门外的清军也就是土默特部的人马纷纷被斩落马下。紧跟他冲锋是他的卫队,然后是二千铁骑,眨眼间把土默特左翼的八千人马冲杀得遍地死伤,混乱不堪。

    现在土默特左翼的带队主将出来了,这是副都统左山和参领官火达格荣,巴伦不攻城而杀他们的人,这二人也懵圈了,认为巴伦的人马吃错药了吗?看到他们的人死伤了这么多,这二员带兵主将勃然大怒,也不说攻城的事了,这件事不弄明白,没法攻城,因此二将带着人马亲自冲过来了,正截住巴伦。

    “呔!巴伦,这是怎么回事儿?”

    “你们两个笨蛋,本王都杀了这么多人了,你们还不明白吗?皇太极父子不义,本王和兄长额哲已经商量好了,要自立为王,反他娘的了,我们察哈尔已经与大明结盟了,听懂了吗?拿命来吧!”

    巴伦说着,舞动双刀直取这二将。

    这二将愕然,这才明白过来。“好逆贼!”大喝一声与巴伦拼杀在一起,双方混战在一起。

    巴伦的察哈尔兵将虽少,但是出其不意,土默特左翼的人马虽多,但是猝不及防,因此被杀得队伍阵形大乱,此时他们都准备攻城,突然遭受这样的袭击,一时间还不过手来,尸横遍野,血流成流,四散奔逃,溃不成军。纵然两员主将亲自带队来战,一时间也难以挽回局面。

    混战之中,他们的参领火达格荣被巴伦双刀斩于马下,副都统左山身上中了一箭,被亲兵冒死救下狼狈而逃。巴伦率人马继续冲杀,八千土默特铁骑就这样,没有攻成城,便被巴伦的两千铁骑冲了个七零八落,负伤的副都统左山在亲卫的保卫下带着残余逃之夭夭。

    南门和东门如此折腾,在北门负责指挥的清军固山额真当然得到报告了,刚开始这边震天的喊杀声他们以为是全力攻城呢,现在竟然是察哈尔部集体哗变,这可太要命了。按说得派兵立即镇压,但是总攻翁牛特城的命令已经下达了,现在调兵哪来得及,再说了察哈尔人马可不少,巴伦部和额哲部上近万人马,得派多少兵马才能镇压他们,此时如果他们与城里的人马里应外合,他们攻城无望不说,必败无疑。

    这名固山额真,觉得兹事体大,必须报告王爷。但也不能坐等,一边派人骑快马向四十里外作战的肃亲王豪格送信,一边赶紧从北门和西门抽调兵马,哪知兵马还没抽调好,有人来报,巴伦的人马已经把土默特部的几千人马杀散了,这下等于这座城的南门和东门没有清军攻城。

    “西门的情况如何?”固山额真惊问。如果他们也像南门的巴伦那样,带兵往北杀,他们这一战就必败无疑。还好,很快有人来报,西门外额哲部的察哈尔兵部正在全力攻城,这名固山额真才算感到些许安慰。这说明察哈尔的主力尚未背叛大清,只有巴伦部的两千人马倒戈,还翻不起多大风浪。

    打垮了土默特的几千人不算什么,他们还有两万人马,抽调五千来对付巴伦的人马,剩余的一万五千人马还可以继续攻城,这一战的大局还不会受影响。

    他立即传令,从他的北门调集三千人马撤出攻城战,而是绕城向南,去消灭叛军巴伦的人马。同时命令耶律洪,抽调两千人马从西门向南攻击巴伦部的后侧,让巴伦腹背受敌。

    这一招还真高明,很快三千清军与巴伦部在城东北遭遇展开了激战。这边耶律洪也接到了命令,巴伦部突然造反,也令他始料未及,他们都是察哈尔人,更重要的是,巴伦与他的王爷额哲同是林丹汗之子,他不敢造次,但是权衡利弊之后,不服从满清的命令还不成,他只有调了两千人马按令而行,但是他派出心腹兵将立即到义州见他们的汗王额哲说明巴伦背叛之事。

    两千察哈尔兵将从攻城战中撤下来,由一名佐领带着,绕走南门向东,打算袭击巴伦的后方。

    巴伦得报之后,只得分兵拒之,他带一半人马继续往前冲,留下几百人马调过头来对付耶律洪的两千察哈尔兵将。两千对五千,城外的战斗异常激烈。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伦部的优势不在,因为现在清军已经反应过来了,五千人马对付他的两千人马,敌众我寡。而且现在他们是腹背受敌,两面作战。再打下去,就会陷入绝境,但是就拼光了也不能撤。

    而且巴伦现在也知道了,城中的翁牛特人不可能派人支持他们,因为西门和北门处攻城激烈,巴彦布沙尔父子自顾不暇,现在他只有寄希望于林毅了。也不知他这位结义大哥那边战事如何了……

    巴伦一边支撑着一边想这事,就在这时,南面排山倒海一般冲过来无数的清兵,喊杀声惊天动地。

    巴伦一看,清军的援兵上来了,心里一凉,看来今天完蛋了……林大哥,你在哪儿,难道这次我们失败了吗?

    巴伦刚这样想,突然就觉得南面冲过来的这些清军不对劲儿,嗯,怎么回事儿?

第163章 战豪格800破8万(六)() 
身为一个部落的封建主,冲锋的阵型跟逃跑的阵型的区别还能看得出来的。尤其是他还是林丹汗的后人,身上多少还有些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遗传基因,因此绝望中巴伦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表面上看是铺天盖地的清军向他们冲了过来,仔细一看,这些人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不亚于丧家之犬或者漏网之鱼。

    看来林兄成了!

    巴伦眼睛一亮,精神头立马就上来了,刚才的颓废和绝望一扫而空,对手下兵将大喊:“弟兄们,狗贼豪格大败而回,林大人带着人马接应我们来了,杀呀!”

    巴伦这一声无疑给手下的兵将打了一针强心剂。这种情况下,巴伦都已经绝望了,何况是他手下的兵将?敌众我寡,连续作战,前后夹击,这是要全军覆没的节奏。

    但是巴伦这么一喊,手下兵将一看,大批的清军果然狼狈败回来了,兵败如山倒。很明显后面有追兵,要不然这些青云不会如此急着逃命,像被狼撵的似的。

    不用问,在后面追杀他们的肯定是林毅的人马。

    因此巴伦的这些人全都战力倍增。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颓废变成了激励,被逼迫状态之下的潜力,本来就是无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想不创造奇迹都难。

    巴伦这些人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个个像老虎一样勇猛。箭射到他们身上像失去了知觉,刀枪刺来,他们也没了反应。个个仿佛都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挥舞着手中的利刃,将对方斩于血泊之中。

    一时间前后夹击他们的清兵,反而招架不住节节败退。

    这时豪格的残兵败将,败退到了翁牛特城南城和东城附近,一看这里面战斗正酣,都有些无所适从,无处可逃的迷茫。

    此时的豪格看到眼前的情景暴跳如雷了。

    5万大军,他现在已经指挥不灵了。其实这五万大军现在不知道还剩下多少,背叛他的8000土默特右翼除去,被叛军斩杀的和林毅的人马这一路追杀的这些伤亡当然也得除去,加上中间掉队的,没跟上来的,也得除外,已经败出三四十里了,他也没来得及清点,哪有这个时间?

    不过看这溃败的阵容,估计到现在为止,兵马减员至少得一半以上吧。

    但是豪格还没有太绝望,这一仗虽然败了,但是事出有因。不能怪他,要怪就怪土墨特右翼这些叛徒。要不是他们突然倒戈,焉有今日之败?说了也太气人,这些人早不倒戈晚不倒戈,非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倒戈,这才让林毅有了反手之机。

    不对!这肯定是他们跟林毅串通好的。难怪姓林的南蛮会有如此胆量,带这么点人马在此列队,还口吐狂言,那完全是装逼卖萌啊,原来他用了这一招。

    那又能怎么样?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一战虽然败了,翁牛特城那边还有本王3万人马,有本事你林毅把他们全都策反,让他们反戈相击,我豪格纵然死了也佩服你。你能做得到吗?拉拢一个小小的土默特右翼,就想翻天,待本王到了翁牛特土城站稳脚跟之后整顿兵马,把你们全都灭了。

    豪格有这种心思,觉得这一战自己还有翻本的希望,因此他还没有太绝望。

    很显然,他认为他的3万大军攻取一个弹丸之地的翁牛特土城绝对没问题,按照他的部署,两仗同时进行,翁牛特土城早已经被攻破了,他带着残兵败将跑回去的时候,他的人马肯定是在屠城,说不定屠城都结束了。

    然而事实出乎意料,眼前战斗正酣,瓮牛特土城仍然安然无恙,因为城头上空高高飘扬的依然是瓮牛特城的城旗,肃亲王豪格焉能不着急?

    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城中的翁牛特人总共才3万多人,能打仗的翁牛特兵将总共只有四五千人,三万大军到了现在还拿不下这样一个豆腐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