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109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09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善身为一翼之长,当时以大局为重,压下了众愤,准备了数日,终于凑够了8000精壮和一批粮饷,让参领带着跟随豪格走了。

    但是巴善心里这几天一直不能平静,与左翼相比这是太不公平了,另外这些满族人也太随意了,说来要人就要人,说来要钱就要钱,这样下去真的会不堪重负的。

    另外他不明白的是,一个小小的翁牛特城,弹丸之地,总共才三四万人,兵不过四五千人,平灭他们需要这么多兵马吗?皇长子豪格亲自出马,各个部落都在出兵,听说已经凑了七八万人马。

    借口竟然是大明肯定会出兵干预,必须得做万全的准备。这真是笑话。对大明近几年来的情况巴善太了解了,这个大帝国已经是日暮西山,内忧外患,自顾不遐。哪里会有兵马可派?要不然他们能坐视朝鲜,被皇太极征服吗?要不然他们会听任林丹汗的灭亡吗?

    说白了不就那个林毅吗?一个小小的边军武将,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也没什么了不起,如何能成为皇太极父子的心头大患?在巴善看来此举不过是皇太极父子借机暴敛的借口罢了,这些人都是他们父子四处扩张开疆拓土的炮灰。

    可惜我们蒙古草原上的雄鹰飞不起来了,现在的蒙古四分五裂,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各自为战,都只顾着自己,这才让皇太极父子有机可乘,各个击破,听人驱使,任人宰割,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第二个烦心的事,更令他们憋气。巨流河以西上千亩水草丰美的地方,现在硬生生的被土墨特左翼给争过去了。仗着他们人多,官儿大,他们右翼的驼马或牛羊,只要一过巨流河,他们就会扣人扣牲口。

    因为这件事,刚刚双方发生了一场冲突,右翼死了十五个人,伤了30多个,左翼死人只伤了十几个人,当然他们右翼这边吃了亏。

    但是左翼那边的都统乌兰托态度强硬,蛮横无理,带着人气势汹汹来向他们兴师问罪。

    他这个副都统不服,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现在是大清的天下,如果下级不服从上级,闹到了皇太极那里那事可就大了,巴善只得忍气吞声,反而给他们陪礼道了歉。

    但是乌兰托不依不饶,他们这边死的人没人管,左翼那边伤了十几个人,必须得把凶手交出来,按族规办事,就是把人捆上扔到河里,给他们三天期限。

    这件事闹得族内怨声载道。

    巴善想想这些,长吁短叹,他的两个助手也是一筹莫展。

    “大人,这件事怎么办?”

    “我哪知道,你们俩替我想想法子?”巴善一脸苦相。

    “大人,请恕我直言。”大将乌力罕道,“凭什么他们左翼骑在我们右翼的头上?他们有12万人,我们也有10万人,他们翼设了四个高官,我们翼只有两个,但是岁贡和赋税徭役兵役都一样多,我们难道就这样忍受一辈子?”

    阿木尔听到这里也愤然站起来了,“是啊大人,真要把人交给他们,以后他们还会变本加厉,不能惯着他们!”

    巴善摇了摇头,“本都也不想这样,但是如果不这样,我们两翼的冲突会愈演愈烈,谁能是达摩罕的对手?他们的人马本来就多,吃亏的还是我们,闹到上峰那里,他们官又大一级,能有我们的便宜吗?”

    “哎!”乌力罕和阿里木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乌力吉进来了,给巴善三个人行礼之后,说大明晋商王公子拜见,说着呈上了一份拜帖。

    巴善就是一愣,大明的晋商怎么到这儿来了?不应该直接到盛京去见皇太极父子吗?

    巴善只是听说过大明晋商是干什么,却很少跟他们打过交道。

    巴善接过这份拜帖看了看,上面隽秀的小楷字体写道:大明晋地商人王家恪公子拜上副都统大人巴善,今天下汹汹,狼烟不熄,商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今日来到贵宝地,特来讨扰,并有要事相商。

    巴善看完拜帖之后放桌子上,背着手在帐中遛了两圈,看来这个王公子不是借道而行,难道还想跟本都做什么交易不成?

    考虑到晋商的独特地位,巴善也不好得罪,只好搭了个请字。

第146章 忽悠蒙古鞑子() 
乌力吉接了林毅一百两银子,拿着他的拜帖亲自到里面通禀。一队蒙古兵对他们保持着警戒,最大的蒙古包门口有几个站岗的蒙古兵,这些人体格魁梧,身后背着弓箭,手里拿着刀枪。

    看到乌力吉,他们赶紧躬身施礼,乌力吉也不理他们,径直进去了。

    林毅等人已经下了马在外面等着,观察着这里的情况,并利用这点时间,他们做一些准备。

    城寨之内,有收拾驼马牛羊的蒙古族男女老少,有青壮年跑马射箭的,有摔跤的。

    林毅一看他们人可不少,这些游牧民族基本上是全民皆兵,如果一声招呼,顷刻之间就是成千上万的人,上来就能打仗。

    时间不大乌力吉从最大的蒙古包里出来了,对林毅摆手道:“王公子,大人有请,随我来吧。”

    “多谢多谢。”林毅赶紧一抱拳。

    利用这个时间林毅早就准备好了,800来人还有这么多车子,当然不能都进去。

    从中间装银子的车上卸下来十箱,然后有大小不一的两个盒子,小的是锦盒有半个书本大小,让张华拿着。大的盒子比小锦盒大了好几倍,像个小箱子,让二虎抱着,两个人一人一个。

    然后林毅带着张华,二虎,贺涛,王琦带着大小两个盒子往最大的蒙古包就走。

    “林大哥,小心点。”小颖和哲哲小声叮嘱道。

    林毅对他们俩点点头,小颖和哲哲,东胜,甘宝,姜兴元等留在外面看车子,不过他们的心都悬起来了。

    乌力吉领着,前面警械的清军都对林毅他们客客气气的,并让开了道。

    到了最大的蒙古包门前的时候,站岗的清兵拿着明晃晃的刀枪,给他们让道。

    但是林毅的心也缩紧了,今天就得先礼后兵,成不成就在此一举,如果失败,这个门好进难出,顷刻间就是一场血战,那后面的麻烦事就多了。

    未料胜,先料败。林毅做了最坏的打算,此时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轻轻的吐了出来,那坚毅如铁的表情如旧。

    张华,二胡,贺涛,王琪心里也有些紧张,一会儿说翻了这里无疑就是虎狼窝,暗中摸了一下身上暗藏的利刃。

    作为林毅卫队的得力军将,他们的胆识早都锻炼出来了,此时面色平静,跟着林毅往里走。

    这座大蒙古包里面的空间很大,跟进了一个大厅一样,而且里面没有像大厅那样的柱子碍事,视线可以一览无余。

    里面的正中间,摆着一张几子,几子里面坐着一位蒙古军将,一身清朝人的甲衣,顶戴花翎。一张肉乎乎的黄里透红的大饼子脸,上面是两只细细的眼睛,放出炯炯有神的光芒。

    秤砣鼻子,鲶鱼嘴,留着胡须。看此人年纪应该是50岁上下,不用人介绍,林毅觉得这应该就是他们这里的最高军政长官副都统巴善了。

    在巴善的左右两侧,也坐着两位,全都是清朝人军将的打扮,跟那个乌力吉差不多,满身的牛皮战甲,长得五大三粗。

    他们俩正是乌力罕和阿木尔。

    林毅在看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打量乌力吉领进来的林毅等五个人。

    离巴善约一丈远的地方,乌力吉停下了,林毅赶紧对巴善拱手施礼。

    “在下王恪,给副都统大人请安。”

    巴善看林毅生得细皮嫩肉的,像个玉面书生,面目五官组合,不失为一个美男子,但是走路稳健,两只眼像明灯一样亮,就断定林毅身上有不俗的武艺。

    看到林毅朝他施礼,巴善只是略微点了点头,但是坐着没动地方。

    “王公子不必客气,看座。”

    “谢大人赐座。”

    有蒙古鞑子弄来个凳子,林毅谢过之后,坐下来。张华,二虎,贺涛,王琪就站在林毅后边。

    那个乌力吉,挨着乌力罕也坐下了。

    “王公子这里离京师(指大清的京师盛京)遥遥,闭塞破落,因何到了贱地?”巴善道。

    “大人有所不知,在这乱世,商道也很难走啊,大人可曾听说去岁营口龙门客栈之事?”

    林毅当然是明知故问,那么大的一趟生意在边塞被劫了,死了那么多人,吴三桂跟鳌拜大战,四外都轰扬动了,清兵到处搜捕抓人,结果连林毅他们的影子都没找到,从此那边的商道断了,不管是晋商还是什么地方的商人,都不敢从营口那边过了,龙门客栈关门倒闭,大清皇帝皇太极震怒,这件事谁不知道!

    “本都略有耳闻,”巴善点了点头,“林毅也太猖狂了,身为大明的军将,他竟然扮作盗贼,作出这种人所不齿的事情?”

    林毅心中暗笑,你肯定想不到吧,如今猖狂的林毅就在你的眼前,一会儿还有更猖狂的事呢!不过老子那可不是强盗行径,劫富济贫,仗义疏财,为国锄奸,为民除害,老子是侠义英雄之举!

    林毅煞有介事的嘴上附和道:“谁说不是呢,从那以后,营口那条商道就断了,没人敢从那里走了。我们王两家不得不重新开辟了一条商道,今天路过贵宝地,特来讨扰,以后还得仰仗大人多多关照。来呀!”

    林毅说着,张华抱着个小锦盒就过来了,林毅从张华手里接过小锦盒,慢慢的把锦盒打开了,拿出两个金灿灿的金条,故意用手掂了掂,沉甸甸的。

    林毅其实不是在测这两根金条的重量,而是故意让他们看清楚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林毅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的一看,果然两根金条的吸引力不小,在场的四个蒙古鞑子,目光都到了这个两根金条上。

    “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请大人笑纳。”

    在他们的目光中,林毅说着把金条重新放回盒内,让锦盒敞开着,然后欠身离座双手捧到了巴善前面的小几上,然后又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巴善的脸上果然有了些许笑容,“王公子真是太客气啦,大清和大明两国互市是好事儿,本都理应保护,用不着这样,用不着,哈哈哈……”

    林毅心里话,什么用不着啊,你们可用得着,不然的话,能给老子笑脸吗?真是虚伪,这是老子的金条在说话,在发笑!

    副都统巴善这一有笑脸,在做的乌力罕和阿木尔也都有了和善的笑容。

    更别说那个乌里吉了,刚才已经收了林毅100两纹银,此时脸上更是笑意连连,对林毅很是和蔼可亲和欣赏的样子。

    乌里吉暗道,这个王公子出手也忒大方了吧,刚才出了100两银子,现在又拿出两根金条,都说晋商富有,看来果然名不虚传,以后像王公子这样的多来几次才好呢!

    “公子刚才说新开了一条商道,本都愿闻其详。”

    “离这里也不算太远,就是在喜峰口那边。”

    “喜峰口?”几个鞑子相互看了看,一脸的愕然道,“大明的密云防区,林毅驻守的关城?”

    “正是。不过林毅已经被在下用用银子和金条摆平了,我们王家和范家的商队什么时候都是一路通行,不管是谁去只要拿出一样东西,他们立刻就放行,如果没有水喝,他们管水,没有用饭,他们还管饭,如果我们累了,他们还会找地方让我们休息。”

    林毅说得摇头晃脑,一边说一边察言观色,这几个蒙古鞑子被说得晕头转向,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们觉得林毅的话太玄了。

    林毅身后面的张华,二虎,贺涛,王琪也不敢乐,心里话我们大人不光是冲锋陷阵排兵布阵在行,忽悠人的本事也是一流的,你看这几个鞑子被我们大人忽悠的如入云中雾中。

    “王公子真是太精明能干了,但不知拿出何物,林毅一见就会放行,还提供一切方便?”

    “大人,就是这个东西。”林毅说着,把韩爌写给范家的手书拿出来了,递了上去。

    巴善接过来,把这封手书仔细的看了看,对于韩爌此人,他当然知道是何许人也。不过他看着看着目光突然落到了范家子样上,不无疑惑道:“王公子,这是韩老爷子给范家的手书,怎么到了王公子手中了?韩老爷子跟那个林毅的又是什么关系?”

    “大人有所不知,且听在下详细道来。我们王家和范家已经接了亲家,所以现在,出门在外经商已经不分彼此了。我们这次出门带的就是范家的商旗。另外,韩老爷子跟林毅在关城会过一次面,据说那一次他们达成了协议,凡是有来往的商客,只要有他的手书,全都放行,兵提供一切便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