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42部分

水浒大宋-第42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三辆驴车就停靠在张宅不远处的一个墙角下,安安静静地等着。

    子时刚过了三刻,就听见张宅后墙墙头上探出一个身影,学着老猫夜鸣似的叫了三声。

    张林连忙打起精神,带着石秀等人窜至墙下,小声问什么情况。

    郁保四郁闷地道:“那厮暗室里面金银财宝倒是不少,只是没装在箱子里,全是散放在桌案上,不太好搬出来。”

    燕顺骂道:“你这厮好蠢,把衣服脱了裹啊。”

    张林一听有理,忙叫大家把身上衣服都扒了,再回驴车里把一个盛房药草的竹筐递给郁保四。

    郁保四拿着衣衫和竹筐随即隐没在墙头,不一会儿,便又兴奋地出现,将放了半个竹筐的金银吊下去。

    石秀和燕顺忙是伸手接着,入手极沉,张林揭开上面盖着的粗布衣衫,一看里面全是黄灿灿的扇形金块,映着月色闪烁着迷人的沉光。

    我靠,只这半竹筐的金块,至少十来公斤重,怕不有两三百两金子。郑天寿等人也真聪明,知道先捡金子搬。

    金子用竹筐只运了三次便没了,随后又是一筐的两头粗中间腰细的银锭,全是一百两的大面值。一筐里有五六个,每个银锭都重达三四公斤。

    大银锭运了十余次,随后重量两公斤左右,面值五十两的银锭,来回倒腾了五六遍后,才是轮到二十两或者十两的小号银锭。

    最后才是一些书帖字画和古玩玉器,连特么瓷器都要搬走。

    张林口干舌燥,连忙喝止:“瓷器就算了,把书画字帖等小物件弄走就行。”

    郁保四累得气喘吁吁,可惜地道:“二爷,这瓷器也是很值钱的东西。”

    “废那么多话,赶紧撤退,等会打更的来了。”

    做人不能太贪心,今晚已经捞了比想象中多的多的金银财宝了,夜长梦多,张林不想阴沟里翻船,还是早点抽身为妙。

    郁保四不敢违令,赶紧回去通知郑天寿等人,张林让曹宝跟燕顺等人先把驴车赶回莫掌柜的药铺街后,自己带着石秀原地等待。

    先是郁保四和焦挺两人翻过墙头,随后是燕顺。还余下最后一个郑天寿时,猛听得后院里一个女人尖叫声响起。

    “遭贼啦,快来人啊呃”

    接着噗通一声闷响,女人尖锐的叫声戛然而止。墙外等人心神震慌,只见墙头上郑天寿的身影终于是出现了,手里提着一个衣衫裹着的包袱,上面还沾着一片新鲜血迹。

    现在不是问东问西的时候,郑天寿跃下墙后,便被张林等人立刻拉着从后街绕着跑路。

    女人尖叫声后,张宅里顿时点起了灯火,旁边的家宅里也有人家点亮了灯火。接着又有汉子的抓贼声高喊着,家狗被人声带的也狂吠起来。

    本来沉寂的黑夜,顿时如一锅烧开的沸水,就如病毒传染般,一家家灯火都亮起来。

第81章 逃之夭夭() 
张林等人没命地狂奔,哪家亮灯便绕过哪家,径直从先前牌坊街窜到了紫石街后。

    从巷子里探头看到一小队巡夜的衙役在街道上,哪里还敢继续赶路,慌不迭地在街后找地方躲。

    张林心里抱怨这郑天寿,冷不丁看到一个熟悉的墙院住宅,顿时眼睛一亮,指着那院墙道:“翻进去躲一躲。”

    原来这家住户正是陶红云家的竹铺,现在家里只有陶老头和一个小丫头。

    众人翻墙进了宅院,蹑手蹑脚地窜进柴房里躲起来,这时候才有机会说话。

    “怎么回事?”

    “小人最后翻墙的时候,被一个来解小手的丫头撞见了,情急之下,拿这玩意打昏了她。”

    张林面色沉静,伸手在衣衫包裹的血迹处抹了一把,里面硬邦邦的似乎是个石质砚台和几个壶器。他暗忖这么硬的东西砸在人脑袋上,不死也得弄个脑震荡。

    眼下也不是责怪的时候,张林只点了点头,就此掲过不提。

    这一次来县城里抄家的有十一人,曹宝、燕顺和金大升带着另外三人,提前把三辆驴车赶回了莫掌柜在廊桥街上的生药铺,应该不会出事。

    现下柴房里躲着的张林等人就只能老老实实地等着了,此刻没了驴车掩护,街上抓贼的喊声此起彼伏,闹哄哄的,他们自然是不能露面的。

    子时忙到现在,已是过了丑时,天边月圆皎洁,人影都能在地上照出来,哪里敢出去?

    众人在柴房里找了个竹笼子,把剩下最后一批次带出来的东西,夹着草谷全装进去,也有十三四斤重。

    街上来来回回的脚步声和呼喊声不绝于耳,他们从丑时又耐心地等了许久,直到月色消退,天际显现出黎明时的鱼肚白。

    张林丝毫不担心三辆驴车上的金银财宝,因为他知道曹宝和金大升等人没那个胆子敢吞掉这笔巨额钱财。再说,都是大面值的金子银子,他们也没有门路去处理。

    这年头,大额金银的花销,都是大户和大户之间的商业交易才用得着。

    毫无背景的普通人拿着大面值金锭银锭去换成碎钱,首先就要被人怀疑这钱是哪里来的,是不是脏物,一般的商家都不敢收的。

    曹宝和金大升二人跟张林的时间不算短,应该知道私吞巨款后会引发的后果。

    柴房里,透过窗户和门缝都能瞅见天边渐渐亮起的天色了,大家心里不禁都焦急起来,目光齐齐地汇聚在某人脸上。

    张林沉思许久,终于发话道:“郑天寿和焦挺曾在大布乡里露过面,不好出去。我和石秀更是熟面孔了。郁保四你就辛苦一趟,回廊桥街上通知曹宝他们,把三辆驴车驾过来。”

    “好!”

    “还记得路吧?”

    郁保四重重地点了下头:“二爷放心,小人记得路。”说罢,就要推门而去。

    张林忙拉住他,道:“把身上蒙汗药给我。”随后才放他走。

    等郁保四离开,张林把目光投向郑天寿和焦挺二人,道:“这户宅子里住的人,是我老丈人和一个丫头,认识我和石秀。你们把蒙汗药下到茶水里,给他们灌下去。记住把脸蒙住,尽量少说话。”

    “好!”

    这种小事对于他二人的身手来说,只是小事一桩。张林再嘱咐几句,药量别放多,别弄伤了人就放他们去办。

    等了约莫一刻钟,二人才是回到柴房里说办妥了。

    张林带着石秀去看了一眼,发现自己老丈人和丫头都安睡在床榻上,嘴里塞着布团。他伸手拽下布团,让他们睡得舒服点。

    等到卯时六刻的时候,约莫六点半左右,郁保四才带着曹宝等人驾着三辆驴车过来,在紫石街后门处停着。

    竹铺后门随即被众人打开,弄十来个竹篓子和破布将车厢里的金银财宝都装起来,熟面孔全部进车厢里坐,生面孔在外面赶驴拉车。

    三辆驴车直接从紫石街返回廊桥街,装模作样地待了片刻后,才从廊桥街转到博济桥街上,再过了西水桥街往城西的西湖乡而去。

    众人本以为一切顺利,却不想行至县城西门的时候,被两个衙役给拦了下来,要求检查车上的东西。

    车厢里,石秀和燕顺等人都是拔出了匕首,雪亮的刀身时刻做好杀人冲门的准备。

    张林听得守城衙役的声音有点耳熟,揭开布帘一看,却是老熟人魏进和胡彪二人。

    他探出半边身子遮住车厢里面,也不下车,对着两个衙役笑道:“哎呦,两位哥哥别来无恙啊,咱们可有一阵子没见着了。”

    魏进和胡彪也是大吃一惊,呆呆地道:“是是是张二郎兄弟啊,咱们是好久咦,你怎么回阳谷县了?”

    “呵呵,这不是小弟要做买卖么,毕竟阳谷县里的买卖也不能丢了。”张林苦笑道:“你们也知道我和主薄、县尉闹得不愉快,所以只能避而不见了。”

    胡彪叹气道:“这事我们兄弟也知道一二,其实也不怪二郎你,嘿,他们这群当官的什么鸟样,阳谷县里谁心里不清楚?”

    魏进在一旁拉了拉,道:“二郎还是先忙买卖要紧,听说你现在在莘县做的好大买卖,改天我们兄弟要是混不下去了,可就得去投奔您了。”

    “随时欢迎。这次就不跟你们吃酒了,下次若去莘县,一定记得去大王乡里找我。”

    “好,好,二郎还是这般仗义人。”

    魏进和胡彪让开身子,让三辆驴车一一通过,跟张林点头道别。

    出了城门,张林暗暗吁一口气,让驴车保持速度地往前走,过了西湖乡后才加速跑起来。

    三郎驴车从西湖乡直接穿过去,一直奔到乡外的山道后转进林子小道里,把拴在林子里的六匹马解下来,套上绳索来拉车。

    驴车改成马车,一直赶到巨羊山中,众人才是放下心来。降慢速度,让马匹缓一缓。这样一阵缓一阵快地走到傍晚时候,才是走了三分之一路程。

    张林让众人下车,找了个空地生火休息,准备在山中过夜。同时,在车厢里就着手清点金银财宝。

    尽管大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把数目清点后,俱都是被这一笔巨款给震的心头突突跳。

第82章 小王国() 
一百两的金锭四十条,也就是四千两黄金,折合成银子是四千两,折合成铜钱约莫五万五千贯左右。银锭总计九千余两,折合成铜钱有一万二千贯上下。

    至于其他的名人字帖书画和玉器古玩、镀金佛器和玛瑙玉石链子也有一批,价值一时间难以评估出来。

    张林从前看水浒传电视剧的时候,上面动不动就十万生辰纲地送礼,连一个知县都能随随便便拿出几万贯钱来贿赂上官,这回总算是亲眼见到了事实。

    连特么一个盘踞小县城二十来年的主薄都能有如此家财,那一任知县得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关键这里只是张主薄家财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例如商铺抽成分红和宅院的固定资产呢,窖里的钱也没算进去,再加上明面账上的钱

    这厮家财估计不低于十五万贯。

    石秀等粗汉早已被这笔巨款迷住了心窍,待得张林重重地咳嗽几声才是回过神来,都把目光投在他脸上,等着下文。

    张林知道他们的心思,笑道:“这笔脏款是大家伙儿合力弄来的,见者有份。除了古玩字画和玉器,金银总共有七万贯上下,算上前者,约莫八万贯左右。咱们这里八个人,每人”

    话还没说完,石秀刚想开口,只见郑天寿抢过话头,道:“二爷,小人们忠心为您效力,怎么敢跟您平分这笔钱呢?即便你给,我们也是绝不能收下的。”

    石秀这才有机会开口,肃声道:“蒙二爷收留,小人才有机会出人头地,若二爷要跟我平分这笔钱,实在是看不起我石秀了。”

    燕顺和焦挺同时拱手道:“二爷您就别跟我们客气了,以后大伙儿跟着您干大事业,有酒有肉吃就行,哪里还需要银子使?”

    曹宝和金大升等人见了别人都这般说,哪里还敢开口分钱,忙是表露效忠的话。

    见得这群人如此会来事,张林微微一笑,心里得意得很,嘴里却道:“我说过不会亏待大家,该你们的就是你们的,怎能不算话?”

    他想了想,笑道:“这样吧,你们七人,每人五千贯钱,外头三个兄弟每人两千贯。不许拒绝!”

    众人婉拒一番,推辞不过,只得应了。

    张林又道:“这笔钱给你们,也只是放在家里,又不能下蛋。你们都知道我做买卖有本事,要是相信,便交给我打理,什么时候想用了,随时可以支取出来用。你们七人以后每人负责一个镖行分铺,带队打理买卖,而这笔钱就当是入股镖行。每家镖行分铺算是三万贯钱,你们入股五千贯,占了六分之一。假若镖行每月赚一千两银子,你们就能分到一百五十多两。”

    顿了顿,他莞尔道:“当然,若是你们不想入股,就想把钱留在家里下蛋,那也是可以的。”

    众人呵呵一阵大笑,都说要入股。

    张林又把这次行动中负责车架的三个闲汉喊过来,问他们是要留着钱还是入股,那三人却也不笨,自然选择了入股。

    如此一来,这笔钱短时间里就全部纳入了张林的腰包。

    当然,从长时间看,让别人入股是极其不划算的。但有个潜在好处就是,这批入股的人跟张林已经拴在了同一条利益链上,日后也会更加忠心做事。

    眼下有了这笔巨款的加入,张林的镖行买卖便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再也不用担心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有了这笔钱,就注定镖行的起步阶段是飞速发展的,将把绝大多数的山寨竞争者远远甩在身后。

    等到镖行成熟起来,就算百万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