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352部分

水浒大宋-第352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不敢,万死不敢。”

    徐应才跪下行了大礼,而后,问女应要了个食盒把檀木盒装进去提走离开了北郊庄园。

    张林则坐在偏厅中沉思许久,这般让人送死的事情他虽不是第一次干,但此次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徐走后,北郊庄园里又陆续进出了几个平时看似陌生的人员,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中华五十一年,马来列岛组建联邦自治的呼声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越来越高,盖因其地自由贸易区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和移民,不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模式都是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其中人口最多的要数高丽,约有二三十万高丽人在这些年里被新朝社迁徙到了马来岛上生活,其次就是日本国,相对之下,中华国的百姓迁徙较少,反而是商人较多。

    盖因中华国这些年国内建设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愿意迁徙海外的国民越来越少,想定居东亚的“洋人”……劳工、技工和商人,却是变得愈来愈多。

    这些年,中亚天竺国对马来的影响力经过奴役、经商、杀戮、流放一系列手段越来越小,室利佛逝国(三佛齐帝国)土崩瓦解,局势混乱,由于无力阻止东亚各民族的移民涌入,军队也溃不成军,存在感几乎为零。

    其半岛上的锡矿和金矿产量颇为丰富,大肆流入东亚,中华国只要控制住马六甲海峡,其余土地倒是不感兴趣,对其地组建马来联合王国抱以观望态度。

第671章 移民() 
马来联合王国纯粹是各民族商人的利益结合体,它的成立颇多戏剧性,本就是在东亚联盟的允许下形成的新成员。

    这样一个多民族形态存在的国家将来能发展成什么样,张林对此也有些期待,类似美利坚?其本身拥有的资源并不稀缺,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是块不可多得的岛屿宝地。

    既然是商业利益驱动着这个经济体的独立与联合,中华国又坐视不管,马来联合王国的成立势在必行,近期即将举办大选,参考国会制度,选举执政总统。

    中华国颁布了最新的户籍管理制度,每个国民可以自由加入别的国家,但中华国本土实行一人一籍,不能拥有多重国籍。

    对无有签证或者背书的劳工、技工、旅游、商业、外交等外来人员,必须按期到移民署办理签证或者延期事宜,非法逗留者处以罚款、坐监、强制遣返等处罚条例。

    事实上,移民署这些年被非法偷渡进本土的外国劳工或者技工商人们搞得很是厌烦,因为时代还未发展到信息通达的年代。这些人一旦签证到期,往深山老林里一躲,或者是黑心商人在乡下野外偏僻地方开作坊招纳这些“流民”做工,表现好的身子还走通门路上户口……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中华国国土虽然大,但人口基数太大,眼看着要突破三亿人,已是在实行计划生育和一妻一妾制度。况且,这些外来人口未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惹是生非,时不时就闹出一俩件伤人事件。

    而现在,这些外来人口有了去处,他们即便不能获得中华国国民资格,也可以选择加入马来联合王国,那里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土著繁多,土地空旷,需要人口填充。

    由于前几年马达国际公约的订立,中华国已不能像从前一样从西亚和欧陆肆无忌惮地收购白皮女子进来了。但相比之下,“劳务”输入的人口填充却是比以前要高效的多。

    就光在马达行省的半岛上,被欧洲劳务公司的商人们引荐来此的白人男女就有不少,技工零星几个,做皮肉生意的白人女子倒是不少。

    包工头赵三旦在马达行省上的工程做的很顺利,黑人奴隶比较好管教,手底下也新收了一批白人男女。这些白人有法兰克王国,也有从英格兰来的,阿拉伯人也不少。

    对于红灯区那些皮肉女,他是不敢兴趣的,因为他自己就有包养两个西欧少女。再说,外面的皮肉女不干不净的,一身病,这行当在海外可不像国内那般严格检查。

    除了工程承包,赵三旦也捣鼓起了葡萄酒的生意,从夏国银行中贷款了七十万元在法兰克王国购置了多处庄园种植葡萄,制造葡萄酒运回本土贩卖。

    葡萄酒这种酒水纯粹是中华国皇室带起来的风气,当然也不能全是张林好这一口,高昌行省那边的葡萄酒很早就出名了。

    替他管理法国葡萄庄园的都是当地人,自己几个亲信在那边监工,招纳的也是法国当地廉价的百姓妇女。

    这么几年的海外生意做下来,赵三旦不知不觉已是把英语和法语说的贼儿溜,这都要亏了他的得力助手普尔森,一个满心想移民中华国的法国年轻人。

    “普尔森,下月一批船要回本土拉瓷器订单,我已经替你办好了签证,这趟辛苦一下,你会得到五百五十元的酬劳。”

    赵三旦笑着对这个忠心而办事靠谱的法国佬道:“最近这两年,华国对移民管理变得严格,如果要为你办理资本移民,至少需要一万元的手续费。另外,你还得在大东亚银行中开一个户头,至少存纳五万元的保证金。所以,你得努力了。”

    普尔森叹气道:“赵老爷,即便我再努力,想存够六万元也不知什么时候。”

    像他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泡海的欧洲年轻人不在少数,即便知道一些欧洲特产运回东亚贩卖可以赚到大钱,但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本金。

    所以,普尔森只能努力存钱,然后把老本兑换成货物跟着老爷的货物随船,赚一趟是一趟,什么时候在海上遭遇风浪失事了,那么他的性命和钱财都会葬身大海。

    说实话,普尔森对赵老爷这个老板还是很满意的,他教授对方法语和英语,而赵老爷也相应给与报酬。就光这两年的工作,他已多途径地攥了快一万块钱。

    加入自己足够命大,并且货物市场价格幸运地站在他这一边,那么他不到三十岁就可以移民去中华国。

    当然,也不是没有别的途径,比如找一个东亚本土的女人结婚生子,这样可以得到三年的签证时期。只要签证居住期间表现良好,守法安分,就可以获得永久居住区和正式国民身份。

    但他这样的年轻人,又不是技术出身,想找到个中华国女子愿意下嫁给他非常困难,即便是那些青楼、红楼里的中华女子,也对他这种洋人不怎么看待。

    不光是洋人,中华国女子似乎对除了本国以外的男子都不怎么认同,同根相连的美国国民除外。

    就如赵老爷的十九岁小女儿正在和一个来自美国的华人年轻人谈恋爱,双方就读于中华国在法兰克王国开办的中法贵族学校,关系亲密得羡煞普尔森。

    普尔森才二十二岁不到,通过自学通过了中华国海外道教协会组织的小学考试,得到了东亚、西亚、欧陆、美国都承认的小学文凭,这也是赵老爷收留他的原因之一。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普尔森帮赵老爷在法国开办葡萄种植园招纳了不少乡人来劳作,并且在他的管理下,没有当地百姓闹事或者偷盗庄园财物。

    这也是普尔森能得到跟船的机会,毕竟这是一个充满了油水的肥差,愿意跟船泡海的年轻人挤破门槛儿而不得,赵老爷身边可不缺少这样梦想发财的人。

    从马达行省到华西行省(印度半岛),再到孟加行省,去到中华本土的船只一般是走马六甲海峡,货物很少在中途停滞。

    当普尔森随船来到马六甲海峡督府的时候,忽而被一个大新闻给吸引住了。

第672章 新货币返税政策() 
是世事变化万千。

    普尔森记得前两年来马六甲时,这里还爆发着混乱,东亚移民们和这些猴子似的土著们打的你死我活,尸骨遍地。

    想不到如今再来,这里建设的大变模样,其港口城市或许没有中华国港口那般完善,但其热闹程度丝毫不差。

    最让他欣喜的,莫过于刚成立的马来联合王国颁布了移民法案,无需任何签证费用,只需要签署移民条例就可以立刻成为马来联合王国的国民,并且承认多国国籍。

    但普尔森还在犹豫,他最想的是加入中华国,而非随便找个东亚国家入籍。船队在马六甲停留做保养的两天里,船上的货物陆续销售了一些出去,带着橡胶、咖啡、无烟煤等货物继续前进。

    普尔森把这事记在心头,到了中华国香江港口,就自觉地去往医院做体验,拿到体检合格文书才敢在香江港街头走动。

    他先来到市场上查看货物的订单情况,随后开始联系商务办事员让他们下订单以及把船上剩下的货物找个好买家。

    原本需要等个十天半月的事情,却没想在短短两天里就被办妥,当一群畜牧拉驮的货车来卸货时,普尔森好奇十分。

    而且,不光光是赵老爷的货物,船队其他商人的货物也销售的非常快,都是五六天功夫就被人卸货拉走。并且,订单已是下达且处于生产中,连生产日期都提前告知了。

    细心的普尔森立刻察觉到这不是幸运的事情,而是中华国发明了什么能够快速传达信息的东西,要不然,船货不可能这么快就卖完。

    当然,普尔森最终也没打听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因为香江港的商务办事员们对此守口如瓶,多问几句说不定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中华国的保密制度一向是出了名的严格,特工人员随处都是,对于技术更是敝帚自珍。

    普尔森在香江港中不敢太高消费,在街巷中找了家饭馆,花两角钱吃了一万热辣辣的牛肉面。说实话,华国的美食让他欲罢不能,比起家乡的粗粮和硬到发质的面包可口万倍。

    想起这,普尔森叹口气,只觉得意犹未尽,又花一角银币买了五个牛肉包子打牙祭,享受之余还在心里吐槽真贵。

    他是个节俭惯了的男人,即便生理需求也不会去青楼里花销,他明白自己一旦尝过一次那些女人的滋味,这用命赚来的钱就会像流水一样流走。

    “普尔森先生,您的五金订单的交期得延迟,工厂虽然按时交货,但运输途中的火车出现了故障维修。为了表示歉意,工厂会严格履行合同向您佩服2%的金额。赔付金将在尾款里扣除,很抱歉给您带来麻烦。”

    商务办事员认真地说着,普尔森很大度地表示没关系,事实上这批在欧洲紧销的五金订单发货日期已经突破他的想象。每次来跟船,他都愿意在中华国逗留一段时间,因此并不在意多“耽搁”那么美好的几天。

    至于赔付金,普尔森并没有据为己有的心思,赵老爷信任他,他也同样得表示出职业道德。这笔赔付金的额度即便比他全部身家还要多,但他会如实交换给赵老爷以获取继续跟船泡海的资格。

    这年头,贵族老爷们找个信任的属下不容易,打工的找个豁达仁善的老爷也要运气的。

    普尔森在香江港到处闲逛,记录一些货物的价格,寻找发财的契机。但市场就这么大,能让人发财的机会藏的很深,需要智慧和经验。

    像华国的香烟、五金、军械、药品、书籍这些东西都能在欧洲卖出好价钱,但同样也得面临同行跑海商人的激烈竞争。

    普尔森加上这一趟自带货物赚的差价钱,身上共有八千多元的财富,这是一笔连华国普通国民都会羡慕的存款。

    钱放在银行中虽然安全和吃些利钱,但普尔森还是想把它们花出去,因为当初赵老爷的发家史让他明白,胆子大的人才可以发家致富。当然,赵老爷能成功跟他是华国人不无关系。

    街头的大字报栏上,一则香江公署颁布的货币兑换条例吸引了普尔森的注意,他站在人丁稀少的大字报栏前认认真真地看了好几遍。

    在当下的跑海贸易中,地区与地区之间通常是使用本国货币作为结算,中华国也不例外。各个贸易区都有银行可以办理这些汇兑业务,因为各国货物的含金含银量不同,兑换手续非常麻烦。

    所以,中华国依仗雄厚的金银储备开始推出纸卷货币,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更方便且样观如艺术品的钱币,摸上去似乎带着一层透明的油层,手指甲都划不开。

    这种“纸质”新钱币在海外的普及度不高,也就在犹太夏国那一片通行,但在东亚这一带是越来越兴旺,这得益于中华国朝廷和银行这么几十年来制度建设的良好信誉成果。

    普尔森在意的是布告栏上公布的金银币兑换比例,看上去没有赚差价的空间存在,但却存在一个地区性距离问题。不知道中华国驻外有没有专业的兑换机构他觉得肯定是有的,但在欧陆和西亚大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