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342部分

水浒大宋-第342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元武皇帝现在退位了,但其影响力仍然健在,或许只需登高一呼,天下兵马就会云集他的麾下再行皇权。

    这种事不是没可能发生的,陛下人老了,一个念头就能改变整个帝国的命运。内阁大臣们不敢把北美之事过分地刺激张某人,生怕他收回权利。

    只有这个人死了,内阁才会凌驾于皇权。

    不,是律法凌驾于皇权,因为皇室子孙再无威望可以比拟这千古一帝。除非,除非中华国再临灭族之危时有人横空出世,力挽狂澜。

    还有一件事,则是关于北美督府的具体版图一直是在元武陛下手中,就算是一级内阁大臣都没有看过完整的航海图和版图,只知道那片土地远隔万里海洋,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

    因为去的人罕有回返本土的,就算是熟知北美事物的周南也被重新委派为北美巡阅使去了北美大地,而且陛下在卸任前特许其把家人迁徙过去。

    这其中的蹊跷是个脑袋健全的人都能明白陛下的意思,因此北美之事更是没人提及。前提是北美独立的风头没有闹得全国皆知。

    好在元武陛下没有把其他的皇子派出海外执政,否则中华国岂不面临四分五裂之痛?到时内战一起,什么千古帝国都要成为空谈。

    屁股决定脑袋,现在坐在权利宝座上的是内阁,自然一切都得以维护权利和民族国土完整为己任。虽然暂时拿北美做不得文章,但其他海外行省例如华西(斯里兰卡)、华北(北海道)、宝南(台湾)均都催促军部牢抓军权,甚至借调防名义换防驻军。

    张林对此漠不关心,他知这是内阁有意在试探他,也想看看那秦桧为首相的内阁到底能不能,敢不敢把律法凌驾在他这位威望顶天的开国之君头上。

    若果秦桧这班内阁有这底气儿,那他张林倒要高看一眼。

    贞美苑中,张林陪着年岁六十有二,头发已经花白的张贞娘就用晚膳,这女子一生也算福气尽享,却是比他这个男人要显老多了。

    言谈举止间,犹带昔日的优雅风韵,只是略有沧桑。

    “用膳便是,你老看我作甚?”张贞娘不满地憋男人一眼,没好气地道:“又在想甚么心思?”

    张林笑道:“我在想,当年第一眼见你时就想把你纳入房中的心思。你可知当时我是这般心意?”

    说到往事,张贞娘沉默几秒,回忆道:“怪不得当时你总是百般花言巧语留我在大王庄里做活,一开始就没个好意呢。”

    “谁说的,我可是有贼心无贼胆,当时你一副拒人于千里的模样,生人勿进,我又岂敢撩拨你?”张林嘿嘿笑道:“那次在林子里,我壮胆逗你,你若是拒我,那才是错失良缘。”

    想到昔年在林子里发生的旖旎艳景,张贞娘面颊红润,伸手捏了男人一把,娇嗔道:“快快吃罢,回你的紫金殿去。老不正经。”

    按照规矩,张林退位后应当把紫金殿让给儿子张海居住,但儿子体贴父亲,自己仍然住在东宫,让父亲不换居住之所。

    也正因为如此,当今圣上的口碑颇为不错,性格仁慈,勤于政事,在主持铁道建设方面功劳甚大,民间好评如潮。

第651章 技术输出() 
皇宫老人这两年走的有些多,东宫那边选了一次秀,文定皇帝给年老的父母们挑了些暖床的女子送去。

    张林倒是不需要,有夏丽、娜莎几个女子暖床,已是足够。像唐玉仙、张贞娘、李师师几女却是身边需要些机灵的丫鬟。

    哦,这年头不能叫丫鬟,统一称呼为女应生,意思是女服务员。酒楼里的酒保之类,也更名为了男应生。

    京师杭州郡的在册定居人口已是突破了两百万,全国人口破百万的大城市共有一十七处,是这时代其他各国不敢想象的人口基数。

    一个人口百万城市所创造的财政收入就可比得上高丽和日本这样的大国,比同时代的英格兰、法兰西更为优越。

    这归功于开国以来,财政支出在教育和全国交通网络的大力支持情况下,道路通畅,货物流转快,价值才能在流通中体现出来。

    现,中华国有陆军常规军一百一十万人,海军六大舰队加上海军陆战师团共计二十一万人,特编的皇家近卫军团无万余人,总计一百四十万,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九。

    每年约莫两三亿元投入到军事训练和军备更新上,尤其是海外行省是重点关注。好在这时代人力不值钱,尤其是用军事手段抓捕来的奴隶,节省了大量的财政支出。

    要说商业经济发展,张林颇感成就,他这些年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扶持了多少产业资本家?像是房地产、搞金融投机的资本家被他暗中打压了一批又一批,鼓励民间资本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才有如今的大好发展前景。

    资本玩来玩去都是虚的,戳一下就爆炸,而失业资本却是实打实地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是知识技术创造价值而非是金钱流通中的投机创益。

    当然,国家也不能没有玩金融的投机商,没有这批商人的话,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投资资本难以运作,尽管赚的钱都大部分都落入别人的口袋,可毕竟有得赚不是么?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是朝廷出面,以国家银行正式的资本助贷来扶持产业经济,但相应的,朝廷承担起这其中的坏账死账风险。

    相对于刚从战争泥潭中脱身出来的欧洲和西亚,还在舔伤口之时,中华国已是进入了工业革命的尾声,既蒸汽机普及全国,东西南北铁路并网收官。

    别的不说,就光耗费十二年数百万人维持殚精竭虑的万余公里长的铁道线就够海外列国追赶几十年了。

    “在建一支舰队,封存一支舰队,预算一支舰队,隔代一支舰队。”

    这是张林作为军部名誉参谋长对海军部提出的建议,铁甲舰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大大延长了使用周期……相对于木壳战舰拥有无可比拟的战争优势,尽管还没实战过。

    如何把军费分摊给世界是一门学问,当然,这不是军部该考虑的事情。内阁商务大臣会酌情考虑在适当、恰当的时候将现役战舰打包出售给盟约国或者西亚与欧洲诸国。

    尤其是英格兰,这是中华国拉拢的对象,原因跟另一个时空的英国无关,而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决定了这个国家注定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必须依附于某国。

    且,其国孤悬海外,陆军武备不足,事实上也不需要太足,有一支看上去马马虎虎的舰队就足以作为中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了。

    继前番三千万元经济扶持后,内阁再次批准了一批五千万元的经济扶助计划帮助英格兰发展手工业,并且相应地教授第一代蒸汽机技术。

    而中东,犹太夏国则作为扶持对象,同时也是作为技术传播的媒介向阿拉伯世界辐射。

    科学发展光靠一国是不行的,这是张林近期才意识到的问题,科学有时候需要不同的文化来推进,不同文化底蕴的民族会创造不一样的科技。

    而且,蒸汽机技术也维持不了多少年了,海外列国包裹东亚盟约国都在秘密研究,还不如把技术放出去大赚一笔,顺便落个人情。

    第八期五年经济建设计划主要以化工为主,铁道线建设为辅,三酸三碱延伸出的一系列化工中间产品是国外这些连基础化工产业都没有的列国急需的工业原料。

    制造出三酸三碱不是稀奇事,难的是将其大规模产业化,紧紧在这一大项目上,中华国就领先世界近五十年。

    因为光造出来不行,补充理论上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大规模生产是会出问题的。而想学习化学知识体系,那就得进入大学才可以学习到。

    全国现行每个行省都拥有至少三所大学以上,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储备,现阶段实行的是计划招生,从国家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同时遏制住地区人口流动性增大。

    伴随城市化的建设,人口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山里的人越多地走出来开拓眼界见世面,逗留繁华的大城市里。

    而这,是对部分地区不平衡的,尤其是地区发展。留不住人,还谈何发展?

    不过这时代还好,因为交通不那么发达,贫瘠地区的国民想出来闯荡破费周折,地区经济不行,肯定会在土地上给予百姓优惠政策。

    就算是靠山养林的农户,也能生活的滋润。

    这些年,粮食越积越多,朝廷已是放开了酒水管制,出台了烟酒管理条例来约束这个行当的发展。只要各地粮食储备达到朝廷的要求,其余粮食是卖是制酒地区自管。

    但每年,粮食管理局的人都会进行巡查,但有渎职官吏,一抹到底绝不姑息。

    为了扶持一些铁道还未辐射到的地区,朝廷也出台相关政策,尤其是军部加大在贫困山区招收兵员的制度。针对不同山地丰茂,内阁会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帮助地区。

    在这一点上,北方实则比南方要好管理许多,毕竟山多水多对于改造成本太大,所以除非是人口量大,否则朝廷是能节则省。哪怕一时半会儿开发不了,放在那里保持优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国土大到人均占地面积有余地的好处。

第652章 北美独立() 
人一老,身体上总是容易出问题。

    张林倒还是健壮如牛,但身边如唐玉仙、李师师、张贞娘几个年岁已过六十的女子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夜里闹寒,走路都得有人搀扶。

    尤其是李师师,近来在御花园游逛时摔了一跤,伤及腰骨,好些天没爬起床。张林亦是守了她几天,直到御医的治疗初见成效。

    苗儿姑娘四十出头,她严守着承诺终生留在了皇宫里,张林感她情谊,特赐贵人身份,留在李师师身边照应。

    正直立秋,张林搀扶着李师师在苑里来回散了散步,帮她活动活动身体。李师师的脸上满是悦色,幸福感爆棚。

    能够跟喜欢的男人相伴到白头,这是多少女子的梦想,而她拥有的则是天下最了不起的男人。

    “老爷,你且回去歇着吧,奴这里有苗儿照应,无事的呢。”

    张林瞅了眼身边如瀑长发的妇人,笑道:“你叫我走我偏不走,今晚儿就留下过夜了。”

    李师师苦笑一声,随即叫苗儿去安排晚膳,回到房间偎依在男人身上,身心满足地聊着些儿子张士林的事情。

    张士林是张林的第四个儿子,七皇子,现今刚三十出头,在东亚大学里担任经济管理学院的院长,这是东亚各国尽皆知晓的事情。

    皇子在民间工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入伍参军服兵役也是实名,一开始没人知晓,当身份公开了后还是照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危险。

    事实上,也没人敢拿皇子做文章,毕竟皇室权利的更替主要是太子,而非其他皇子。再者,现在皇权旁落,皇家子孙们也就失去了人身危险的源头。

    夜。

    李师师、苗儿一左一右躺在张林身边闲聊,男人一边说着些过去的事儿,一边手不老实地在李师师胸腹上作怪。

    李师师嗔怪几句却也随他了,自己都下垂了,人老珠黄,实无美丽可言,心中也提不起什么**。倒是苗儿被男人撩拨的有点难受,嗓眼里嗯哼作声。

    黑灯瞎火,张林只回忆着李师师年轻时候姣好的容颜,忍不住吻她的小嘴,李师师躲闪了几次,只能是由着男人胡作非为。

    少许,藕断丝连,李师师满面红润地推开他,嗔道:“老不修,快睡吧。你若是想要,让苗儿服侍你便是,奴可伺候不了了。对了,听闻科学城那边有个姑娘对你一往情深,怎也不把她收进宫里?”

    “这风言风语都传到宫里头了?”张林没好气道:“我年龄都快做她爷爷了,糟蹋人一辈子作甚。”

    “你啊,不懂女人。”李师师悠悠地说道:“女人心,喜欢一个男人,便是一辈子的事情,越是得不到,才越是期望。看着吧,你不娶她,她能为你守寡一辈子呢,那才是真苦命。”

    “有这种事?”张林是不大相信的,田灵是新时代的女子,当不会这般死脑筋才对,身边年轻帅气的男子那般多,挑谁也比挑他这个老头儿合适。

    说话间,苗儿已是缩下身子,在被窝里用小嘴儿擒住了男人的要害,施展娴熟的技术,她从十几岁进宫便为皇上这般服侍,早已是轻车熟路了。

    待得请君入瓮,看着男人舒服的连连吁气的模样,苗儿心里欢喜,动作却是轻柔许多。李师师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只笑着和男人扯东扯西。

    一觉醒来,七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