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338部分

水浒大宋-第338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太“饥渴”了,欧亚战争的带来的效应不光是粮食武器,众多五金工具,就连绳索、铁箍木桶、配套的马车都是海外诸国抢手货。

    对应的,则是商业繁荣带来的对海洋运输业的苛求,在此情况下,朝廷做出重大让步,允许沿海船厂开工生产运输型铁甲船,但不得超过千吨级。

    这类跑远洋商贸的船只基本上都是结伴而行,因为要考虑海洋季风气候和洋流,很少是落单的。近年来流窜于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日渐兴起,商船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华国倒是派出海军清剿过几次,但海盗船就像庄稼地里的韭菜,割完一波又一波。

    虽然孟加行省到天竺半岛的海湾是中华国的地盘,出海口是有的,但是行省链通内陆地区的道路……尤其是铁路并未开通,而且短时间内也没有开通的趋势,所以船队还是走马六甲海峡直通两广和海南一带。

    在这种情况下,武装商船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船队或多或少都要带几十杆枪和几门小炮来驱赶火炮,市场对退伍军人的需求量较大。

    内阁曾对武器开放给民间存在疑议,认为这样会不会爆发不好的动乱事件,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内治安环境比没开放热武器之前还要好,不得不佩服元武陛下的智慧。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管好人比管好武器更重要。

    禁刀禁枪,那就是国家公信力的缺失,国家法律的不完整,国民素质的不完善,说再多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行。

    张林有时候会感慨这宋朝的文化思想确实还没有被儒家所腐烂,多有唐风侠骨,若是当初在金蒙铁蹄下苟且偷生上百年,民族之魂就真的磨灭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自儒学大成后,封建礼教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新朝代的进步是一朝不如一朝,不断在吃老本的基础上退化,渐渐被海外各国所赶超。

    张林对打压儒家和佛教一点儿也不后悔,他不把这批毒害民族之魂的宗派给屠杀掉就算仁慈了。也亏得这些人知趣,见情势不妙就老实安分下来,否则难逃一死。

    就在大皇子张念乘坐北海舰队旗舰“北风号”三千吨铁甲舰前往北美督府实现人生抱负的时候,日本国爆发了以平氏和藤原氏家族为首的家族动乱。

    前些年,鸟羽上皇在东大寺受戒成为法皇,再早些年逼迫崇德天皇把皇位让给他跟藤原得子的爱子,也就是近卫天皇。

    这一系列的皇位更替早已把各大氏族的人心搞得不齐,虽然鸟羽掌握实权,但其实受到各大家族的牵制不小。尤其是近些年,平氏和藤原氏势力暴涨,近卫天皇受制于这两个家族且暗中有中华国在其中推波助澜。

    虽说近卫和藤原有血亲血缘,但涉及权利之争,亲儿子都得站一旁,更何况是个外子呢?

    平氏和藤原竖起为民大旗,宣传上任上皇、白河法皇、鸟羽天皇之间的狗血乱伦败德的故事,要建立新的日本国,加入中原大国主导的东亚盟约。

    义军在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的推动下,武器装备和粮草数以万计地支援过去,百姓们得了实惠可认不得什么天皇和法皇,只知道哪边给粮给钱就去哪边打仗。

    在这种情势下,但凡有点眼力价的家族都知道幕后主事人是哪个国家,纷纷跟日本皇室划清界限,暗中为自己谋利。

    如果是另一个时空的日本,张林倒还有兴趣亲自下场玩一玩,但这个时空“可爱”的日本勾不起他的兴趣,直接交给内阁、军机署去办理就可以了。

    他最近跟皇家科学城附属高中的一个叫田灵的小妹子打的火热,老实说,他一个年近五十的老男人都够当人家爷爷了,实在是没心思搞这种老牛嫩草的把戏。

    但奈何这小姑娘情意款款,通过内部书信方式表达了海一般的深情,更重要的是,这小姑娘是个天分极高的流体力学学子,对张林提出的“飞行器”思想很是有一番别出心裁的理解。

    热气球,已是在元武二十三年的时候就成功地造了出来,只不过没有普及运用于民间,但在内燃机的研发基础上,造飞行器模型是张林一直在做的事情。

    造不造的出成熟的产品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给后世留下一个概念性的模型,让他们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难题。

    在他的资助与鼓舞指导下,田灵以木材为原料成功制造出了一架以蒸汽动力还不能飞上天的单人飞行器,结构很简单,就像裸露的风筝架一样,但陆地速度比马拉车要快多了。

    这是一个原始的,还不成熟的飞行器,但依旧激起了张林的兴趣,以田灵为核心组建了飞行研究组,转向拨款两百万元用于此项研究。

    甚至,他还亲自上阵绘画一些后世常见的二十世纪出的飞机草图供研究组参考,催促内燃机研究所配合相关研究工作。

第643章 房地产() 
骑国产自行车的愿望是满足了,但坐上四轮小轿车的愿望似乎此生无望。

    和年轻的飞行器研究组团队待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年近五十的张林人也显得年轻了起来,感受到了活力而朝气的氛围。

    现在皇宫里,大多数嫔妃女官和服务女人都是三十岁以上的年龄,最年轻的嫔妃夏丽和娜莎都二十五六岁了。

    不当权皇,为了起到表率的代价,就是皇宫里不能定期选秀,没有那么多的少女进宫,宫里显得比较晨昏暮气。

    也就扈三娘为了提提皇宫的人气,才每年会以服务生的名义向民间招纳二三十个年轻女子,签三五年的劳务协议。

    这些年,二皇子张正的脑袋问题一直是张林的心病,其人木讷不善言辞,有事没事便会人前傻笑背后发呆,让得生母张贞娘和父亲张林很是替孩子的婚姻担心。

    张正已是不小了,二十有四,按照前朝的惯例早就该成婚才是。宫里头民间纷说云云,张林倒是想给儿子张罗一个女子。

    当然,想给儿子找个老婆很轻松,但找个合适的就不那么容易了。简单说,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不过,这般拖下去更不是问题,会招外面闲话的。

    在儿子老婆的人选上,张林不想参手太多,他把这事交给了扈三娘去张罗。扈三娘倒也是动作快,没十天半个月就谈好了一门亲事,是前任银务总署署长钟涛的孙女钟秀。

    任何时代,谈亲事都讲究个门当户对,罕有高攀低就者,那些浪漫主义不过是在影视剧或者里出现罢了。

    钟家这二十多年发展下来,也算是名门望族,三个儿子在商业、朝堂、军部里各有建树,要说前景势头最好的莫过于在陆军部担任东南沿海海军陆战第一师团参谋长的钟发准将。

    这个昔日的商人子弟如今也是中华国陆军部冉冉新起、前程似锦的骨干军官,只差一步便踏入将门序列。

    张正只是人木讷内敛,但却不是傻子,正常的言语表达和行为举止还是合乎常人的,只是外头传的风言风语。

    扈三娘去操办这般亲事时,钟家并未表达出太大的抗拒,毕竟是熟人,两家孩子从小就玩在一起,傻不傻心里清楚。不过这事儿张林不想逼迫,只问钟秀本人同意与否。

    钟秀儿对张正倒是不陌生,常在皇宫里头见面,张正喜欢捣鼓一些风车之类的玩意,市场做出几件艺术品送给玩伴,这钟秀丫头便是其中之一。

    这女孩子长得非是国色天香,但一副邻家小妹的样貌,倒也配得上张正。

    亲事便这般在两方促弄下定了下来,年前国庆节前完婚。反正在张林心中,连亲事都让自己操心的儿子不是好儿子。

    连个女人都搞不定,咋子办吧。

    国内,除了皇室婚姻大事,另一件比较显眼的事情便是自行车的大规模普及,每辆自行车按照型号和样式不同,价格也不定。

    最便宜的一辆自行车都要卖到十二元,但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自行车工厂的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后,售卖价在两年之内有望达到五元每辆。

    这玩意儿太好用了,生产数量跟不上需求,尤其是朝廷首次就下了五万辆的订单专门为政府工作人员的福利。

    黑市的自行车价格已被硬生生抬到二十五元每辆,就这还供不应求。毕竟现在吃穿不愁,民间百姓咬咬牙,花上一个月工资也就骑上了这时髦拉风的车子。

    不论是上下班还是走亲访友,都是极为面子的东西。

    自行车同样也是远销海外的热门产品,海外商人对此是非常热衷,求爷爷告奶奶地跟商务总署走关系,妄图订购更多的车辆。

    因为这玩意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但生产刚才和橡胶制品的零部件却是由内陆地区提供,运送到沿海进行组装和售卖。

    因为南方地区的抗议,朝廷将津荆铁路线优先从开封通到了两广,大大加强了运输能力,盐铁路城市俱都发了财,地价飙升。

    好在朝廷有个人宅基地和生存田保障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地价一路攀升的势头,再者朝廷的许多工业带的居住区都是当地公署统一修建,从根源上遏制了房产商的兴风作浪。

    房地产上哪个时代哪个朝代都有,只不过规模不同,但凡涉及人口密集度高的城池,房产商的活动行为越是商业化。买房卖方互抬房价是常见手段,通着朝廷的门路关系,吃市场增涨的红利。

    堵住漏洞?不可能的。

    朝廷不会去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土地,只能是限制性地平衡下地价和贫富差距,让国民的心里稍微好受些。

    而且,地价房价也是国家宏观调控人口密度的有销手段之一。只要抬高某地的价格,那么来此定军或者操办事业的国民就会自然减少,往其他地区转移。

    一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人口才两亿出头,到处都是机会当农场主,只看你舍不舍得沿海的繁华了。

    据统计,东蒙、西蒙、外蒙三个行省在朝廷的优惠政策刺激下,南方人口往北转移,目前定居的人口已是突破了一千二百万。到了蒙古草原上,你随处可见农场主、牧场主,或者是开办毛皮加工工厂的商人。

    就算是才收回十来年的青藏地区,畜牧业蓬勃发展,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上了规模,当地牧民的生活水平比之内陆地区还要好。

    现在谁家还住在泥巴茅草房里,那就说明穷!

    别说沿海城市了,就算是内陆荆湖、广南广西、甘肃开封一带的地区都是普遍城镇化,条条宽敞的砂石路,有些地方还铺了一层沥青。

    城市内外都有轨道马车,部分地区甚至向朝廷申请自建两地铁路方便物流,由当地大商人资金支持,都办的有声有色。

    不过各地集资自建铁道必须要在朝廷的统一线路规划之下才能办,否则东搞一段西搞一段,那整个交通网就乱掉了。

    要想富先修路,路不好,商人都不想来投资。

第644章 教育决定发展前景() 
华一铁建局,元武皇帝莅临视察。

    铁路建设关乎国运,张林“百忙”之中也得抽出时间常来看看进展情况。

    目前,辽东线已是带动了辽东三省和内外蒙古的经济建设,京昌路才修到开封,津荆路也正好在开封设节点,南下两广。

    也就是,西部地区在三年内没有动工的计划,这对西部大开发很是不妙,也给治政官员带来怨言。

    历时八年,劳工百万,耗资无数,能修出四千五百余公里的铁道线已是国家倾尽全力的结果,实在是没办法一次性把各地区照顾周全。

    好在内河航道疏通的不错,加上蒸汽火轮船应用于民间,大大缓解了东西交通物流压力,尤其是内河航船越造越大也越多,五六百吨的混合动力帆船成群结队地往来江河上下游。

    海外商人或多好少都从中华国民嘴里打听到一些关于铁道火车的言语,只是搞不明白那是个什么东西,但自行车总是能理解的。中华字就是方便,往往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这个新玩意的原理。

    蒸汽机,海外商人更是早就听说了,而且个别国家还处于跟风研发阶段,甚至愿意花高价进口只不过被婉拒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蒸汽机技术刚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中华国已是于五六年前就上马了内燃机项目,等他们用上蒸汽机,中华国的电力系统恐怕都有眉目了。

    快一步,步步快。

    想想当年清国海军在甲午海战前因为水兵闹事事件能逼得日本赔款,结果四五年过去就被日本吊打。尤其是进入到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国力和军力的差距,在短时间里就能赶超数十年。

    当然,日本在另一个时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