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241部分

水浒大宋-第241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代如此,由不得他不习惯。

    就像是一妻五妾法这种制度,他就算是再英明神武,再有节操,也不敢在这个时代弄什么一夫一妻法。小妾都不让纳,谁愿意跟他干啊?

    还有勾栏、教坊司之类的机构和场所,他要是下令取缔,保不准千千万万个女人们便要背地里戳他脊梁骨诅咒,这是断人生路。

    莫说女人,百姓们也要闹腾起来,这年头男人不去勾栏里嗨皮嗨皮,能配得上有身份吗?

第455章 周边形势() 
皇宫虽然能入住,但不代表完工,依然有几处区域正在施工。

    一处是紫金大殿的东侧东宫,一处是乾清广场以北的花苑、楼阁、水榭、礼教殿等休闲区,另外就是西南角用来惩罚皇宫内犯错误人的宗人府和省思房。

    还没完工的区域只能在白天上午十点以后到下午四点之前这段时间内,在亲卫营的监督下进行施工,敢有乱走者格杀勿论。

    这不是开玩笑的,这两处都是属于内廷,来来往往都是貌美女子要么是太监,若是混进一个男人,那乱子可就大了。

    古人对血统看得极为重要,从张林身边有了太监后,他每次行房就会记录在案。女人什么时候有身孕,经验丰富的御医把脉诊治后能推算出具体的受孕时间,再根据行房记录核对,就能确定怀的是不是龙种。

    在这座占地八万平米的皇宫里,张林就是神,走过路过,若是心血来潮地看中了哪个女子,只消他点点头指一指,太监就会让侍女洗白白地在床上等着他来宠幸。

    爽完后,他还得回复太监留不留龙种。若是不留,太监就通过按摩穴道、吊绳、喝药汤等方式把龙种从女子体内强行排出来。

    在这种环境中,张林自觉得自己尚能克制些欲望,但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孙子将来会腐烂到什么程度了。

    整个九月份,他都在忙于全国范围内重划行省、市(省会城市又称为郡,比如杭州郡)、县的事宜,大体上没有变,变得只是地方名称和各地的官员行政级别。

    经过这次政改,整个朝廷体系已是搭建完工。

    另外就是律法明确了不设任何亲王,只以爵位可以传承三代。将来确立了皇太子后,其他的兄弟就只能赐予最低一级别的男爵。

    目前国内一共才有七位男爵,其中三名是军器监里的人,另外四位分别是吴用、贵武、种师道、齐横。

    齐横此人,只内阁中的少数大臣知道他乃是夷州岛“百人计划”中的一人。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贡献,知道的人更是守口如瓶。

    另外就是针对生育做出的改革了,规定男女十四周岁为童礼年限,低于十四周岁的少年禁制进入勾栏和教坊司等场所,十六周岁才可以婚配。与低于十四周岁少女发生交合关系,男子则叛重罪法。

    此外便是军改中的年龄上调,规定满十八周岁的男子才有正式服役的权利。

    任何满十六周岁的男子,在三十周岁之前,必须去户籍所属地的常备军办公署报名,接受为期一年的军事训练(可间断性训练)。经过常备军体格和文化考核后,可以志愿选择参军。参军的服役时间,至少为五年,四十五周岁以后可以选择强制退役。

    这对百姓们来说,是绝对可以接受的政策。不为别的,就为军人的超好待遇和福利。

    男子在十六周岁以后,若是逃避常备军一年期的兵役,则不被认可为中华帝国公民,将被剥夺常住权利。想要住在中华帝国领地内,必须每个月都交纳一笔高额税款。

    由于是志愿兵役制度,百姓们也都支持这个政策。毕竟让孩子去训练一年也是有额外津贴补助的,若是不想参军,朝廷也不逼迫。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所有人都要遵守这个兵役法律,宠爱孩子的富商或者官员们就算有怨言也不好发作。皇子都要去服兵役,谁敢不去?

    中华帝国一系列刺激生育和富国强兵的政策瞒不过周边国家的眼睛,不管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俱都有学有样地跟着模仿,有的国家刚提出改革就被大臣和贵族们反对,有的改革政策刚颁发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在这个时代,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比建立在宋国基础上的中华帝国更适合改革了,庞大的经济储量和碾压全世界的人均收入,以及文化教育水平,不论哪一项都是这个时代地球上当之无愧的霸主。

    当这个恐怖的霸主将庞大的经济和人口转变为战争潜力后,它爆发出来的能量是能征服全世界的。

    看看西夏国就知道了。

    火枪和火炮极大地克制了游牧民族骑军的正面作战能力,就算在没有火器之前,宋朝的步卒战阵依靠弓弩和甲胄也是能从正面抗衡骑军的。

    别看西夏国像个跳梁小丑般在西北蹦跶的欢实,其实从宋朝神宗年代起,先有种谔、韩绛、王韶,后有高遵裕、刘昌祚、王中正、李宪等人就把西夏打得丢土失地,再后来的状元章楶几乎把西夏打得灭国,要不是辽国插手,党项人早已跪下唱征服了。

    北宋对西夏数百年间取得的军事胜利,都是依靠庞大的经济和生产力对敌人实行蚕食战略,一里修个哨所,三里搭个营寨,五里修个兵堡,首尾相连、环环相扣、互为犄角地推进,辟地千里。

    党项人的骑军对这一套战术根本是无从下口,强攻损失更大,只能靠盘外招逼退宋军。

    盘外招是什么?无非就是宋军自己文武官员内斗造成军事指挥失误,要么就是将领在粮草不继的情况下贪功冒进,要么就是哀求辽国施压宋国朝廷。

    所以,当中华帝国建立后,朝廷上下一心,军民一心,西夏就只能向金国称臣,联兵抵抗野心和军事力量愈发强大的汉人。

    西夏国主李乾顺和金国太宗皇帝完颜晟俱都是眼光深远之辈,岂能看不到中原汉族崛起后对周边国家的危机?勾搭在一起实在是太正常了。

    不过张林也没打算立刻就对他们动武,按照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想要不留后患地解决掉他们,军部估算至少需要动员六十万大军。

    要知道,对西夏动武,就等同于同时和金国开战。跟西夏走的很近的吐蕃诸部,也可能趁机在西边偏南搞事。

    同时面对这三个军事实力不弱的国家,六十万大军必须要抽调一部分出来驻扎在可能敌对国的边境地带。保险起见,还得把常备军武装起来,随时支援上去。

    尽管朝公署外交大臣胡媛和首相吴用在邦交上尽量安抚除了西夏和金国以外的周边国家,但谁也不能保证关键时候对方会不会在背后捅一刀。

    这年头,国战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可不是我这边生活水平高顿顿吃肉吃大白米饭就能把敌对民族的百姓战斗意志给瓦解的。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仇恨,是必须要用血来洗刷的。

第456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 
在这开国以来休养生息的一年里,北地边境虽然没有大动作,但小打小闹的战斗却是每一天都在发生。

    燕云行省的北部军区统帅少将军长贵武,严格执行军部的战略,利用长城牢牢扼死金国骑军通过燕云边关进入关内的心思。

    关外的游民民族想要进入关内中原,最主要的关口就是古北口。

    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长城之所以能抵御住游牧民族,主要是针对骑军,城墙都是修在山头之上,关外为高山密林和险要陡坡,步兵能勉强爬关,但骑军是难以冲上来的。

    失去了战马,以游牧民族的兵力数量和装备,就算没有火器,中原汉族也能把他们打得找不着回家的路。

    北部军区的大部军队就牢牢地扎在关口处,稳如泰山,金军除非是犯傻才会选择从燕云一带攻打。

    燕云以西,原属辽国西京道,整个西京道都是地处长城关内,是金军目前主要的活动地带。这一大片地区是中华帝国必须要抢回来的,同时也是金国绝不愿意失去的战略地带。

    若是让汉人攻下了西京道,长城天险将会彻底堵死塞外民族的进军路线,若想打进中原,除非是汉人内部再一次发生内乱。

    从历史上看,每逢汉人占领东胜州以东的关内地带,就是塞外民族四分五裂、穷困潦倒的时代。秦、汉、晋、隋、唐,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目前辽国西京道上,种师道亲自坐镇太原府,而负责前线战事的则为麟州杨家军。当然现在没有什么折家军、杨家军、种家军的叫法了,统称为西部军区。

    杨家乃是镇守西北的将门之家,这一家几代人在抵抗党项人和契丹人的事业上真可谓是抛头颅、洒热血,曾经险些绝了后。对待这一门英烈,张林也毫不吝舍赐予他们名誉,把杨家当代家主杨文广御赐为大校军衔,领师长军职。

    整个中华帝国的四十多万常规军,就只有三位少将军衔和八位大校军衔的将领,杨文广可以算是武将排名第五号的人物。能坐到这个位置,杨家历代可算是属他为第一人。

    对于朝廷军改,杨文广是大力支持的,虽然失去了对军队的实际掌控权,但只要顺服朝廷的军部管辖,他依旧可以带领自己的老部下们上阵。

    在原杨家军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军改后,杨家军改名为西部军区第三混编师,拥有将近三万兵马。装备了火器,又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训练,第三混编师战力早已今非昔比。

    第三混编师是专门负责“河内行省”的战事,光从这个新行省的名称,杨文广就能看出当今元武陛下对河套一带的野心。对于水草丰茂的河套畜牧地,他杨家历代又何尝不是野心勃勃呢。

    目前在辽国西京道上,有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坐镇的五万大军,中华帝国亦有将近八万大军压在朔州、应州、蔚州上,与金军进行摩擦。

    在后者的八万大军中,朔州和蔚州是处于种师道和贵武的防御地带,只守不攻,负责东西左右两翼掩护和牵制。而负责拓展和主动进攻的,只有杨文广这一路地处应州的三万人马的第三混编师。

    说实话,在装备了火器后,杨文广已是不惧怕和金军进行正面战斗了。只不过从战略大局考虑,目前国家还不是全面跟金国开战的时候。

    杨文广作为西军老牌将领,对蚕食战术可谓是用得炉火纯青,他坚决贯彻军部的命令,把防御工事一点点从应州往前修建和推进。

    对于这套赖皮战术,完颜宗弼也尝到了当初西夏人的苦头,骑军拿这些以红砖、水泥、木桩修建的地堡和营寨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汉人实在是太无耻了,依仗火炮的数量和射程优势,掩护工程兵作业。完颜宗弼拉泡屎的功夫,汉人已是又偷偷地朝前挖了一条战壕。有时候一夜过去,前线就多出来一个汉人的砖木小营寨。

    对于这些加急抢修出来的砖木小营寨,金军若是不管不顾,过两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小营寨在红砖和水泥的加固下已是坚不可摧了。

    但若是第一时间进行捣毁吧,汉人往往就会用它们的火炮和火枪队依靠简单的战壕和据马桩、战车,盾枪兵步卒战阵进行抵御,一场小规模战斗下来,往往便是金军丢个几十上百具尸体逃窜回去的结果。

    完颜宗弼若是把火炮调到前面,就算把汉人的防御工事摧毁,自身也会遭到对方数量更多、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轰击。自家打一炮,对方铁弹火炮就跟不要钱似的使劲射击,而且打的比金人炮兵准多了。

    往往一场小规模炮战下来,完颜宗弼都要损失一两门火炮和数十个炮兵,他哪里受得了这般日日抽血似的损失。但若是不及时把汉人的临时营寨拔掉,对方就跟狼似的得寸进尺,继续往前修防御工事。

    一想到汉人这种推进战术,完颜宗弼就会咬牙切齿地咒骂一句无耻,同时也会对汉人的财富感到惊恐。

    要知道红砖和水泥可都是要钱的,炮弹铁丸和火药丝包更是吞金兽,中原汉家之富裕的确不是他们这些穷山恶水中出来的民族可以理解的。

    这半年里,坐镇西京道大同府、统兵五万大军的完颜宗弼真是焦头烂额,几乎就没睡过几个安稳觉。他的脾气更加暴躁,无处发泄,被他爽完后掐死折磨死在床上的美貌女子都有二十多人了。

    对于汉人的步步进逼,他退不能退,进不能进,粮草和军械后勤又非常吃紧。每天前线传回来最多的消息,便是汉人又修了一个营寨,要么就是哪个“谋克”又被汉人打死了十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