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187部分

水浒大宋-第187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前代唐朝,不但自己做有色琉璃,从西域国流入进来的精美琉璃器皿也大受上层贵族们的喜爱。

    唐朝都可以做出玻璃舍利瓶那种较为透明的玻璃了,相信无色玻璃的研发进度不会太慢,至少张林是这么觉得的。

    他依稀记得玻璃是由石灰石在瓦窑里烧出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有色玻璃则是混入了少量金属成分。这些都是后世高中课本上死记烂背的知识,感谢化学老师当初隔日一小考,每周一大考的辛苦。

    这个时代,常有不法分子利用玻璃鱼目混珠地招摇撞骗,张林四下派人搜集此类工匠,让他们按照现有的技术烧石英制作无色玻璃。

    对于这些匠人们来说,主公的要求就是烧制一种无色透明的瓷器而已,几百年前就有人曾无意中制作出来过,其中有个叫邵路的匠人就会烧这种琉璃瓷器的野法门。

    但是他烧出来的透明玻璃其中气泡太多,而且色度不纯,远远达不到主公的期望。

    张林直接来到烧窑作坊对他们道:“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反正必须要把石英、石灰、碱这些东西混在一起烧制。也许还要用到其他的材料,你们给我大胆的试,几十次不行就百次,百次不行就千次,一定要给我做出无色透明玻璃来。尤其是,我不想在里面看到有气泡!”

    匠人们小声抱怨道:“只是这气泡着实难以处理。”

    “蠢!用吹啊!”张林下意识地喝出一句,忽然摸摸脑袋。

    咦?好像后世是有吹玻璃这个说法吧,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

    “你们用吹的试试,上嘴吹,用竹管吹,钢管吹,不管什么吹法,给我去试。哪个小组做出来了,重赏黄金百两!”

    匠人们一听到如此重赏,纷纷提足干劲地来了精神。

    这些人都是张林亲自招募来的,烧制方法也是他提供,专利当然要挂在他张某人名下,匠人们无非是打个下手。

    就比如后世的科学实验室,掌握技术理论的教授才是核心功臣,而实验狗最多挂个论文署名、拿些外快奖励罢了。

    其实不怪张某人如此性急地研发玻璃,而是因为这时代的大多大家庭中都使用铜制镜子,若能研发出透明无色玻璃,从民间回收铜镜就是一大笔的财政收入。

    再者,琉璃制品的价格居高不下,百姓们用不起,贵族们都当是奢饰品消费,张林迫切地要为国库创收,开展新货币政策,为金本制打下基础,那就必须想尽办法地从四面八方积蓄金银。

    什么最赚钱?

    那就是能大规模普及民间,倾销海内外的东西最赚钱。

    继“刘氏纺纱机”出现后,新型织布机的研发一日千里,这些技术说白了都是一法通万法通,有些先进机械早都在民间家庭中应用了,只是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而已。

    在墨师公会和民知报的宣传和鼓励下,许多能大幅度提升生产力的技术机械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让张林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时代人的创造力居然如此强大。

    尤其是民间技术,一些家庭敝帚自珍地把无意中捣鼓出来的技术藏在家里自己使用,生怕被别人发现或者被朝廷抢了去。但自从奖励机制实行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珍藏技术往外卖。

    毕竟,白花花的银子和黄灿灿的金子,足够一家人几辈子荣华富贵地吃穿用度,珍藏的技术再牛逼也只能混个小康生活水平罢了。

    就比如一个泥腿子老农发明的一种镰刀收割器,别人是用手抓麦子用镰刀割,而这人却异想天开地用木条设计出扫帚式的收割器械,一人足以抵得上五个人的劳动力,而且制作结构非常的简单!

    就如此简单的一把“扫帚镰”被墨师公会收录后拍卖出了三千八百贯钱的高价,按照宋代的物价和生活水平,这个老农一家七口人可以舒舒服服地过完下辈子了。

    如此的例子举不胜举,每一天都有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在墨师公会里出现,也有很多底层百姓因此大发横财,一辈子吃喝不愁。

第355章 府里府外有佳丽() 
张林一连半个月泡在各种作坊中,让得方腊派来和谈的祖士远一行人终于是熬不住了,眼看九月到底,他们只得回返睦州去。

    他们出城的消息很快就报到了张林的耳朵里,后者冷冷一笑,也未作理会,继续埋头批阅公文札子。

    中午时候批完札子,张林去了西苑,陪着张贞娘一起用膳。

    张贞娘的肚子鼓鼓,气色蛮好,珠圆玉润,丫鬟小心地搀扶着她一步步地挨到桌旁。

    张林也忙伸过手去搭一把,笑道:“有好些天没陪娘子一道用膳了。”

    “你忙你的公事,奴家这里伺候的丫鬟多呢。”张贞娘伸手替男人理了理耳鬓旁的乱发,有些心疼他道:“最近你常往作坊跑,其实有些事你交代下面人去做就行了,何必自己亲去操劳?”

    “不去不行啊,光指望他们,还不知浪费多少钱、走多少弯路才能研发成功呢?”张林乐呵呵地道:“我从旁指点一下又不费什么事,几句话的功夫而已。”

    “那也注意着些身体,你都瘦了。”

    张林握住她因怀孕而变得更加肉润的柔夷,温言道:“张姐姐的心意,小弟记在心里呢。”

    张贞娘柔柔的目光看着他,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叫丫鬟给老爷添饭,又亲自舀了一万熬的鲜**白的鱼汤给他。

    “今晚儿留个门,我来你这睡。”

    “算了,我这不方便,你还是去别房睡吧。”张贞娘笑着摇摇头婉拒了,她这个大肚子睡觉都很麻烦,最怕有人在旁胡乱动弹,若是伤了胎气可真造孽了。

    张林猜到她担心什么,笑道:“我不乱动的。”

    “那也不行。”张贞娘怕他误会,又柔声解释道:“这段日子你时常来我这里,奴家已经很满足了,你多陪陪她们,免得传出闲话。”

    “什么人敢传闲话?”若是自家后宫里出现这样的女人,张林是绝对要重重惩治的。

    “哎呀,随你去哪里睡,反正别在奴家这里就行。”怀孕的张贞娘多了一种娇腻的性格,大龄女性的特有温柔如海洋般包容。

    用过午膳后,张林熬不住张贞娘的婉拒,自去找地方休息,找来找去还是在刘倩儿的厢房里躺了下来。

    他忙于公事,家里的女人们也没闲着,一个个地争相去学坊中教授孩童们读书认字和算数。尤其是唐楠儿最为积极,很有新时代知识女青年的觉悟。

    有些男人喜欢把漂亮女人当作金丝雀儿养,但张林不是,他是散养放养,女人们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他都大力支持。

    只要不干什么出格的事儿,他睁只眼闭只眼地不闻不问。

    就比如张贞娘是闲不住的性子,他前几日派人送了一台“刘氏纺纱机”到西苑,给她打发无聊时光,让她很是爱不释手。

    搂着身材愈发成熟的刘倩儿睡了个美美的午觉,秘书署那边又没紧急要事公文呈上来,张林的腿脚又痒了。知会了刘忠和罗武一声,便换套衣服准备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这泉州府城内外稍有名气的地方早已被张林玩了个遍,无聊之下,他又想起了锦体社的白菲菲。

    算来也有十天半个月没见着她了,心里怪想的。

    “对了,前些天叫你去安排买的房子在哪里来的?”

    “东柳巷18号。”刘忠一口报了出来。

    “钥匙给了白师傅没有?”

    “属下买下后就立即派人送去了。”

    “走,去看看。”张林当着刘忠的面,哪怕他姐是自己的通房丫鬟呢,也毫不在意勾搭别的女子。

    虽然出台了一妻五妾法,但他并未违法。再说,谁敢管到他张某人头上?

    东柳巷买下的小院不大,只有两进两出,前头搭着百草街,后头直通魏凉河。从桥岸上通过时,便能看到河面上舟船游荡,渔家、游客、商家小货船穿梭不绝。

    总体来说,东柳巷还算是比较清静的地方,不像前头百草巷那般吵闹。

    张林信步走进买下的小院,只见院内外被收拾的一层不染,花花草草也被人修剪过,整齐错落地点缀着。

    堂前堂后亦是清爽整洁,家具虽然泛着陈旧之色,但却烘托出一种流水人家的意境。

    舒服,比起知府府邸那般堂皇,还是这个小院看起来爽眼多了。

    “你派人打扫的?”

    “不是,主公不是让那白姑娘清扫的么”

    “她还真扫?”张林颇为诧异,一句玩笑话而已,没想她当真了,稍稍有点感动。

    又去到厨下,看了番发觉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俱全,张林便叫来刘忠让人派人去市场上买些肉蔬,交代一番,便让罗武去百草街上喊白菲菲。

    刘忠等人自然是知趣地退了下去,在东柳巷里布置防卫工作,保正主公的安全。

    等了许久,买菜的人都回来好久了,张林躺在小院椅子上,把腿搭在石凳上都要睡着了才听到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的声响。

    白菲菲冷着脸,进门就数落道:“你干嘛又来了?”

    张林笑道:“这是我买的院子,我怎就不能来了?”

    “地契文书和药匙都在我手里,这小院可是我的。”

    “行吧,那就算是你的。”张林无奈地耸肩道:“那我便是来做客的。”

    白菲菲看他神色,忍不住扑哧一笑,随即又板正脸娇斥道:“哪里有不经主人家允许就随随便便闯进来的,当心我报警抓你这个小贼。”

    可以啊,报警的词儿都学会了,民间普法队干的不错。

    这耍俏娇嗔的可爱模样像极了年岁小一些时的唐楠儿,令得张林一时间想入非非,目光从她云鬓打量到裙摆下的尖尖鞋脚儿,仿佛能嗅到眼前女子身上的芬芳之香。

    白菲菲脸颊微红发烫,娇嗔道:“喂,你派人偷偷摸摸叫我来干嘛?”

    张林回过身,起身道:“看你打扫院子这么辛苦,特意来给你做顿饭。”

    “还是东坡肉么?”

    “那你想吃什么?”

    白菲菲踮起脚想了想,道:“你不是说还会做红烧鱼吗?秋鱼最肥,今儿我想吃鱼。”

    “巧了,咱俩还真是心有灵犀啊,走吧,你烧灶,我做菜。”

    “呸,谁跟你心有灵犀啊”

    白菲菲傲娇地一甩长发,熟门熟路地走去厨房。

第356章 南北局势() 
“真能吃”

    张林看着这苗条身材的女子居然连吃了三碗饭,把下巴都惊吊了,上回可没见她这般食欲。

    “又不要你养!”白菲菲反呛了一句,说着脸颊突然红了,然后嘀咕了一句含含糊糊的话。

    “我倒是想养来的,现在看来怕是养不起了。”

    白菲菲白了他一眼,随后以极快的速度解决了最后一碗饭,摸摸肚皮,发出一声满足的赞叹。

    “味道还行吧?”

    “嗯。凑合吧。”

    “”

    张林看看窗外天色,道:“咱们吃的太早了,这还刚到傍晚,离着天黑还有好一会呢。待会咱们去哪里玩?”

    “不跟你出去逛了,我要回家教我师弟刺身。最近他开始学大身刺,我爹爹手脚不便,只能我这当师姐的代劳了。对了,上次你不说要买我们白家的除刺青药吗,怎么还没买?”

    “等一阵,年底有大校阅,到时候才能统计出数目。”

    “呃”白菲菲打个饱嗝,道:“年底那还早呢。”

    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好奇问道:“你们义军颁布了一妻五妾法,那你这个当主公的也要按规矩娶妻纳妾喽?”

    “是,我现在正妻一位,妾氏四位,两个通房丫鬟。一个女儿,还有个小妾怀着孩儿呢。”

    白菲菲默算一阵,问道:“那按律法,你还能取三房妾?”

    “没错。”张林点点头,顺带笑嘻嘻地撩她一句:“给你留了位置呢。”

    “呸,才不稀罕。”白菲菲脸红欲滴血,龇牙咧嘴地在桌底踩了一脚,随后起身要走:“我回家去了,碗筷你放着,回头我再来洗。”

    “等等。”

    张林伸手一把抓住她左手,感觉女子的身子如触电般轻颤,他并没有使多大的力气,女子就如被他扣住一般,背着身顿住了。

    “你干嘛”

    郎有情,妾有意,一层窗户纸而已

    月上柳梢,返回府邸的张林在马背上舔舔唇角,适才那让人热血沸腾的感觉还未消散。

    一亲芳泽后他又想得寸进尺,被白菲菲狠狠地教训了一针才偃旗息鼓。这账先记下来,以后会有机会还她几百针的。

    不管怎么说,后宫里的佳丽又要多出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