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142部分

水浒大宋-第142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张林拿过笔,在纸上画道:“我想把战船改成这般模样,要有楼层和窗户似的炮口,既可以风帆驱动,必要时候也可以当做车船用。”

    周应瞪大眼望着他:“你要造几艘?”

    “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做梦!”周应无语道:“这般大船少说三四千料,就算是改装海船也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没有两三年怎造得新船出来?我看你是根本没心思想放我们回乡,故意刁难我等吧?”

    张林听他没有说造不出来的话,而只是说困难,宽声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有达人者,必青史留名。周师傅难道就不想在史书上留下笔墨?后人读到您造出一艘开天辟地的新式战船,子孙后代亦有荣光。”

    “少拿这话糊弄老朽。”周应道:“船我可以帮你造,但我要人,要铁,要木头,而且大量的松木和杉木。除此外,桐油,石灰、樟木,油匹布,样样要多。铁作坊也得归我管。”

    张林高兴地拍桌道:“好,可以。你先改着,年前我再与你一批劳力,保你人手充足!”

    这老头虽然看他不爽,但总算是肯为自己做事,张林脾气本就不错,犯不着跟一老头斗气。再说,他把人一家子强掳到夷州岛,的确是罪过在先。

    余下日子里,他隔三差五便往火器作坊和船坊里跑,和周应低头不见抬头见地凑笑脸。这人见多了,老头儿也稍微了解了些这小年轻的脾气,态度不禁有所好转。

    张林几乎将全部心思花在这两处作坊产业上,其余如马场、畜牧场、开垦荒地的事儿都交给王总管去打理,兵马操练则交由陈良等人。

    他支使林二哥出海回到宋国内陆,把南下时候途径各地打劫来的金银财宝全部启封,购置大量物料,分批码头运到夷州来。

    期间虽然麻烦十分,路中耗损不小,但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眼下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据地,好歹是不用为安全发愁,张林可以大展拳脚地往宋朝各地安插人手,用钱开道,在朝廷眼皮子底下设立众多联络点。

    虎威镖行已如昨日云烟般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南地一位姓钟的富户大商,开办了隆兴镖局,大肆把虎威镖行所遗留下的生意抢过来。

    这钟姓大户乃是苏州人氏,手眼通天,因为苏杭一带遭遇兵灾后便南下躲难,把两浙和福建路上下官吏们都打通了关系,手里仿佛有花不完的钱,各个行当他都有涉足,黑白通吃。

    但眼下,这人却到了夷州岛上。

第270章 名正言顺地改制() 
“臣钟涛,拜见主公!”

    大厅中,钟涛进门就拜倒,满脸肃穆地认真模样,就差没喊万岁万万岁了。

    张林虽未称王,但大家都喊主公却从未自称过臣子,听钟涛这般一喊,俱都神色莫名地瞅向此人。

    钟涛大腹便便,锦衣华服,红光满面,颇有员外暴发户的气质。

    “起来吧。”张林微微摇头,道:“有劳你在外奔波,做得很好。只是天下未平,称臣还早。”

    “是,是。”钟涛起身,尴尬地笑笑。

    张林伸手虚指:“坐吧,说说情况。”

    “是。”钟涛依言落座,当众人面侃侃而谈道:“小人早是七月份就得林总管资助,于苏州做起了隆兴镖行的买卖,其后镖行分铺开到两浙路各地,四通八达,水陆俱全扩展到了福建和江南西路,现下荆湖南北两路也在运作。日前受主公令,小人操办了隆兴钱庄,本铺原想设在杭州,但方腊在江南造反,小人便改到了福州。原有的木坊、铁坊、火坊、布行、酒楼,勾栏、镖行等行当一应挂在隆兴钱庄旗下,名目不一,俱都是各处收办的人出面盘下来的。这是名录,请主公过目。”

    张林旁边腰挂悬刀的刘忠,上前将名录取来递给张林,随意翻阅一下便放在桌旁,问道:“前些日传报朝廷派兵欲剿方腊之辈,现今又如何了?”

    “方腊造反乃是以江南应奉局扰民为由,朝廷已派太尉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军及秦、晋二地蕃、汉兵共十五万前往东南,并草诏罢去了应奉局。月前已是进驻广德军州,在武康、德清一带与方腊大军胶着。”

    “这么说,杭州还在方腊手中?”

    “是,不过苏州的刘赟已是撤出了苏州。”说到此,钟涛忍不住骂道:“这帮贼子口号说是为民造反,实则无恶不作,抢大户也就罢了,但凡姿色容貌上佳的女子多为其祸害。”

    “北地可有消息传来?”

    钟涛道:“梁山八月时攻打凌州西南上的曾头市,晁盖贼首已死在曾头市都教师史文恭毒箭之下,那宋江请来大名府的玉麒麟卢俊义报了大仇,顺利当上了山寨之主。九月底的时候,高俅太尉率禁军七万人,水陆双下攻打梁山水泊,不过至今还没消息传到南方来,想必快了。这是北地传来的密信。”

    张林接过来,收进袖笼里,密信上的内容外人可看不懂,钟涛也就只能知晓表面内容罢了。

    “劳你长途跋涉来汇报,辛苦了,且去歇着,晚点来我府上吃酒。”

    “臣”

    “嗯?”

    “哦,谢主公厚赐。”钟涛退下,由丫鬟引着下去了。

    等他走后,张林才对着陈良、冯海几人压压手,道:“都坐吧,站着算什么事,咱们不兴宋朝廷那般腐朽规矩。”

    “是,谢主公赐座。”众人按资排辈,一一找地方坐下。

    张林颇感无奈,道:“你们跟着我从大王乡起事,从北打到南边,功劳甚大。所以,我准备把军制改一改,要名正言顺嘛,大家也好有个努力的方向。”

    陈良笑道:“主公想要如何改?”

    “宋国军制是以厢、军、营、都来编制,划分太粗,良莠不齐,所以我不准备照搬抄袭。咱们以后要用火器为兵器,骑军和步卒的作战方式将大不同以往,所以军制也要应变而变,大伙儿有何想法也说说罢?”

    冯海道:“主公,火器我等接触不多,唯一知晓的便是震天雷,还有那个火炮。如何作战布阵还在摸索,这军制划分实在无甚头绪。”

    “是啊,照我说,跟宋国一般编制也就行了,省得麻烦。”

    张林压压议论,肃声道:“既然来到了夷州岛,自然得把规矩立起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军制方面,比方说,原斥候是三到五人不等,统称为斥候队。这样数字太模糊,存在浪费人力的情况。我建议是以三人为组,十人为班,二十人为小队,五十人为中队,百人为大队,大队也就是宋朝廷的一都。每组设组长,其次为队长,中队长,大队长,方便指挥到每一个具体的人。”

    “再者,大队之上,三个大队为连,三个连为营。三营为一旅之军,三旅为一师之军。一军之数便是万人,可称为将军,辖两军者为都将,三军设一大将军。凡能统十军者,便是帅将之人。”

    陈良心算着,道:“主公的意思是以三人为数,以三倍之数扩增军级。”

    “确是如此。”张林道:“这般区分开来,可以给与更多的士兵归属感,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去拼搏军功。你们跟着我从北到南一路打下来,也发现了有时候战场上人多势众并不可怕,乌合之众组成的军队不堪一击。所以,我们要把军制专攻,实行精兵和常备兵两种军制。”

    曹宝问道:“何为常备兵?”

    “常备兵便是还没有正式入行伍的士兵,他们将接受训练,训练合格了才能入伍获得军籍。凡入军籍者,赐良田三亩,以军功换取土地和财富。”

    张林继续道:“另外,将来我们在宋朝廷境内得到城池,便收拢流民和无所事事者,统一安排去开垦荒田,其中德行和体质俱佳者可以入选常备兵接收训练。这夷州岛太大了,非是几万人可以开发得过来,咱们只能把这里当做一个基础,武装出一支精兵,尽快地回到陆地上。”

    众人尽皆点头,这两天他们没少骑马到处溜达,这夷州岛上处处荒郊野岭,野草丛生树木茂密,狼都碰见好几次了。

    张林伸出手,旁边的刘忠立刻将一份名录递到他手掌上,笑道:“军制给大家讲了一遍,有不清楚的,回头自己下去慢慢琢磨。这次南下,你们很多人都表现不错,我都记在心里,下面就按南下的战功封授军衔。”

    吕成喝道:“全体起立!”

    刷地一声,众人笔直地站起来,目视前方,神情肃穆。

    张林亦是庄重地道:“陈良素有训兵之功,咱们的骑军大半是在他的努力下训练出来的,士兵们的战斗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此番南下计破扬州府,获粮秣钱财军械无数,更是大功一件。特授一旅之长,辖虎威军全体将士二千七百四十二人。”

    “冯海,司管军纪,咱们虎威军此番南下中未有发生一起无故欺辱百姓的事情,大伙儿都看在眼里。再者,邵伯镇他和栾廷玉狙截高邮援军,以一千骑军破五千兵马。特授一营之军,辖兵马一千数。”

    “栾廷玉特授一营之军,辖兵马一千数。”

    “焦挺特授一营之军,辖兵马一千数。”

    “郑天寿、曹宝、金大升授一连之军,辖兵马三百数。”

    张林宣读完毕,压手让众人坐下,补充道:“我刚才封与你们的乃是军职,现下虎威军还需补员满编制,大伙儿还得在一起共事。等下一批流民到位,再从其中抽调汉子来训新兵步卒方阵,届时大家便有机会独当一面。”

    “不过,我有言在先,但凡有人敢投机取巧吃空饷,莫怪我不念并肩战斗的情谊。喝兵血之辈,我见之则杀之,三代不准入伍作官。都听见了?”

    众人板脸大声道:“是!”

    张林道:“这次钟涛来了夷州岛,所带金银铜钱一部分用作虎威军死伤之人的抚恤,一部分留作工钱给与作坊的坊工们。死伤战士的事宜,冯海,你要安排好!”

    “是!小人绝不敢贪了兄弟们的卖命钱。”

    “有了军职,以后要自称属下了,别总小人小人的。”

    “呵呵。”众人笑起来。

    张林也笑道:“给大家封了军职,是把战功规矩立下来,当然也得给大伙儿配上新式武服。大家耐心等几天,衣料作坊正在为你们赶制。我希望,很快有人能再立新功,穿上师长武服和将军武服。”

    众人纷纷为主公所说的新式武服好奇起来,大家都知道主公此人一向标新立异,行事多出人意料,但拿出手的东西无一不是让人吃惊。

第271章 第276 以法治民() 
对张林来说,夷州岛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只能当做一个临时整军备武,并准备随时反攻宋朝大陆的基地罢了。

    这里山野茂盛,没有几十万人经年累月地开荒,根本发展不起来。

    不过对眼下的虎威军来说,这处落脚之地却是足够了,至少不用担心朝廷围剿,又可以随时打上岸去。

    过了十一月后,一批批海船也从北地归来,不但带回了最新的消息,也带回了大量的流民和物料。

    钱像流水一般花出去,反正是从大户官吏们手里强征来的,张某人丝毫不心疼。曾经为几千几万贯钱发愁计较的他,如今嘴皮子一张便是几十万贯买这买那。

    造船的木料分很多种,以松木和杉木最佳,船体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木料。张林压根就没想造艘大铁船出来,资源有限不说,技术也跟不上,毕竟他不是开挂选手。

    夷州岛这地方不属于朝廷管辖范围,但张林来后就不一样了,朝廷很可能会对此处用兵,海船战力尤其关键。

    北宋造船业发达,组建个几百艘的战舰海军轻而易举,但会不会为了张林大费周章就难说了。不过准备还是要做的,至少要把陆地火炮尽快搞出来几十门,才能有效震慑外敌。

    在足够的资本运作下,岛上的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大家都在分工不同地忙碌着,各司其职地起早贪黑。就仿佛世外桃源一般,自成一个岛国小朝廷体系。

    在这个小王国里,张林平和亲人,立过军制军法之后,就开始着手落实民生律法。这人多了,总会出现偷鸡摸狗之辈,需要以严酷律法惩戒。

    赵跃、袁涛、陆余等最先追随的书生成了道上知识分子的主力军,完善了儿童启蒙书后,又开始着手辅助张林编写律法草本。

    房间里,除去他四人,还有中途加入的其他一些读书人参与讨论。张林居中而坐,平静地喝着茶水,听着这群书生在讨论律法如何定制。

    争来争去,没有个主心骨,谁都不服谁态势。

    张林搁下茶盏,制造出噪音声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