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109部分

水浒大宋-第109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应声敬礼。

    “冯海你领一百马军趁夜回返大名府,从马陵道口走,待会我把文书给你,保你一路通畅。”

    “是。”

    “柳龙、焦挺,你二人各率两百厢军步卒,莘县莫管,只守大王乡,若无我令,任何人进出不得。”

    “是。”

    “陈教头且在乡里坐镇策应,组织儿郎们勿要慌乱。”

    “是。”

    张林再对栾廷玉和郑天寿二人道:“你二人速去召回山中两百马军,休整一夜,明日随我出发。”

    众人不明缘由,却也不敢多问,只得听命行事。

    却说梁山军的大头领晁盖听了吴用的唆使,终究还是把心一横,以区区千数兵马杀破故城镇后,直奔大名府城而来。

    大名府虽然兵多将广,却是分散在各州各地,一时半会儿调不回来。幸好城中常年坐镇五支指挥兵马,算上厢军,合计五六千数。

    只是梁山军来势汹汹,轻而易举地把故城镇三个指挥兵马灭掉,让得梁中书大为震惊恼怒。

    打着旗号是要找莘县张临的麻烦,谁能料到这货贼人胆大包天地敢来攻打大名府?

    知府衙邸临时用作了军议厅,大名府上下有头有脸的人物尽数到场,平时难得一见的兵马指挥俱都身披甲胄,腰挂刀剑。

    “区区千数贼子,一路势如破竹地杀到城门口,你,你,你们。”梁中书指着罗都监和几个指挥骂道:“朝廷花费重金养了尔等,无堪大用啊!”

    罗都监尴尬地道:“相公息怒,下官已快马通告各州各地的指挥使,不出两日,当有两万援军聚集到此。届时荡平梁山宵小,如杀鸡屠狗尔。”

    其余指挥使也抱拳齐声道:“相公息怒,我等定然镇守城门,不叫一个贼子入得城来。”

    梁中书长叹道:“此番贼子就算入不得城,也不能放走他们,否则我军路重州的大名府颜面何存?此事若传到圣上耳里,我等尽皆玩忽职守罪责加身,尔等武官更是罪加一等。”

    厅中武官人心惶惶,文官吃了败仗还有理由推脱,若武官吃了败仗,那当真是一撸到底再无翻身机会。

    大名府人口百万,府城是圈内范围,外圈还扩了众多乡镇,都在城墙的防守范围之外。

    梁山军前一日夜里攻破故城镇,趁着士气未歇,一鼓作气攻到了大名府的东城门前。街道上处处关门闭户,垃圾缭乱,哪里还有往昔的繁闹景象。

    留在城外的大多是小门小户的中低产阶级,大户人家早已卷了金银财宝躲城内去了。

    梁山军所过之处,根本不用刻意去搜刮粮草,到处都是,只恨不得全大车小车拖回梁山水泊里去才好。

    晁盖感叹道:“大名府富裕至此,非是郓州、濮州可比!”

    吴用笑道:“兵贵神速,我等这番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所获金银无数,当见好就收。最多在此逗留一日,后日便需返程。”

    来到大名府东城门前一两里处,马军在前,步军随后。

    晁盖意气风发,颇有种指点江山的快感,指着东城门上黑压压一片的兵甲道:“谁与我去叫阵?”

    “小弟愿替哥哥打头阵。”林冲绣袍束身,一骑当先,挥舞丈八蛇矛冲出阵去,身后跟着两百余马军压阵。

    大名府好歹是军路重镇,岂能弱了阵仗,也开了城门,放一员虎将出来叫阵。

    “汝乃何人,报上名号,某家刀下不杀无名之辈。”

    “某乃豹子头林冲是也!”林冲厉喝一声,策马脱阵地杀上前来,丈八蛇矛在阳光下闪烁寒光,晃得那银甲将眯起眼睛。

    铛地一声,金铁交加。

    刀矛磕碰在一处,火花闪烁,两马风驰电掣般地交替错过,又是调转马头冲杀回来。

    “林冲小儿,纳命来!”

    两边喽啰欢呼喧哗,为自家主子吆喝。俩人冲杀四五回合,便缩短马程,并行策马厮杀起来,你来我往,铿锵之声不绝于耳。

    少时,俩人便在马上战了二十余回合。

    东城门楼上,陈姓指挥使忽然吼道:“霸儿快回!”

    “哈,迟也!”林冲右臂挺刺蛇矛,左手略一带劲,蛇矛如一道弯月般平削而回。

    那年轻银甲将明显临阵经验少,慌乱之中竖刀去挡,只听得“刺喇喇”一阵刺儿的金属摩擦声,刀口却被蛇矛的枪头卡主。

    林冲臂膀用力回拉,把蛇矛卡着的刀口带了个偏转,顿时间,银甲小将惨叫一声,面门被自家刀锋刮得惨无人样,捂脸坠下马来。

    “霸儿!”

    指挥使凄厉地爆喝一声,眼睁睁地看着自家侄儿被削下马背摔在地上,那林冲顺势拔出马背腰刀砍了下去,用蛇矛挑起一颗血淋淋的头颅奔到城前远处,策马回旋叫嚣威胁。

    “若不开城投降,此人便是尔等下场!”

第209章 内讧离间()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梁中书指着厅中跪拜着的刘姓指挥室,喝骂道:“谁让你擅开城门叫阵的,啊,谁给你的胆子?左右与我把他拿下,如此违抗军令者,立斩无赦。”

    “相公息怒。”

    “相公息怒啊。”

    “且看在刘指挥奋勇杀敌的面上,绕他一回,何况他侄儿已是为国尽忠,战死沙场,当需勉力啊。”

    “哼!”梁中书甩甩袖袍,坐回座椅上余怒未消:“既然众人替你求情,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多谢相公开恩。”

    罗都监挥挥手,把刘指挥打发下去,陪笑道:“他这般开城门冲杀一阵倒也不是全无作用,梁山看似气势汹汹,不过徒具其表而已。东城门算上厢军共有一千四百余人,且能跟梁山杀的不分胜负。这说明,梁山兵马并不足惧。”

    “嗯,说下去。”

    “今日午后,其余县乡里各有少数马军来援。不若把南城门故作疑兵,将北、西两城门处各抽调半数兵马,当可凑足两千马军。先让刘指挥再开城门与那梁山冲杀一阵,以这两千马军藏在后面,趁机杀出,当可大破梁山贼军。”

    “嗯。”梁中书环视一眼,沉声道:“尔等意下如何?”

    “都监言之有理。”

    “梁山贼军定当中计,叫他全军有来无回。”

    几个指挥,团练使、制使纷纷附和之余,却有个青袍年轻小将道:“此计看似可行,却是风险极大,倘若贼人还留有伏兵,破了其余三处城门,我大名府岂不危在旦夕?”

    众人忽地鸦雀无声,只听得罗都监抚须笑道:“索先锋又有何妙策?”

    索超乃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也就是禁军里管着三五百人不到一个指挥军力的提辖。只因他性格火爆,熟人都称呼他急先锋。

    此时气氛里说出来他的诨号,却是打笑调侃的味道,索超胸膛起伏地道:“若是相公信得过,下官愿领两个指挥的马军出城迎战,就算不胜,也不至于教人钻了空子。”

    罗都监气得牙根痒痒:“你这是说我给相公出了蠢主意?”

    索超咬牙道:“下官不敢,只是梁山军既然威胁不到大名府,我们又何必给贼人机会破城?不若耐心等上三两日,等闻都监和李天王援军到来,水陆并进,岂不更好?”

    他嘴里说的闻都监乃是大名府另一个都监闻达,绰号“闻大刀”,往与大名府另一名绰号“李天王”的都监李成,是梁中书的麾下大将。

    罗都监对梁中书道:“相公明鉴!前岁,那杨志伙同梁山贼人劫了相公的生辰纲,闻都监跟那杨志不是兄弟,却胜亲兄弟。他还未把这件事解释清楚,怎可轻易放进城来?”

    索超怒不可遏,起身喝道:“如此兵危城下之际,你这厮还在此挑拨离间,为一己私欲置大名府城安危不顾,枉费相公另眼看你,却是个插头卖标的小人。”

    罗都监气得浑身发抖:“你,大胆索超,当作相公的面,你居然敢以下犯上。”

    啪!

    “吵,吵个没完”梁中书一怒拍案,还未说得完整话,便手捂住胸口,张大嘴巴从喉咙里窜出破风箱似的喘息声。

    “相公”众人惊慌知错,忙是起身探查。

    丫鬟急急地转去偏厅,少时,张巧云小跑着出来,从怀里摸出玉瓶倒出四颗药丸兑水给梁中书服下,缓了一阵,才是把翻着白眼的浑浊瞳孔给转回来。

    “此间事交”梁中书手脚软如麻虾,指了指罗都监。

    后者心中大喜,立刻起身道:“相公放心养病,下官一定破了梁山贼伙,捉了那晁盖贼子来给您报喜。”

    梁中书一走,罗都监立刻板脸肃声道:“众位都看在眼里,索超以下犯上,目无法纪,不惩难以服众。来人,且把他押下去,等我打破贼军后,让相公再行处置。”

    几个壮汉涌进厅中,把索超按在地上动弹不得,拿绳索绑起。

    “姓罗的,你敢绑我?我乃正牌提辖,只有知府相公和闻都监才有权绑我,你个贼厮鸟焉敢败坏朝纲!”

    罗都监挥挥手,等壮汉把索超嘴里塞了布团押下去后,才道:“事急从权,待破了梁山贼军,我自当如实跟相公说明原委。众将听令!”

    “末将在!”

    “孙归,你抽调本部马军速去东城集合。命人依样看守西门,不可走漏风声。”

    “是。”

    “马革,曹元弓,你二人各自抽调本部半数马军,前去东城集合。”

    “是。”

    “我自去把厢军马军调派而来。”罗都监道:“现下刚过酉时,亥时前必须整备完毕。但有贻误军机者、不服将令者、临阵脱逃者,立斩不赦!”

    “末将尊令!”

    众将自去准备,罗都监出了知府衙邸后,骑马去往西城整备厢军。

    “替我转告二郎,多谢他赠送妙计,此番大功告成,我必应他所求。”

    郑天寿恭敬地拱手作礼,笑道:“我家二爷已是派两百马军去了故城镇,只待夜深人静时候,一把火烧掉梁山贼军的船只,断其后路。东城前这区区千数兵马,尽是都监您盘中之餐矣。”

    “哈哈,梁山军此番攻破故城镇却也叫我大吃一惊,原来不过千余人趁夜偷袭而已。此番我倒要让他们也尝尝被偷袭的滋味。”罗都监摆摆手:“你去吧,且让二郎放心便是。”

    “是,小人告退!”郑天寿低头躬身,策马消失了背影。

    西城宝源寺不远的林子里,随着天色渐渐阴暗,林子里也愈发显得有些幽森。

    张林望着能看到一角的宝源寺,心下默默思量,脸上神色既是复杂又是彷徨。

    林道上,一骑飞来,潜入林子里消失不见。

    少时,郑天寿来到了自家老爷跟前,敬礼道:“二爷,小人去东城打转一圈,确实数千马军集合,显然那罗都监是信了。”

    张林冷笑道:“本来我也没拿假话骗他,城外梁山军确实只有一千余人,我也派兵去了故城镇。”

    “是。”郑天寿擦擦额头热汗,低声问道:“那二爷接下来是要?”

    张林抬起头,看着阴暗天色幽幽吐口气,缓缓道:“等天黑透吧。”

    是夜。

    梁山军已是准备趁夜色掩护撤离了,却不料那昨天刚被杀破胆的刘指挥又是大开城门,领着五百军发起突袭。

    林冲领了三百马军,三百步军殿后,跟冲上来的刘指挥军马厮杀在一处。他正是冲得对方七零八散时,忽然耳边一阵雷响般轰鸣声,只见城门又是大开,浩荡数千军马一起杀将出来,吼声震耳欲聋。

    他回首看了一眼中军里的晁盖,厉吼道:“哥哥先走!”

    

第210章 疯了最好() 
月黑风高,正是个杀人的好时候啊。

    西城外,从宝源寺直通镇龙井街的小道上排了一溜儿百十余骑,俱都是梁山军打扮,脸蒙灰色汗巾。当头一人手持阔刀,刀身反射着阴冷冷的月光。

    开拔出了小道,这队“梁山马军”立时高呼杀喊,向着知府衙门冲奔而去。

    镇龙井街本就离着知府衙邸不远,转眼便到,百十个禁军根本抵抗不住这股强横的骑军,被冲破门杀进了府邸中。

    一批人又分开去,杀向西街不远处的通判府邸。

    梁府上下几十口人遭了秧,小厮丫鬟们来不及求饶,就被一刀剐了脖子,梁中书从后院想溜走,被拿阔刀之人捅个对穿,扎在墙壁上哀嚎一阵才死。

    “二爷,牌军回救了,我们快撤吧。”

    张林深吸一口气,对着床榻上俩个被迷晕的女人,闷声道:“把她俩扔在后院池塘水边,点火烧了梁府。”

    宋朝大多是木质结构的建筑,知府府邸石料多些,却也挡不住有人刻意纵火。今夜风又急,从北街知府府邸和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