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传说 >

第92部分

三国之召唤传说-第9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续对刘虞说道:“不知这次州牧大人为何会到这故安城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刘虞一听,握着酒樽的手忽然停在了半空中,显然他也没有料到这公孙续会如此直接。不过刘虞毕竟也是身居幽州牧,养气工夫也是不错。

    只见刘虞举起酒樽喝了一杯酒,然后对公孙续道:“不满贤侄,老夫这次是为了劝和而来。”

    “劝和?”公孙续不由得仔细琢磨刘虞的话。

    “没错,正是劝和。”刘虞缓了缓有继续说道:“公孙将军的事情我十分痛心,可是贤侄也不能因为这一己私仇就和那袁绍一直如此对峙下去吧,老夫今日便是来当个和事老。让你两家都收兵而回,平息这场战火,也让我幽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收兵?”公孙续却是冷笑一声:“那依州牧大人的意思,我父亲的仇就这么算了?”

    此刻的刘虞却是道:“贤侄不要着急,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恕我直言,以贤侄现在的兵力去对上那袁绍,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而若是贤侄也死在了那袁绍手中,那公孙将军的妻女怎么办?谁来给他们报仇。所以,还望贤侄三思呀!”

    公孙续却是怒道:“我与那袁绍之间有着血海深仇,此事决不能就这样白白的算了。”

    刘虞闻言心中一喜,这是给自己讲条件了,看来这公孙续也是一个聪明人。

    刘虞又继续说道:“要怎样才愿意退兵?不如直说。”

    听了刘虞的话,朱武却是站出来说道:“我家少将军跟随主公南征北战,也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却由于主公的缘故现在都只是一个都尉,以都尉之身统率数万大军难免有些不太合适,不知州牧大人以为如何?”

    刘虞想了想道:“以贤侄的功劳却是不应只是担任一个小小的都尉,这样实在是有些屈才。不如这样,只要贤侄愿意退兵,我愿意向朝廷上书,为贤侄谋求个一官半职,以贤侄的能力和功劳,再以老夫的面子,相信一个将军是少不了的,不知贤侄以为这样如何?”

    而不待公孙续反应,刘虞又对刘备说道:“玄德的功劳我也知道,这样,我上书推荐玄德为一郡太守,相信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不知玄德以为如何?”

    刘备听了却是怦然心动,自己之前所做的官职也就是县令县尉一流的,如今刘虞居然说推荐他当一郡太守,这让他怎能不心动。

    不过他的身份此刻若是答应就有些不太合适了,而刘备站出来说道:“玄德何德何能能够担任一郡太守,叔父太抬举玄德了。”

    说出这话的时候刘备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这太守的位置就这么离自己而去了。

    刘虞看到刘备如此模样,却是一笑,道:“玄德无需谦让,以玄德的能力足以担任一郡太守而绰绰有余了。”

    刘备听了却又是推辞之后苦笑着坐回了座位。

    而一旁的公孙续看到这样的情形却是面色极为难看,对刘虞说道:“就算我肯退兵,那袁绍也未必愿意吧。”

    刘虞却是笑道:“这一点贤侄不必担心,那袁绍那里我自有办法,想必那袁绍还会卖我几分薄面的。”

    公孙续则是笑道:“既是如此,只有州牧大人不曾食言,那我就退兵回右北平。”

    刘虞知道公孙续所说的是为他谋求一个将军之位的事,笑道:“贤侄放心。”

    之后却是宾主尽欢,不消多说。

    次日,刘虞便离开了故安,在杨坚等人的保护之下返回了蓟县。

    故安城墙之上,公孙续望着刘虞远去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本章完)

第158章 四月乱象() 
    初平三年四月,对于公孙续而言这是一个平静的月份,在得到了刘虞的承诺之后,公孙续便安心在故安练兵。而驻扎在故安与公孙续一直对峙的崔巨业也一直没有出兵攻打故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虞的缘故。

    当初刘虞在离开故安城之后,曾在杨坚等人的护送之下进入了崔巨业的大营之中,三个时辰之后方才出来,而之后崔巨业也停止了对故安城的进攻,双方就这么一直平安无事的相处了起来。

    公孙续估计崔巨业是在等冀州袁绍那边的回信,没有等到袁绍的态度之前公孙续估计崔巨业是不敢有什么动作的,虽说该有的侦查不会少,但是崔巨业绝不会在此时发起对故安城的进攻。这一点公孙续是很肯定的。

    四月下旬,公孙续却从掌管明镜的凌敬和狄仁杰口中得知了数个足以震惊天下的大事件。虽说这些事件现在还没有传扬开来,但是依据公孙续的估计,只要再过一段时间,这些事情就可以说是天下皆知了。

    不过说到狄仁杰,不得不说,明镜是一个很适合狄仁杰的地方,狄仁杰进入明镜不到十日时间就已经得到了凌敬的信任,成为明镜实质上的第二人。

    凌敬和狄仁杰传来的第一个消息便和袁绍有关。

    袁绍在年初击败公孙瓒,将白马义从覆灭,就连公孙瓒都身死冀州之后,冀州原先被公孙军所占领的各郡县纷纷归附袁绍,一时之间,整个冀州全部落入了袁绍的掌控之中。

    而得到冀州之后袁绍却将目光放在了豫州之上,因为现在占据兖州东郡的曹操在名义上还是他袁绍的下属,虽然袁绍知道曹操收留了原冀州牧韩馥之子韩炘和原冀州上将潘凤。

    但是一方面袁绍其实对于韩馥怀有一定的愧疚之心,毕竟韩馥曾是袁氏门生,也将冀州让给了自己,但是最后韩馥却因为自己而死在了陈留张邈处。

    另一方面,袁绍此时对于曹操还有几分轻视,身为天下第一世家的汝南袁氏子弟,袁绍很是看不起曹操,对于曹操也没有什么重视。

    在袁绍的眼中,东郡是曹操的,而曹操是自己的下属,那东郡不就是自己的吗?既然东郡都是自己的了,那整个眼中不就是自己嘴边的肥肉吗?既然如此,对于兖州袁绍倒是不着急了,而是将目光放在了被袁术所掌控的豫州。

    而在将公孙瓒的势力赶出冀州,吧冀州完全掌控在手中之后,袁绍就出兵豫州,与袁术在豫州大战了起来。

    虽说袁术在占据豫州之后麾下足足有着十万兵马,但是袁术手下的武将文臣却根本比不上袁绍手底下的那豪华阵容。

    因此,尽管兵马众多,但是袁术还是在与袁绍的交战之中落入了下风。袁术此时便想到了公孙续,虽说公孙瓒已死,公孙军实力大减,但是袁术还是给公孙续发来了一封求援信,希望公孙续能够南下牵制一下袁绍的兵马。

    而袁术除了公孙续之外还给徐州刺史陶谦也发出了一封求援信,让陶谦从徐州出兵支援袁术,而袁术也希望由此达成袁术、陶谦、公孙续三方联盟的局面以共抗袁绍。

    第二条消息却是关于兖州的,四月初,青州黄巾渠帅洪秀全率领麾下百万黄巾进犯兖州,而此次洪秀全出兵兖州可以说是将青州黄巾的大部分实力全部带上了,其麾下包括杨秀清、陈玉成、尤俊达、石秀、燕顺等人全部被洪秀全带上,一副不大破兖州誓不罢休的样子。

    黄巾军在到达兖州之后,先攻下了任城,黄巾头领燕顺亲手斩杀了任城相郑遂,由此,任城落入青州黄巾的手中。

    在得知任城被破,郑遂被斩的消息之后,现任兖州刺史刘岱率兖州精兵数万前来镇压黄巾,在刘岱眼中,公孙瓒能够凭借三万兵马就在渤海击败三十万黄巾大军,随后更是将青州黄巾给完完全全的镇压起来,因此,刘岱认为凭借自己也能率领数万大军击败这来犯的青州黄巾军。

    但是刘岱却忘记了,他不是公孙瓒,他麾下的数万兵马也比不上公孙瓒麾下的三万精锐。

    之后的结果也是注定了的,刘岱在东平被洪秀全率兵击败,就连刘岱也惨死在乱军之中。

    而在斩杀了刘岱之后,洪秀全志得意满,率领黄巾大军向寿张方向而去,一时之间,青州黄巾在兖州的发展是顺利得不能再顺利了。而兖州的官吏士人见到青州黄巾似乎是在兖州扎根了,十分的恐慌,而由于兖州刺史刘岱死于青州黄巾之手,州中无人主事,整个兖州是一片混乱。

    四月中旬,东郡太守曹操部下陈宫劝说兖州治中,别驾等人迎曹操入主兖州,加之与曹操素来友善的济北相鲍信也是极力推荐曹操,于是兖州治中万潜和济北相鲍信一起到东郡迎接曹操出任兖州牧。

    曹操入主兖州之后,与济北相鲍信一起联军将青州黄巾堵截在寿张东郊,青州黄巾与曹操、鲍信联军展开激战。

    青州黄巾在洪秀全的带领之下久经战阵,兵马强悍,在两军阵前,尤俊达阵斩鲍信,引起联军方面一阵慌乱。

    而曹操见状身先士众,奋不顾身,激励麾下将士,如此之下,双方经过昼夜激战,曹操终于将青州黄巾给赶出了寿张范围。

    而这一战,曹操麾下也是损失惨重,但是好在战国颇丰,青州黄巾中燕顺死在了潘凤的大斧之下,石秀被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联手生擒。

    此战之后,曹操在兖州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第三条消息确实和长安有关。

    随着董卓的日益骄横,汉室重臣与董卓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出来。汉司徒王允使用美人计以义女貂蝉离间董卓与麾下第一大将吕布之间的关系,后又拉拢吕布,与吕布定计要将董卓诛杀。

    四月,皇帝刘协大病初愈,众臣于未央殿举行朝会,董卓乘坐马车进入宫城,以吕布护卫左右,还派麾下西凉兵在道路一旁警戒。

    王允因此让尚书仆射士孙瑞写好诛杀董卓的诏书交予吕布,吕布于是令族弟吕方以及郭盛等人带着精锐并州士卒十余人扮作卫士埋伏在朝门之外。

    董卓进入朝门之后,吕方郭盛二人一人一戟将董卓刺到,随后吕布赶上,方天画戟一动,董卓便真的成为了一具尸体。

    可怜董卓最后还想着吕布会去救他,却没想到取了他性命的正是吕布。

    董卓一死,长安城中的百姓纷纷奔出门在道路两旁相庆,而吕布也命人将董氏宗族的所有族人全部诛杀。

    之后,刘协以王允录尚书事,主持朝政,更是加封董卓为奋威将军,封温侯,仪比三司。

    而因董卓得以进入朝堂的大儒蔡邕因董卓对其有着知遇之恩,在王允主持的朝会之上对董卓之死表示悲痛,被王允指责为“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被王允以董卓同党的名义收捕下狱。

    蔡邕入狱之后,蔡府门前却多了一名自称李世民的拜访者,只是这蔡府一直是大门紧闭,这李世民一直进不去蔡府之中。

    而长安城外,由于董卓之死,董卓麾下的西凉军开始散发出一种恐慌的气息,西凉军的一众将领李榷、郭汜、张济、樊稠等人经常聚在一起商议。

    而随着董卓身死,董卓之乱也宣告结束,在一些汉室忠臣的眼中,董卓一死,天下大乱的局面也就能够结束了,却不知真正的乱世现在才是要到来。

    (本章完)

第159章 天使到来() 
    虽说天下已然大乱,但是现在却影响不到公孙续,在公孙续看到这些明镜从天下各地收集过来的情报之后,公孙续虽说眉头紧皱,但是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没办法,现在公孙军的实力大损,能不能自保都是问题,这天下在这一月之间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让公孙续一时之间也反应不过来。

    不过这天下估计也要真正进入乱世了。虽说在那些汉室老臣的眼中,董卓已经被诛杀,天下第一武将吕布也为朝廷所用,那这天下也将进入太平年代了,虽说现在天下有着不少的反叛势力,但是只要天子掌握朝政,那这些叛贼也就会在天兵到来之后纷纷束手就擒。

    只可惜,这是只存在于那些汉室老臣的想象之中,在公孙续的眼中,董卓的死不但不会结束这天下大乱的局面,或许还会让这天下变得更加纷乱起来。

    毕竟,董卓可以说是现在天下最强的诸侯,手握凉州和幽州两地强兵,无不是天下最顶尖的士卒,麾下更是人才济济。

    董卓若是未死,或许还能凭借威势压制一下关东诸侯的发展,毕竟,董卓其实也是得到了关西世家的支持,不然,仅凭董卓一个出身西凉的武夫又怎么能够保持朝政这么久而不让朝堂出现混乱呢。

    更何况,在撤入长安之后,董卓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年的雄心壮志,被长安城纸醉金迷的世界给堕落了。贪图美色、金银、珠宝,董卓可以说是胆大妄为,似乎天下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就连夜宿龙床这种事情董卓都能干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