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传说 >

第438部分

三国之召唤传说-第43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力的臂助,但是若是有一天这些关中世家像今日背叛唐国那样背叛秦国的话对秦国可是大大的不利呀。日后得想办法让大王注意一些这些关中世家,最后能够将这些关中世家全部打压下去,让他们是掀不起什么风浪。

    而此时听了司马懿的话,那蒙恬还在思考要给这些关中世家开出什么条件,而马超对这些事情向来没有什么关注之心,西凉马孟起那最喜欢的就是在战场之上拼杀,而不是在战场之下勾心斗角。而王翦又是一个知进退之人,虽然对于这件事王翦是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现在蒙恬是为秦国大将军,这如今兵围长安城的这十万秦军的主将,这些事情那自然是要蒙恬去考虑和决定,那王翦若是代蒙恬决定的话就是有些逾越了。

    所以此时帐内司马懿、司马朗和杨修三人碍于蒙恬的气势是一言不发,而蒙恬在思考应该开给这关中世家怎样的代价,马超在神游天外,王翦闭目不语。一时之间这帐内的气氛就是有些冷寂了。

    不过这冷寂的气氛很快就是被打断了,帐外突然走进一道削瘦的身影,双目如同鹰隼般锐利,正是秦国黑冰台统领蒙毅。

    蒙毅走到蒙恬身旁,在蒙恬身边是耳语几阵,之后那蒙恬是脸色一阵变化,最终蒙恬在蒙毅坚定的表情之下那是对着司马懿三人说道:“若是三位能够助我大军攻下长安城,我蒙恬愿意向大王保荐杨家家主杨彪为我大秦太尉、司马家家主司马防为我大秦司空。当然,这时在我们能够攻下长安城的情况下,若是我们打不下长安城,这一切自然都是不成的。”

    司马懿听到这蒙恬开出的丰厚条件那也是有些心热。虽然对于三公这样的位置司马家和杨家都是不缺,但是蒙恬能够开出这样的条件那足以是说明蒙恬对他们的看重,或者说是对他们身后的关中各大世家布置在长安城内的力量看重。

    当然,这同时也是说明了蒙恬在嬴政身前的地位,对于嬴政这一位秦王,司马懿等人自然也是做过了解,也知道嬴政对秦国的掌控之强,所以蒙恬也只是向司马懿三人保证自己可以在攻破长安城之后将嬴政举荐杨彪还有司马防二人分别担任秦国太尉和司空之职。

    当然,这是在他们能够助蒙恬攻下长安城的情况之下,若是攻不下长安城,那几日所说的一切自然都是废话。

    而司马懿正在和司马朗眼神交流之际,那杨修就是突然开口道:“好,蒙将军,这个条件我关中世家答应了,我也希望蒙将军能够不忘今日之承诺。”

    蒙恬起身,道:“我蒙毅自不会忘记,但是我也希望三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就不要藏私了,毕竟越早攻下长安城对我们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司马懿和司马朗见那杨修已经是替关中世家做出了决定,都是眼中隐隐露出愠怒之色,原本按照司马懿的想法,今日之决定太过重要,他是准备回去请示一番司马防和杨彪的,但是没想到这杨修居然就这么答应了下来,而且完全不与他还有司马朗商议,可以说这杨修所做出的决定那就是他个人的决定,但是由于杨修的身份,这杨修说出口的决定那就是关中世家的决定。而且是不能再更改的。

    这也是司马懿不喜欢杨修这个人的原因之一,司马懿不否认这杨修有才,但是杨修太过傲气,是向来看不起他与司马朗,从今日的行事就可以看出。虽然杨修的决定在司马懿看来估计自己回去请示司马防和杨彪之后也是一样的决定。但是司马懿却是可以看出那杨修此举有着在蒙恬面前表现的原因在。

    杨修所求的无非就是要让蒙恬和蒙毅看到如今的关中世家其实是以杨家为首的,以为杨家日后在秦国谋取更大的利益。

    不过这杨修既然是做出了决定,那司马懿和司马朗倒也是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们私下里怎么样那是一回事,但是在蒙恬面前司马懿还是不愿意暴露出关中世家内部不和。

    不过在起身向蒙恬行礼之时,那司马懿和司马朗还是和杨修略微拉开了这个距离,不过这个细节那蒙恬这个武人自是没有注意到。不过蒙恬没有注意到,但是蒙毅却是注意到了。

    身穿削瘦的蒙毅望着那司马懿、司马朗和杨修三人,眼中露出若有所思的光芒。

    蒙恬能够看出这关中世家的利弊,那作为黑冰台统领的蒙毅又怎会看不出呢,而且蒙毅看得比蒙恬更早、更远。而现在看到司马懿、司马朗二人与杨修之间的关系,蒙毅觉得自己已经是想到秦国入主司隶之后要如何对付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了。

第747章 长安大火() 
在蒙恬率领十万秦军兵围长安城两个月同时也是十万秦军对着那长安城狂攻猛打了两个月之后,在一日战事结束之后,蒙恬手握长剑,望着那已经是伤痕累累的长安城城墙,对着身旁的杨修说道:“杨德祖,今晚我就是要见到效果,希望你们这些关中世家不会让我和大王失望。”

    那身穿一身文士袍服,在一众秦军士卒之中格外显眼的杨修高高昂起头,道:“蒙大将军放心,我们世家最重信誉,既然是答应了大将军,那自不会食言。”

    蒙恬看了一眼那杨修,冷冷道:“但愿如此。”说完这句话蒙恬便是不再理会这趾高气昂的杨修,策马转身离去。若是这些关中世家真能做到他们所承诺的事情,那么今夜必然是要有一场大战,自己得下去准备准备了。

    而杨修看到蒙恬转身离去,同样是没有在这战场之上久留。今夜就是长安城破之时,同样也是他杨修扬名天下之时,如今之天下那少年英才是越来越多,燕国的庞统、法正,楚国的诸葛亮,蜀国的韩信,而他杨修在今夜之后必将在世人口中与这些人齐名,甚至要超过这些人。

    杨修自信他有这个本事,只不过以前没有人知晓,也没有人给予他足够展现实力的平台而已。而今夜,就是他杨修通往天下这个舞台的第一站。

    在离杨修不远处,那司马朗和司马懿二人同样是望着那蒙恬和杨修二人分别离去,表情不一。不过和杨修一身文士袍服在这秦军之中颇为扎眼不同,司马朗和司马懿二人此时那都是身穿铠甲,看起来和秦军普通士卒并没有什么不同。

    杨修那样的装扮在战场之上是极为的吸引眼球,也是会引得敌人的注意,也得亏杨修在攻城之时一直是没有靠近长安城的弓箭射击范围之中,不然以杨修这一身在士卒之中极为扎眼的装扮,那杨修早就被长安城上的弓箭给射程筛子了。

    司马懿面带不安的对司马朗道:“大兄,我总感觉今夜的事情会横生波折,那李世民不是什么庸人,杨家在长安城内的布置连我们都知道,我觉得那李世民不会不知。”

    司马朗此时笑着说道:“仲达,你多想了,李家虽然和我们一样同为关中世家,但是陇西李氏的积累比起我们司马家和杨家那可是要差太多了,所以你不必多想,而且今夜之事已经定下了,不是你我可以改变的。”

    司马懿点点头,表示自己认可了那司马朗的话语,但是此时司马懿的眉心之中还是有着一股散不去的忧虑,这无关其他,只是司马懿的直觉而已。而正因为这是没有任何猜测的直觉,所以司马懿在细想一番之后也是觉得自己应该是多想了。

    而当夜晚将领之时,长安城西门守将杨岸持剑来到城门之前,望着那长安城西门的城门,杨岸是神色奇异。他杨岸是唐军将领,是在这秦军攻城两个月之后还活下来的一员唐军将领,但是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还是弘农杨家的一个旁支子弟,而且是一个很偏远的旁支子弟,更重要的是他杨岸年青的时候还是被逐出家门,从此成为一个无根浮萍。

    当然,这些都只是掩饰,杨岸的真实身份那是弘农杨家的一枚暗子,一枚安插在唐军之中的暗子。杨岸不知道像他这样的暗子还有多少,但是他只知道,在弘农杨家的命令传到他们手中之时,就是他们再起之刻。

    或许像他们这样的暗子可能一生都不会接到本家的命令,但是一旦命令传来,不管那命令是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必须义无反顾的去做,这是他们从小受到的世家教育给他们灌输的思想。

    所以今夜杨岸哪怕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但是他还是去做了。原因无他,只因为他的身份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已经注定了,再也无法更改。

    在接到了弘农杨氏默认的下一任家主杨修的暗令之后,杨岸便是根据事先约定好的时间来到了这里。长安城西门,那杨岸的官职是最高的,所以在杨岸下令将长安城西门打开之后,虽然是遭遇了一些李唐死忠的阻挠,但是最终这长安城的西门还是在杨岸的强硬态度之下被打开了。

    当长安城的西门被打开的同时,那早已是埋伏在长安城外的蒙恬看到这西门果然如约打开,那是心中大喜,对身旁原本神情忐忑不安的杨修说道:“杨德祖,你们杨家做的很好,等到攻下长安城之后我会亲自向大王为你们杨家请功。”

    杨修听到这蒙恬的话那是大喜,他更是注意到了蒙恬的称呼变化,蒙恬这次不再说他们关中世家,而是直接点名杨家,这在杨修看来那就是重视他杨修的表现,所以此时杨修不知为何,在蒙恬率领数万大军杀入了长安城之后,那杨修也是在热血灌脑之下策马冲了进去。

    而此时在秦军大营之外,以李嗣业、李广、李陵、李信、李庭芝这五大陇西李氏为首,一支人数约莫在三千人左右的唐军将士是突然出现,而此时李嗣业五人脸上那都是带有一丝决死之意,似乎是已经决心赴死一般。

    望着那不远处的秦军大营,李广仰天长啸一声,弯弓搭箭射出一支火箭,划过长空,直接射在了那秦军大营的一顶大帐之上,将那一顶大帐是瞬间就给点燃了。

    而这一箭也是打响了唐军进攻的号角,顿时这三千唐国最后的精锐那是在李广、李嗣业、李信、李庭芝、李陵这五名唐军悍将的率领之下向着那秦军大营之处杀去,同时间无数的火箭从这支唐军之中爆发而出,将秦军大营给点燃了大半。

    此时的长安城中不知何时便是燃起了一片火光,将长安城的上空都是给染红了,而此时在蒙恬的率领之下杀入长安城之中的三万秦军那是陷身于这大火之中难以逃出。蒙恬望着这周边的火光,持戟怒喝,一戟将那一脸惊恐,冲到了自己旁边的杨修枭首,大声道:“大王,世家无情,可惜蒙恬此生不能再为大王征战天下了。”

    而此时在蒙恬所在方位不远之处,翟长孙和侯君集率领李世民麾下最为精锐的玄甲军在这长安城的主干道内是展开了冲锋,有死无生,有去无回的冲锋。

    长安城未央宫之中,一身龙袍的李世民走出太极殿,看着那已经是将四分之一个长安城都是燃起了的大火,对身旁的李儒道:“伯英先生,动手吧。”

    那面目狰狞的李儒点点头,突然侧身走到一旁的侯景身侧,一柄匕首突然从李儒袖间出来,在侯景的脖颈之上割出一道血痕。

    李世民望着那侯景还在抽搐的尸体,却是无人丝毫感伤,在蒙恬兵围长安一个月之后,这侯景就是开始与秦军联系,心中所想可想而知。

    李世民此时走到李儒身旁,问道:“伯英先生,你可后悔?”

    李儒狞笑道:“后悔,我李儒此生放了两把火,一把烧了洛阳,一把烧了长安,有何后悔之说?倒是大王,你这次恐怕要遭遇千古骂名了。”

    李世民此时也是表情狰狞,道:“只有胜者才能享受赞誉,既然我注定登不上那个位置,那一点的骂名又又何妨?李世民亦无悔。”

第748章 半个天下() 
公孙续是蓦然惊醒,被脑海之中那些一连串的人物死亡数据和乱入乱入人物名单给吓了一跳。只有手指触摸到了那身侧杨玉环的丰腴身躯,才是让公孙续慢慢回过神来。

    当那人物死亡的名单之中出现了李世民的名字的时候,公孙续知道现在那长安城的战事应该结束了,而一直是等到天亮,公孙续才是没有接收到那人物死亡的消息,不过此时公孙续心中一计算,却是发现那唐国的几大重要人物都是死得差不多了,在经过一番对比之后,公孙续才是知道那唐国之中还没有死亡的人只有李隆基、贾诩和李秀宁了,其余的人都是战死。

    而秦军一边也不好过,蒙恬、种师道、种世衡、杨修、司马朗、潘美、安禄山等人皆是在公孙续脑海之中的死亡名单之上出现。而那人物死亡名单之下一连串的乱入名单才是让公孙续感到头大。加上之前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