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全民三国游 >

第14部分

全民三国游-第14部分

小说: 全民三国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暂时还不准备杀十三公主,只是一脚给他踹去,她就倒在了屋檐下。吕布冲进屋子,搂住董卓,见昏黄的灯光下,董卓脸色黝黑,就大吼道:“传太医!”

    等太医赶来稳定了董卓的中毒情况,吕布才开始怒骂何太后:“何太后,你好阴毒!”

    何太后倒也算一位有胆识的女英雄,冷笑道:“我恨,居然没有杀掉你。但,这是为何?”何太后看向十三公主,她最信任有最能干的十三公主为何没有把事情办好?

    十三公主不知道为何没有杀掉吕布,此时何太后责问她,她也不知如何回答。

    她只知道,和他同床的吕布没有胡子,而眼前的吕布下巴有一撮小胡子。难道,和自己同床共枕的不是吕布?难道自己花尽心思用自己金贵的身躯服务的人不是吕布?她又惊又怒地质问吕布:“你是吕布?”

    吕布深知十三公主内心的疑问,便哈哈大笑,说道:“公主,末将正是吕布,公主是不是想知道和你同床的是谁?”

    “是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吕布说道:“被你杀害的是我的部将,你和你母亲一样,歹毒至极!”

    “你!你!”十三公主从小没有受过别人的气,现在被如此欺负、欺骗、辱骂,已经是气得喘不过气来,“我可是公主,你为何不和我同房?”

    “哼哼!”吕布冷笑了声,“这事还要我说吗?五天前的淑芳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三天前,你们杀了知道事情那些人,以为就隐藏完了吗?”

    十三公主和何太后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此时的最大败笔就出在吕布没有和十三公主同房这件事上!何太后真后悔,她不该用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做这种事,随便换另外一位公主,很可能就成功了。

    何太后后悔啊,恨不得有时光机,倒回去三天,不,回到送公主出门的那一刻也行啊!

    何太后看了看旁边一脸无奈之色的十三公主,骂道:“都怪你,我们的失败全在你一个人身上。你为何还未出阁就和男人私会!”

    十三公主想不通她的母后为何会辱骂她,瞬间伤痛欲绝,哭泣着说道:“母后,你女儿按照您的吩咐,每一个步骤都听您的,您现在居然骂我!还说我和男人私会,那是我心甘情愿的吗?”

    何太后语塞,堵住了自己还准备继续发出的怒气,吞了半天,终于把怒气和口水咽了下去。

    何太后捂住脸不再说话,她出卖了自己和公主们的身体,已经无脸面对世人,更无脸面对自己的女儿。她想给自己留下最后一丝尊严,不慌乱,不辱骂,调整心情,慷慨赴死吧。

    此次何太后发动的刺杀行动,杀死了董卓的女婿牛辅,其他将军安然无恙,还成就了七公主和华雄、李儒和九公主两对新夫妻。何太后的计划暴露之后,这些公主再也没有刺杀的后台和资本,只能乖乖做个贤妻良母方能活命,方能享受荣华富贵。

    一大清早,董卓就清醒过来,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了一遍,直接命令护卫把何太后软禁在宫里,把天子刘辩也软禁起来。

    他托着疲惫的身子拿着剑架在何太后的脖子上,看着眼前这位视死如归的美妇人,昨晚还和自己翻云覆雨,一起到过极乐世界,现在却成了自己的阶下囚,真下不去手啊。还有,何太后和天子刘辩现在仍然是名义上的国家首领,自己贸然杀了他们不是件明智的事。传出去,众多不是穿越者的人会从内心憎恨和辱骂自己,穿越者正借这个理由拉起大旗反对自己,所以,董卓才下令仅仅是软禁何太后和天子。

    杀了人的十三公主和八公主,被董卓放入自己卫兵的营帐内,供士兵们淫乐。董卓给他买穿上贫民的衣服,弄哑她们的喉咙,给卫兵们说是从洛阳郊外抢回来的美女。卫兵们只把她俩当成贫贱的女子,肆意淫乐,肆意打骂,可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此事,吕布知道,因为是他亲自操办的;曹操也知道,因为他是吕布的“道友”。当曹操听到此事时,裆下的东西也打了几个寒颤,董卓父子的残忍,不一般。

    这次何太后一手操控的刺杀事件,李儒的举动可谓是忠心耿耿,董卓赐予了他黄金千两,借天子的名义,封他为侯。

    李儒为九公主作掩护,使得九公主顺利逃过了董卓的追查,得意免除罪责,这使得九公主更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至此,李儒的名声达到鼎盛。

27、争锋相对() 
在何太后刺杀董卓的时候,袁绍曾经带兵来到宫门,只是他迟了一步,公主和吕布都已经过去。

    袁绍询问宫门守将:“今天可有异象?”

    宫门守将见是司隶校尉袁绍前来,心里才觉得有着落,连忙上前说道:“袁大人,公主提着‘温侯之剑’先进宫门,吕大人骑着赤兔马、提着方天画戟接着闯了进去……”

    袁绍听完了宫门所发生的事情,已经了解了个大概,他接着向四周的天空望去,没有见到一丝火光,公主们没有一人成功接收董卓的军队!袁绍擦了擦额头,心里想,看来上天还是不准备把权力放在自己的手中,还想留董卓一命。假如这么容易就打败董卓,那自己恐怕胜利得太轻松。

    假如这次何太后的计划成功了,袁绍肯定任职大将军,权势虽不及此时的董卓,但也可以和摄政王相提并论。假如真是这样,那就一直维持这种状态到10年后,不冒风险,自己也能抱着几百亿人民币回到现实世界去。只是,何太后的计划失败了。

    袁绍见吕布已成漏网之鱼,恐怕此计划已经失败,就迅速撤离了宫门,回到了司隶校尉衙门。并没有让士兵们解散,他心里不踏实,需要这一千多精英士兵护卫着自己。

    袁绍整晚都没有上床睡觉,而是守在大厅里等外面的动静,但是,整晚没有传出一丝声响,整个洛阳城静悄悄的。董卓女婿牛辅的死讯也是第二天上午才知道的,第二天,因为董卓清醒过来处理何太后等人,就没有上朝,各位大臣都呆在家里,或是三五成群聊着昨晚的事情,都在暗地里讨论和猜测。

    傍晚,董卓召见袁绍!听到此消息,袁绍心里一惊,难道董卓要对自己下杀手了?袁绍思虑了很久,准备去一趟,想看看董卓究竟是什么意图,但是,他带上了自己卫队,以防不测。

    董卓府上,甲士林立,袁绍站立府门,见如此阵容,心中有些惶恐,踟蹰不前。一士兵见袁绍来了,就走上前去,说道:“袁大人,请卸去宝剑。”

    不准带剑进屋,那自己不成了案板上的肉吗?袁绍便大声呵斥道:“滚!我不但要带剑,还要带上卫兵,快去通报大将军。”袁绍被逼到这个份上,只有把面子与礼节等俗事抓下来放在包里。

    士兵见状,也不敢顶撞,只得上报董卓。董卓想了片刻,随即哈哈大笑,说道:“袁本初不是外人,准他带剑带卫兵进来。”

    袁绍走进院子,两旁的董卓士兵手握明晃晃的武器,很是渗人,幸亏袁绍的十数个卫兵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才让他心中有底。

    来到屋子里,卫兵们紧紧靠在袁绍身后,密切注意屋内的动静,此时,他们已经做好了拼命的准备。但是董卓却满脸笑容,客客气气地招呼袁绍,弄得袁绍摸不着头脑,不知董卓意欲何为。

    兄弟哥们之间的客气话、套话说得差不多了,董卓才进入了主题,说道:“本初啊,你是我进入洛阳后最值得依靠的兄弟了,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你务必要答应我。”

    袁绍见董卓如此客气,就说道:“大将军有何差遣,袁绍我当义不容辞。”

    “呵呵,这次啊,我说的是天子的事,嗯……”董卓还是有些说不出口。

    “天子?天子才14岁,难道大将军要让他亲自执掌朝政了?”袁绍知道董卓不会做什么好事,所以先说句还政于天子想堵住董卓的嘴,以免董卓说些大逆不道的话。

    但是,董卓这次志在必得,叫袁绍来,就是提前告诉他消息的,意思是让他在朝堂上宣布的时候不要造出什么乱子,所以就说道:“天子没有执政的能力,现在没有,以后也没有!我还记得前些曰子在黄河岸边接到被十常侍挟持的天子,他胆战心惊、颤颤巍巍,完全没有天子的模样。而如今,天子身体虚弱,昏庸无道,我准备另立天子!”

    袁绍听到此,突然想到历史上董卓曾废了汉少帝刘辩,另立汉献帝刘协,看来,这穿越进来的董卓还是想弄这招啊。如今,何太后刺杀董卓,董卓肯定会除掉何太后,当然何太后的儿子汉少帝刘辩也是跑不掉的。董卓另立天子这一招用得确实比较好,可以实现平稳地夺权。等局势稳定之后,再杀掉何太后和少帝,到时也就没什么乱子可出了。

    董卓见袁绍在思考,就连忙补充道:“本初今天早晨起来可听到了昨晚曾下过大雨?”

    袁绍不知该怎么说,于是沉默不语。

    董卓继续说道:“既然知道昨晚的事,那你应该同意我的观点吧。明天早朝,就举行天子的禅让典礼!”

    “慢!”袁绍伸手制止,他不想让董卓完全掌控朝政,假如董卓另立天子成功,那董卓的权利将会更大,自己的小命恐怕就不保了。

    董卓问道:“本初还有何意见?”

    袁绍正色道:“我世代蒙受皇恩,绝不做这种欺君罔上之事,还请大将军谨记君臣之礼!”

    “你!”董卓怒目圆瞪,心想,这袁绍怎么和历史上的一个样子,不同意自己另立新君,简直冥顽不化、不识时务,干脆直接把他砍了,以震慑群臣。

    于是,董卓愤怒地抽出了宝剑,指着袁绍,大声骂道:“袁绍,你不识好歹,我再给你一次活着的机会!”

    袁绍此次前来早有心理准备,他已经早料到会有此境遇。他刚才也想了,假如自己同意了董卓的想法,那么以后自己会被董卓慢慢蚕食致死,也就是被温水煮的青蛙;而且,他假如“助董为虐”,必然得不到关东士人以及百姓的支持。横竖是个死,只有按照历史上的剧情来,跟董卓硬扛到底。

    董卓的剑并没有让袁绍屈服,袁绍也拔出自己佩戴的宝剑,随从也应声拔出各自的武器,董卓的卫士们也拔出武器。双方对峙,并未动手。

    袁绍说道:“大将军,欺君罔上、叛逆之事我袁绍绝对不做,死也不做。”

    董卓碰到了一颗硬钉子,又见袁绍身边的卫兵皆是高手,说不定府门外还有他那些特殊部队,弄个两败俱伤就不好了。于是,董卓收回宝剑,沉闷地坐了下去,一言不发。袁绍连忙执剑转身离开董卓府,向自己的府上赶去。

28、袁绍外逃() 
袁绍回到自己的府上,心中惊魂未定,今天好险,假如自己没有带兵,没有坚持带兵带剑进入董卓府,恐怕自己早已妥协,那么自己花费的一百二十亿资金购买袁绍这角色就完全打水漂去了。

    他前思后想,这京城是待不下去了,已经和董卓撕破脸,只有走人。于是,袁绍收拾行装,带上家人,分三路出城,逃离了京城。

    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袁术是嫡出,袁绍是庶出,但是袁绍作风正派,和善待人,在士人心中更得人心,少年时,连曹操都和他玩得很好。他们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很多官吏都尊敬他们,所以袁绍逃离京城之后,本无一官半职,但是那些官员和士人都愿意收留他,甚至是拜他做老大,听从他的话。

    袁绍向东直接外逃到远离京城洛阳的渤海郡,渤海郡太守听到袁本初前来,直接冲到城外迎接,进入府内,更是让上座给袁绍,袁绍俨然是一位师长。

    席间,太守说道:“袁公,现在您来到渤海郡,让下官欣喜不已,以后,郡内事务就由袁公主持吧,下官辅佐您就行了。”

    太守此言并非戏言,而是发自内心。首先,袁绍这颗名门望族的大树来到自己的地盘,自己这颗小树只能在他之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此时的黄巾军还未平定,四处都有作乱,经常有起义军攻破郡城,杀死太守的事。渤海郡时常受到起义军的骚扰,太守不善领军,如今有袁绍前来他正想让袁绍帮他抵御黄巾起义军。

    袁绍是从京城逃出来的,无官无职,能在一个郡治所住下来,那确实是件大好事。自己肯定要起兵反董卓,这渤海郡正好是自己的根据地。所以,他就对太守说道:“多谢太守如此待我,政事我不便多管,如能有机会抵御黄巾我一定义不容辞。”

    太守一听,简直很合自己的心意,所以就起身作揖道:“下官谨遵袁公指示,一心管理政事,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