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界之召唤猛将 >

第199部分

异界之召唤猛将-第199部分

小说: 异界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镇南军出身,此刻他在江陵、夷陵搞的那套土地改革明显就是针对我们士绅来的,我之前虽然对他们在江陵、夷陵搞的那些名堂不闻不问,纯粹是为了麻痹他们,但是眼下如果我们再放任不管,鄂州的士绅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因此我们决不能再让他们将土地改革搞下去了!”

    钱茂坤也被何文昌说得心惊胆颤,镇南军的凶名他早有耳闻,周怀在江陵夷陵搞的土改他更是清楚的很,因为有不少同窗好友跟他提过这件事情,此刻何文昌再次提及此事,他顿时毫不犹豫的与何文昌站在了一起,他道:“巡抚大人说的不错,土地改革一事我也常有耳闻,此事在民间民愤极大,我们决不能放任不管!当然,既然要管,就要从源头将此事抓起来,只要我们解除了周怀的兵权,张居正的土改必定无法进行下去!”

    古仙暗暗叹了口气,他之前也曾警告过周怀,土改一事要慎行,现在果然引起了一众士绅的公愤,同时他也明白了,原来何文昌想收回周怀的兵权其真正目的是不仅仅是担心周怀报复他,他更担心的是周怀领导的土地改革威胁到士绅的统治啊!

    此刻,古仙已经意识到了一直隐忍不发的何文昌凭借土改一事激起了士绅的公愤,成功的挑战到了自己对鄂州的统治地位,完成了对自己的逆袭,这一幕与十五年前何文昌将自己推下鄂州统治者宝座的场景是多么的相似,他暗暗感叹,用兵何文昌真的不如自己,但是玩政治,笼络人心,自己却被何文昌甩了好几条街。

    古仙十分清楚,眼下的情况,单凭自己一人的威望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鄂州士绅收回新军兵权的态度,一味的选择顽抗,恐怕连自己鄂州提督的位置也保不住,他只好道:“周怀现在手里拥兵三万余人,要解除他的兵权并非一纸公文就能办到,不知道文昌兄准备如何做呢?”

    “很简单!”何文昌指着周怀发来的电报笑着道:“我们立刻给周怀回报,让他统计出此战的有功人员,战后我们再将这些人召来樊城进行封赏!”

    钱茂坤狠狠一拍大腿赞叹道:“巡抚大人此计甚妙!”

    古仙哪里还会不知道何文昌的打算,他这是想将周怀以及他的心腹召来樊城,一网打尽啊!面对何文昌与钱茂雄这种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做人底线,更没有大局观的人,古仙暗暗叹了一口气!眼下鄂州的楚军尚未清剿完毕,何文昌就在算计着怎么屠杀功臣江陵了,实在是让人心寒啊!

    他坚定的摇头道:“不行!我坚决不同意这么做!”

    何文昌问:“鄂国公这是为何?”

    古仙道:“文昌兄,如果周怀的这份电报真的是为了试探我们的态度,那么他们真的会孤身一人来樊城受封?一封受封电报就想将他们骗到樊城一网打尽,文昌兄当周怀还是那个少不更事的三岁小孩吧?再说了,如果他真的敢孤身一人前来,那就说明他根本没有拥兵自重的打算,我们那样对他只会让天下有识之士心寒!”

    “鄂国公说的那样对他是怎样对他啊?”何文昌笑着道:“打了胜仗自然要封赏,不封赏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难道鄂国公以为我做错了不成?”

    古仙彻底被何文昌的无耻打败了,他深深的看了何文昌一眼,道:“何大人,你想怎么做我管不了,总之我是不会下这个军令的!”

    何文昌道:“鄂国公,你别忘了提督是要接受巡抚衙门节制的,你这是准备抗命吗?”

    古仙顿时大笑起来,道:“巡抚大人也别忘了,你也是要接受朝廷节制的,你什么时候听过朝廷的命令?”

    说完这句话,古仙拂袖而去,留下了面面相觑的何文昌与钱茂坤。

    钱茂坤知道,古仙和何文昌这是撕破面皮了,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古仙和何文昌会在这个时候因为周怀的事情翻脸,这样的局面也绝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因为如果何家与古家斗起来,岂不是给了其他家族机会,当然,最关键的是钱家现在还站在了古家的船上,一旦古仙走了,何文昌对自己秋后算账怎么办?失去了古家这颗大树,钱家前景堪忧啊!

    不行,古仙决不能就这么离开!

    意识到这一点,钱茂坤连忙站出来,一把拉住古仙道:“鄂国公息怒,今天如此大喜日子,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好好说嘛,千万不要因为这一点小事伤了和气。”

    古仙厌恶的看了钱茂坤一眼,一把甩开钱茂坤的手:“竖子不足与谋!”

    说完,古仙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钱茂坤尴尬的楞在了原地,站也不是,追也不是。

    何文昌看着古仙的背影,眼睛里面闪过了一抹寒光,古仙的不配合他早就已经料到,刚刚跟他说这么多只是最后再给他一次机会而已,不想他没有珍惜。

    何文昌冷然道:“古仙,你当巡抚衙门是什么地方,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未免也太不将我这个上官放在眼里了吧?”

    古仙听见何文昌直呼自己的名字,而不是鄂国公或者官职,顿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何文昌,你还想怎么样?”

    “哼!怎么样?”何文昌冷笑一声,大声喝道:“来人啊!”

    随着何文昌的话音落下,几十名壮汉举着枪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将古仙和他随身的几名护卫围了起来。

    “大胆!”古仙的护卫大声喝道,然后迅速将古仙围在了中央保护起来。

    此刻,古仙见何文昌的书房四周居然埋伏了如此多人,哪里还不明白他想干什么,他大声喝道:“何文昌,你想在这个时候发动兵变不成!”

第381章 樊城变() 
何文昌根本不理古仙,而是沉声对这群壮汉道:“你们给我将提督大人请到后院好好招待!”

    “是!”

    其中一名头领点头应道,然后对古仙道:“提督大人,您是自己走还是让我们弟兄请你走!”

    古仙摇头暗自叹了口气,最后道:“何文昌,楚军尚未剿灭,你就准备杀有功之臣,这完全就是在自毁长城!你迟早会为自己此刻的决定后悔的!”

    何文昌微微一笑,说实话,如非情非得已,他的真不愿意下这步棋,古仙说的不错,眼下鄂州的楚军未灭,就将古仙抓起来,的确有欠妥当。但是他也没有料到古仙居然会公然拒绝收回新军的兵权,如果自己让他就这么走了,刚刚密谋的内容岂不是会被传出去?这样一来拥兵数万的周怀接下来会怎么做就只有天知道了!

    他道:“鄂国公先下去休息吧,至于我接下来会怎么做就不劳你费心了!”

    一行人将古仙带下去,钱茂坤站在原地,愣是连动都不敢动一下,自己的靠山被何文昌设伏抓了起来,如果自己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挑事,下场只怕还会比古仙更凄惨。当然,他思考的最多的还是古仙被何文昌控制之后,钱家该怎么办?要知道,此时此刻,整个鄂州已经没有谁有能力抗衡何文昌了啊!

    何文昌对着早已经吓得发傻的钱茂坤道:“茂坤兄,眼下鄂州士绅的利益就要靠我们兄弟两人维护了。”

    钱茂坤回过神来,讪讪笑了两声道:“巡抚大人客气了,下官一定以大人马首是瞻!”

    何文昌见钱茂坤倒也很识时务,将心里的杀气隐了下去。

    他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们趁着古仙被捕的消息还没有传开,立刻逮捕古仙家人以及黄安康的家人,封锁消息,然后以提督府的名义起草军令,让周怀与古城立即将被围困的楚军第二军围歼,将楚军围歼之后,再以提督府的名义召集古城、周怀回樊城接受封赏!我们就趁着古城和周怀回来受封的时候,联合各大家族,在军队和樊城两边动手,将他古仙党羽一网打尽!彻底将鄂军第一、第二、第三镇抓在自己手里!”

    说到这里,何文昌盯着钱茂坤道:“这个计划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决不能让樊城兵变的消息传到前线,因此,封锁消息一事由我来全权负责!你这边负责联系鄂州各大世家,争取他们的支持,只要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就不用担心三镇当中忠于古仙的将领哗变!”

    钱茂坤点了点头,周怀在鄂南四府搞土改,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古仙一力维护周怀在就引起了不少士绅的不满,何文昌趁着如此时机一举拿下古仙,重掌鄂州大权,的确是老谋深算啊。

    他自认为玩政治自己绝不是何文昌的对手,连忙道:“下官任凭巡抚大人安排。”

    樊城事变被何文昌捂住了,但是李渊宏一夜之间兵败江夏,就连自己也被生擒俘虏的消息在一个早上传遍了大江南北。

    尽管周怀没有通电证实这一件事情,但是以元开泰、王天宏、马叁家张谷屯全部相信了这一事实,因为如果消息是假的,李渊宏早就出来辟谣了,不可能任由虚假消息肆意传播。

    元开泰暗自感叹,自己真的是小看了周怀,同时他也明白,皖州的人民军牵制了北军大部分兵力,如果不能在短时内结束战斗,那么中州、雍州、蜀州三地就真的危险了!

    李文渊却不这么认为,他道:“元相,如今江夏被周怀拿下,周怀在鄂州的威望一时无俩,再加上他手里的兵力已经超过了鄂州三镇,以何文昌、古仙为首的鄂州当地势力对周怀肯定不会放心,一定会想办法收回周怀的军权,甚至还有可能做出兔死狗烹的事情来。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鄂州的状况,提醒周怀做好准备,鄂州必定生乱,这样一来,中州、雍州、蜀州之危就化解了。”

    元开泰微微颔首,以何文昌此人见利忘义的性格,这种事情他完全做得出来,甚至还有可能将事情做得更绝。他一面吩咐李文渊去处理这件事情,一面给魏武下令,让他加快进攻步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歼灭人民军,拿下皖州。

    南方联合政府,王天宏也意识到随着李渊宏被俘虏,楚军掌控的楚州、赣州、扬州、闽州四州必生内乱,他当即派出自己的外交部长卢瑞祥前往鄂州,商讨夹攻楚军的事宜。

    与此同时,张谷屯和马叁家也纷纷派出了自己的副手前来鄂州,希望能与古仙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元开泰。

    金陵,楚军第一舰队的驻地一片愁云惨淡。

    李海峰作为李渊宏的长子,在得知李渊宏兵败被俘这一消息之后,变得坐立不安起来。

    按照惯例,楚军都督被俘,应该由长子暂行都督权力,统一楚军各部,但是李海峰手里掌握的力量并不足以让他暂时坐上这个位置,且不说手握重兵的叔叔李渊平,单说金陵知府,自己的三弟李海杰,就足以掣肘他。

    正当他左立不安之际,外交部长吴归复和陆军部长王步云找到了李海峰。

    李海峰请两人坐下,吴归复便开门见山的问道:“大公子,都督兵败被俘,您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李海峰自然明白吴归复这是在考验自己的能力,他毫不犹豫的道:“自然是召集诸位大臣、将领商讨如何营救父亲。”

    吴归复不置可否的道:“大公子这一步棋想必三公子肯定也想到了,既然如此,大公子又如何脱颖而出呢?”

    李海峰愣了愣,的确,老三身为金陵知府,为人一向圆滑,善于交际,在楚军中的号召力根本不在自己之下,如果两人各自为政,号召大臣将领营救父亲,必然会让两人的矛盾公开化,非常不利于楚军内部的团结,他沉吟片刻,才道:“吴部长的意思是让我与三弟一起号召大臣、将领前来金陵商讨营救父亲的事宜?”

    吴归复点了点头道:“应当如此,不过仅仅如此还不够!”

    李海峰再次一愣,连忙道:“还请吴部长教我。”

    吴归复笑了笑,问道:“大公子难道忘记了身在明珠的四公子了吗?”

第382章 自治区() 
李海峰顿时恍然大悟,楚军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政权,李渊宏的四个儿子,长子李海峰和次子李海英控制了楚军的海军,三子李海杰担任金陵知府,四子李海浪虽然并没有从政,但是楚军最大的产业金陵兵工厂就掌握在了他的手里。

    吴归复这么一提醒,李海峰当即意识到如果自己能够拉拢李海浪,让他支持自己,就能将楚军第三军、第四军的后勤补给掐在自己手里了!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能提升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

    不过李海峰又有些犹豫,他们四兄弟当中,他与老二李海英的关系最好,与三弟李海杰一向不对路,至于老四李海浪,是他一向看不起的对象,因此与李海浪的关系并不怎么好。此刻,吴归复让自己去拉拢这个一向被自己看低的老四,他心里着实有些不情愿。但是眼下的局面如果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