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247部分

正统天命-第247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说只是个正七品的都察御史,就是正三品的侍郎,戬也能让他脱下来一层皮!”

    御史柳华嘛,这个时候能捞到这么个差事,远离京城那个大漩涡,肯定是有自己那几把刷子的,比如在京中有个什么靠山。

    但是,有靠山归有靠山,他能出来,或者说,能从各方的角力之中胜出,肯定是骑墙派,得罪内廷得罪的没那么死,这也会引来某些坚定的反内廷大佬的敌视。

    所以,当他杨尚荆在这地界儿遭遇了刺杀,外朝那一帮大佬不拿他的狗头给天下一个交代,总也要拿他的乌纱帽给天下一个交代吧?

    毕竟,就现在丰城侯这个牛逼到家的模样,是没人敢龇牙的。

    阅读网址:

    

第五三五章 各有计较() 
第五三五章

    有忠叔这样的忠仆、老仆跟在身边,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做个甩手掌柜,官场上的事儿,只要吩咐下去套路了,剩下的什么官话套话车轱辘话,就可以交给忠叔负责了。

    跟了杨荣那么多年的他,可以说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他自然会用各式各样的隐语、暗语,把对方活活玩死。

    所以等到日上三竿,看着一个兵丁带着忠叔的信函朝着黄岩县县城方向飞奔而去之后,杨尚荆就知道,御史柳华的好日子,基本上算是到头了。

    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在他负责剿匪的地界除了差头,他能好的了?

    别说什么动手的是杨家的人,这是建安杨氏的内务,这年头“家丑不可外扬”才是主流,忠叔在公文里面可能提及这种事情么?

    当然不能了。

    现在杨尚荆想要得到最大的利益,就只有在闽北浙南这一片地方上反复洗牌,造成浑水摸鱼的效果了。

    丰城侯李贤功成身退,浙江备倭都司都指挥使李信成功上位,这只是第一步,充其量是把一根黑粗硬的棍子插进这潭水里面。

    把督军的御史柳华拉下水来,这才是将这根黑粗硬搅和起来,玩浑水摸鱼的好把戏。

    这水只要一混起来,外面的人看着,最多也就是咕嘟嘟冒泡,伸手捞上来几条浮出水面的傻鱼,可是在水底下猫着的杨尚荆,却能快准狠地把被惊动的鱼一口吞掉。

    反正现在以他的体量,以他在朝廷里面的靠山势力,在闽北浙南这片地界上,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还真没有他吞不下去的。

    “怪不得这五百多年后,人还是乐此不疲地想要吃点儿人血馒头什么的,这味儿啊,啧。”杨尚荆带着点儿感慨地砸了咂嘴,看了看自己的胳膊,拍了拍腰间的横刀,心说这打铁还靠自身硬,最起码五年之内,这自己的身手是不能丢下的。

    忠叔毕竟也老了啊。

    杨尚荆觉得放松了,可是这驿丞却并不觉得自己放松了下来,他同样写了一封公文,派了两个驿卒往县城里面送,而且这两个驿卒走的更早些,天蒙蒙亮就启程了。

    虽然说杨尚荆做了许诺,这件事不会把他这个驿丞牵扯进去,可是这年月做官的说句话,做下属的谁特么敢全信?信了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凉凉了。

    所以驿丞表示,作为一个有大明特色的封建帝国主义官僚,哪怕是不入流的,也要严谨地遵循一点,那就是要走程序,程序走对了,才能独善其身。

    毕竟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调回县里吃正儿八经的县财政,然后走个臭狗屎运,做个入流的主簿。

    至于其他的,去您的吧。

    詹士府少詹事,总领浙江沿海靖海抗倭事宜的杨尚荆遇刺这事儿,谁都知道里面有天大的机遇,谁都想掺和一手,那么对于一个流外的驿丞而言,就不是什么机遇,而是要命的陷阱,走错了一步,没有啥靠山的他,可是没人救的。

    “这驿丞,还真有点儿意思。”忠叔笑着说道,“只可惜,岁数大了些,出身也差了些,否则还堪一用的。”

    杨尚荆点点头:“心思还算缜密,虽说有些画蛇添足,求稳却是足够了。这样的人才,丢到这么个小驿站,确实是屈了才了,再写一封信给浙江藩司吧。”

    处州府这边,杨尚荆虽说能说上话,但是到底底气是不足的,毕竟这地界不是他管着的,想要给一个驿丞调动一下工作,不是什么大事儿,可也容易让人给他下了绊子不是?

    所以直接走藩司那边跨级别调动,看起来有些大费周章,可这是杨尚荆也是经过精心计算才拿的主意,主要目的就是向外界展现自己的大度。

    换一句更直白的话,就是他杨尚荆打算收买人心。

    你看,我在这驿站的低头上被刺杀了,我非但没有拿着个驿丞的官帽子祭天,反而让他网上拔一级,这不是宽宏大度么?

    为什么拔一级?这还不简单,晚上杀手过来刺杀的时候,要不是驿丞调度有方,下面管着的驿卒能力出众,对周围环境了如指掌,可不就被得手了?

    一个驿丞往上爬爬到典史,不哪怕是爬到主簿的位置上,对现在的杨尚荆而言都是毛毛雨,谁都知道浙江现在铁桶一块,是托了杨尚荆的福分,浙江三司四个大佬里面,三个站在他这边。

    千金买马骨,不外如是。

    这位周驿丞并不知道自己摔跤捡了狗头金,反而愁眉苦脸地看着上房里面歇着的杨尚荆等人,只盼着明天能像送瘟神一样把这位爷送走。

    今天晚上要是再在这里出点儿事儿,都不用处州府方面给他递小鞋穿了,他自己就夹包滚蛋了。

    杨尚荆站在窗边,看着下面愁眉苦脸,指使着驿卒收拾驿站的驿丞,笑着摇摇头:“昨夜一夜未眠,倒是精神不济,今天就现在这里歇下吧,明天再继续南下,大人之情形如今虽然尚不明朗,可总也不会怪罪戬回去不及时。”

    反正三纲五常这玩意就是抹布,需要的时候拿来用用就得了,不需要的完全可以去特么的,他杨尚荆已经星夜兼程跑了这么远了,要是自己被刺杀了还要一意往回赶,那就是真的愚孝了。

    “不等黄岩那边再派些人来?”忠叔挑了挑眉毛,右拳暗暗握紧。

    杨尚荆摇了摇头:“带着三百人一路南下,已经是犯了忌讳了,故此戬打了个剿匪顺路的名头,若是再有个三五百人南下,事情可就脱离了掌控,那柳华,说不得便要反咬一口。”

    顿了顿,杨尚荆的声音陡转肃杀:“只不过一件事,忠叔还要帮戬留意一下,最近到底是谁有频繁接触过矿贼,有仇不报,戬可是做不到的。”

    如果说建安杨氏整体要抛弃杨尚荆,还有可能鼓动各路框子额,单单一个杨尚荆的三叔,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杨尚荆该露露獠牙,吸上几口浙闽大族的鲜血了。

    

第五三六章 分析() 
第五三六章 分析 第1/1页

    第五三六章

    杨尚荆等人在驿站这边多呆了一天的时间。

    当天晚上驿丞根本就没敢睡觉,那叫一个胆战心惊,虽然他并不知道当天晚上突袭杨尚荆的人,到底是从外面闯进来的,还是杨尚荆身边的人反水被格杀了,但他知道杨尚荆万一出了一点儿意外,他也得殉葬了。

    所以吧,虽然他自己不敢黑灯瞎火地在外面转悠,但是手底下的几个驿卒可都被他给弄起来了,连夜的巡逻,绝对不留一点儿死角。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几个驿卒也没敢多说什么,毕竟他们还得指着这点儿钱粮过活呢不是?巡逻未必会死翘翘,可违逆了驿丞的意思,这活计肯定得丢,自己一家老小也得饿死。

    所以说世界的本质还是比**下限。

    第二天一早,看着杨尚荆带着人离开,这位周驿丞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纯粹是感动的,他对着杨尚荆离开的方向,也就是建宁府的方向拜了又拜,心说得空了,自己怎么做也得去那位蔡仙长那儿,不说算一卦吧,香火钱总得奉上半吊钱。

    三百号人,听着不多,可是真要是动起来,一人双马的架势摆出来,也是乌央乌央一大片了,再加上各个带弓,整体上的气势就要压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明军正规军士卒了。

    一个趴在山坳里面,鬼头鬼脑地往外看的山贼一看见这个架势,禁不住就吞了一口唾沫,咕咚一声刚响起来,就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伸手就想把自己的嘴给堵住,想了一下不对劲,往下一抹,就想去捂自己的咽喉。

    这装备,这气势,从头到尾突出一个特点,壕。

    旁边一个疤脸的汉子把眼睛一瞪,张口就骂:“我说小六子,你特么装神闹鬼呢?看见什么了把你吓成这幅熊样。”

    小六子嘎巴嘎巴嘴,哭丧着脸:“当家的,北面是来了当官儿的,可是可是人数不对啊,足足两三百人,各个还带着弓呢。”

    听见两三百人,这个当家的还没当回事儿,可听到各个带弓,他自己也吓得咽了口唾沫:“小六子你可别给当家的胡诌八扯,两三百官军在这闽北的十万大山里面,还不够咱们弟兄牵着走的,可是各个带弓就不一样了,你再看看。”

    这小六子天生的好视力,在这贼窝里面干的就是巡风望哨的勾当,哪儿能看错了?不过当家的发话,他还是又看了看,这才哭丧着脸点头:“当家的,撤吧,咱们惹不起,不光带着弓,还都披着甲呢。”

    “这真他妈的。”这当家的怒骂了一声,“我说吴老二怎么给老子放这个风,感情是想要害死老子,弟兄们,撤!”

    什么剑乃君子,刀乃霸主,都是扯王八犊子的,真正牛逼的武器就一件,弓。

    要不形容军队多牛逼的时候习惯用“xx万控弦之士”,它不用“xx万握刀熊罴”呢,遇上玩弓玩的溜的,而且是成规模玩的溜的,跑路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如果玩弓的还特么披着甲跑得越远越好吧。

    “大哥,回去咱们兄弟剁了这个吴老二,怎么样?”一个皮肤黝黑的壮汉瓮声瓮气地说道,“个杂碎居然居心不良。”

    当家的回头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找机会再说吧,现在和他吴老二动手,老子还没那么傻呢,他现在身后站着的,可是叶宗留叶当家的。”

    于是这边三十多个小贼稀里哗啦地开始撤退,完美诠释了没有组织度的情况下,三十多人能做到怎样的拖泥带水。

    两边相距本来就不是太远,否则就是再天赋异禀,也不可能看见杨尚荆这边人身上的装备,毕竟现在的大明离着海对岸日本的昭和年还差了不少,深海鱼肝油护眼的人肉雷达还没开发出来呢,更别提上岸了。

    所以杨尚荆这边的斥候很快看出来对面的不对劲,打马跑过来,直接就问:“忠叔,您老人家看看,咱们要不要过去抓两个活的?”

    忠叔好歹也是在漠北见过大阵仗的人物,稍稍思考,点头道:“你且带上二十个人,过去看看,若能抓到活的更好,全歼就别想了。”

    最后一句其实是叮嘱,三十个四散奔逃的土匪,和五万果党士兵不一样,往山里一钻,大抵能顶得上共军三天三夜也抓不完的五万头猪,想着这三百人抓住对面全部,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再好的装备也没卵用。

    那斥候恭声应是,招呼了一声,带着二十人,朝着对方逃跑的方向追了过去。

    “又是不成气候的小毛贼啊。”杨尚荆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

    忠叔点点头:“大概是过来望风,或者是捡便宜的吧?没甚么军纪可言,见到我方军容齐整,军备完善,自然是压不住阵脚,惊慌失措了。”

    顿了顿,忠叔的脸上出现担忧的神色:“这些许的小毛贼不算甚么,可是这预兆却不是很好,少爷若是听老仆一句劝,不如在此北上,先回黄岩县定夺不迟。”

    前面发动了一波波的小毛贼探路,有着看清杨尚荆虚实的意思,也有消耗杨尚荆实力的心思,这就证明,在闽北等着杨尚荆的,绝对不是什么小股蟊贼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很大可能就是成建制的矿贼!

    矿贼身后有闽、浙、赣三省的大户撑着,自然不可能是一盘散沙了,怎么着都能编练出来一点点的军纪,有了军纪,再加上乱七八糟的武器装备,只要人数一上来,杨尚荆这点儿人马是想要硬冲,那就得付出不少的代价了。

    杨尚荆沉吟了半晌,这才摇了摇头:“丰城侯来这边也很久了吧?如果如此大规模的矿贼调动,还能瞒得住他的眼睛,他这个侯爷,还用做么?防着些奇袭也就算了,堂堂正正的对垒,何惧之有?”

    说完这话,杨尚荆闭上眼睛,开始从自己所知的明史史料里面拣选东西,试图从中分析出一个叶宗留可能用出来的骚操作,好加以防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