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242部分

正统天命-第242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世龙眉头一皱,就听见这师爷继续说道:“明府也是朝廷四品官员,又非他杨尚荆所辖府县之官员,如何能够上门拜望?凭空折了自家的威风,便是其他人看了,也会觉得老爷有攀附权贵之嫌。”

    嗯,按照标准而言,身后站着杨溥、胡濙、张辅等人的杨尚荆的确算得上是当朝的权贵了。

    第五二四章

    只不过这会儿,可不是什么应该要面子的时候,见见杨尚荆,总归是有好处没坏处的。

    可是也不等这师爷开口,就听见刘世龙说道:“如今建宁府传来的消息,是杨恭病重,仿佛中了剧毒一般,这杨戬,八成是还要在家中守孝三年了。”

    和杨荣那次不一样,杨荣那次让杨尚荆守孝,不是为了什么礼制,就是单纯地不想让自己有远大前程的嫡次孙,死在中枢那么个漩涡之中,这才利用人死为大的惯例,配合大明以仁孝立国的根本,给杨尚荆来了一次三年期的守孝。

    这次杨恭如果真的蹬了腿儿,皇上势必不会下诏给杨尚荆“夺情起复”的,到时候他这个同为正四品、且没有直接管辖关系的前辈过去,去登门拜访杨尚荆的事儿,只怕也会有人拿出来说了,什么“攀附红人”、“自降身段”之类的怪话,全都能喷出来。

    师爷摇摇头,加重了语气:“明府之意,自然是有道理的,只不过今时今日,不同往时往日,杨尚荆与魏国公徐家联姻,直接娶了魏国公的嫡女,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便是他杨尚荆居家守孝,那备倭衙门还能跑得出他姓杨的手中不成?”

    有了和杨尚荆联姻的“付出”,备倭衙门已经可以算是魏国公家的自留地了,那里产出的、和能够收割得到的军功,自然也是徐家有限摄取的,魏国公家一天不倒台,杨尚荆起复之后,恢复往日声势就会越快。

    刘世龙听了这话,慢慢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然后就听见这师爷继续说道:“此乃其一,其二,明府前去结交一番,表露善意,少不得要让上面的藩台高看一眼,左右也没什么利益冲突,留下一个爱护后辈的名头,岂不美哉?”

    当年银矿还在开的时候,他处州知府刘世龙的脑袋上,也被这里的镇守太监拉过屎,所以和内廷的冲突不是没有,左右恶不恶心杨尚荆一下,还是和杨尚荆见上一面,都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毕竟内廷看他,也是半个敌人。

    反倒是藩台、臬台里面那些回护过杨尚荆的人,看着他会觉得很爽。

    如今他刘世龙在这处州府做知府,也算是“久任”了,他刘世龙当然想要借着这个东南沿海动荡的局面,动一动位置了。

    师爷看见自己家东主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就忍不住地笑了一下,在后面加了一句:“只是这话说回来,明府虽然是前去见他,也不能自降了身价,登门拜访,却是万万不能做的。”

    刘世龙眉头一皱,就听见这师爷继续说道:“明府也是朝廷四品官员,又非他杨尚荆所辖府县之官员,如何能够上门拜望?凭空折了自家的威风,便是其他人看了,也会觉得老爷有攀附权贵之嫌。”

    嗯,按照标准而言,身后站着杨溥、胡濙、张辅等人的杨尚荆的确算得上是当朝的权贵了。

第五二五章 见面() 
    第五二五章

    春茗茶楼被清了场子。

    本府的知府和詹事府的少詹事一起喝茶,还是那种明显就要交锋或者交易的场合,自然是容不得外人窥伺的。

    当然了,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扰民,杨尚荆直接使了银钱,把整个春茗茶楼包了下来。

    杨尚荆笑着站在门口,等着这处州知府刘世龙前来,忠叔也是一脸带笑地站在了他的身后,双手轻轻地放在肚子上,若不是忠叔如今身体硬朗,也不显肥胖,这就是一个团团的富家翁一般的人物了。

    约定的时间是酉时见面,杨尚荆提前包了茶楼,遭到了大约半刻的时间,已经站在这茶楼大门前有个盏茶时间了。

    就是和台州知府见面的时候,杨尚荆也没有摆出这个架势来,这一次这么个做派,说白了,也是更看重刘世龙身后的势力,或者说,是刘世龙本人的能力。

    能够在一个有银矿矿坑的府坐稳了位子的人物,其头脑和身后的势力,都不会差了,毕竟过手的银子怎么扣下来,扣下来上上下下怎么分,可都是个技术活,活儿一个不好,只怕瞬间就被撕成了粉碎,他刘世龙安坐这处州府如此之久,必然也是个有技术的人。

    而杨尚荆如果想要从台州或者是温州方向,直接给南方来一个一发入魂,接管了剿匪的差事,就肯定是绕不开这处州府了,到时候刘世龙这么个有能力的地头蛇的态度,可就牵涉到他在这一片儿能不能施展开手段的根本了。

    拿,拿不掉;坑,坑不死;吓,吓不倒。这么一个人,当然是要以结交为主了。

    没过多会儿,街上响起一阵马蹄声,杨尚荆一抬头,就看见一群人骑着马奔来,打头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后面跟着一个师爷,还有大约十来个家丁模样的人缀在最后。

    等着这老头翻身下了马,杨尚荆向前一步,拱手笑道:“可是刘明府当面?晚辈杨戬,在这儿有礼了。”

    刘世龙眉头一挑,上下打量着杨尚荆,这个称呼里面就透着学问,两个人都是正四品的官儿,唯一的不同就是,一个是正四品的知府,一个是正四品的少詹事,实务派和清贵派的区别罢了。

    所以,杨尚荆就是想要放低姿态,也不可能口称“下官”,更不可能称“后学末进”,毕竟他在翰林院混过日子,这就不是刘世龙能比的了,“达者为师”这一套,清流们可是玩的贼溜。

    所以刘世龙哈哈一笑,拱手回礼:“久闻杨少詹事才名,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见,却也不得不感慨一声闻名不如见面啊。”

    说着话,刘世龙一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边走边说道:“本官何德何能,能让杨少詹事以晚辈自居?若是少詹事不嫌弃,你我便以平辈论交,如何?”

    杨尚荆给他面子,他兜着是要兜着的,可是这兜完了,该还回去还是要还回去的,杨尚荆按照年岁做他的晚辈,那他就论着官职,把杨尚荆的辈分给抬回来。

    毕竟官场上,论资排辈的时候只有在同一派系内,或者是在绝对碾压的情况下才有用,现在他刘世龙就算再牛,也没办法碾死杨尚荆不是?或者说,他刘世龙能有这个待遇,只是因为能够不被杨尚荆直接碾死。

    所以说,脑子放灵醒一点儿,官儿,做的才算是稳妥的。

    “刘明府身在处州,久任十数年,如何当不得戬的前辈?”杨尚荆一脸的笑意,做了个“请”的手势,将刘世龙往里面引。

    刘世龙看着周围的境况,就知道杨尚荆这是把整个春茗茶楼给包下来了,第五二五章

    春茗茶楼被清了场子。

    本府的知府和詹事府的少詹事一起喝茶,还是那种明显就要交锋或者交易的场合,自然是容不得外人窥伺的。

    当然了,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扰民,杨尚荆直接使了银钱,把整个春茗茶楼包了下来。

    杨尚荆笑着站在门口,等着这处州知府刘世龙前来,忠叔也是一脸带笑地站在了他的身后,双手轻轻地放在肚子上,若不是忠叔如今身体硬朗,也不显肥胖,这就是一个团团的富家翁一般的人物了。

    约定的时间是酉时见面,杨尚荆提前包了茶楼,遭到了大约半刻的时间,已经站在这茶楼大门前有个盏茶时间了。

    就是和台州知府见面的时候,杨尚荆也没有摆出这个架势来,这一次这么个做派,说白了,也是更看重刘世龙身后的势力,或者说,是刘世龙本人的能力。

    能够在一个有银矿矿坑的府坐稳了位子的人物,其头脑和身后的势力,都不会差了,毕竟过手的银子怎么扣下来,扣下来上上下下怎么分,可都是个技术活,活儿一个不好,只怕瞬间就被撕成了粉碎,他刘世龙安坐这处州府如此之久,必然也是个有技术的人。

    而杨尚荆如果想要从台州或者是温州方向,直接给南方来一个一发入魂,接管了剿匪的差事,就肯定是绕不开这处州府了,到时候刘世龙这么个有能力的地头蛇的态度,可就牵涉到他在这一片儿能不能施展开手段的根本了。

    拿,拿不掉;坑,坑不死;吓,吓不倒。这么一个人,当然是要以结交为主了。

    没过多会儿,街上响起一阵马蹄声,杨尚荆一抬头,就看见一群人骑着马奔来,打头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后面跟着一个师爷,还有大约十来个家丁模样的人缀在最后。

    等着这老头翻身下了马,杨尚荆向前一步,拱手笑道:“可是刘明府当面?晚辈杨戬,在这儿有礼了。”

    刘世龙眉头一挑,上下打量着杨尚荆,这个称呼里面就透着学问,两个人都是正四品的官儿,唯一的不同就是,一个是正四品的知府,一个是正四品的少詹事,实务派和清贵派的区别罢了。

    所以,杨尚荆就是想要放低姿态,也不可能口称“下官”,更不可能称“后学末进”,毕竟他在翰林院混过日子,这就不是刘世龙能比的了,“达者为师”这一套,清流们可是玩的贼溜。

    所以刘世龙哈哈一笑,拱手回礼:“久闻杨少詹事才名,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见,却也不得不感慨一声闻名不如见面啊。”

    说着话,刘世龙一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边走边说道:“本官何德何能,能让杨少詹事以晚辈自居?若是少詹事不嫌弃,你我便以平辈论交,如何?”

    杨尚荆给他面子,他兜着是要兜着的,可是这兜完了,该还回去还是要还回去的,杨尚荆按照年岁做他的晚辈,那他就论着官职,把杨尚荆的辈分给抬回来。

    毕竟官场上,论资排辈的时候只有在同一派系内,或者是在绝对碾压的情况下才有用,现在他刘世龙就算再牛,也没办法碾死杨尚荆不是?或者说,他刘世龙能有这个待遇,只是因为能够不被杨尚荆直接碾死。

    所以说,脑子放灵醒一点儿,官儿,做的才算是稳妥的。

    “刘明府身在处州,久任十数年,如何当不得戬的前辈?”杨尚荆一脸的笑意,做了个“请”的手势,将刘世龙往里面引。

    刘世龙看着周围的境况,就知道杨尚荆这是把整个春茗茶楼给包下来了,

第五二六章 威势() 
    或许是胸有成算,心里不慌,到了三月,第二个“一旬”已经过了,朱祁镇这个正统皇帝还没有把王振从城东的皇庄放出来,似乎真的打算仔细看看朝臣想要做点儿什么。

    所以被杨溥暗中许了一个兵部尚书的王文,逍遥快活地在闽北和丰城侯李贤一起查账;宁王朱权依旧窝在自己的王府里面修仙;魏国公满天下地找哪位姓郎的仙长,准备给自家女儿和杨尚荆定一个婚期;杨尚荆依旧在黄岩县逍遥快活地练兵,顺带着剿灭了几股规模不大的假倭寇;然后王振继续在皇庄里面修养身心。

    然后王振得了抑郁症了。

    因为皇帝去天寿山浪的时候,居然没带他。

    这种大事儿居然没带他!

    要知道,他王振可是太监头子,皇帝的头号心腹,皇帝出宫去野,居然没想起来他这个心腹,这让他跪着抱着朱祁镇的大腿,大声恸哭“陛下再爱我一次”都做不到。

    于是乎,外朝的大佬们巍然不动,然后底下的小瘪三又开始了新一轮混乱的站队,把远在南方的王文给爽的不要不要的,整日里除了“走访全军,调查情况”之外,就在那儿吟诗作赋,什么春风得意马蹄疾,什么扶摇直上九万里,能整的全都给他整上。

    毕竟嘛,王振失了圣眷没法复出,他这个右都御史干掉徐晞,直接升任兵部尚书,那是妥妥的没问题。

    杨尚荆也觉得自己现在过得挺爽的,在局势貌似明朗的现在,南京方面对他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地加强了,基本上不是什么太过分的要求,全额满足,很微小的要求,甚至还能加点儿码发过来,他现在不说别的,光是库存的箭矢数量,就足够碾压原本半个浙江的卫所了,总之一个字儿,爽!

    受影响的不光是这些,甚至还包括了春闱,实际上第二个、名义上第一个大明朝连中三元的士子并没有出现,大概是他殿试的时候,没有揣摩好皇帝的意思,皇帝的朱笔直接把他丢出了三甲之外,落了个名落孙山的下场。

    “陛下,这是憋着一股气啊。”杨溥抖了抖商辂的答卷,眉头紧锁,“如此下去,这朝局却不知到底是个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