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229部分

正统天命-第229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琦仔细瞅了瞅棋盘,又品了品方才魏国公的话,脸上露出了释然的微笑:“魏国公好算计,老夫甘拜下风。”

第三九七章 代价是什么() 
    防个盗……防个盗……

    京中的消息传到黄岩县的时间,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不过遵循“人走茶凉”的基本原理,这个时间和速度,不是以消息的重要性为依据的,而是以和杨尚荆之间的相关程度为尺度的。

    换而言之,如果是卖杨尚荆的消息,肯定是在杨尚荆从正规渠道接到了消息的前一天送达;如果是和卖杨尚荆没什么关系的,那肯定是尽快送达了。

    这给杨尚荆的感觉,就好像是穿越之前等公交车,着急赶车,等了半天没来,想着点一根儿烟舒缓一下神经,结果烟没抽上几口,特么的来车了。

    忒特么虐心了。

    这会儿杨尚荆正泡在工坊里面,看着一把一把新鲜出炉的明军制式长刀被锻造出来,然后分批装上马车,在备倭衙门的士卒的护送下,向着江边的营寨行去。

    恩,为了适应嫡系部队的换装需求,工坊是日夜开炉不说,还新添了两个锻造炉,搭配上流水线工艺,比起人工打造来,这种效率简直甩了它十八条街出去,看的工部来的这位张元浩张主事都有点蒙蔽了。

    好在他从懵逼到习以为常,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军队也是有等级的,杨尚荆现在虽然还鼓捣不出来一等的海军、二等的空军、三等的陆战队和四等的陆军,但是从自己麾下这些部队里面划分出一个等级来,然后各种资源优先倾斜过去,还是没问题的。

    具体表现为,杨家的家丁和徐家过来的那三十六口子,肯定是第一等的了,他们接受的制式兵器,都是优中选优的,工部主事张元浩曾经测试过,这种精挑细选出来的玩意,和普通的明军刀剑对砍的话,普通的刀剑最次也要蹦出来一个大口子,点儿寸的直接就断了,反正是要回炉的;而这种刀剑,只需要小修小补一下,就能恢复如初。

    第二等的,就是那些好学上进,渐渐从体能强人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进取心的兵丁了,这也是杨尚荆精挑细选出来的,未来的士官的预备役,他们配发的兵器,比杨、徐两家的稍差,但是也比普通的士卒强上那么一点儿。

    第三等的,就是寻常的士卒了,他们的装备本来就不好,杨尚荆这边儿的产能又不能全都拿来铸造刀剑,再加上铁料有限,当然不可能短期内完成全部换装了,所以他们要么捡上面两等人里面稍好的凑合着用,要么还是用自己原来的。

    总体而言,很公平,很合理,最起码得了实惠的魏国公家家丁,对着杨尚荆给配发的武器是交口称赞亚克西,然后恨得杨尚荆牙根儿都痒痒,毕竟这魏国公可是差点儿把他给卖了的主儿,现在这婚约还是迟迟未定呢。

    所以迫于封建礼教压力,他这个二十来岁正值壮年,有才有钱有权有地位的封建帝国四有青年,还是个名义上的钻石王老五,他特么到现在连个孩子都不敢生,就怕被人抓到把柄批判一番。

    最痛苦的是,他杨尚荆是一个被喷文傻的文科生,化学相关姿势还停留在高一的水平上,根本就不会造胶体之类的小玩意儿,他又狠不下心给几个侍女灌汤药之类的玩意,做计生用品全的靠着土办法。

    “此间营造之法,切切不可外传。”杨尚荆背着手,看着装车的工匠,脸上全是严肃的表情。

    二月份的黄岩县,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然而站在他身后的徐尚庸,却从杨尚荆的口中听到了肃杀之意。

    没办法,相比于大明朝军器局那种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杨尚荆拿出来的这套东西有点儿颠覆性了,传出去倒不是怕被偷师,而是害怕直接就被咔嚓了,毕竟……杨尚荆这套东西相当于直接抢了不少人的饭碗,而大明朝做得起军火生意的,能掌控军器局的大拿,又有哪个是他杨尚荆正面刚得过的?

    特么的米国总统在枪击案之后他也得推行法案,让教师隐蔽持枪,不敢和全米步枪协会刚正面啊,杨尚荆再牛逼也就是个正四品的少詹士,和川皇唐破陛下还是差了十好几个数量级呢。

    所以徐尚庸很理解地点了点头:“除却家中大人,更无其他人知晓此间事体。”

    杨尚荆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反正这年月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都是垃圾,只要他直系的这帮人不往外瞎比比,自然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两人正说着话呢,就看见一个杨家的家丁从正门跑了进来,来到了杨尚荆的面前,这才停下,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书信:“京中传来消息了,忠叔说此事十万火急,须得少爷过目才是。”

    杨尚荆眉头一挑,伸手接过了信件,展开来仔细观瞧,眉头就不由得皱成了一个川字。

    都察院的王文南下查案,这可是个出乎预料的决断,原本杨尚荆寻思着,就算不派焦宏下来,也得找个差不多的,比如刑部的某个侍郎,然而却选了王文这么个不靠谱的,难道京中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不成?这也没接到王振重出江湖的消息啊。

    万一王文再玩出来一出儿对付薛瑄的把戏,整个外朝可就都好不了啊。

    深吸了一口气,按耐住心头的不解,杨尚荆眯着眼睛继续往下看,然后就看见朝中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原本几个亲王振的六部主事、郎中都被调职了,要么去清闲衙门喝茶,要么滚去边陲之地了,根本看不出任何王振复出江湖的迹象。

    于是杨尚荆就觉着挠头了。

    然后杨尚荆的目光就落在了信纸的最左面,工部右侍郎王佑以年老力衰,告老还乡。

    “发配出去一个不太靠谱的王文,留下一个有力人士焦宏,对京城里的外朝秩序进行大规模调整……杨溥这一手玩的玄乎啊。”杨尚荆慢慢走到一堆炭火旁,将信纸丢了进去,摸了摸下巴,最终发出了一声叹息。

    大佬们的世界,搞不明白啊。

第四九八章 投石问路() 
    。。。。。

    其实接到信的,不只是江南地界的巨富们,南直隶的那帮子勋贵的眼线,同样不少。

    虽然大明开国到现在也才七十来年,这帮勋贵们从财富积累上,还赶不上某些数百年风流的老士族,然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行来是人类的本性,他们在江南地区各个卫所、衙门里面埋下来的钉子也是不少的。

    所以找上徐尚庸的人也是不少的,其中就有常家的常宜信。

    本来在南京城里,常宜信是和徐尚庸之间经常别苗头的,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嘛,勋贵里面的嫡出子那么多,成气候的也就常、徐两家,两家的嫡长子要人前人后人模狗样地装“勋贵体面”,一些腌臜下作的事儿,就得这帮弟弟帮忙做了。

    然而吧,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的徐尚庸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五品千户,虽然说这个官职在正儿八经的勋贵的眼里也就是个屁,能带着点儿臭味儿,可是有了勋贵子弟的加成,就不一般了。

    这叫虎父无犬子。

    然后呢,徐尚庸掌着的衙门,叫做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一等一的精锐,派出来几百人,就能带着一帮弱鸡横扫沿海山贼水匪的那种精锐,在杨尚荆的科学指导下,战斗力爆表。

    打过仗的勋贵们估算了一下,这超编两倍还要多一点儿的巡防千户所,基本上能正面虐翻三四个卫的兵力,如果臭不要脸玩起斩首来,扫平江南不敢说,扫平整个浙江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里,南直隶还是有不少能打的骄兵悍将的。

    再然后呢,现在徐尚庸是杨尚荆的舅哥,这个就很屌了,姻亲一向是政治联盟之中最牢固的象征,杨尚荆身后站着的魏国公徐家是很屌,但是站着的中枢大佬显然也不弱,至于建安杨氏为代表的江南士族地主,更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总而言之,徐尚庸现在牛逼不解释。

    所以骑着高头大马的常宜信到了巡防千户所,见到徐尚庸的时候,脸上全是客气的神色,根本看不出早年间和徐尚庸在南京争风吃醋别苗头的样子来。

    “一别不过数月,尚庸兄风采更胜往昔啊。”常宜信语气全是客气,表情全是恭维。

    和当初在南京城里的时候相比,徐尚庸的确是风采更胜往昔,皮肤粗糙了不少,脸上也是胡子拉碴的,因为这些个月份经常在海上跑,风吹日晒的,皮肤的颜色也深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因为砍翻了不少不知死的倭寇,身上的杀伐之气也重了不少。

    看着还是一副小白脸模样的常宜信,徐尚庸哈哈一笑,走了过去,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往里面带:“你我弟兄相见,如何用得着这般客套,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常家的江湖地位摆在那儿了,徐尚庸也不敢无视,毕竟人家在南京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现在常宜信出来找他,就证明常家和徐家联盟,是得到了魏国公的认可的。

    虽然他徐尚庸自问很屌,但是和自家老子掰腕子,他还没那个底气。

    两人说笑着进了客堂,分宾主落座,自然有人送上茶水来,常宜信转转眼珠子,就觉得自己在这里玩那套酸文人的把戏得不到什么好处,干脆端起茶杯来一饮而尽,然后哈哈大笑:“小弟一路南下,如今倒是真个渴了。”

    看着下人给常宜信添上茶水,徐尚庸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做出了如此不合规矩的动作,就证明两个人今天可以谈些实际的事情了。

    “却不知宜信你今日前来,所谓何事?”徐尚庸也跟着喝了一口茶,然后问道。

    看着徐尚庸的动作,常宜信露出了笑容:“听闻巡防千户所辖下的士卒在日本发现了不少的矿藏,小弟奉了家父的命令,前来尚庸兄处打探一番。”

    大家都是勋贵子弟,直来直去就好了,玩花活儿惹人笑话。

    徐尚庸现在偏生喜欢这种直来直去的,所以哈哈一笑,摇了摇头:“前些日子丰城侯也曾派人前来打问,吾在这里说句实话,矿藏,是肯定有的,而且不少,不过规模、产量嘛……”

    叹了口气,徐尚庸接着说道:“规模尚且不知,宜信你也知道,这般矿藏,都是传家的物业,等闲外人是不会轻易知晓的,产量嘛,每年和中原交易的,大概能占上两三成罢?不过日本那开采矿藏的技术,还是太过粗糙了些。”

    话说到这里,基本就明白了,这矿藏肯定有,不过日本人都是傻逼,开采不行,落到咱们哥儿几个手里,妥妥的往上涨个百分之二十的产量。

    不过偌大的日本,就算跑过去私底下搞开发,肯定也不是江南士族、或者是南直隶勋贵们自己能一口吞下去的,没那么大的胃口,会直接被撑死,徐尚庸所提的“丰城侯”,指的是李贤本人,实际上也是指其他的勋贵、富户。

    常宜信顿时就是眉开眼笑,他才不管其他勋贵神马的呢,只要有得赚就行,常家到了现在,也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头面人物,全靠常遇春当年留下来的势力活着,这要是再不弄点儿新鲜玩意进账,只怕真的就要富贵不过三代了。

    毕竟现在打压勋贵实力的,不仅仅是那帮吟风咏月、瞧不起他们这帮暴发户的地主,还有希望自己直接掌兵的皇帝陛下。

    “却不知杨少詹事如今作何打算?”常宜信笑嘻嘻地问了一句。

    徐尚庸眉头一挑,哈哈大笑:“吾那妹夫,忠心任事,自然是只管剿匪了,这市舶司的差事,不归他管,他自然也就不会插手甚么了。”

    嗯,这话说得隐晦,可不是傻逼都知道,杨尚荆这是打算放任大家下海,保不齐还要靠打击海盗给各大家族护个航甚么的,反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民间片帆不得下海的法律,管他杨尚荆卵事?

    “既是如此,小弟多谢尚庸兄提点。”常宜信脸上笑嘻嘻,嘴里更是笑嘻嘻。

第四九九章 朝野上下() 
    第四九九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杨尚荆站在委羽山太清观前,看着满山的桃花,脸上全是笑意,老蔡这个新鲜出炉的老神仙站在杨尚荆的身后,一脸的前辈,丝毫见不到之前任何人前显圣的神圣之感。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杨尚荆伸手压下一枝桃花,笑吟吟地做起了文抄公,反正唐伯虎还得二三十年才出生,他抄起来根本没有任何压力。

    当然,经历了他杨尚荆的这一通骚操作,原本应该连中三元,被称为“我朝贤佐,商公第一”的商辂,现在还在委羽山山脚下的书塾里面,跟着张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