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192部分

正统天命-第192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后更新全文,多担待

    听着杨溥这话,马愉也是一阵无语,这话虽然恶毒了一点儿,但是道理上讲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中原九州这帮子黎民百姓,从先秦那会儿搞死了****的奴隶制王朝之后,一直就是世俗政权社会,达官贵人们都不太喜欢脑袋上面压着一个有思想的“神”,他们只想着自己代表神来说话,所以在皇权和门阀权力的角力的过程中,妥协出了一个“天人感应”,也妥协出了以道教为代表的多神论体系。

    当然了,汉代道教最开始创立的目的之一,是外界西南的民间信仰,将汉朝的影响力渗透过去,所以用了汉留侯张良九世孙张道陵借着老子的名义“开宗立派”,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不过因为道教的教义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说有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比如“天下之至柔莫若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之类的,听着是柔顺,实际上准备把挡在前面的一切都碾碎,所以当一个来自印度的大和尚把佛教这种“忍着今生的痛苦,求得来世的福缘”的教义摆在汉朝统治者面前的时候,当即就有了白马驮经的乔段。

    皇帝需要世族去忍,世族需要庶族地主去忍,庶族地主需要泥腿子去忍,然后宣传着宣传着,就有忘了初心的傻叉,自己跑去信了什么神神鬼鬼,所以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嗯,看着笑一笑就行了,毕竟叫萧衍的南朝皇帝不是叫萧炎的网文主角,说到底没什么日天的本事。

    所以英明如天可汗李二陛下,把道教列为国教的同时发展佛教,互相牵制;所以果决如三武一宗,直接把占着大部分田亩、佛像里藏着大堆铜钱的佛教犁一遍……

    至于元代组织的那场“全真教与佛教就《老子化胡经》真伪问题的若干辩论”,更是这种平衡之术的巅峰之作。

    也正是受到这种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胡濙这种等级的官僚都开始崇佛信道,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现在还接替王振干着司礼监太监的金英,就自己号称是“奉佛弟子”。

    而在这个当口上,大家都一股脑跑去道观的原因,也和杨溥所说的一样,就因为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去世了,在道教的说法叫做羽化登仙,对外的宣传就是受了天庭的旨意,飞升上界了。

    这个时机真的是太寸了,就算张懋丞生前策划了诸如杨尚荆踏上神坛之类的案子,这会儿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地直接揭过去了,毕竟人死都为大了,飞升了的天师那就更大了,不能寒了天下道士们的心不是?

    所以为了不惹麻烦,或者说少惹麻烦,张家势必会借着这个机会退出这一滩浑水,保全自身;皇帝为了朝堂的稳定,为了在自己下大棋的时候不被西南啊、东南啊之类的鬼地方蹦出来点有宗教性质的叛党搅合,势必也会放过张家。

    在这个时候,哪怕张家新任的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再暴躁,也会被张家的族老们死死拦住;正统皇帝就算再暴躁,金英就算是再心向外朝,也得尽心竭力地拦着,否则皇帝回顾神来,他真的要死全家。

    “如今这事情……倒是又把那杨尚荆推回了风口浪尖啊。”杨溥慢慢走着,腰杆越发地显得佝偻了。

    “老师……”马愉就有点儿辛酸,上前一步想要搀扶,被杨溥挥手拦了下来。

    “如今

    也正是因为宗教在世俗权力的第四二零章

    听着杨溥这话,马愉也是一阵无语,这话虽然恶毒了一点儿,但是道理上讲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中原九州这帮子黎民百姓,从先秦那会儿搞死了****的奴隶制王朝之后,一直就是世俗政权社会,达官贵人们都不太喜欢脑袋上面压着一个有思想的“神”,他们只想着自己代表神来说话,所以在皇权和门阀权力的角力的过程中,妥协出了一个“天人感应”,也妥协出了以道教为代表的多神论体系。

    当然了,汉代道教最开始创立的目的之一,是外界西南的民间信仰,将汉朝的影响力渗透过去,所以用了汉留侯张良九世孙张道陵借着老子的名义“开宗立派”,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不过因为道教的教义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说有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比如“天下之至柔莫若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之类的,听着是柔顺,实际上准备把挡在前面的一切都碾碎,所以当一个来自印度的大和尚把佛教这种“忍着今生的痛苦,求得来世的福缘”的教义摆在汉朝统治者面前的时候,当即就有了白马驮经的乔段。

    皇帝需要世族去忍,世族需要庶族地主去忍,庶族地主需要泥腿子去忍,然后宣传着宣传着,就有忘了初心的傻叉,自己跑去信了什么神神鬼鬼,所以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嗯,看着笑一笑就行了,毕竟叫萧衍的南朝皇帝不是叫萧炎的网文主角,说到底没什么日天的本事。

    所以英明如天可汗李二陛下,把道教列为国教的同时发展佛教,互相牵制;所以果决如三武一宗,直接把占着大部分田亩、佛像里藏着大堆铜钱的佛教犁一遍……

    至于元代组织的那场“全真教与佛教就《老子化胡经》真伪问题的若干辩论”,更是这种平衡之术的巅峰之作。

    也正是受到这种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胡濙这种等级的官僚都开始崇佛信道,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现在还接替王振干着司礼监太监的金英,就自己号称是“奉佛弟子”。

    而在这个当口上,大家都一股脑跑去道观的原因,也和杨溥所说的一样,就因为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去世了,在道教的说法叫做羽化登仙,对外的宣传就是受了天庭的旨意,飞升上界了。

    这个时机真的是太寸了,就算张懋丞生前策划了诸如杨尚荆踏上神坛之类的案子,这会儿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地直接揭过去了,毕竟人死都为大了,飞升了的天师那就更大了,不能寒了天下道士们的心不是?

    所以为了不惹麻烦,或者说少惹麻烦,张家势必会借着这个机会退出这一滩浑水,保全自身;皇帝为了朝堂的稳定,为了在自己下大棋的时候不被西南啊、东南啊之类的鬼地方蹦出来点有宗教性质的叛党搅合,势必也会放过张家。

    在这个时候,哪怕张家新任的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再暴躁,也会被张家的族老们死死拦住;正统皇帝就算再暴躁,金英就算是再心向外朝,也得尽心竭力地拦着,否则皇帝回顾神来,他真的要死全家。

    “如今这事情……倒是又把那杨尚荆推回了风口浪尖啊。”杨溥慢慢走着,腰杆越发地显得佝偻了。

    “老师……”马愉就有点儿辛酸,上前一步想要搀扶,被杨溥挥手拦了下来。

    “如今

    也正是因为宗教在世俗权力的。

    a

第四二一章 不变应万变() 
    第四二一章

    信什么不是信?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政治体制里面,皇帝其实就是身在人间的代言人,虽然不是唯一的,却也是至高无上的,哪怕有什么张天师、李道长、释禅师、索活佛之类的在民间开设道场,这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也是无人能够撼动的。

    毕竟嘛,别管是佛教的法王还是道教的天师,都得靠着朝廷册封才行,羽化登仙也好,转世轮回也罢,都得按照朝廷的基本法,按照本宗教的教义来,谁要是私自转世轮回,或者擅自羽化登仙,那就得遭天谴了。

    嗯,皇帝就会代表老天爷惩罚你,方法一般是“天兵天将”在“天使”的带领下上门,然后拉上“斩妖台”去,剁了脑袋还是直接碎尸万段,就要全看“天意”了。

    只不过呢,距离产生美,神秘的才是可怕的,这也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了,所以朝中的衮衮诸公在看着今上继承大统的今天,很多人大佬宁可去求虚无缥缈的神佛,也不愿意去拜一拜在世的神仙。

    不过离着皇上远的,看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底层小官僚,比如六部五寺正五品往下的小瘪三,还是很乐意去给皇帝陛下跪舔的。

    所以在锦衣卫卒王永趁着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不在家,王振还在皇庄“休养”的当口上,把指责王振的罪状递进了通政司,由金英交给了皇帝陛下的时候,大佬们又跑去白云观烧了一堆的香火,当然也有不少小官僚向着跪舔皇帝的。

    奈何宫门太深,去白云观给道教的祖师们上一炷香,好歹还能在大学士什么的身后排个队,在皇宫这里,六品七品的小官儿连皇帝的面儿都见不到。

    正在黄岩县抖搂手,感慨着天师府张家怎么就躲过了算计的杨尚荆,在接到京师传来的消息之后,整个人陷入了更深层的思考。

    他也只能思考了。

    “如今京中这局势,却又是扑朔迷离了起来。”忠叔坐在杨尚荆的身边,帮着杨尚荆进行分析,“张家不会被牵连进来,只剩下一个宁王,怕是陛下真个动了怒,就不好收场了,这王永……大抵是外朝某位大臣派出来转移视线的。”

    那是当然了,明朝皇权至上,藩王都是吉祥物,没有实力做后盾的吉祥物都是虚的,所以哪怕是杨尚荆做局,也是把吉祥物宁王和实力派张家绑在一起,给朝廷难堪,结果现在局面做不成了,杨尚荆自己倒是坐蜡了。

    不过杨尚荆倒也乐观,这年月,再特么差,还能比他第一次被卖的时候差了?比**下限嘛,也该他杨尚荆乐一乐了:“局虽然没做成,但是这势头,却是有了,皇帝不会和张家计较什么,自然也不会追究张丛了,这黄岩县……嘿,到底还是戬要一家独大的。”

    杨尚荆现在就怕朝廷给他掺沙子,能够保证整个备倭衙门、黄岩县的思想统一,已经是杨尚荆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地盘再大,玉龙一混杂,他也找看不过来,虽然他现在是个正四品的少詹事,但是兼任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已经到了极限,想要兼任一个什么正四品的知府之类的,还是歇了吧。

    “话虽如此,少爷下一步却要如何走动?”忠叔皱了皱眉,脸上有点儿担忧。

    一起一伏啊,杨尚荆本来想着借着做局雄起,结果没起来,还有被压下去的势头,虽然如今朝中全是讨论关于王振的若干阴司事,但是呢,谁知道有没有小瘪三就想趁着水混,踩他杨尚荆几脚,然后得了圣眷顺势上位?

    虽然这种事情一旦出现了,外朝的大佬们也会帮杨尚荆把人掐死,但是癞蛤蟆趴在脚面上,不伤人但是它恶心人啊。

    杨尚荆叹了口气,摆了摆手:“如今朝堂上一片混乱,这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想要蒙混过关也是简单的,不说别个,只说礼部鸿胪寺那边,胡宗伯给拿一个出使番邦的权力,总归是没问题的,到时候备倭衙门这边多使使力,给家中精通倭国语言的庶出子求个出身,还是没问题的,这剿倭的小事,礼部、鸿胪寺的那帮清流,总不至于还来和戬争功罢。”

    这年月,中央王朝无论是体格还是体力上,都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周围的番邦,上层人都以会说中文为荣,要是夹杂点什么粤语啊之类的,差不多就能混到上层去,你要是会几句大明特色的凤阳官话,那妥妥的大拿了,在自己国内简直比大熊猫都稀有。

    不过想要出使番邦,总得带个翻译什么的,尤其是杨尚荆打算派人去“调查倭国金银铜矿”这事儿的时候,毕竟日本那种弹丸之地,贵族再傻逼也是贵族,这种消息是不会轻易透露的,所以呢,从“小民”嘴里打听出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东南士族里面的大佬,杨家要是不偷摸地搞点海贸,那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名头,所以家里面的庶出子,精通外语的,还是培养了那么几个的,杨尚荆这么一招,除了给自己添了便利之外,也是“回报家族”的举动,哪怕是一个正九品的小官儿,最起码也让杨家看到了他的能力,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对他的支持力度也好加大一点儿。

    所以忠叔听了这话,点了点头:“老仆这便修书一封,让家中早做准备,那些个庶出子,大多都是随船在海上行走的,若是迟了,只怕找不到人手。”

    杨尚荆点点头,叹了口气:“这一转眼,已经是快到了五月了,戬这婚事,可是还八字没一撇呢,没有魏国公这张护身符,总归是不爽利的,还是要让家中去书南京打问一番,免得束手束脚。”

    忠叔愣了一下,点头应是,虽说就算杨尚荆娶了魏国公的女儿,对方想要切割止损也很容易,但毕竟还有那么一点儿出于道义上的规律,盟友都管不好的,会让其他人产生疑虑,如现在这般,魏国公找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