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19部分

正统天命-第19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柜台后面转了出来:“哎呦,常公子您来了,您几位是……”

    常宜信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就是饿了吃点儿东西,楼上那个老座儿给我打扫干净,我等的家丁在二楼就行了。”

    “菜还是那老几样?”掌柜的应了一声,然后问道。

    像这种高档的酒楼,别说是勋贵了,就是一般的常客都是有专座儿的,要么安静点儿,要么临街热闹些,要么高出能看见秦淮河景色的,至于菜品那都是必须记住的,就和五百年后酒店里做客户档案一样,只不过不是什么数字化而是手动记下死记硬背的。

    常宜信点了点头,自己就开始往楼上走,一个小二神色有些慌张地贴在掌柜的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掌柜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他连忙跟上常宜信的步伐,一脸为难:“常公子,这个……座位的事儿,能打个商量么,锦衣卫城南千户所的张百户正在那里宴客……”

    掌柜的也是没辙,这事儿总不能让吃了一半的客人让开吧,虽然常宜信无论从身份还是地位上,都要甩那个张百户几条街出去,但是勋贵一般都要个脸面,对这平头老百姓,只要不出大事儿一般都会给个面子的,毕竟文官儿们盯着勋贵的眼睛,总是要比盯着锦衣卫的多那么几双的,谁都愿意找麻烦不是?

    常宜信皱了皱眉头,刚刚想答应,就看见一个跟班儿眼珠子一转,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话,于是他的眉毛当即就竖起来了,一巴掌就抽在了掌柜的脸上:“简直瞎胡闹,什么城南千户所,一个小小的百户算个甚,就是他赵自强自己找过来,见了面儿不还得叫本公子一声常四公子?上去,告诉他麻溜给我滚,否则本公子打断他的狗腿!”

    这个时候他们这帮被家族扔出来下注的勋贵子弟,正琢磨着要给内廷找不痛快呢,那南京锦衣卫这种实质上隶属内廷的软柿子,要是不拿捏几下,还对得起勋贵的身份不成?别说这有矛盾点了,没有矛盾点也要制造点儿矛盾啊。

    掌柜的捂着脸倒退了两步,差点儿从楼梯上摔下去,他看着常宜信眼中的怒火,连连点头:“常公子您放心,我这就让人去说。”

    转过脸儿来,掌柜的就给了店小二一巴掌:“还不快去和张百户说!”

    常宜信那是勋贵子弟,他惹不起,但张百户他就能惹得起了?按照锦衣卫的划片儿,他们这迎宾楼就是归张百户正管的,县官儿不如现管是不假,但县官儿亲自来了,谁还敢怠慢了?

    那小二一脸的憋屈,却也不敢耽误,蹭蹭地就往楼上蹿,过了一会,就听上面传来一阵怒吼,小二忠着双颊屁滚尿流地下来了:“掌柜的,张百户发了怒火,还把小的给打了,说是他宴请的贵客,是北京城来的,好像还是什么北镇抚司的经历……”

    那就不光要找别扭了,我还得打断他两条腿啊,连着那个狗屁经历一起揍了。

    锦衣卫分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管的是锦衣卫的家法,北镇抚司则掌控着稽查、刺探、皇帝仪仗、人员升迁等等要务,这北镇抚司来个经历,保不齐就是要给杨尚荆上眼药搞事情的,哪怕常家和杨家历来不和,但这会儿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常宜信的智商又没什么缺陷,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常宜信两只眼睛放着光,直接扔出一贯钱来,一脸的正气让人难以直视:“这锦衣鹰犬欺压良善,端的可恶,我常宜信身为开平王之后,忠良子弟,焉能视之不见?来人,跟我上去,给这小二讨个公道!”

第三十九章 战斗当然要多点开花(下)() 
第三十九章

    看着常宜信带着人上楼去了,手里捧着一吊医药费的店小二差点儿直接晕过去,这一吊钱哪儿是给他的医药费,这分明就是丧葬费啊。

    店小二在心里就把常宜信骂了个狗血喷头,什么叫做给自己出头?你这叫给平民百姓伸冤?特么你上去打爽了,转身一走,我这妥妥的要被锦衣卫的大爷们玩出一百个小模样来,就锦衣卫那帮汉子,在你们勋贵的面前是三孙子,在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面前那就是大爷啊,扣个通倭的罪名,分分钟夷三族,连应天府的衙门都不用去的那种……

    掌柜的看了看店小二手上的钱串子,冷哼了一声:“陈三儿啊,你回家养伤吧,明儿就别来了,嗯,以后也别来了,赵四儿,去账上看看他有多少工钱,都拿给他算了。”

    店小二打了个哆嗦,咕咚一声就跪下了:“掌柜的,您开开恩呐,小人家中尚有老母卧病在床,需要供养,就指望着小人这点儿工钱买药了,您老人家发发慈悲……”

    说着话,跪在地上咕咚咕咚地开始磕头了,什么男儿膝下有黄金,都是扯淡,柴米油盐酱醋茶啊,关键的时候还得加上一个药,离了这些玩意,人靠着一口骨气怎么活?最重要的是,这南京城里的青楼酒肆,但凡是上了档次的,掌柜的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他这边被迎宾楼开出去了,而且还是得罪了官面儿上的人物被开出去的,以后他还想在南京城混下去?

    掌柜的连头都没回,心说我不把你开了,以后人家张百户过来找事儿,我怎么应付人家?看着店面被锦衣卫整个封了?你个丧门星,没扣你工钱已经是你祖坟冒青烟了好吧?

    那个赵四儿这会儿拿了几十个铜钱过来,直接塞给了陈三儿:“三哥,咱们楼里就这个规矩,你也别为难掌柜的,掌柜的这也是为了你好,你这边儿一走,兴许张百户就不追究了呢……”

    陈三儿听了这话,脸上的表情都僵了,伸手接过这几十文钱来,连着那一吊钱一起揣进怀里,站起身来,失了魂儿一样就出了酒楼,别管啥年月,神仙打架的时候掉下来一块搬砖,把凡人给砸了,是神仙能下来给他道个歉,还是凡人能飞天上给神仙来一砖头?

    当然是选择认倒霉啦。

    看着陈三儿离去的背影,赵四儿瞬间就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然而掌柜的那眼睛一横他,他也就只能乖乖地甩着毛巾,去伺候客人去了。

    这年月,人臭啊,你不干,自然有能干的、愿意干的来顶缺儿。

    楼下倒霉的是陈三儿,楼上倒霉的就是张百户了,这帮勋贵子弟带着家丁直接冲上去了,一个个那叫一个如狼似虎,两个站在旁边儿的锦衣校尉看清了来人的长相,刚刚把绣春刀抽出半截儿来,还没等咋呼两声,瞬间就萎顿了下去,勋贵揍他们一顿没事儿,他们要是敢把勋贵打掉一根汗毛,就别想留个囫囵了。

    这年月又不是太祖、成祖在位的时候了,南京的锦衣卫,那叫一个憋屈……

    “就是你等欺压良善?”常宜信看着桌子旁相对而坐的两个人,嘿嘿冷笑,就那目光,充满了正义的威严,“尔等食朝廷俸禄,不思保境安民,反倒对老百姓作威作福?我常宜信也是忠良之后,焉能置之不顾?来人呐,给我打!“

    这帮家丁抡圆了手里的刀鞘、剑鞘,对这这几个锦衣卫就是一通儿狠砸,和张百户对坐的那个站起来就开始怒斥:“我乃是北镇抚司……”

    “扯你娘的蛋,我怎么没听说北镇抚司最近有人南下了?”一个勋贵子弟冲上去就是一刀鞘,直接把这货的后半句话全都砸回去了,“我看你不是擅离职守,就是冒充官军,来人呐,给我狠狠地打!”

    于是这帮勋贵的家丁也不用刀鞘了,拎起来桌子椅子就是一顿狠砸,凳子这玩意趁手啊,砸起来简直忒带感了,一个个锦衣卫在地上翻滚着,双手护着脑袋,嘴里只敢哀嚎,哪里敢还一下手?

    别说现在这常宜信等一干勋贵子弟打着忠君爱民的旗号了,就是平时莽气上来了揍他们一顿,那也是白揍啊。

    常宜信砸的正爽呢,脑门子上就挨了一下,他两眼之中的怒火“蹭“一下就冒出来了,扭头看过去,想找找谁这么大胆,就看见自己的一个小跟班正拿着根凳子腿往他自己的脑门子上招呼,一条红印子瞬间就出来了,然后慢慢地鼓了起来,然后放声叫道:”TMD锦衣卫打人啦,锦衣卫嚣张跋扈,连勋贵子弟都敢打啦!“

    常宜信转了转眼珠,摸了摸自己头上慢慢鼓起来的包,脸上就露出那种残忍的笑容来,伸手抢过一根棒子,恶狠狠地说道:“这帮锦衣卫简直无法无天了,来人呐,给我打,把带头的那两个腿都打折了,拉去兵部给尚书大人过过堂!让大人给咱们评评理!”

    南京六部虽然都有些实权,比如江南的赋税就由南京方面收齐了往北京进行漕运,比如一部分来朝贡的小国都是南京方面先接待,比如南京周围四十九个卫所都受节制,但是吧,里面的人基本都是被发派来养老的官儿,自从北京城定都了之后,过来的基本都是指望着临致仕之前提个一级半级的老人。

    但南京六部以兵部为首,兵部尚书挂着参赞机务的衔儿,所以把这帮锦衣卫抬去兵部打官司,就是要把这件事儿闹大了,反正那帮文官儿顶多就喷几句勋贵跋扈,他们这帮本来就没继承权的最多关几天禁闭、挨几下板子了事,至于之后外朝和内廷之间的角力……他们也插不上手。

    于是一帮勋贵的家丁对这锦衣卫是痛下杀手,一个两个把手中的家伙事儿舞的虎虎生风,地面上尖叫的声音瞬间又拔高了一个八度,清脆的骨折声在嘈杂的环境下依旧是那么的……刺耳。

第四十章 鱼儿上钩了(上)() 
第四十章

    常宜信是常遇春的子嗣,常遇春死后是追封了王爵的。

    大明朝法理上来说,外姓功臣的封爵,到国公就是到顶了,所以常遇春被封王,哪怕是死后追封,江湖地位也是不一样的,更何况,现在常家和徐家一样,都是一门二国公,顶级的勋贵。

    要说和徐家有什么差距,那就是成祖朱棣的皇后姓徐不姓常,而且靖难那会儿,常家也没站队。

    但没站队,也是自身实力吊炸天、江湖地位高入云的一种体现了,所以常宜信叫嚣着“为民做主”、“打倒鱼肉百姓的锦衣卫鹰犬”这种口号,打折了一个城南千户所的百户,和一个北京来的北镇抚司经历两个人四条腿,然后拖着两个人去了南京兵部大堂上打官司,谁也没敢多放一个屁,甚至那一路上干脆连一个锦衣卫的人都没有。

    南京兵部尚书根本没出面,一个正五品的主事就把这群人打发了,南京勋贵痛揍锦衣卫,甚至砸了某个百户所、千户所,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闻了,文官儿们也没有在这上面做文章的必要,哪怕现在北京的锦衣卫指挥使是看着王振眼色办事的,名义上也是天子亲卫,在文官的攻讦序列里面,还要排在东厂后面。

    然而听着这个消息之后,杨尚荆整个人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南京勋贵实在是……太潇洒了、太恣肆了,这么一股子力量要是不抓在手里好好用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简直就是天理难容呐。

    “少爷,车都装好了,东西我们也都看过了,齐全的。”忠叔贴过来,对这杨尚荆说道。

    所谓的齐全,就是弓箭齐全,没有什么质量上的瑕疵,杨尚荆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点了点头:“那就走吧,早走半天是半天,这眼瞅着咱们都折腾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再不上任,估计就要逾期了,哪怕浙江上下都有咱们的人,但这种小事儿还是别折腾了把,万一被告一个官官相护,终归是个麻烦。“

    明朝官员上任是有期限的,不过吧,因为路况之类的不会尽如人意,所以这个期限挺长的,但杨尚荆从北京走到南京,为了拖延时间走了陆路,已经折腾出去一个多月接近俩月了,这会儿还要顺手防备一下那三十来个盐丁,只怕到了黄岩县就要逾期。

    正所谓做婊子也要立牌坊,哪怕他杨尚荆到了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之后,就是要玩官官相护、瞒上欺下,搞点儿大新闻啥的,那也得先把牌坊立好了再说,没来由用逾期不赴任这种小事儿,给人家攻讦的借口。

    忠叔点点头,冲着杨二挥了挥手,于是接近五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了客栈,顺着南京城南门一路南下去了。

    这会儿常宜信闹出来的风波正传的满城皆是,锦衣卫都被揍了,何况守城门的这些普通的明军士卒了?所以看着杨尚荆的车队,城门洞里站岗的小旗儿根本没干上来问话,于是这个夹带了弓弩的车队畅通无阻地出了城门,向着浙江地界奔去。

    城外路过魏国公家的田庄,就有一个魏国公家的家丁骑着马,往北边儿去了,这帮勋贵子弟,或者说南京城勋贵下注投出来的家丁,都在那边集合着呢,只等着杨尚荆等人离开南京城,就远远缀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