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140部分

正统天命-第140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杨阳打出来的牌,叫做“家族名誉”,一个家族的名誉来源两部分,一个是硬实力,一个是软实力,名誉这玩意,就是软实力,对付比自己体量小的家族,硬实力直接砸过去就好了,可是对付那些体量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就得玩软的了,因为一旦硬起来,两家可能就要两败俱伤,甚至直接彻底毁灭。

    差不多的例子,五百多年之后的美苏冷战,就是一个很真实的写照。

    现在杨家的硬实力不用多说了,说自己不是南霸天,只是江南的一个小地主,估计江南九成九以上的地主要被划分到贫农这个阶级里面去了,有钱、有人、有刀子,可是在面对和自己体量差不多的那几家的时候,还是的老老实实地玩软刀子,要是自己家唯一一个靠着自己努力,考上科举,荣登二甲三十三名赐进士出身,现在做到正五品兵部职方司郎中的子弟,在遇到危难的时候,直接被家族卖了,好说不好听啊。

    特么的杨氏子弟在外游走,平白就矮了人家一大截,到时候人家肯定觉得你们绵软好欺,一股脑就冲上来了,哪怕不是傻叉的都能看出来,这会儿要是力保杨尚荆,整个杨家都得赔进去。

    所以杨阳的话音一落,刚刚点头的几个管事里面,就有两个点头表示同意的,这几个管事属于那种自己实力不强不弱,对家主之位没什么野心,谁当家主都得笼络他们的,站队的自主权大得很。

    一看有人表示同意了,杨阳当即趁热打铁:“因此,今日之计议,不当放在救不救上,而应该放在如何救上面。”

    说完这话,杨阳慢慢地坐了下去,抬头看向杨恭的时候,就发现后者脸上没有什么如释重负的表情,只有一点淡然,加上一点……嘲讽?

    杨阳顿时深吸了一口气,自己的这个大哥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难不成已经收拢了绝大多数的家族族老,就向着今天接着杨尚荆这件事儿,宣告自己的存在?

    想到这里,他顿时有了一种庆幸,自己刚刚的那番话,可以说是标准的两边都不得罪,实事求是嘛,要是自己看见刚刚的情况,直接卖了杨尚荆,只怕杨恭赢了之后,会把自己这一房吊起来打——什么狗屁的亲情,在大家族的利益之前,都是渣。

    杨阳这边计较着,杨恭那边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四弟所言极是啊,我杨家立足建安,也有数百年的风光了,祖辈筚路蓝缕,方才有我等今日之生活,若是今日只为避祸,缩手缩脚,在这胜负未分、尘埃未定之时,将尚荆弃之不管,只怕这天下士族,都要笑话我杨家畏首畏尾了。”

    杨锡的眼睛里面闪过一道精光,站了起来,沉声说道:“大哥,名声虽好,可总要有命来享受,家族存续方为大事,有我杨家在,这江南大地,还有谁敢正面说我杨家一个不是不成?”

    顿了顿,杨锡睁大了眼睛,大声说道:“须知,当日大人在应天府拦着太宗皇帝的马头,也不过是在赌罢了!”

    道义?不存在的!我直接拎出来血淋漓的现实和你撕逼,你服不服?相比于一个家族风光子弟的死活,家族存续才是最重要的,当年杨荣在南京城给朱棣牵马坠蹬,怒吼那一句“陛下先谒陵乎,先继位乎?”的时候,也是抱着这么个想法的,一旦朱棣不吃那一套,或者说朱棣吃了那一套,但是没能压服其他的藩王、各地的军头,那么杨家会用最快的速度,将当初还叫杨子荣的杨荣踢出族谱,让他自生自灭。

    杨恭的眼睛瞬间就是一瞪:“大人的风姿,尤其是尚荆所能比拟?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京中尚有杨溥大学士在,武将勋贵之中,英国公张辅又与大人相亲厚,如何能保不住尚荆一条命?纵使是外朝败了,我等事情做在暗处,于家族又有何损?!”

    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咱们这个时候支援杨尚荆一波,到时候杨尚荆活下来了,这就是家族亲情,要是杨尚荆死了……死了就死了,为了家族存续,咱们这帮知道到底怎么回事的,还能把话直接说出去了不成?。

    a

第三一三章 家族(下)() 
    第三一三章

    大家族存续的方法,靠的不是什么见了鬼的未卜先知,而是靠着两头下注,其他的,都特么是虚的。

    就是号称神机妙算、忠心不二的丞相诸葛孔明,本身也是诸葛家下注用的一个优质产品,你看看曹魏诸葛诞,孙吴诸葛恪就知道了,一个名将一个权臣,虽然没有诸葛亮有名儿,但是他们确实存在。

    刘备刘玄德知不知道剩下那两人的存在?当然知道,这都是明面上的东西,怎么可能不知道?同理,曹操、孙权知不知道这些事儿?当然知道。

    我知道,但是我不说,这也是游戏规则之一,因为谁打破了这个规则,把一个随随便便能丢出来一个诸葛亮、一个诸葛诞、一个诸葛恪的诸葛家得罪死了,一股脑地倒向另一方,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更何况,坏了规矩之后,只怕其他的大家族也不和你玩儿了。

    至于隋唐那会儿的什么英雄豪杰,还要更露骨一些,人家三国的时候好歹还是多头下注,那会儿直接就是公司倒闭换一家,十个里面九个得被张翼德破口大骂“三姓家奴”的。

    所以说,不要高估大家族的节操,因为大家族本身就没有节操。

    再所以说,杨恭这番话说出来,就是杨子恒这种站在对立面的老人,都得掂量一下,要是投了反对票会有什么后果了。

    这是一个游戏规则下的游戏,地方士族哪怕是恨建安杨氏入骨,也不会冒着被所有士族围攻的危险,把杨家援助杨尚荆的事儿捅到明面上去,那会导致皇权的极度扩张,和士族自治权的极度萎缩。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头发都掉的有些稀疏了的老头,颤颤巍巍地从位子上站了起来,哆哆嗦嗦地说道:“四郎所言甚是,老朽听闻,颇感欣慰啊,人活一口气,说活一张皮,这杨家的脸皮要是丢了,就是富可敌国,他也没什么意思了,老朽这辈子啊,最开心的,就是有个做了工部尚书、追赠太师的侄子,再一个啊,就是有这么个乖重孙子,能继承了老朽那个侄子的衣钵。”

    老头儿说着话也有意思的很,工部尚书是正二品,太师是正儿八经的一品,至于什么翰林学士啊、内阁大学士啊之类的,都不提,虽然相对于前者,后两者权柄要更重一些,但是品级高就是好嘛。

    说着话,老头使劲儿地咳嗽了两声,看那架势,就仿佛风中残烛一般,随时都能熄灭,吓得刚刚不可一世的杨子恒连忙站起身来,一个箭步窜到老头儿身边,伸手将他扶住,口称“三叔”。

    然而杨子恒的话还没说完,这老头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尚荆这孩子啊,从小命也苦,身子骨弱,要不是家里还有点儿钱,只怕刚出生就得夭折了,子荣做官在外,这孩子可是老朽看着长大的,这中进士的时间,比起子荣来可还要早些啊。”

    摇了摇头,老头儿一巴掌就糊在了杨子恒的后脑勺上:“你小子还敢说什么混账话,那是我杨家的骨血,你大哥最有出息的孙子,你说不要就不要了?”

    老头儿完全就是拿着长辈的语气在说话,然而别说杨子恒了,就是作为家主的杨恭都得低着头听着,一脸的恭顺,没法啊,对于杨子恒来讲,这是长兄如父,对于杨恭来讲,这是叔祖,杨荣在外做官的后期,杨恭威望不足,全家上下的运转都靠着这个老头儿撑着。

    换句话说,要是没有这个老头,杨恭都未必能够坐上这家主的位子。

    “三叔您说的是。”杨子恒一脸丧气地点着头,表示自己知错了。

    而一边儿的杨阳,则忍不住伸手擦了擦脑门子上的汗珠,也算是知道了自家大哥今天为什么要出“昏招”了,就这个老头儿往这儿一座,别说杨子恒、杨锡这俩人了,就是把在场的管事的一半儿捆起来,都不是这老头儿的一合之敌。

    资历太特么老了,威望太特么足了,只要老头一开口,就成了定案,谁都别想翻天,如此一来,就算自己不把话头引开,老头儿也能轻易扭转战局。刚刚老头儿那一巴掌,看着是抽在了杨子恒的后脑勺上,实际上是抽在了杨子恒的脸上,甚至是整个杨子恒派系的脸上,直接用最狂野的方式加固了杨恭的家主地位。

    眼看着老头颤颤巍巍地坐下了,剩下的人相视一眼,眼中都显出了有些犹疑的神色。

    老头儿的话肯定是要听的,但是怎么听,或者说,听完了之后怎么做,可就有说道了。

    所以杨锡咬了咬牙,又站了起来:“叔祖所言甚是,可是这如何支援,总要从长计议,今时不同往日,便是我建安杨氏,也没有和皇权掰腕子的资格,若是一个不小心,被直接抓住了把柄,只怕整个杨家都要万劫不复啊。”

    杨恭深深地瞅了一眼自己的三弟,笑道:“今时确乎不同往日,所以这手段,自然也不能同于往日了,直接给船、给人,自然是行不通的,更何况我杨氏能调动的人手、财帛却也有限,远不如尚荆手中掌握的军权、财权。”

    这倒是实话,多粗的蛇多粗的洞,杨家有钱是不假,花销也大,或许比起其他小家族而言,出手要阔绰一些,可是比起杨尚荆现在掌握的资源来说,却也有点儿不够看,所以这从钱财、人力上面支援,根本没有什么卵用。

    杨锡眯着眼睛,问道:“却不知哥哥有何计较?”

    “便如尚荆来信那般,只给他倭寇藏匿之处,也便是了。”杨恭笑得很是从容,“前些日子家中海船从北边过,可是被刮去了一大笔钱的,这帮王八蛋吃了不该吃的,总是要吐出来的。”

    说着话,杨恭笑着扭过头,看向杨阳:“四弟方才所言,已是得了其中三昧,不若这般,便让四弟前去调拨家族商船,也好给尚荆些翔实的消息。”。

    a

第三一四章 连消带打() 
    第三一四章

    杨恭这一招连消带打,玩的贼漂亮。

    先是引蛇出洞,把杨锡、杨子恒这个派系的人牵扯出来,让他们大肆发表反对意见,然后再把杨阳扯出来试试成色,看看自己的这个弟弟是怎么选择站队的。

    如果杨阳选择站在杨子恒那边的话,老头儿出手,直接一块儿就削死了,要是站在他这边,就很好办了——给实惠,做例子,吸引更多的人站进来,总之,有老头儿坐镇,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顺便还能看一下家族真正的势力划分,某些人是不是看着杨尚荆要出事,生了什么异心了。

    要知道,杨阳之前只是负责陆路这一块的,还特么是闽北,搁在矿贼没起事之前,还算个肥差,毕竟矿贼盗采出来的银矿,基本都是被他们这些世家吃了个干净,可如今矿贼一起,瞬间就变成了苦差事。

    毕竟官军金山剿匪之后,矿贼们想要倒卖银矿都没时间去挖了,稍微好一点儿的矿场都被官方占了,山里还特么的兵荒马乱的,一不小心就得死一个,成绩不好做,自然家中的威望也就不好看了。

    可是这海贸嘛,赚钱靠的就是天价的差价,肥得很,虽然很危险,但是获利依旧巨大,十条船出海,哪怕遇上大风浪、或者是不知死的海窛,只要跑出来三艘,都能赚个肚儿圆,更何况现在的航船技术,也跟着三宝太监下西洋那会儿往上提了一个档次,而海贸航线附近的海盗,要么是大户豢养的打手,要么是已经喂熟了的悍匪,只要不是特点背,基本出一次还,直接涨一波声望。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海贸部分,实际上是在杨锡的手里扣着的。

    所以杨恭说完这个话,杨锡的眉头瞬间就挑了起来,杨阳的眼中则出现了欣喜之色,虽然都是一个家族的,然而钱嘛,还是分成几房几房的,自己揽了肥差,家里的用的也要比之前宽裕不少不是?

    “大哥此言差矣,阳弟之前未曾经理过海贸,贸然接手,只怕会被蒙蔽啊。”杨锡眯着眼睛,慢慢地说道,“更何况,这大海之上,风云变幻无常,下面的人就是记着海图,只怕也有迷路的时候,若是阳弟贸然接手了海贸,却因为经验不足,给尚荆那边提了些不实的情报,只怕不好吧。”

    说后面那句话的时候,杨锡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可是里面的精光,不用看想都能想得出来,至于声音,已经变得一字一顿了。

    这是**裸的威胁。

    面对着自己最大的钱袋子被夺走,是个人都要反对一下的,他杨锡接触家族航线、直到开始经营到现在,也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了,别的不说,自己人还是能搞出来一大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