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133部分

正统天命-第133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提到藩王的时候,轩輗这个提督一省刑狱的按察使,心情很是复杂,毫无疑问这是个大新闻,更毫无疑问,这是一把双刃剑,一个操作不好,皇帝那边想多了,大力反弹一下,可能杨尚荆连同他们都得敲出思密达。

    换句话说,外朝这番动作,看着是要让皇帝给杨尚荆点个赞,可是实际上……特么的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这是直接要和皇帝玩个友好互动,挟藩王以令皇帝,虽然现在的藩王都是弱鸡,虽然皇帝看起来还是大权在握,然而……外朝文武勋贵加起来,也不差啊!

    总之,这事儿不好弄。

    眼看着轩輗的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色,孙原贞干咳了一声,这才说道:“吾也知惟行的难处,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须得浙江三司力推,朝中的衮衮诸公才好发力。”

    这尼玛……

    轩輗眼珠子转了转,仔细看了看孙原贞和方廷玉的表情,这才重重地点了点头,衮衮诸公啊,这四个字说起来轻松,可是他想想面对杨溥、张辅等一众外朝文武大员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

    “这奏疏,却不知该如何去写?”轩輗眯着眼,很是慎重地说道。

    “老夫这便书写一封奏疏,到时候还请惟行用印。”方廷玉笑着说道,只是眼眸中的神色也是异常的凝重。

    不是傻逼都知道,这次是一次豪赌,一次抓住内廷在边军犯罪的机会,临时组织起来的豪赌,要是皇帝怂了,万事大吉,要是皇帝硬起来了,外朝很可能就要进行一次大清洗,不说脑袋落地吧,致仕的总是要有一批的。

    可是现在,再像之前那样温不吞地反抗,只怕就要被王振活活玩死了。

    轩輗点点头,也是叹了口气:“致美兄文采斐然,輗也是早有耳闻,此间奏疏,由致美兄起草,自然是极好的。”

    这倒也不是什么夸赞,方廷玉方致美他除了工部干的时间长、从贵州那旮旯的左布政使调到膏腴之地的浙江做右布政使可以大书特书之外,实际上人家也是在翰林院划过水,在杨荣的手底下做过庶吉士的,说一句文采斐然,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孙原贞站起身来,走到门口,知会了一声候着的家丁,不多时,便有笔墨纸砚奉上,轩輗看着桌上的文房四宝,突然站起身来,深吸了一口气,憋了足足十息的时间,这才缓缓吐出:“既是外朝勠力同心,保我大明众正盈朝、海晏河清,轩某自然不可落于人后,若是致美兄不嫌,便由轩某研墨罢。”

    为了这事儿请动了藩王,整个外朝也就没有了退路,这个时候研墨,除了仪式上的尊重之外,更多的,还是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这可是比他当年来浙江清军,随时能被大明朝自己的兵剁了脑袋的差事更大的豪赌了。

    这不禁关乎性命,还关乎文人最在乎的身后名。

第二九八章 火上烤() 
    第二九八章

    “草泥马!曹尼玛!我艹艹艹艹艹……”

    腊月二十八这天,刚刚从茗烟姑娘床上爬起来的杨尚荆,在看完从杭州府那边传来的消息,直接将就把自己的整间卧房砸了个稀巴烂,昨天晚上刚刚初试云雨,这会儿浑身酸痛起不来床的茗烟姑娘一脸懵逼地躺在床上,生怕下一刻就有个茶杯茶壶甚至烛台什么的飞到自己的床上。

    负责给杨尚荆送信的杨勤根本就没敢抬头看,低眉顺眼地站在门外,身子有点儿抖,说实话,他跟在杨尚荆身边也有些时候了,这是第一次看见杨尚荆如此发飙,太特么吓人了,不过他也没闲着,一个劲儿地冲着那边伺候的家丁使眼色,示意对方立马把忠叔请过来。

    这时候能够压住杨尚荆脾气的,也就是忠叔一个人了。

    杨尚荆双目赤红,喘着粗气,就如同一头发了狂的野牛一般,扫视着整个房间,当目光扫过茗烟姑娘的时候,后者吓得就是一个哆嗦,伸手扯住被子,使劲儿地往床里面缩了缩,整个人蜷缩成了一团。

    她是真害怕杨尚荆一怒之下,直接把她也给扔出去了。

    就在这个当口儿,忠叔喘着粗气就跑了过来,他的身后跟着的是上气不接下气的家丁,很显然,老头儿这是早晨出去遛弯了,半道儿上被截了回来。

    “少爷……”忠叔喘了口气,看着杨尚荆的表情,很小心的吐出来两个字儿,毕竟是主仆关系,哪怕是名义上的,这会儿也不能僭越了。

    杨尚荆依旧在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抬起头来扫过忠叔,双目依旧赤红,嗓音因为刚才的怒骂而显得有些嘶哑:“戬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忠叔还请回吧。”

    忠叔狠狠地挑了挑眉毛,还不等说话,就看见杨尚荆直接把门关上了,里面叮咣一阵响,显然是自己找了个被掀翻的椅子坐了下来。

    “少爷这是……怎么了?”忠叔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压低声音问着杨勤。

    “回忠叔的话,早晨小人给少爷送来了一封急信,说是杭州府送来的,要少爷亲启,结果少爷读完了之后,整个人就变成了这样,直接就把屋里的东西全都砸了。”杨勤也压低了声音。

    这个时候,可不敢大声说话,别刺激到了情绪本就不稳定的杨尚荆。

    “那书信里面写了什么,你可知晓?”忠叔皱着眉头。

    杨勤苦笑了一声:“那信件从布政使司发来的,传信的信使是连夜赶来的,事关重大,小人哪里敢偷看半分?自然是接到信件,立刻送来了少爷这里。”

    忠叔听完这话,慢慢闭上了眼睛,只是眉头却紧紧地皱了起来。

    不知道杨尚荆是为了什么发疯,他就是想劝劝,也不知道从哪里劝起啊,浙江藩司……难不成要把杨尚荆这个县令撸了,让他专职去做备倭衙门的长官?可也不至于啊,这备倭衙门设在了黄岩县,新来的县令就算有个通天的手眼,也得看着杨尚荆的脸色行事啊。

    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什么个所以然来,忠叔干脆也就不分析了,直接垂着手站立在门口,等待着杨尚荆开门出来。

    过了足足一刻钟,杨尚荆沙哑的嗓音才从里面传出来,带着一股子的颓废:“让知琴、明棋来给本官洗漱更衣。”

    忠叔一听这话,悬着的心算是放下来一半,对着伺候的家丁使了个眼色,后者连忙跑去了厢房,找知琴、明棋两个丫头去了。

    等着杨尚荆从屋里走出来的时候,已然又过了足足一刻钟,然而虽是寒冬腊月,忠叔和杨勤也没敢找个地方取暖,依旧站在门口候着,等杨尚荆从屋里走出来的时候,忠叔的眼睛就是一跳。

    衣服还是那套衣服,自家少爷还是自家少爷,可是吧……杨尚荆整个人都颓废了下去,原本杀伐决断的那股子锐气,已然不见了踪影,脸上被说喜气了,没有死气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等忠叔开口,杨尚荆先说话了:“忠叔,且随戬走上一走吧。”

    忠叔点了点头,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脚,示意杨勤带人跟在身后,然后自己落后了杨尚荆半步的距离,跟在了后面。

    杨尚荆没有接着说话,只是把一张明显是揉皱了、又展开了的信笺递给了忠叔,忠叔皱着眉头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瞬间倒吸了一口冷气。

    听到了抽冷气的声音,杨尚荆就知道忠叔看的差不多了,苦笑了一声,一脸的颓然:“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内廷和外朝撕逼,这是杨尚荆喜闻乐见的,不撕逼的话,他就没有办法从中获利,可是撕逼归撕逼,就是把他杨尚荆牵扯到了也无所谓,可现在这是直接把他举在前面啊,他当初杀了金英的家奴,从北京城里面溜出来,就是为了不被卷进那个真正要命的大漩涡里面,可现在……特么的这帮人要把他直接顶在最前面!

    到时候整个内廷的第一仇恨,肯定不会落在杨溥、于谦、孙原贞、方廷玉、轩輗之类的大员的身上,而是会再度聚焦在他杨尚荆的身上,不管是出于曾经的仇恨,还是出于杀鸡儆猴的需要,他杨尚荆都必须去死,也只有他杨尚荆死的硬了,外朝的这些小官儿才会从心里感觉到恐惧,从而彻底倒向内廷,将外朝的这帮大佬架空。

    大明朝是一个皇权集中达到了历史巅峰的王朝,皇权的威严也跟着就达到了顶峰,挟藩王以令天子这个桥段,哪怕最后成了,只要不是狂胜,他这个小虾米也很有可能被拿出来祭天,这是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问题,还有道德上的问题。

    换句话说,皇帝是要脸的,哪怕外朝最后赢了,也得在一定程度上顾全皇帝的脸面,而杨尚荆这个正五品的郎中、反阉的首倡之人,从声望、从体量、从官职上来看,大小都刚刚好。

    所以忠叔也只能抖了抖信纸,发出了一声叹息。

    现在除了祈祷外朝赢得酣畅淋漓之外,他们也做不了什么了。

第二九九章 难念的经() 
    第二九九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年关难过。

    两句话加起来,大概就能准确地描绘黄岩县各个阶级目前的生态了。

    身为一县主官、兼管着三府备倭事宜的杨尚荆,按道理来说,是站在整个黄岩县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没有任何人敢违逆他的意思,哪怕是曾经不可一世的乡贤,然而吧,他这被整个大明食物链顶端的那帮大佬卖了人头,直接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原本那些不可一世,甚至能压着县里主官一顿狠揍的大户,现在日子也难过,正所谓地主家也没余量,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这帮苦逼被杨尚荆刮了三轮的油水,虽然出了倒了大霉的黄家和刘家之外,剩下的也就是付出了一点儿浮财和积年的存粮,然而大户嘛,少吃一口都当饿着了,这么大出血一次,一个个自己觉着都快皮包骨了。

    至于最底下的那些黔首,日子也是苦逼,出了感觉本县新来的这个县官儿很有些能力,有点儿青天大老爷的架势,可是瞅瞅家里的米缸,一个两个也笑不出来,刚刚经历过秋粮基本绝收的天灾,而且是特么的根本没办法补种的大灾,哪怕地主们响应县令的号召,免除了绝大部分的债务,可家里想要过个好年,基本也是痴人说梦——或者说,青黄不接的时候,朝廷要是赈济不到位,基本上就能多出一串儿逃荒的流民。

    总之,全县上下都特么不好过。

    于是在腊月二十八这天的下午,杨尚荆如同死狗一样瘫在了椅子里面,身子是瘫着的,眼神不说是涣散吧,也是没有焦点的,这把加大加宽的太师椅,这会儿差不多快要成了他杨尚荆的棺材了。

    之前还以为自己年纪轻轻爬上正五品的高位,能混一个前途无量呢,结果被这么一卖人头,得,前途无亮了,这要是搁在隋唐之前,当朝的首辅,也就是那会儿的宰辅们,还能硬着头皮和皇帝掰掰腕子,脾气稍微暴躁一点儿的,直接骂娘也不是不行,然而经过了这么多代君主对集权制度的追求,现在连特么宰辅都没了,改叫首辅了,虽然都是辅,然而地位……天壤之别啊。

    所以无论是杨溥这个内阁首辅,还是张辅这个勋贵之首,和朱祁镇拍桌子是绝壁不敢的,最多就是在底下使使绊子,或者是在朝会上鼓动几个替死鬼出来,闹一个汹汹民意之类的,正面刚……做梦吧。

    “事到如今,是死是活,却也不在我自己手里了。”杨尚荆突然笑了起来,只是这个笑容怎么看怎么显得凄惨。

    本以为抓住了命运的小尾巴,结果却只是抓住了一根毫毛,而且在命运顽强地抗争中,这根毫毛从命运的尾巴上脱落了,他杨尚荆现在再一次成了命运的弃儿。

    忠叔坐在杨尚荆的下首,听了这话,禁不住摇了摇头,出声劝慰道:“少爷还是看开一点,如今这内廷外朝的局势,还是外朝的赢面居多些,若是少爷再在这浙江立上几场战功……”

    说到这里,忠叔自己都说不下去了,长叹了一声,原本笔直的身躯也跟着颓然倒下,靠在了椅子里面。

    现在的大明,虽然北边不靖,东南有倭寇袭扰,西南有叛苗没定,麓川还有叛军未平,便是浙、闽、赣三省这种膏腴之地,都有流民作乱,看起来狼烟四起,然而相比于周边的其他国家,大明朝依旧是个无法撼动的巨无霸,哪怕是如今的也先,也不敢窥测神器。

    所以,相比于内廷和外朝的倾轧,杨尚荆在东南沿海剿倭的这点儿战功,连个屁都算不上,哪怕打得再好也没什么卵用,已经被绣在了旗子上,被外朝举着往内廷猛攻的杨尚荆,此刻除了祈祷别有流矢命中自己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杨尚荆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